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8-4-2024秋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docx、8-4-物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满分7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空间站B. 月球
C. 地球D. 发射塔
2.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活动中,“隔声”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
C. 音色D. 频率
3.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C. 用秒表三次测量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同一位置滑下所用时间
D. 用秒表测同一单摆10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得出一个来回所用时间
A
B
4.如右图为我国运-20加油机水平匀速飞行,同时给A、B两歼-35舰载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相对于两舰载机是静止的
B. A舰载机相对于B舰载机是运动的
C. 运-20加油机相对于A舰载机是运动的
D. 加油机和两舰载机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
5.夏天,乡村的傍晚,蝉鸣、蛙叫交织在一起,蝉鸣声与蛙声
A. 传播都不需要介质B. 音调一定相同
C. 音色不同D. 都不能传递能量
6.小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B. 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C. 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D. 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7.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A. 折射B. 直线传播
C. 漫反射D. 镜面反射
8.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磨光的铜镜来观察自己的像。下列现象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渔夫叉鱼B. 水中的倒影C. 杯中“折”笔D. 日晷计时
10.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 “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40°°
A
光屏
光源S
S′
11.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B.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C. 当水面升高时,S′与光源S的距离变大
D. 光源位置不动,如果把此时的40°角增大为50°,光斑A将向左移动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B. 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C. 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 t=0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瓷质灯体如碗状,腹部有中空夹层,可通过注水孔向夹层装水,碗内有油和灯芯,如图所示。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空气及时排出。燃灯时,水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_______,使灯碗和灯油______较低,灯油蒸发速度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14.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___________产生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15.如图甲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甲乙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
16.夏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同学们在校园内的浓密树荫下乘凉时,看到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如右图所示,这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同学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宣传板上的安全警示信息,这是因为光在宣传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4分)
17.(3分)如图,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角)。
18.(3分)如图,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的像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D”的大致位置。(图中要标出“B”和“D”)
30°
玻
璃
砖
A
水
空气
C
D
A
B
C
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
19.(5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⑴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19⑴(选填A. 加速 B. 减速 C. 匀速)运动
⑵若小车过了B位置才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19⑵(选填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⑶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⑷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19⑷;
⑸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19⑸v2(选填A. > B. < C. =)。
20.(6分)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20⑴(选填A. 无色玻璃板 B. 茶色玻璃板 C. 平面镜),并将其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⑵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⑶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_;
⑷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20⑷(选填A. 透过 B. 不透过)玻璃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⑸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面沿直线向右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相对蜡烛▲20⑸(选填A. 向左移 B. 向右移 C. 向前移 D. 不变)
21.(7分)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
⑴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21⑴(选填A. 寻找普遍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
⑵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的▲21⑵1(选填A. 铁圈1 B. 铁圈2)。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21⑵2(选填A. 需要 B. 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⑶读数时小明发现温度计上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加了纸板)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⑷图丙是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读数为______℃,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21⑷(选填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⑸对比图丁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______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铁圈1
铁圈2
℃100
80
盐水
水
t/℃
t/min
甲乙丙丁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2分)
22.(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紧接着又以54km/h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3000m。求:
⑴该汽车在前5min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⑵该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⑶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6分)如下图所示。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3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⑴鸣笛处汽车离高山有多远?
⑵交通部门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检测汽车行驶时是否超速。测速原理是同一处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辆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1.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直线行驶的小汽车逐步驶离测控区的过程中,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2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5s。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试卷g取10N/kg,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试卷g取,以下文字选于朱自清的《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