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解旋酶、Cl⁻、尿素B. 唾液淀粉酶、呼吸酶、胰岛素、糖蛋白
    C. 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D. 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 聚合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4类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1)与外界相通的液体成分: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
    (2)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
    (3)细胞膜上的成分:载体、受体等;
    (4)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纤维素、麦芽糖等。
    【详解】A、CO2,Cl-、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解旋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呼吸酶在细胞内、糖蛋白在细胞膜上,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可以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Ca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酶、DNA聚合酶在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④表示各种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
    B. 若③为肾脏细胞,则尿素的浓度①处高于⑤处
    C. ②渗回①较渗入④的量大
    D. 若④处发生阻塞,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 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输,所以①处(血浆)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A正确;
    B、 若③为肾脏细胞,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素经过肾脏后会排出体外,所以尿素的浓度⑤处高于①处,B错误;
    C、②(组织液)渗回①(血浆)较渗入④(淋巴液)的量大,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向渗透,而组织液到淋巴是单向的,且淋巴最终又会汇入血浆,C正确;
    D、 若④处(淋巴液)发生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可能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3. 某同学一家暑假驾私家车去某景点旅游,途中该同学产生“尿意”,憋尿痛苦表情浮现脸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过程不属于反射
    B. 憋尿过程中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能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
    D. 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一种反射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A、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A正确;
    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其分泌量与细胞外液渗透压有关,与憋尿无关,B错误;
    C、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对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正确;
    D、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后,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使得面部肌肉收缩,产生痛苦的表情,因此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一种反射活动,D正确。
    故选B。
    4. 孤独症患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中的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数量较正常人多,该类神经元释放GABA作用于邻近细胞,促进Cl-借助通道蛋白向细胞内扩散,导致患者出现语言交流障碍、情绪低落等症状,GABA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ABA能中间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抑制性信号
    B. GABA贮存于囊泡中,以防止被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破坏
    C.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与脊髓共同组成
    D. 当使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后,可加重患者的部分症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不能产生兴奋。
    【详解】A、GABA能中间神经元释放GABA作用于邻近细胞,促进C1-向细胞内扩散,使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变化,由此可知,GABA能中间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抑制性信号,A正确;
    B、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小体的囊泡中,以防止被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破坏,B正确;
    C、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共同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脑干等,C错误;
    D、GABA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使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后,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被抑制,导致突触间隙的氨基丁酸转氨酶增多,GABA作用于邻近细胞,促进Cl-借助通道蛋白向细胞内扩散,导致患者出现语言交流障碍、情绪低落等症状,可加重患者的部分症状,D正确。
    故选C。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蛋白类激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抑制食欲,从而达到降血糖、减肥等作用,在体内可快速降解。临床使用的GLP-1类药物由人工合成,可在体内长效发挥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口服GLP-1可治疗肥胖症
    B. 胰岛A、B细胞均存在GLP-1的受体
    C. GLP-1类药物与天然GLP-1结构完全相同
    D 使用GLP-1后易出现低血糖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特点。由题意可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升高血糖,因此二者为拮抗作用。
    【详解】A、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蛋白类激素,不能口服,A错误;
    B、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A、B细胞均存在GLP-1的受体,B正确;
    C、GLP-1类药物由人工合成,与天然GLP-1结构不完全相同,C错误;
    D、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在血糖浓度低时不促进胰岛素分泌,血糖浓度高时促进胰岛素分泌,故用药后不容易发生低血糖现象,D错误。
    故选B。
    6. 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用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在使用青霉素治疗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要求先进行皮下测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自稳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
    B. 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使记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
    C. 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
    D. 静脉注射可以使用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
    B、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会使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B错误;
    C、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C正确;
    D、静脉注射可以使用0.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D错误。
    故选C。
    7. 下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药物抑制相应浆细胞的增殖可减轻病情
    B. 该病患者血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
    C. 引起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 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A、结合图示推测,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可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A错误;
    B、该患者甲状腺水平低于正常值,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弱,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高,B错误;
    C、引起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进而引起体液免疫,该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增强该过程,C错误;
    D、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细胞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属于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D。
    8. 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系列实验(箭头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①将直立生长
    B. ②将向右侧弯曲生长,③将直立生长
    C. ④⑥胚芽鞘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 ⑦和⑧都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2、研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实验中,一般用琼脂、锡箔小帽、云母片这三种材料处理胚芽鞘。琼脂能够透水也能透光;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左图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左图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图中的①直立生长,A正确;
    B、②胚芽鞘没有尖端,单侧光对其不起作用,放在左侧的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使其向右弯曲生长,③的尖端被遮盖,单侧光也不起作用,故会直立生长,B正确;
    C、④单侧光照射下,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会直立生长,⑤中的云母片在尖端下的右侧,不会影响横向运输,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⑥胚芽鞘接受的是竖直方向的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琼脂片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故会直立生长,C正确;
    D、⑦装置中只有植物旋转,尖端每个位置均匀接受到光照,故直立生长,⑧整个装置都旋转,尖端只能接受小孔方向的光照,故会弯向小孔生长,D错误。
    故选D。
    9. 如图甲为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较图甲中的装置①②,能够说明单侧光是引起植物茎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 要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是否与单侧光有关,最好选用图甲中③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C. 图乙曲线上C点表示不生长,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D. 若图甲装置①根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在2m-c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两侧有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的生理作用相同。
    2、分析图甲可知,①和②、③和④的单一变量是单侧光。
    3、分析图乙,由于生长素浓度高于g点或低于g点时,促进作用都降低,所以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最适宜浓度;C点与横轴相交,该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详解】A、即使没有单侧光,在重力作用下,图甲中的装置①②植物的茎仍会弯曲生长,故比较图甲中的装置①②,不能够说明单侧光是引起植物茎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A错误;
    B、要了解植物的弯曲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实验的自变量是否有单侧光照射,植物的放置方向等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因此应选择图甲中③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B正确;
    C、分析图乙,C点与横轴相交,该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但是不是不生长;生长素浓度高于g点或低于g点时,促进作用都降低,说明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茎生长最适生长素浓度,C错误;
    D、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背地侧,根的近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因此若图甲装置①内根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若m,近地侧的浓度应该大于c,D错误。
    故选B。
    10. 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
    B. 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 实验甲、乙所用的超矮生型突变体都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
    D. 赤霉素和生长素在调节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是激素不敏感型。
    【详解】A、图甲表明,赤霉素可以促进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而对于超矮生型突变体作用不大,并不能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
    B、图乙中,高浓度的生长素与对照(用0/uM的生长素)相比,生长快,无抑制现象,B错误;
    C、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错误;
    D、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故二者调节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
    故选D。
    11. 某湿地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这20年间,第8年种群数量最低
    B. 在前4年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对应图乙中的B
    C. 在第8~10年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对应图乙中的C
    D. 第16年和第20年的鼠的种群数量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当λ等于1时,种群数量稳定;当λ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图乙中A中幼年的个体多,老年的个体少,为增长型;B中各年龄期的比例相当,为稳定型,C中老年个体较多,幼年的个体少,为衰退型。
    【详解】A、第4~10年之间λ都小于1,故在这20年间,第10年种群数量最低,A错误;
    B、图甲中,前4年λ等于1,所以鼠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对应图乙的B,B正确;
    C、在第8~10年时λ<1,鼠的年龄组成可能是图乙中的C,即为衰退型,C正确 ;
    D、在16~20年,λ大于1,所以这段时间内鼠的种群数量是逐渐增加的,即第16年和第20年的鼠的种群数量不相等,D正确。
    故选A。
    12. 某研究小组以酵母菌为对象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每隔24小时定时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酵母菌种群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先滴培养液再加盖玻片,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B. 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也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C. 每天定时从上层培养液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
    D. 若酵母菌初始接种量增加1倍,则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增大1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悬液的酵母菌个数;(2)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3)将血球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4)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稍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球计数室内;(5)计数时,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酵母细胞(或只计数下方和左方线上的酵母细胞);(7)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并计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详解】A、实验时,要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若先滴培养液再加盖玻片,则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A正确;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但需做重复实验,避免误差和偶然性,B错误;
    C、每天定时取样,但要振荡摇匀后取样,C错误;
    D、若酵母菌的初始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不会增加1倍,因为K值受环境条件决定,D错误。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13. 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的两种联系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是体液联系,存在独特的血管网,即垂体门脉,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另一种是神经联系,轴突延伸至垂体,构成“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垂体不能合成激素,只是储存与释放激素的场所
    B.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发挥完作用后,立即失活或被回收
    C. 若阻断实验动物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生殖器官萎缩
    D. 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通过控制腺垂体产生激素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答案】BD
    【解析】
    【分析】1、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存在丰富的血管网,即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部分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释放到垂体门脉血管的血液中,调节腺垂体的分泌。
    2、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这使得它能将神经中枢传来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通过调节腺垂体,影响机体许多其他的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除上述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控轴之外,机体还存在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调控轴等,即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性腺的分泌活动。并不是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例如,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神经支配,并不受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胰岛还受血糖浓度的调节。
    3、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详解】A、题干信息并结合题图可知:神经垂体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一束轴突构成的,只是储存与释放激素的场所,A正确;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故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发挥完作用后,立即失活,B错误;
    C、题干信息: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存在丰富的血管网,即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部分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释放到垂体门脉血管的血液中,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故若阻断实验动物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生殖器官萎缩,C正确;
    D、并不是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例如,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神经支配,并不受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故寒冷刺激不可使下丘脑通过控制腺垂体产生激素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D错误。
    故选BD。
    14. 我国报道,B细胞表面抗体BCR与抗原结合后,会招募磷脂酶PLCγ2水解其附近的一种磷脂P。磷脂P含量下降后,细胞会合成更多的磷脂P,扩散至BCR附近被水解。其水解产物是一种信号分子,可以改变B细胞基因的表达,使其进入激活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细胞激活后会分裂分化出具有增殖能力的浆细胞
    B. 上述过程体现了B细胞具有识别、处理抗原的能力
    C. 这种调节有利于B细胞迅速地进入激活状态
    D. 若PLCγ2酶基因突变,会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磷脂P的水解产物作为信号分子,改变B细胞基因的表达,使B细胞进入激活状态。
    【详解】A、B细胞激活后会分裂分化浆细胞,但浆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该过程中B细胞表面抗体BCR与抗原结合后促进磷脂P的水解,并未体现B细胞识别、处理抗原的能力,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该过程通过磷脂P的水解,促进磷脂P的合成,进一步加强磷脂P的水解,产生更多的信号分子,促进B细胞的激活,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磷脂酶PLCγ2水解磷脂P,产生信号分子促进B细胞的激活,若该基因突变,会影响B细胞的激活,进而影响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C。
    15.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受体中的生长素(IAA)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影响。取两组如图1所示的装置(两端为琼脂块,中间为茎切段),供体琼脂块中含有等量的3H标记的IAA,甲组的受体琼脂块中不含IAA,乙组的受体中含10ml/L的IAA。不同运输时间两组的受体中放射性强度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始时刻,乙组的受体琼脂块中的IAA也应用3H标记
    B. 甲、乙组实验装置的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
    C. 若置于太空环境中,受体琼脂块中将无法检测到3H标记的IAA
    D.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受体中的IAA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详解】A、本实验探究了受体中的生长素(IAA)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受体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因变量是受体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变化,该变化通过检测生长素的放射性来实现,因此,乙组的受体琼脂块中的IAA不需要3H标记,A错误;
    B、实验的自变量是受体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而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由于生长素的运输表现为极性运输,因此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即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B正确;
    C、若置于太空环境中,受体琼脂块中依然会检测到3H标记的IAA,因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C错误;
    D、实验结果显示,甲组受体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乙组受体块中生长素含量,因而能说明受体中的IAA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BD。
    16. 生态学家根据不同生物采取的生活史对策类型,将生物大体上区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存活曲线可以反映生活史中各时期的死亡率,分为类型I、类型Ⅱ、类型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熊猫和蝗虫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R对策、K对策
    B. 存活曲线为类型Ⅲ的生物生活史对策更接近K对策
    C. R对策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K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D. 从昆虫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中,产子数量逐渐减少,存活曲线经历了类型Ⅲ→Ⅱ→I的进化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对应生物如东亚飞蝗,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对应的生物如哺乳动物东北虎,后代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R对策的生物的例子,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说明R对策不受密度制约,而受非密度因素制约;K对策的生物的例子,如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说明K对策易受密度因素的制约。
    【详解】A、熊猫是哺乳动物,后代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其生活史为K对策,蝗虫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生活史为R对策,A错误;
    B、由图可知,类型Ⅲ生物寿命较短,因此生活史对策更接近R对策,B错误;
    C、R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受环境条件影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使种群在相应的环境中占优势,K对策的生物如熊猫,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当其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时,种群数量会大量减少,因此改善K对策生物的栖息环境能提高其环境容纳量,C错误;
    D、据图分析,Ⅰ型表示大部分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寿命,如人类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Ⅱ型表示各年龄期存活率基本相似,如水螅;Ⅲ型表示幼体死亡率高,如大多数鱼类,因此从昆虫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中,产子数量逐渐减少,存活曲线经历了Ⅲ→Ⅱ→I的进化,D正确。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突触有多种类型,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图1),但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还存在着电突触(图2),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缝隙接头是电突触的结构基础;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______。
    (2)根据图1化学突触中Ca2+进入细胞后的一系列箭头,可以推理出Ca2+的作用是_______进而提高突触间隙中Ach的含量,Ach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Ach发挥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兴奋时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4)利用微电极—电位表装置测定兴奋经突触传递时,突触前、后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3所示:
    图1、2中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电位变化分别对应图3中的______(填字母),请从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信号转换角度分析其理由是______。
    【答案】(1)突触间隙
    (2) ①. 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②. 负→正 ③. Ach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可能被酶水解或者回收到突触前膜
    (3)传递速度快,可双向传递
    (4) ①. b、a ②. 兴奋经化学突触传递时由于发生信号的转化,因而会发生时间上的延迟,而电突触不会
    【解析】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小问1详解】
    图示可知,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突触间隙。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图1中Ca2+通道打开后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的膜内电位变化是负→正。Ach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可能被酶水解或者回收到突触前膜,不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小问3详解】
    兴奋经化学突触传递时,需要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且只能单向传递,而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两个神经元的膜紧贴在一起形成缝隙接头,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传递速度快和可双向传递。
    【小问4详解】
    兴奋经化学突触传递时由于发生信号的转化,因而会发生时间上的延迟,而电突触不会,故图1、2分别属于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分别对应图3中的b和a。
    18.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血糖稳态调节的新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雌性小鼠中,雌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的______激素和______激素(FSH),同时雌激素的分泌还受下丘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影响,这体现了雌激素分泌的两个主要调节机制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FSH受体(FSHR)在胰岛B细胞表面也有分布,推测FSH可能与血糖调节有关。研究人员利用FSHR敲除的小鼠和野生鼠进行实验,进食后在不同的时间测量血糖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科研人员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含量,结果是_______,进而推测FSH调控血糖______(填“是”或“否”)通过影响雌激素浓度而实现的。
    (3)研究人员分离出野生鼠的胰岛B细胞,依次将其置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并用不同浓度的FSH处理,检测胰岛素的分泌,结果如图2所示。
    ①高浓度葡萄糖作为一种信号,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由图2可知,FSH的浓度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是_______。
    ②女性绝经后血液中FSH含量急剧升高,极易造成绝经期糖尿病。请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种治疗该病的思路__________。
    【答案】(1) ① 促性腺激素释放 ②. 促性腺 ③.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 ①. FSHR敲除小鼠的血糖浓度高于野生鼠,而使用雌激素后胰岛素浓度基本不变 ②. 否
    (3)①. 低浓度的FSH可提高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促进效果;而高浓度的FSH会抑制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促进效果
    ②. 设法减少胰岛B细胞表明的FSH受体,或者减少FSH分泌、开发竞争FSH受体的药物,或研制抑制FSH活性的药物等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雌性小鼠中,雌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FSH),同时雌激素的分泌还受下丘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影响,这体现了雌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小问2详解】
    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含量,FSHR敲除小鼠的血糖浓度高于野生鼠,而使用雌激素后胰岛素浓度基本不变,推测FSH调控血糖不是通过影响雌激素浓度而实现的。
    【小问3详解】
    ①高浓度葡萄糖作为一种信号,可促进胰岛素分泌。10IU/L的FSH使用后的效果高于0IU/L,即低浓度的FSH可提高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促进效果;100IU/LFSH的使用效果低于0IU/L,说明高浓度的FSH会抑制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促进效果。
    ②女性绝经后血液中FSH含量急剧升高,可设法减少胰岛B细胞表明的FSH受体,或者减少FSH分泌、开发竞争FSH受体的药物,或研制抑制FSH活性的药物等。
    19.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图1为供体肝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的部分过程。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它与_______(答出两种)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如图1所示,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______,图1中T细胞产生的不同类型细胞包含_______。
    (2)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肝移植的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研究S蛋的作用机理。实验如下,请完善实验方案,①②③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的作用是________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若比较1—4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答案】(1) ①. B细胞、树突状细胞 ②. 抗原肽-MHC复合物、IL-6等细胞因子 ③. 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2)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3) ①. 肝移植、肝移植、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 ②. 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4)与4组相比,3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与3组相比,1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略多于2组
    【解析】
    【分析】1、器官移植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该排斥反应进行的是细胞免疫,因此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药物抑制T淋巴细胞的数量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小问1详解】
    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据图可知,吞噬细胞的抗原肽-MHC复合物能与T细胞上受体相结合,在IL-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因此能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是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IL-6等细胞因子。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可分化为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与移植的器官结合从而产生排斥反应。
    【小问2详解】
    本实验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因此高表达S蛋白能否发挥作用是实验的自变量,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S蛋白被抗体结合,导致S蛋白不能参与免疫排斥的反应,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高表达S蛋白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可通过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来反映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在血清中实验组比对照组的AST的含量要少,即S蛋白含量减少,则AST的含量减少,肝损伤程度降低,说明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小问3详解】
    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所以①和②都是进行肝移植,③应该与实验组1和2的操作起对照作用,即③进行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的操作,排除空载体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小问4详解】
    若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则将以上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时,会出现3组与4组相比,3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1组与3组相比,1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略多于2组。
    20. 水稻抛秧育苗时,多数茎和根系平躺在田面。科学家针对此现象开展下列研究。
    (1)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受重力影响根向地弯曲生长,请从生长素的分布和根部生长素作用两重性两个角度分析根向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将水稻根分成3组,先将各组置于黑暗环境中,之后对各组进行不同处理,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
    比较三组的实验结果,说明水稻根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光对植物生长的调控需要IAA作为中介,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水稻幼苗,得到下图结果,该结果说明___________。

    (4)用单侧光处理水稻根后,检测根尖4mm处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结果如表:
    比较表中结果发现,光照下背光侧IAA的含量较黑暗下______(填“高”或“低”),两侧的总IAA量光照组较黑暗组______(填“高”或“低”)。请结合(3)(4)结果推测水稻根发生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1)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表现为抑制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表现为促进作用,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慢,根出现向地弯曲生长
    (2)根尖 (3)蓝光增强了IAA氧化酶活性,使IAA减少
    (4) ①. 高 ②. 低 ③. 单侧光促使IAA向背光侧运输;蓝光提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促使向光侧的IAA氧化分解的多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可以发生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进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
    【小问1详解】
    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表现为抑制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表现为促进作用,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慢,根出现向地弯曲生长,该过程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小问2详解】
    三组实验中1组为对照组,2、3为实验组,自变量是遮住部位不同,自变量是根尖的生长情况;1、2水稻根尖背单侧光照射,根表现为负向光倾斜生长,而3组根尖遮住,不受单侧光影响,根尖垂直生长。说明水稻根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根尖。
    【小问3详解】
    分析左图和右图曲线可知,与黑暗和白光处理比较,蓝光处理的IAA含量明显减少,但IAA氧化酶活性增强,从而说明蓝光增强了IAA氧化酶活性,使IAA减少。
    【小问4详解】
    由表格可知,光照下背光侧IAA的含量(498ng·g-1·FW)较黑暗下(418ng·g-1·FW)高;两侧的总IAA量光照组(184ng·g-1·FW+498ng·g-1·FW=682ng·g-1·FW)较黑暗组(418ng·g-1·FW+418ng·g-1·FW=836ng·g-1·FW)低。
    由表格可知,光强处理下,根尖向光侧IAA含量明显减少,而背光侧含量稍微有所增加,从而可推测水稻根发生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促使IAA向背光侧运输,使得背光侧IAA含量高,表现为抑制生长(根敏感性强),蓝光提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促使向光侧的IAA氧化分解的多,使得向光侧IAA含量低,表现为促进生长,因此水稻根发生负向光性生长。
    21.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中,其天敌有草原雕、草原狐等。高强度的布氏田鼠干扰会导致草原裸斑数量及面积增加,加剧草地生境的旱化,使得杂草增加,破坏草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研究人员在1984~2004年间每年的植物生长期(4~10月),对锡林郭勒草原某地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
    ①布氏田鼠天性警觉,用______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结果会偏______,直接决定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______。
    ②据图可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现象。试推测4~8月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的原因是______。农业上可根据4月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及其______,预测本年度鼠害情况,并及早进行防治。
    (2)通常情况下,多数动物对道路、车辆等趋向于回避。研究人员研究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对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分别选择宽6m的砂石路,在与道路平行的方向上,由近及远各设置4组样地,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2所示。
    放牧导致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距离道路越近的样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越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标记重捕法 ②. 偏高 ③.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④. 4~8月田鼠进入繁殖期,此时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 ⑤. 年龄结构
    (2) ①. 放牧区由于牲畜的啃食,导致植被低矮稀疏,利于布氏田鼠生存 ②. 距离道路越近,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越高 ③. 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草原狐等)数量较少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小问1详解】
    ①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由于布氏田鼠天性警觉,重捕的田鼠中被标记的数量减少,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高;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②4~8月田鼠进入繁殖期,此时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所以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依据种群的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及早了解本年度鼠害情况,及早防治。
    【小问2详解】
    草场上放牧时,牧畜啃食植物,导致植被低矮稀疏,由于布氏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所以放牧区有利于布氏田鼠的生存。图2数据显示,距离道路越近,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越高。由题干信息“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可知,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数量较少,田鼠被捕食概率降低,种群密度增加。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组别
    处理
    根尖的生长情况
    1
    单侧光
    负向光倾斜生长
    2
    单侧光但遮住根尖以上的部位
    负向光倾斜生长
    3
    单侧光但遮住根尖
    垂直生长
    处理
    弯曲度
    向光侧(ng·g-1·FW)
    背光侧(ng·g-1·FW)
    光强(100μml·m-2·s-1)
    63
    184
    498
    黑暗
    0
    418
    418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试题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试题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