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泸县二外梁才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泸县二外梁才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万公里,完成比例达到87%,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次考试文科综合卷,满分 120 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三科各 40 分。
2.全卷共 12 页,第 1~6 页为第Ⅰ卷选择题部分;第 6~12 页为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3.本次考试采取试题与答题卡分离的办法,请将试题的答案按要求全部完成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否则,不得分。
4.作答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填涂。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
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 30 个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其中第 1~10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部分题目, 第 11~20 小题为历史部分题目,第 21~30 小题为地理部分题目。
2.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
号填涂。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15分)
1.九(二)班学生在“中国经济发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以下数据。这些数据说明
A.经济结构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B.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是强国富民之路
C.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下列选项体现了我国正着力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①小凯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基础设施领域供给水平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②今年,我市医药高新(高港)区徐庄村实现天然气全覆盖,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用气需求
③截至2022年底,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7.7万公里,完成比例达到87%
④去年中国内地各省GDP总量前两位是广东、江苏,后两位是青海、西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面对美国制裁的压力,华为加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华为Mate 60 Pr实现技术突破,携自主研发芯片,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央视怒赞其“争气机”。目前这款手机销售火爆,创下多项记录。华为的逆境突围表明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每个人都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C.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D.企业只要加强自主研发就能实现创新
4.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崭露头角,以智能制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说明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助力经济发展
③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业委会新队伍成立起来了,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几十人围坐在一起,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大家敞开心扉,各抒己见,针对亟待解决的小区卫生差、路面破损、乱堆乱放等环境问题“议”出了自己的心声。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
A.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B.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C.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说明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以下是小峰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属于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A.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时政征文比赛一等奖 B.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
C.利用周末和同学们一起到车站清除小广告 D.打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拥堵情况
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下表对“微案例”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推出“电子检查证”行政检查制度。检查前,执法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检查中,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二维码,了解发证机关、检查事项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行政执法单位
①扩大职权范围 ②加大监察力度
③接受社会监督 ④规范执法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法治注重教化,德治注重规范
B.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C.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D.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这告诉我们
A.依法治国要求立法先行 B.法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依法治国要求良法善治 D.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历 史 部 分
11.从但丁到莎士比亚,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者,他们勇敢地“从内心世界感受自身”“探索自己的灵魂”,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客观地呈现主观感受”,“我”“我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
A.人文主义思潮 B.“君权神授”理论
C.三权分立学说 D.苦行禁欲观念
12.“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A.地圆学说得到普遍认可 B.破坏了各地区生存环境
C.欧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D.出现了全球性物种交换
13.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造成了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 B.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14.第一国际成立后不久,《共产党宣言》从西欧传播到俄国、北美等地,《资本论》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法、英、俄文等版本。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B.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C.资本主义迅速没落 D.马克思主义影响广泛
15.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委员朗维耶宣布: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了。公社规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将逃亡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合作社管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推动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C.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6.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A.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17.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维新
A.推动了倒幕运动
B.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18.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在各州设立了工业科学研究所,同时还以赠予土地的方式资助各州建立理工科大学。此举旨在
A.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B.促进人口增长
C.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D.缩小贫富差距
19.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
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
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
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
C.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
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
20.探讨“英国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作用”时,同学们搜集到如下材料,按照实证原则,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
A.一组:①②③ B.二组:②③④ C.三组:①④⑤ D.四组:③④⑤
地 理 部 分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约2000克月壤,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顺利完成。读该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下列关于四王子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每年的雪顿节,人们会进行骑马、摔跤等竞技项目
C.风力资源丰富
D.所处地理单元的植被自东向西分别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照射最接近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回归线
23.此时泸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我国的交通要道。图是河西走廊高速公路、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24~26小题。
24.下列关于河西走廊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B.交通干线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
C.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D.位于北方地区
25.西气东输管线经过河西走廊,并给沿线城市供气。对河西走廊的影响有
①破坏了局部地表环境 ②改变了城市形态
③方便了石油产品输出 ④优化了能源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河西走廊河运不发达,主要是因为当地的河流
①水量较小 ②流程较短 ③流速较慢 ④含沙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荆江进行了综合治理。下图为“长江荆江段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图”,据此,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是
A.河道弯曲,围湖造田
B.河道弯曲,水能丰富
C.河道弯曲,降水丰沛
D.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8.实施“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疏浚河道,利于防洪和航运
B.有利于沿江城市建设
C.更好地发挥河流的灌溉功能
D.减少区域内水体污染
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及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
②少数民族比重增加
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
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我国政府20世纪50年代鼓励多生,80年代提倡“只生一个好”,现今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种不断变化的人口政策是因为
A.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
B.改变人口分布不均
C.控制人口增长过快
D.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作答,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道德与法治部分
31.【追求民主价值彰显治理温度】
材料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书帜。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其精髓关键就在一个全字。
(1)根据材料,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6分)
32.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谱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小秦所在学校围绕这一要求,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改革开放】
材料一:道德与法治小组的同学们围绕改革开放搜索到如下图片。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说明了什么?(至少两点)(4分)
材料二: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添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国家发展注入新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新动力。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积极主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6分)
材料三:泸州市乡村振兴目标表
(3)结合上表,请从你为我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3分)
历 史 部 分
33.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将A处补充完整,并为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结合材料,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3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依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3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当今世界依然不安宁,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34.有学者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业革命在社会意识领域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①、②、③处填入相应的内容。(3分)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午餐一吃完,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肮脏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
——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2)根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2分)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自《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3分)
材料四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4)根据材料四,指出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
马克思主义伟大尝试的事件。(2分)
35.《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某中学九年级历史研学社围绕“世界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研讨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源,条理清楚,结构完整。)(6分)
地 理 部 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2分)。
材料一 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种植在山区林下,魔芋喜阴凉、湿润、弱光环境,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都有严格要求。魔芋生长周期约150天,对地力消耗大,一般不能连作3年以上,魔芋繁殖率较低,传统采挖方式多为“挖大留小”(即收获时只采挖单个重量>250克的魔芋,留下单个重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泸县五中学区2024年秋初中八年级地理学科半期定时训练题pdf、泸县五中学区2024年秋初中八年级地理学科半期定时训练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