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焦耳定律专项总结》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焦耳定律专项总结》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焦耳定律专项总结》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焦耳定律专项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焦耳定律专项总结》,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解读,典例引领,针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实验解读

    (1)甲图中,电流接通后,液柱高度不发生变化,接下来的操作: 断开电路,拆下装置,重新连接,再进行实验 。
    (2)甲装置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电流对导体做功,导致导体温度升高,将热量传给空气,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膨胀,体积变大,液柱升高 。
    (3)甲图通过 比较液柱升高的高低 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4)甲装置接通电流后,是通过 比较液柱升高的高低 反应电流做功多少。
    (5)甲图可以用来探究: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
    (6)乙图可以用来探究: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过导体电流的关系 。
    (7)乙图 能 (“能”或“不能”)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时间的关系。原因是: 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时间内,单独左侧或右侧液柱升高的多少进行比较 。
    (8)通过乙图可以得出结论:在通电时间和导体电阻相同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9)甲图总电阻为 15 Ω,乙图总电阻为 7.5 Ω。丙图中,右侧部分的总电阻为 3.3 Ω。
    5Ω+10Ω=15Ω;5Ω+2.5Ω=7.5Ω;
    (10)①甲图中左右两侧容器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左∶Q右= 1∶2 ;
    ②乙图中左右两侧容器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左∶Q右= 4∶1 ;
    ③丙图中左右两侧容器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左∶Q右= 9∶4 。
    (11)①将乙图右侧上方电阻放入容器内,可以用来探究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 的关系。此时左右两侧容器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左∶Q右= 2∶1 。
    R左=5Ω,R右=2.5Ω,Q左∶Q右=I2R左t∶I2R右t=2∶1
    ②将丙图右侧上方电阻放入容器内,可以用来探究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 的关系。此时左右两侧容器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左∶Q右= 3∶2 。
    R左=5Ω,,Q左∶Q右=I2R左t∶I2R右t= R左∶R右=3∶2
    (12)甲、乙两图都可以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 通电时间 的关系。
    (13)甲装置中,若给该装置提供30V的电源电压,则通电5min右侧盒内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1.2×104 J。
    (易错:)
    Q=I2Rt=(2A)2×10Ω×5×60s=1.2×104J
    (14)小胜认为丙装置不能进行实验探究,因为R3≠R2,没有遵循控制变量法。小胜的说法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不修改电路连接,小胜把R3与R2一起封入容器中,通过一段时间后, 左 (选填“左”或“右”)侧容器中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大。
    二、典例引领
    例1.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④⑤⑦ 。

    ①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主要是由液体热胀冷缩引起的
    ②图甲装置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③图乙实验过程中右边透明容器中电阻丝阻值应该等于10Ω
    ④用图甲中的实验结论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⑤图乙中,右边透明容器中电阻丝阻值5Ω,则通电相同时间后,Q左∶Q右=9∶4
    ⑥连接好装置,开始试验之前,左右液面高度不一致,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⑦连接好装置,通电后,液面高度不变化,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
    解析:①不是液体热胀冷缩,而是气体热胀冷缩;
    ②正确;
    ③错误,因为Q=I2Rt,I不同,⇒R相同,⇒R=5Ω;
    ④正确,I相同,R不同;
    ⑤I左∶I右=3∶2 ⇒Q左∶Q右=9∶4
    ⑥接好装置,开始试验之前,左右液面高度不一致,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错误;
    ⑦正确。
    例2.如图一种即开即可以用热水的电热水龙头,乙图是它的电路原理图。旋转电热水龙头的手柄可带动切换开关在1、2、3之间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热水、温水、冷水之间的切换。电热水龙头的部分参数如丙图所示。
    (1)开关处于位置1时,放出的水温最高,试求电热丝R1的阻值。
    (2)当开关处于位置1,进水口的水温接近25℃;当温度达到55℃时,超温保护器就切断了电路。试估算水龙头每分钟可以放出多少千克的热水?

    解析:如图所示,开关处于位置1时,放出的水温度最高,说明R2对应的是“热水”档的电阻;
    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热水龙头处于“温水”档,此时的额定功率为1000W;当开关处于位置3时,电路为断路。
    (1)R1接入时,对应是温水,P1=1000W
    由得:
    (2)超温保护器切断电路,说明热水温度接近55℃,此时开关处于位置1,R2接入,出热水,电热水龙头的功率为2520W,
    1min消耗电能:W=P2t=2520W×60s=1.512×105J
    由得,水吸收的热量:Q吸=ηW=90%×1.512×105J=1.3608×105J
    由Q=cmΔt得,每分钟放出热水的质量:
    答:(1)电热丝R1的阻值为48.4Ω;(2)水龙头每分钟可以放出1.08千克的热水。
    三、针对演练
    小靖和小晖分别用甲、乙两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必须捡查装置的___________,他们都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这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本实验还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通电后甲图透明容器中电阻丝内能增大的方式是_________,空气内能增大方式是__________。
    (3)小靖通过甲图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多少与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控制________相同。左右两电阻发热功率之比为________。
    (4)甲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晖通过乙图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多少与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控制________相同。他将一个电阻外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让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侧容器中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容器内,接通电源比较两容器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的关系,一段时间后_______侧容器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8)若他们只有两个5Ω电阻和一个10Ω的电阻,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乙实验。
    (9)采用图乙中的实验装置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探究“电热跟通电时间是否有关”。
    (10)实验中A同学在做乙实验时发现两个U型管两边液面没有高度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R1断路、R2断路、R3断路)。实验中B同学在做乙实验时发现两个U型管两边液面有高度差且相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选填R1断路、R2断路、R3断路)。
    (11)能用甲实验的结论解释的现象是________,能用乙实验的结论解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①电炉丝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
    ②电风扇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里,导线几乎不发热。电热水壶和导线连接到电路里,导线明显发热
    ③冬天在房间里使用电取暖器时,通电越久,房间里温度会越高
    ④连接在同一移动插座上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容易发生火灾
    ⑤导线长度不够时,需要把两根连接起来,而连接处比别处更容易发热
    ⑥电热毯里有两根阻值不同的电热丝,分别接入电路中使用时,可以实现高低两档发热
    解析:(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液面高度差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转换法: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过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来认识。
    控制变量法:自变量是实验者掌握的变量,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
    (2)透明容器中电阻丝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空气中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3)甲中,电阻丝串联,探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由P=I2R⇒PA∶PB=RA∶RB=1∶2。
    (4)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有关。
    (5)乙中,将B中两个电阻并联再与A串联,为了探究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外接一个电阻是为了控制流入电流的大小(控制电阻大小)。
    (6)在通电时间、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7)用图中的电阻不同,通电时间、电流相同,看出是探究热量跟电阻有关,由Q=I2Rt得,左侧热量多。
    (8)能。
    (9)不可以。
    (10)R2断路。
    (11)②⑥、①③④⑤。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焦耳定律及应用专项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焦耳定律及应用专项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中考复习微专题 焦耳定律专项训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中考复习微专题 焦耳定律专项训练 (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复习专题15 焦耳定律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复习专题15 焦耳定律实验(含解析),共1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