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 (2份,原卷版+解析版)
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CaOB. Ca(OH)2C. H2CO3D. CO2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2. 【2023湖北宜昌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D
【解析】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
故选D。
3. 【2023江苏扬州真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与O2,气体X是( )
A. N2B. ArC. CO2D. SO2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气体X是二氧化碳。
故选C。
4. 【2023湖南郴州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江苏扬州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机物DMF是一种水污染物,在疏松多孔Al2O3的催化下,O3先将其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最终降解为CO2而去除。制备O3时,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O2部分转化为O3,得到O3与O2的混合气体。为研究Al2O3和O3对DMF的去除效果,取四份DMF溶液,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四个实验:①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并加入Al2O3;②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③向溶液中加入Al2O3;④向溶液中通入O2并加入Al2O3。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总数B. 分子种类
C. 元素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A错误;
B、反应前是氧气分子,反应后是臭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 【2023湖南郴州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11B. 丁一定是催化剂
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 b=3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11,b+c=6,由表中数据可知,丁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2,所以b=6-2=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
A、由分析可知,a=11,故A说法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与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b=4,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7. 【2023江苏扬州真题】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2023湖南株洲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铁与稀盐酸反应: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C. 在高温下分解
D.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高温下分解,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 【2023山西真题】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H2OB. OHC. H2O2D. H2
【答案】A
【解析】图2中,存在的微粒有H2O、O2,其中氧气为反应的剩余物,所以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符号为H2O。
故选A。
10. 【2023广东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答案】D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1. 【2023湖南邵阳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由于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用标气体符号,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为8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D.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有18g+3g+1g+2g+5g=9g+2g+8g+2g+xg,x=8,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9g=9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g-2g=1g,则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增加了8g-1g=7g,则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后戊的质量增加了8g-5g=3g,则戊是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戊。
A、由分析可知,x=8,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不知道甲、乙、丙、戊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g-9g):(8g-5g)=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 【2023河南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酸雨形成的原因:
B. 盐酸除去铁锈: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D
【解析】A.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14. 【2023湖南衡阳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甲可能是单质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0+3+5+3=3+3+x+11,解得x=1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20g-3g=17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
A、由分析可知,x=14,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所以甲不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g:8g=9:8,若生成的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不能确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5. 【2023湖北潜江等真题】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质量之比为14:3
D. 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CH4,属于无机物
【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
A、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根据方程式,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是分子的个数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H2质量比为(12+16):(3×2)=14:3;符合题意;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物丙为CH4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2023福建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 x=20.1
C. 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D. 乙是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24.0g+2.0g=2.0g+xg+1.9g,x=22.1g,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乙的质量无变化,反应为甲加热生成丙和丁。
A、由以上分析知,反应物只有一种,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B、由以上分析知,x=22.1g,选项错误;
C、由图知,加热样品1后,固体质量减少,最后质量大于2g,则生成物中有气体,有固体,选项错误;
D、由表格知,反应前后乙质量未变;对比样品1、2的曲线知,相同温度,样品1固体质量减少更快,即加入乙反应速率更快;将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说明乙化学性质不变,故乙是催化剂,选项正确。
故选D。
17. 【2023云南真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物是氧化物
B. 乙物质的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 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答案】C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C2H5O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CO2、H2O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1个乙物质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2H5OH)、乙(O2)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为C2H5OH,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8. 【2023四川眉山真题】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 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C
【解析】A、生成物丙是甲醇,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甲醇和物质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物质丁是水,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
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12+16+1×4):(16+1×2)=16:9,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说法正确。
故选C。
19. 【2023江苏连云港真题】捕集工业废气中的与反应制甲醇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 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的 CO2 与 H2O 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C错误;
D、氧气是单质,氧元素显0价,化合物氧元素显-2价,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20.【2023广东广州真题】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错误;
B、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N2和H2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错误;
C、是NH3, 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错误;
D、从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D。
21. 【2023四川眉山真题】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
D.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D
【解析】A、胃酸主要成分是HCl,所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
C、铁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书写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故选D。
22. 【2023湖南岳阳真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HCl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生成物中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即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前氢气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生成的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选项错误,故选A。
23.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 12gB. 18gC. 24gD. 36g
【答案】B
【解析】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则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镁,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为硫酸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硫酸镁中的镁元素的质量与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相同。
则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故选B。
24. 【2023湖北随州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B. 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 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答案】D
【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4g+5.4g+2.8g-8.0g=4.6g,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2g):0.6g=4:1,故B说法正确;
C、由A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由B可知,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1.2g=3.6g,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2.4g+0.6g=3.0g<4.6g,故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生成的戊为CO,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2.8g一氧化碳充分氧化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1.6g,故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1.6g,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5.【2022广西来宾】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答案】B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6.【2022黑龙江佳木斯】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ZnCO3ZnO+CO2↑ ②C+2ZnO2Zn+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D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锌、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锌、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反应中ZnO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降低,由+2价变为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7.【2022湖北鄂州】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答案】B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6g﹣2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3g=11g;由质量守恒定律,甲应是反应物,生成的质量为14g+11g=25g,故x的数值为40﹣25=15。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x的数值为40﹣25=15,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g:11g=14:1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8. 【2022云南昆明】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5
B. 甲和乙为反应物
C. 丙可能是催化剂
D. 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答案】D
【解析】A、由表格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20+5+0=14+16+a+20,a=5,故说法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
C、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20克,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做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16:4:20,不知道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9.【2022青海】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3Fe+2O2Fe3O4
B.NaCl+AgNO3═AgCl↓+NaNO3
C.2KClO32KCl+3O2↑
D.C+2CuO2Cu+CO2↑
【答案】C
【解答】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合题意;
B、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合题意;
C、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合题意。
故选:C。
30. 【2022湖北黄石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2S + 3O22SO3B. HgOHg + O2↑
C.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D. 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答案】C
【解析】A、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方程式是:;错误;
B、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方程式是;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方程式是:;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方程式是:;错误;
故选C。
31. 【2022湖南衡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是反应物B. x的值为20
C. 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 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答案】A
【解析】A、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48%,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30%,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B、由图2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加一起等于1,所以可算出乙的质量分数为10%,即x的值为10,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也为10%,乙的质量分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若生成14g的甲,设消耗丁的质量为x, ,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32.【2022辽宁朝阳】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8+3+1+2+5﹣9﹣2﹣8﹣2=8,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物质质量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9):(8﹣5)=3:1,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3.【2022湖南湘西】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B.28C.30D.32
【答案】B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33g﹣21g=12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B2=2C
2x 32
21g 12g
x=28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故选:B。
34. 【2022重庆A】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B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水在太阳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反应方程式,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分解反应,正确;
B、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D、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水分子聚集在催化剂表面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然后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即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正确。
故选B。
35.【2022湖南益阳】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Fe3O4
B.二氧化碳的检验:Ca(OH)2+CO2═CaCO3↓+H2O
C.铁丝投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D.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Fe2O3+2CO2Fe+2CO2
【答案】B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6.【2021湖南郴州】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其中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单质;另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两种新分子,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属于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7.【2021河南】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8. 【2021湖南湘潭】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值是8B. 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从27g变成0g,是反应物,丁从4g增加到23g,是生成物,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所以推算出乙的质量应该是27g-19g=8g,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因为生成乙的质量为8g,所以a应该是8+10=18,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反应中乙生成了8g,丁生成了19g,所以质量比为8: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9. 【2021湖南株洲】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多种,不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
C、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
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故选:C。
40. 【2021海南】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答案】A
【解析】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图可知,每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H4O,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1.【2021湖南衡阳】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与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去掉一个未反应的分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则可得出X的粒子示意图。
42.【2021天津】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g
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答案】A
【解答】A、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4g=16g,恰好等于纯净物R的质量,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A选项的分析,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43. 【2023天津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3)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4.【2023湖北潜江等真题】现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答案】(1)##
(2)
(3)
(4)(合理即可)
【解析】(1)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钾,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45.【2023河南真题】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数值为_____。
【答案】 ①. ②. 0.7
【解析】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0.9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乙炔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3.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m的数值为0.7。
46.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性。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答案】(1)2:1 (2)吸附
(3) ①. 分子 ②. 2:1 ③. 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1:2;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
(3)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
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47. 【2023广西壮族真题】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_____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_效应。
【答案】(1)化学
(2)CH3COOH
(3) ; 33
(4)温室
【解析】(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2)醋酸由醋酸分子构成,醋酸分子是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填:CH3COOH。
(3)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生成醋酸质量最多为。
设生成45g醋酸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4)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反应生成醋酸,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温室。
48.【2022天津中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9.【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 现有C、Fe、CO2、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KCl溶液八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中和反应: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
(3)有红色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
(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
【答案】(1)
(2)
(3)
(4)
【解析】(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只能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方程式为。
(2)化合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只能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对应方程式为。
(3)有红色固体(铜)生成的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就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对应方程式为。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因为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所以只能是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钾,对应方程式为。
50.【2022湖南益阳】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 ;
(2)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答案】(1)SO2;
(2)2:3。
【解答】解:(1)生成物丙的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为SO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
51.【2022湖北宜昌中考】(3)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答案】(3)①. 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 ②. ③. ABD
【解析】(3)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红磷在瓶内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装置中玻璃管上端套有气球,整个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故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ABD。
A.如果装置漏气,燃烧过程中瓶内压强增大,会有气体逸出,但冷却后不能回到瓶内,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使得瓶内气体体积膨胀,部分气体从瓶内逸出,冷却后不能再回到瓶内,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C.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太少,瓶内发生的反应很快就会停止,但瓶内与瓶外没有发生物质交流,天平平衡,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此时气球还处于膨胀状态,产生浮力,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10
27
4
反应后质量/g
1
a
0
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08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49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专题10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34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专题10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原卷版+解析),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