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图为公元前1740年的苏美尔泥板文书,刻写了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象形文字的产生 B.区域文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确立 D.多元文化的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740年(苏美尔)。据题干“因为使者嘴沉重,不能复述之,库拉巴之王揉了一块泥,犹如泥板,把言词写在上面。此前,把言词写在泥(板)上的事情从未见。现在,就在那一日,就在那一天,事情发生如这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记载描述了文字的使用和泥板的书写技术,这是文明发展的标志。这不仅展示了书写记录的能力,也体现了早期苏美尔地区区域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使用楔形文字,排除A项;材料反映苏美人用泥板来书写,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苏美尔泥板文字,不涉及其他地区文明与其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12世纪初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赎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在居民不懈的斗争下,1128年国王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这一事件()
    A.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B.引发了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
    C.促进市民阶层的形成发展 D.体现了法国封建领主制的瓦解
    【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法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琅城居民通过斗争获得自治权,这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是琅城获得自治权,没有引发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应该是市民阶层的形成发展促进了琅城获得自治权,排除C项;此事与法国封建领主制的瓦解无关,排除D项。故选A 项。
    3.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规定: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造户籍、计账(赋税簿账)。这些措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等级制度
    C.完成社会转型 D.效仿唐朝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据题干“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造户籍、计账(赋税簿账)”可得出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土地、百姓、财政的控制,据材料“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可得出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对方的控制。综合可知,材料措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等级制度”,且统治者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废除等级制度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项;社会转型是后世学者为其总结出来的,作为当时统治者只看到了维护统治,意识不到这是在社会转型,排除C项;日本不是为了仿效唐朝而仿效唐朝,效仿唐朝制度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4.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这反映出()
    A.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 B.商业发展会加强世界联系
    C.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 D.葡萄牙王国政治上的优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世纪至16世纪中期(欧洲)。根据材料“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可知,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联系的加强,B项正确;题干没有各国国家的商业水平的比较,不能得出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葡萄牙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葡萄牙商业帝国建立,同时期西班牙人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并不能得出是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不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5.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指出:“我们要相信那些经过公家文书证实、同时代作家认可的事件”,避免使用“由不知名的人在某个闭塞落后的外省写成的含糊不清、带有浪漫色彩的小事,那些充满荒诞情节的传奇故事,那些损害历史而不是充实历史的奇闻。”伏尔泰的这一主张()
    A.蕴含着求真探索的精神 B.倡导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D.强调了自由和平等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题干信息“要相信那些经过公家文书证实、同时代作家认可的事件”,要避免“含糊不清、带有浪漫色彩的小事”和“那些损害历史而不是充实历史的奇闻”,据此可知,伏尔泰的治史态度体现了史料批判的原则,指出选择史料时要本着求真探索的精神,A项正确;材料强调历史研究对史料选择的问题,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材料无法体现倡导唯物主义,排除B项;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材料无法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由和平等观念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6.1907年,英国首先使用了“影子内阁”一词。影子内阁由下院中有影响力的反对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其不附和当任内阁,对当任内阁的错处和缺点进行攻击。这反映了英国()
    A.削弱了议会对内阁的控制 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
    C.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英国)。据题干“1907年,英国首先使用了“影子内阁”一词。影子内阁由下院中有影响力的反对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其不附和当任内阁,对当任内阁的错处和缺点进行攻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影子内阁可以对当任内阁起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体现了分权制衡机制在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项正确。英国议会可以对内阁进行制约但不能控制内阁,排除A项;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提高了效率,排除B项;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据《剑桥欧洲经济史》所述,“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说明()
    A.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果 B.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C.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说明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未体现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排除B项;材料说明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未涉及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8.1836-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爆发宪章运动,1859年伦敦建筑工人大罢工,德国、法国等国 工人也相继罢工。英、法、德、意等国相继建立各种地方性和全国性行业工会组织,1864年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据此可知,当时()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失去民心 B.第一国际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C.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 D.工人开始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英、法、德、意等国相继建立各种地方性和全国性行业工会组织,1864年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可知,19世纪中期,欧洲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第一国际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排除B项;工人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但开始一词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9.“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材料的观点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正式形成
    B.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日益明显
    C.资本主义列强完成对世界瓜分
    D.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加速了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即当时的世界一部分是富足的、主宰的,而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世界,人类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形成,并且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时间为19世纪,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0.列宁在1921年的《粮食税》中指出:“在俄国目前占优势的正是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从这种资本主义无论走向国家大资本主义或者走向社会主义,都是经过同一条道路,都是经过同一个中间站,即我们所说的“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全民的计算和监督”,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会犯不可饶恕的经济错误。”由此可知,列宁()
    A.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实施必要性 B.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途径
    C.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认为推行计划经济体制是正确选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21年苏俄。据材料“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全民的计算和监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主张国家和广大民众控制生产和分配,也即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C项正确;列宁在1921年的《粮食税》中解释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排除A项;据材料“经过同一个中间站”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认为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走不通,排除B项;列宁在1921年的《粮食税》中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必要性,强调利用市场、货币来恢复发展经济,而非强调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1.1935年5月,苏联政府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到1938年建成了两条线。此外,这一时期还开凿了莫斯科-伏尔加运河,使得莫斯科变成了一个大型港口,改造过程中对莫斯科河和亚乌扎河上的一些旧桥也进行了改建。这些变化()
    A.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利于解决计划经济的弊端 D.便利了同社会主义阵营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935-1938年(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1938年正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材料中开通莫斯科地铁,开凿了莫斯科-伏尔加运河,改造桥梁,方便了交通运输,适应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战略的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项正确;1921-1928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1935-1938年是苏联计划经济形成时期,计划经济促进了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二战后,计划经济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排除C项;1935-1938年,世界上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社会主义阵营,排除D项。故选B项。
    12.二战后,美国建立了多边出口管制体系,和盟国一起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出口,但是,当美国停止对部分盟国无偿军事援助后,出现大量向社会主义国家运输禁运物资的情况。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阵营逐步走向瓦解 B.重建国际贸易体系
    C.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D.美国霸权遭遇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美国建立出口管制体系以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但却受到盟国的制约,当美国停止无偿军事援助后,出现大量向社会主义国家运输禁运物资的情况。这表明美国的霸权行为在其盟国内部遭遇挑战,D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确实存在经济利益分歧,但走向瓦解表述太夸张,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重建了国际贸易体系,排除B项;材料未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排除C 项。故选D项。
    13.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可以获得某些东欧成员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可以得到所需产品和推销产品的市场;同理,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用以货易货方式解决外汇短缺问题。这表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A.建立在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 B.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
    C.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 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苏冷战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根据料信息可知,苏联和东欧国家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内部交流,这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B项正确;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苏联的一些做法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排除C项;经互会的成立是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它的成立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14.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到2016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发达经济体;到2019年,按汇率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也占到了全球经济的48%,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这一状况()
    A.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B.说明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解体
    C.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显现 D.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这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说明“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解体”,排除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显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无法得出“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5.1974年11月,第二十九届联大确认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恢复民族权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获得联合国观察员地位,以色列被宣布为“种族主义”。2024年5月,联大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得到持续改善 B.世界多极化格局加速形成
    C.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影响日益突出 D.中东和平进程的障碍解除
    【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4年到2024年(世界)。从1974年到2024年,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逐步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从获得观察员地位到被认定符合联合国会员国资格,这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影响力的增强,体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提升,以及联合国对于第三世界国家问题的更多关注和重视,C 项正确;仅凭这一事件并不能全面证明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得到了“持续改善”,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体现世界多极化格局加速形成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目前中东和平进程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并没有解除,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行会
    材料一是中世纪伦敦部分手工业行会的规定(节选)。
    材料二商品生产在城市乡村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而行会却依然墨守成规维护旧的统治,不许会员有新的改革新的秩序,不许生产规模扩大,因而行会的存在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发生矛盾。
    -摘编自沈芝《行会与市民社会》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世纪行会的主要职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中世纪行会的影响。行会
    规定
    剪绒匠行会
    “加工猩红色和其他各种木纹色的呢绒,每码收费2便士”“行会师傅最多可以拥有4个学徒”
    鞣白皮匠行会
    “若行会成员死后,没有资金进行丧礼,其行会可以使用储备金为其进行丧葬活动“监督人员发现行业中的皮囊生产存在欺诈性行为该销售特权将会被伦敦市政公所所剥夺”
    制帽行会
    “只有本行会成员才能从事本行业”“首领对本行会成员产品随时进行检查,把不合质量的帽子送交市长”“禁止夜间工作”
    织匠行会
    “行会法庭由行会成员选举4名执事主持......只要有一名执事提出申请,那么在城市法庭受到起诉的任何行会成员都可以转到行会法庭接受审判”
    马刺业行会
    “非行会成员不得从事该行业事务,要进入本行需向城市和行会交纳费用”
    【答案】(1)规范行业生产标准;限制行业竞争;维护会员的利益;规范市场秩序。
    (2)积极方面:有助于维护行业的稳定和秩序;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消极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可能会导致行业的封闭性,不利于与外部的交流和竞争。【解析】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职能:据材料一“首领对本行会成员产品随时进行检查,把不合质量的帽子送交市长”可得出“规范行业生产标准”;据材料一“行会师傅最多可以拥有4个学徒”可得出“限制行业竞争”;据材料一“若行会成员死后,没有资金进行丧礼,其行会可以使用储备金为其进行丧葬活动”可得出“维护会员的利益”;据材料一“该销售特权将会被伦敦市政公所所剥夺”可得出“规范市场秩序”。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方面:据材料一“该销售特权将会被伦敦市政公所所剥夺”可得出“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通过规范生产和竞争,有助于维护行业的稳定和秩序;行会组织本身可以增强从业者的团结和互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消极方面:据材料二“不许会员有新的改革新的秩序”可得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行业的封闭性,不利于与外部的交流和竞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1500年前,世界各地的种族几乎是隔离的。殖民扩张后,非洲有了白种人,美洲则几乎集中了地球上所有的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及混血种人。伴随着人种混合的是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将他们圈养的各种家畜带到了美洲。喜爱果园的西班牙人还将种类繁多的水果引种到了美洲,如橄榄和葡萄。而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马铃薯、木薯、番茄、花生及可可等则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到18世纪,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取代欧亚大陆间的或地区间的奢侈品贸易,第一次国际分工基本形成: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居主导地位并倾其全力发展工业生产。种族灭绝、黑奴贸易和奴隶制是早期殖民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从一开始,西欧就“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的利益”,成为这场国际大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摘编自丁建定、刘波《世界通史·近代史卷》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观点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洲间文明的交流、交融,使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论述:古代世界各地之间联系较少,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促进了人口迁移和人种、
    种族的融合,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华人等群体出现了跨地域转移;人口迁移又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世界不同地区的宗教、传统和文化相互影响。
    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接成一个整体,人类社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世界各地的种族几乎是隔离的。殖民扩张后,非洲有了白种人,美洲则几乎集中了地球上所有的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及混血种人。伴随着人种混合的是动植物的大交流”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以得出论题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洲间文明的交流、交融,使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然后结合新航路开辟对人口迁移、动植物的大交流以及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接成一个整体,人类社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在欧洲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拥有许多物产丰富的殖民地,将制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整个世界经济都围绕着英国。英国一度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在19世纪中叶的国际格局中,英国上升到了影响并支配全球的地位。使得国际格局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呈现出英国“鹤立鸡群”之势。
    -摘编自郑德洛《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
    材料二 1876 1914年的殖民扩张(面积单位: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单位:百万)
    殖民地(1876)
    殖民地(1914)
    本国(1914)
    面积
    人口
    面积
    人口
    面积
    人口
    英国
    22.5
    251.9
    33.5
    393.5
    0.3
    46.5
    法国
    0.9
    0.6
    10.6
    55.5
    0.5
    39.6
    俄国
    17.0
    15.9
    174
    33.2
    5.4
    136.2
    德国
    2.9
    12.3
    0.5
    64.9
    美国
    0.3
    97
    9.4
    97.0
    -摘编自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M】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与国际格局”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两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动荡与冲突。(不稳定性)
    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凭借船坚炮利在全球建立广阔的殖民地,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实力居于首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于美德,但随后迅速扩展至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技术的革新使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动态性变化,英国实力有所衰落,但英国却占有广阔的殖民地,这加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最终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综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动态变化,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动荡与冲突(不稳定性增加)。
    其他观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两国的崛起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设问是围绕“工业革命与国际格局”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首先,根据材料“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在欧洲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拥有许多物产丰富的殖民地,将制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19世纪中叶的国际格局中,英国上升到了影响并支配全球的地位。”“
    1876-1914年的殖民扩张”及所学可得出论题:两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动荡与冲突。其次,由材料“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在欧洲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拥有许多物产丰富的殖民地,将制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整个世界经济都围绕着英国。英国一度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及所学可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凭借船坚炮利在全球建立广阔的殖民地,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实力居于首位。由材料“1876-1914年的殖民扩张”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动态变化,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动荡与冲突(不稳定性增加)。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冷战的终结标志着国际关系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很难立即给这个时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后冷战时代”便成为描述冷战后世界最流行的用语。但是,人们并不甘于一直使用这个词汇。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对“后冷战时代”进行一种新的推测和判定,如“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新中世纪时代“开放社会时代”“环境时代”“大市场时代”“资本治下的和平”“单极时代”“空白期”和“公民权利时代”等。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地验证着以上种种推论的合理性。不难发现,以上每一种推论都很容易在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演进中找到其合理性的影子,但任何一种推论都难以概括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全貌。原因正如基辛格所言:“以前从未有一种世界秩序的成分,它们的互动能力和目标都变化得如此迅速、深刻和全球化。”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看法: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时代。
    阐述: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五极格局。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五极都建立在相对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上。它们拥有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力量和军事打击力量以及几乎全部核武器,还掌握着全世界的主要科技力量,并且是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成员。当然,五极的分量并不相等,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占有明显优势,并将冷战的结束视为其独霸全球的绝好机会。美国把获得全球的领导地位确定为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军事科技,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世界第一的综合国力。因此,“一超多强”符合这种正在形成的世界格局。
    示例二
    看法:政治多极化趋势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阐述: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两极格局下的世界走向多极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持续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的结束,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因而必然是“多极”的。政治上,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各国都在竭力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以期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各国科技迅速发展。文化上,世界存在多种文明,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企图用一种文明取代其他各种文明,也是绝对做不到的。总之,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多极化是历史必然趋势。示例三
    看法:冷战后的世界总体和平、局部动荡。
    阐述:冷战后的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和平的世界有利于互利互荣,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核武器的震慑作用,使一些大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一些大国仍然固守冷战思维,极力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力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资源、民族与宗教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激化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但同时也由于国情区情的不同,地区性与民族性矛盾在所难免,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特点。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首先提出提出看法,据材料“冷战的终结标志着国际关系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很难立即给这个时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时代。然后阐述,阐述说明现在的“一超多强”格局的背景和内容,如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五极格局。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五极都建立在相对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上。它们拥有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力量和军事打击力量以及几乎全部核武器,还掌握着全世界的主要科技力量,并且是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成员。当然,五极的分量并不相等,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占有明显优势,并将冷战的结束视为其独霸全球的绝好机会。美国把获得全球的领导地位确定为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军事科技,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世界第一的综合国力。最后总结,如“一超多强”符合这种正在形成的世界格局。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论述,如政治多极化趋势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冷战后的世界总体和平、局部动荡;论述时把握好看法的主旨,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相关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训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训练历史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新泰中学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高二历史答题卡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训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训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国吞噬掉,十一字”,、材料分析题,十万人谪戍之,十余万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