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下列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铜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2O3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C.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制备Al(OH) 3
D.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2.如图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则合成该高分子的单体应为
①苯乙烯 ②丁烯 ③1,3-丁二烯 ④丙炔 ⑤苯丙烯
A.①②B.④⑤C.③⑤D.①③
3.已知:25℃,A-(aq)+HB(aq)⇌HA(aq)+B-(aq) △H=+9.1kJ/ml(HA、HB为两种一元酸)。通过计算,该过程正向自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此过程△H>0,故HB比HA更稳定
B.相对于B-,A-与质子的结合能力更强
C.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NaA和NaB两溶液中,前者离子总数更多
D.该过程△S一定小于0,且其大小是决定此过程是否能够自发的主要因素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
B.用装置乙验证的漂白性
C.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D.用装置丁从溶液获得固体
5.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的需求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钢中的主要成分玻璃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B.我国新一代百万伏变压器中使用的硅钢是金属材料
C.“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其结构中存在单键、双键、氢键等化学键
6.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A.与恰好完全反应
B.是强电解质
C.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
D.溶液呈碱性
7.浓差电池中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的同时又获得了电能。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由Y极通过外电路流向X极
B.电池工作时,通过离子导体移向X极区
C.X极发生的反应为
D.Y极每生成1 ml Cl2,X极区得到2 ml LiCl
8.关于下列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装置甲静止一段时间,小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B.用装置乙制备
C.可用装置丙吸收气体
D.按丁图所示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9.下列我国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AB.BC.CD.D
10.8.34gFeSO4·7H2O(相对分子质量:278)样品隔绝空气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1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 H2O
B.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H2OFeSO4+2H2O
D.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只得到一种无色气体生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1.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生成时的硝酸浓度。如图所示,先通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将铜丝伸入溶液中,当A中气体变为无色时,上提铜丝,再将B中溶液稀释至,取,用的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忽略硝酸的挥发、分解及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盛有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尾气吸收
B.铜与硝酸反应主要生成时的硝酸浓度不大于
C.若不通,可能导致所得实验结果偏高
D.若通过直接滴定A中剩余酸的量(掩蔽掉的干扰)进行求算,所得实验结果偏低
1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已知:受热生成和HCl气体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在过程②中将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中得到沉淀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3.(12分)下列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有的生成物未列出,其中:D为碱,G为酸,金属甲在G 的浓溶液中会钝化;F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A、B、C、D、E均由Q、R、X、T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且Q、R、X、T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R和X相邻;Q和T同主族,Q为非金属元素,T为金属元素.则: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X、T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A和G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的水溶液显 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3)A和X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pH均为12的D溶液和F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 ;
(5)为保护环境,通过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使尾气中的E和CO反应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成分,当反应转移1 ml电子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 L。
14.(14分)镍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催化剂,且在电磁领域应用广泛。某工厂以含镍废料(主要含NiO、Fe2O3、FeO、Al2O3、SiO2、CaO)为原料制备镍单质的流程如下:
已知:ⅰ.Ni2+在弱酸性环境中易水解,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ⅱ.常温下,Ksp[Fe(OH)3]=4×10-38,Ksp[Fe(OH)2]=8×10-16,Ksp[Al(OH)3]=1×10-33,Ksp[Ni(OH)2]=2×10-15,离子浓度低于1×10-5 m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转化Ⅰ”的目的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为了更加环保,有人用H2O2代替NaClO进行“转化Ⅰ”,发现所用H2O2远远高于理论用量,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为 。
(4)调pH的目的是沉淀溶液中的铁和铝,调节pH=5时,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试剂X”可以是 (填选项字母)。
A.FeO B.Fe2O3 C.NiO D.Al2O3
(5)N2H4的电子式为 ;“转化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工业上也可取“滤液2”,利用电沉积法制取金属Ni,电解装置如下。电解过程中镍棒上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5.(16分)采用科学技术减少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排放,可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先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 ;
②利用的燃烧可设计成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名称为 ,通入b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
(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和转化为和。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2,在15小时内,的平均生成速率Ⅰ、Ⅱ和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3)以为催化剂,也可以将和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3,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是 ;
②该反应催化剂的有效成分为偏铝酸亚铜(,难溶物)。将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两种盐并放出NO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
16.(18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铝及其化合物在航空、建筑、汽车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以冰晶石为助熔剂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请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键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41%,则应作为 晶体(填晶体类型)来处理。
(2)冰晶石能电离产生两种离子,晶体结构如图甲,“●”位于顶点和面心,“○”位于棱的中点和小立方体的体心,则大立方体的体心“”所代表的微粒是 。
(3)氯化铝的熔点为194℃,易升华,氯化铝属于 晶体(填晶体类型)。氯化铝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结构模型为,一个二聚体中含有配位键 个,铝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熔点和硬度都很高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则一个晶胞中含有 个N原子,的配位数为 。
(5)金属铝的晶胞如图丙所示:晶胞边长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的密度为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铝为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故B正确;
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易与强碱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应用铝盐和弱碱反应,故C错误;
D.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可保护铝进一步被腐蚀,并不是因为铝不活泼,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根据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知,该高分子化合物为加聚产物,按“凡双键,四个碳;无双键,两个碳”的规律画线断键,然后半键闭合、单双键互换,如图得出单体为苯乙烯()、1,3-丁二烯(CH2=CH—CH=CH2);答案选D。
3.B
【详解】A.能量越低越稳定,该反应的焓变大于0,说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但无法判断HA、HB能量的相对大小,则无法判断HA、HB的稳定性,故A错误;
B.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由A-(aq)+HB(aq)HA(aq)+B-(aq)可得,酸性HB>HA,所以结合质子能力为B﹣<A﹣,即A﹣与质子的结合能力更强,故B正确;
C.由B可知,酸性HB>HA,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NaA和NaB两溶液中分别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A﹣)、c(Na+)+c(H+)=c(OH﹣)+c(B﹣),每一种溶液中离子浓度总和是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浓度的2倍,水解程度为A﹣>B﹣,则两溶液中c(OH﹣)是NaA溶液大于NaB溶液,两溶液中c(H+)是NaA溶液小于NaB溶液,两种溶液中c(Na+)相等,两种溶液中[c(Na+)+c(H+)]是NaA溶液小于NaB溶液,所以离子总物质的量是前者小于后者,离子总数是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
D.该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S=0,且不能仅根据△S判断反应的自发性,故D错误;
答案为B。
4.A
【详解】A.苯与水不互溶,与碘不反应,且I2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可用苯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I2,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项正确;
B.SO2与酸性的高锰酸钾之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因此不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错误;
C.用焰色反应检验K+时,观察火焰的颜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错误;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用蒸发皿蒸发结晶而不是用烧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玻璃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硅钢是一种铁合金,是金属材料,B正确;
C.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
D.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D错误;
故选D。
6.D
【详解】A.无论HCN是强酸还是弱酸,与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强电解质,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两者的浓度未知,因此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显碱性即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A
【详解】A.加入盐酸,X极上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X极为正极,Y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极是负极,在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A错误;
B.电池工作时,向X极区移动,B正确;
C.X极上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Y极每生成1 ml Cl2,转移2 ml电子,有2 ml 向正极移动,则X极区得到2 ml LiCl,D正确;
答案选A。
8.A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甲静止一段时间,大试管内空气中的水被吸收,小试管中的水快速挥发,饱和氯化钠溶液因水减少而析出晶体,A正确;
B.用装置乙制备还需加热装置,B错误;
C.与BaCl2溶液不反应,用装置丙不能吸收气体,C错误;
D.按丁图所示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只是青蒿素从植物中被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B选;
C.烧制陶瓷是用泥土高温加热,在烧制过程中有一些氧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合成药物是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药物,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10.A
【分析】8.34g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0.03ml,其中m(H2O)=0.03ml718g/ml=3.78g,如果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固体质量应为8.34g-3.78g=4.56g,可知在加热到373℃,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P为FeSO4。
【详解】A.温度为159℃时,固体N的质量为5.10g,其中m(FeSO4)=0.03ml152g/ml=4.56g,m(H2O)=5.10g-4.56g=0,54g,n(H2O)==0.03ml,n(H2O):n(FeSO4)=0.03ml:0.03ml=1:1,则N的化学式为:FeSO4·H2O,A正确;
B.温度为78℃时,固体M的质量为6.72g,其中m(FeSO4)=0.03ml152g/ml=4.56g,m(H2O)=6.72g-4.56g=2.16g,,n(H2O)==0.12ml,n(H2O):n(FeSO4)=0.12ml:0.03ml=4:1,则N的化学式为:FeSO4·4H2O,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N为FeSO4·H2O,P为FeSO4,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C错误;
D.加热至633℃时,固体质量为2.40g,其中n(Fe)=n(FeSO4·7H2O)=0.03ml,m(Fe)=0.03ml56g/ml=1.68g,则固体中m(O)=2.4g-1.68g=0.72g,n(O)==0.045ml,n(Fe):n(O)=0.03ml:0.045ml=2:3,所以固体X的化学式为Fe2O3,则由P得到Q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得到两种无色气体,D错误;
答案选A。
11.BD
【分析】A瓶中的反应为4HNO3(浓)+Cu=2NO2↑+2H2O+Cu(NO3)2。B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用0.20m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5.00mL,即n(NaOH)=0.20×15.00×10-3ml=3×10-3ml,有关系式为NaOH~HNO3则B瓶中产生的n(HNO3)= 3×10-3ml×10=3×10-2ml,又3NO2~2HNO3则A瓶中产生的NO2为3×10-2ml×=4.5×10-2ml。由关系式得4HNO3(浓)~2NO2则消耗的浓硝酸为4.5×10-2×2=9×10-2ml。
【详解】A.NaOH溶液不能直接与NO反应,所以它不能吸收尾气,A错误;
B.溶液中剩余的硝酸浓度为。因此当反应主要产生NO时,硝酸浓度不大于8ml⋅L−1,B正确;
C.若不同如N2,B瓶中NO也转变为HNO3,从而导致消耗的HNO3偏大,A中剩余HNO3偏低,结果偏低,C错误;
D.当A中气体变为无色时停止反应,产生NO的浓度应该比A瓶的大。所以直接测定A瓶中的酸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正确;
故选BD。
12.AD
【分析】海水晒盐分离出粗盐和母液,粗盐除杂得到精盐,氨气、水、二氧化碳、NaCl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电解饱和食盐水为氯碱工业;母液中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在HCl气流中蒸发得到无水氯化镁;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溴,热空气吹出溴后,二氧化硫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最后氯气与HBr反应生成溴。
【详解】A. 碳酸氢钠在反应涉及物质中溶解度最小,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会先析出,制取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故A正确;
B. 在过程②中将在HCl气流中灼烧即可制得无水,故B错误;
C. 由③可知NaBr→Br2,NaBr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单质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在反应中溴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溴元素被氧化,第④、⑤步是溴的提纯,既有溴元素被氧化也有溴元素被还原,故C错误;
D. 由流程可知,母液中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即工业上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中得到沉淀,故D正确;
故选AD。
13. 第二周期VIA族 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高3化学秋期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原理或方程式错误的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未来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大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