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docx
    • 学生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学生版).docx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学生版)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学生版)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学生版)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典例 练习)(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新课标要求
    2.3.5 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三、知识梳理与典例
    一、透镜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2. 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如图的点划线CC'。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叫做透镜的光心O。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所示。
    甲 平行光束 乙 发散光束 丙 会聚光束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甲 平行光束 乙 发散光束 丙 会聚光束

    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有2个焦点,并且关于光心对称。
    (4)凸透镜焦距的意义: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选填“强”或“弱”)。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焦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2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焦距: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对光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选填“强”或“弱”)。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如图乙;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丙。
    甲 乙 丙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如图乙;
    ③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丙。
    甲 乙 丙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其中应选择凹透镜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C
    【详解】甲丁: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乙丙: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是凸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2】如图,凸透镜的焦点为F,光心为O。
    ①在图中画出S点发出的光线a经过透镜光心后的光线。
    ②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在图中画出上述光路。

    【答案】见右图。
    【详解】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故它的入射光线一定过焦点,如图。
    【例题3】某同学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所示.此时光斑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1)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没有仔细调节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光斑就不是最小,此时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则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 一定等于L 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3)按一个扁平一些的凸透镜做该实验,测出的焦距比原来凸透镜的焦距 一些.
    【答案】(1)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D;(3)长.
    【详解】(1)图中,太阳光汇聚的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量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正对阳光,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左右的光点不是最小最亮的,测量的焦距偏大或偏小,如下图:
    当测量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故选D.
    (3)扁平的凸透镜薄度较小,折光能力较弱,焦距较长.
    四、照相机
    1.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
    (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
    (1)胶片:相当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
    (3)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4)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5)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调节像距(选填“物距”或“像距”)。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 照相机原理示意图

    2.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远远大于(大于/小于)镜头的焦距,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像/虚像”)。
    3.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选填“同”或“异”)。
    (4)物距、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均选填“小”或“大”)。
    4.照相机的调节
    为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选填“远”或“近”)一些,此时的像比较小。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此时的像会变大(选填“大”或“小”)一些。
    照相机的调节示意图 自制模型照相机

    5. 自制模型照相机
    (1)制作方法(见上右图):用两个粗细相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并能前后滑动(如图),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成像特点:模型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像/虚像”);物体离镜头越近,像越大,离镜头越远。
    6. 照相机的应用
    (1)数码相机:用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物体的像。
    (2)摄像机,摄像头,电子眼,扫码支付,刷脸识别等都是利用了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五、投影仪
    1.投影仪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由凸透镜(镜头)、灯泡、投影片、平面镜、屏幕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1)镜头:是一个凸透镜,起成像作用。
    (2)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作用是会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3)反光镜(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光集中向一个方向射出,使屏幕上像较亮。
    (4)屏幕:相当于光屏,承接像。
    2.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填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像/虚像”)。
    3. 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填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
    (2)物距小于像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选填“同”或“异”)。
    4.投影仪的调节
    (1)要使屏幕上的图像大些,胶片靠近镜头,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要使屏幕上的像小些,胶片远离镜头,同时投影仪靠近屏幕(以上均选填“远离”或“靠近”)。
    (2)为了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要把胶片倒放(选填“倒放”或“正放”)。
    六、放大镜
    1.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虚/实)像这一原理。放大镜实际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示意图
    2.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填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
    (2)像距大于物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选填“同侧”或“异侧”)。
    3. 放大镜的调节
    使像变大时,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些。使像变小时,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些(选填“增大”或“减小”)。
    4. 生活中的放大镜
    (1)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鱼”比实际的大。
    (2)小水滴:由于张力作用,形成半圆形,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
    (3)体温计的直管:体温计的直管做得很细,而且水银是银白色的,很难看清楚液柱的高度。把玻璃外壁做成三棱柱的样子,从侧面看过去,相当于凸透镜,起到放大的作用。
    七、实像和虚像
    1.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实像可用(选填“可用”或“不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例如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实像,小孔成的像也是实像。
    2.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可用(选填“可用”或“不可用”)光屏承接。例如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也是虚像。
    【例题4】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B
    【详解】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是不同的透镜,故A错误;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故B正确;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故选B。
    【例题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
    【答案】C
    【详解】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减小物距,则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6】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f=5cm h=10cm B.f=10cm h=12cm C.f=5cm h=12cm D.f=10cm h=6cm
    【答案】D
    【详解】ABC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相关概念
    (1)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
    (2)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
    (3)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f2f。成像光路图:

    (3)放大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物距小于焦距,即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D错误。
    故选C。
    【例题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
    【答案】C
    【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
    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f,得f<15cm;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f<16cm<2f,得:f>8cm,f<16cm;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f<15cm,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例题9】(多选题)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B.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答案】BC
    【详解】AB.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A错误,B正确;
    C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则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九、眼睛
    1. 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主要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③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
    ④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2. 眼睛的视物原理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就看到了物体。
    3. 眼睛的调节
    (1)正常眼睛的调节
    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①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选填“薄”或“厚”),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②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选填“薄”或“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2)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①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睫状体完全松驰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此时晶状体最扁,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②近点:当睫状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大,此时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大约10cm处。
    ③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十、近、远视眼及其矫正
    1. 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成因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得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3)近视眼的矫正
    矫正近视眼,应使眼睛的成像点后移,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凹透镜变得发散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应该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如图乙所示。
    2. 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的特征: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眼的成因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人眼就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物体,如图甲所示。 (3)远视眼的矫正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要矫正远视眼,应使会聚点前移,可以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入射光先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前移到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
    十一、眼镜的度数
    1.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
    透镜焦度:Φ= 1f ,单位:m-1
    2. 眼镜度数
    ①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眼镜度数:100Φ= 100f ,单位:度。
    ②远视镜片的度数用正数表示,近视镜片的度数用负数表示。
    【例题10】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答案】A
    【详解】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故选A。
    【例题11】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答案】A
    【详解】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成像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而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于视网膜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光线延后成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预防近视,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十二、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短,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2)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长,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显微镜示意图 显微镜成像光路图
    (1)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被观察物体AB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1B1(填像的性质),这个实像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2)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物镜形成的放大的实像A1B1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A2B2(填像的性质)。
    (3)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填像的性质)。
    (4)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见上图)。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例如n=5,即为放大5倍。
    4. 显微镜的应用
    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倒立、放大的虚像,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物体。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
    十三、望远镜
    1.望远镜
    (1)望远镜的构造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叫做目镜。
    望远镜示意图 望远镜成像光路图

    (2)望远镜的原理
    ①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AB通过物镜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这个像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
    ②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A′B′再放大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B"。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选填“缩小”或“放大”)。
    2.视角
    (1)视角的概念
    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2)影响视角的因素
    ①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一定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②视角与离物体远近有关。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看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3)望远镜对视角的放大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
    3. 模拟望远镜
    模拟望远镜

    (1)用一个凸透镜(焦距较大)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焦距较小)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成倒立、放大的虚像,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
    (3)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后,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缩小了。
    十四、探索宇宙
    1. 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历程
    (1)伽利略望远镜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2)“海王星”的发现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3)哈勃太空望远镜
    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望远镜,叫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排除大气层的干扰,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伽利略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4)射电望远镜
    除光学望远镜外,人们还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使得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 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1)宇宙:我们的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
    (2)银河系:银河系只是宇宙中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10万年的时间。
    (3)太阳系: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此外,还有若干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
    (4)地球: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例题1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详解】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和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其核心部件就是凸透镜,故A正确;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故是凸透镜,故B错误;
    C.显微镜看到的像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所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13】在下列四幅图中,每幅图都能展示出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反映太阳系由许多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B.乙图是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
    C.丙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丁图给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详解】A.甲图反映太阳系由许多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乙图是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丙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丁图给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四、实验专题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关?
    2. 猜想假设
    (1)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2)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支持事例: 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3)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与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
    3. 设计实验
    (1)相关概念
    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物距为30cm;
    ②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像距为60cm;
    ③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 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f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大于、等于、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
    (3)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焦距 f =10cm)、蜡烛(烛焰作为发光体)、光屏、火柴等。
    (4)数据记录表格 (见下)。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调整凸透镜、蜡烛(烛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50cm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把蜡烛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10~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和像距v,记录在表格中。
    (5)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10cm(在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过透镜也看不到虚像。
    (6)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小于10cm),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过透镜,能看到虚像,记录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记录在表格中。
    (7)数据记录汇总

    5. 分析与论证
    分析上表的记录,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u=f 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1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1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2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异侧倒立,虚像都是同侧正立。
    (4)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关系
    不论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
    (5)像和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
    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像与物同方向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像与物同方向移动。
    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6)口诀记忆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
    (7)探究结论
    物距u和焦距
    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像距v和焦距
    f 的关系
    虚实
    大小
    正倒
    与物同(异)侧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2f >v >f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v = 2f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v>2f
    u =f
    不成像
    u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05讲透镜及其应用(模拟检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05讲透镜及其应用(模拟检测)(原卷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物理 专题02 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物理 专题02 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物理专题02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docx、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物理专题02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物理 专题01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物理 专题01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物理专题01机械运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讲义教师版docx、备战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物理专题01机械运动知识梳理+典例+练习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