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docx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原卷版)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原卷版)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原卷版)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鱼我所欲也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鱼我所欲也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
    【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①恶(wū)乎:怎样。②造次:急促、仓猝。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其人舍然大喜
    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②上使外将兵
    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D.①不以其道得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
    3.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5.【甲】【乙】两文阐述的观点是 ,请另举两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
    【答案】1.B 2.C 3.A 4.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②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 5. 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 参考示例:邓世昌誓死保家卫国,李大钊为信仰慷慨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邓稼先为科研事业奉献终生。(符合要求即可,只举出一例不得分)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 舍:①舍弃;②通“释”,解除,消除;
    B. 患:均为“灾祸,祸患”;
    C. 使:①假使,如果;②派遣;
    D. 得:①感激;②大概,“得无”固定搭配,表推测;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B. 与:均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C. 为:①介词,为了;②介词,替,给;
    D. 以:均为介词,用;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的句子为判断句。句意:鱼是我所想要的。
    A. 句式为倒装句。句意:这样之后,就知道常在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B. 句式为判断句,“为”表判断。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C. 句式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D. 句式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故选A。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非独”,不只,不仅;“是”,这;“勿丧”,不丧失;“耳”,罢了。
    ②“去”,舍弃,背离;“恶”,咱们。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甲】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和【乙】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可以看出两文都在强调“义”“仁”,故两文的观点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
    示例: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依然回国,献身祖国国防事业;文天祥不惧敌人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参考译文】
    【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乙】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摘自《<孟子>三章》)
    【乙】
    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①送匈奴使②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武益愈,单于愈益欲降之,匈奴乃徙武于北海④上无人处,使牧牴⑤,牴乳乃得归。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苏武传》,有删改)
    【注】①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②匈奴使:指从前汉朝扣押的匈奴使臣。③受辞:受审讯,听取供词。④北海:在匈奴北境,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⑤牴(dī):公羊。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留匈奴凡十九岁( )
    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8.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于 ,乙文侧重 。
    9.在中华民族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阅读乙文,简要说明“舍生取义”的品格在汉朝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6. 祸患,灾祸 总共,一共 7.(1)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2)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 8.议论 记叙 9.示例: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可自杀,也不丧失气节,辱没使命;被扣留后,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须发全白,他一心向汉,不肯投降匈奴。
    【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祸;
    (2)句意: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凡:总共,一共。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如使:假如、假使;所欲:指所想要的的东西;甚:超过;得生者:指保全生命的方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2)屈节辱命:污损节操,辜负使命;虽:即使;归汉:指回到家乡。
    8.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甲文开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采用设喻说理的方式,孟子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自然而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主要侧重议论;
    乙文“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乙文主要写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死不降,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到汉的内容,侧重记叙。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可知,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可自杀,也不丧失气节,辱没使命;
    根据“匈奴乃徙武于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牴,牴乳乃得归。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知,被扣留后,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须发全白,他一心向汉,不肯投降匈奴,不肯丧失“义”。
    【参考译文】
    【乙】天汉元年,汉武帝派遣苏武,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匈奴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苏武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其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贼既至( )
    11.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13.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句原文,加以证明。
    1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
    【答案】10. 同“避”,躲避 已经 11.(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2)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1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13.【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14.(1)示例:文天祥宁死不向元军投降;苏武被扣于匈奴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史可法宁死不向清军投降,甘愿处死;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为变法流血牺牲……(写出一个即可) (2)示例:在危难关头,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国人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异: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付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故患有所不辟也”的句意是: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2)“贼既至”的句意是:贼人已经来到。既:已经。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非独(不仅)、是心(这种心)、皆(全,都)、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遂(于是,就)、还(回)、获全(获得保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的意思是:(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远来相视”省略了主语“荀巨伯”,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语句作答。【乙】文叙写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文章中“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体现荀巨伯是个“贤者”。荀巨伯的行为也符合【甲】文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和“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说的“贤者”的标准。
    14.开放性试题。
    (1)从积累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舍生取义”的事迹概括作答。如:文天祥被无军俘虏后,宁死不屈,拒绝降元;闻一多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等,答案是多元的。
    (2)“舍生取义”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做到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能从维护正义而不怕牺牲有角度来谈理解即可。答案为唯一。
    【参考译文】
    【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人已经到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2023·辽宁朝阳·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哺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所恶有甚于死者
    (2)故患有所不避也
    (3)蹴尔而与之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雕栏相望焉
    B.将枉于法/入则无法家拂士
    C.虽嗜鱼/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我能长自给鱼/自非亭午夜分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19.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答案】15.①讨厌,憎恨 ②祸患,灾难 ③踩踏 ④同“德”,感恩、感激 16.(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7.C 18.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19.都是写在义和利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句意: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恶:讨厌,憎恨。
    (2)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3)句意:用脚踢给别人吃。蹴:踩踏。
    (4)句意:(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
    16.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1)非独:不仅仅;是心:这种心;丧:丧失;耳:罢了。
    (2)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
    17.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动词,当宰相/副词,互相;
    B.名词,法律/形容词,遵守法度的;
    C.两个都是连词,“虽然”的意思;
    D.名词,自己/连词,如果;
    故选C。
    1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
    故断为: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19.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根据甲文“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知,甲文强调的是在利益面前,要有所取舍,要做符合礼义的事情;根据“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可知,乙文中公孙仪面对别人赠送的鱼,由于担心受制于人而并没有接纳。因此两文都是写在不义利益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参考译文】
    【乙】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二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墨子·贵义》)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必不为。何故
    (4)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万事莫贵于义。
    2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23.两文都运用了 (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的观点。
    24.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答案】20.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同“避”,躲避 什么 如,比得上 21.(1)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2)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 22.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23. 比喻论证 万事莫贵于义 24.“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解析】2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1)句意为: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句意为: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3)句意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何:什么。
    (4)句意为: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若:比得上。
    2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重点词:乡,同“向”,原先,从前;得,同“德”,感激。句意为: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2)句重点词:莫,没有;贵,宝贵。句意为: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据此断句为: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甲】文中,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乙】文中,墨子把万事比作鞋和帽子,把义比作手足,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也”的论点,由此可见,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24.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解。
    先解释“义”的内涵。再谈”义“在今天的意义。文中的“义”本义是正义(舍生取义)、道义(不为自己而收万金之礼)、人的骨气(不吃嗟来之食的内容)。因为正义、道义、人的骨气,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放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人民、集体、国家的利益都是必须坚持的,这些利益高于一切。
    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实际,阐述这种正义的具体含义,并能结合具体实例,表述这种“义”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奉行即可。
    【参考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23·安徽宣城·校联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适有之
    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
    27.【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所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28.【甲】文中的“乞人”和【乙】文中的“王荆公”都可谓保持了本心。联系两文,说说人想要保持本心,应该怎样做。
    【答案】25.(1)踩踏。(2)同“辨”,辨别。(3)同“向”,先前、从前。(4)恰好,正好。 26.(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2)您的病非这药不能治。 27. 议论 记叙 28.示例:①坚持做人的原则,坚守底线,拒绝金钱、名誉等诱惑;②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立自强;③心中有大爱,关心身边的人,关注弱势群体。
    【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踩踏过才给人家。蹴:踩踏。
    (2)句意:(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辩:同“辨”,辨别。
    (3)句意: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4)句意:刚好有这种人参。适:恰好,正好。
    2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是亦,这种做法;已,停止。
    (2)疾,病;此,这。
    27.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甲文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行人、气概和见利忘义的人,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主要是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叙述了王荆公拒用人参的故事,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甲文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得:坚持原则,拒绝金钱的诱惑。
    根据甲文中的“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得:管好自家的人,管好身边的人,关注弱势群体。
    根据乙文中的“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可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保持本心。
    【参考译文】
    【乙】 王荆公(王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却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荆公几两,荆公不接受。有人劝王荆公说:“您的病,没有这药不能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这些)药物不值得(不用)推辞。”荆公曰:“我平生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最终没有接受。
    (2023·广西梧州·统考二模)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值:恰逢。②止:停留。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恶 货恶其弃于地也
    B.所恶有甚于死者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C.败义以求生 齐师败绩
    D.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以刀劈狼首
    30.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的“本心”指是“舍生取义”之心。
    3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2.【甲】文运用了许多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两相对的句子,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请从文中找出一例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3.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
    【答案】29.C 30.D 31.(1)我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意对即可)
    (2)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进入了讲道义的国家。(意对即可) 32.①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好处:通过对比使人一目了然,且句式齐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有气势。 33.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这是“义”。遇上胡贼攻打郡城,朋友劝他离开,他却冒着生命危险留下陪病友,这就是舍生取义。最后感动敌人,化险为夷。
    【解析】29.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A.厌恶/厌恶;
    B.比/比;
    C.败坏/战败;
    D.用/用;
    故选C。
    3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D.有误,“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故选D。
    31.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欲(喜爱的)”“故(所以)”“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无义(不懂道义)”“而(表转折,译为‘却’)”“有义(讲道义)” 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及其作用的分析。
    文章运用了许多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两相对的句子,任意摘抄一句即可。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些句式形成正反对比,使文章行文流畅,音韵和谐,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突出中心。
    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从文中“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可知,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这是“义”;“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可知,荀巨伯不肯舍弃朋友而去,情愿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他在生死关头先人后己,对友忠诚,坚守信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他”的“义”的感召下,敌军撤退,全城得以保全。
    【参考译文】
    乙: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进入了讲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3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乙】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陈谏议:陈省华,字善则,北宋谏议大夫。
    3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因诘仆
    (2)谏议遽召子
    3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为 贵 臣 家 中 左 右 尚 不 能 制 贾 人 安 能 蓄 之 是 移 祸 于 人 也
    38.陈谏议的“古仁人之风”体现在哪里?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34.(1)祸患或灾难(2)丧失(3)同“辨”,辨别 35.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36.(1)责问(诘问) (2)马上,赶快 (立刻)(立即) 37.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38.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商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追回来,把钱退给商人,而目要求家人把马养到终老。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
    【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2)句意: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丧:丧失。
    (3)句意: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辩:同“辨”,辨别。
    3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乡,同“向”,从前;穷乏者,穷困的人;得,同“德”,感恩、感激;已,停止。
    36.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因此诘问仆人。诘:责问,诘问。
    (2)句意:陈谏议立即叫来儿子。遽:马上,赶快 ,立即。
    37.本题考查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句意:你是朝中重臣,家中手下尚且不能制止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驯服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汝为贵臣”中“汝”做主语,“为”是谓语,“贵臣”做宾语,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和后文断开;“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和“是移祸于人也”同为三个完整的句子,中间应断开;故断句为: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38.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阅读启示。
    从文中“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分析可知,陈谏议得知自己家的劣马被儿子卖掉了,担心别人不能驯服劣马而受伤,便训斥儿子,并立即让人追回马匹,退给人钱财,并且一直把这匹马养到老死,这是他“古仁之风”的体现。
    从“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可知陈谏议家中的马家里人都不能驯服,儿子也知道,但还是把马卖给了商人,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陈谏议知道后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儿子把很烈的马卖给了商人,陈谏议担心商人驯服不了,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体现了他做事考虑周全,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欺骗他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的启示。
    【参考译文】
    【乙】南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格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有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了商人。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立即叫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饲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这匹马养到老死。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代贤仁之士的风度。
    (2023·广西柳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卫。遂移兵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朱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释】①弘范:即张弘范,元军元帅。②捍:保卫。③泫然(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3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生亦我所欲 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D.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40.下列对于【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出自儒家经典《孟子》,选文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的人生观。
    B.【甲】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C.【乙】文中记录元朝皇帝不忍赐死文天祥,是为了侧面衬托其对南宋的忠心令人折服。
    D.【乙】文中文天祥以《过零丁洋》回应张世杰的招降,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志向,令人敬仰。
    4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2.根据文章内容,甲文的论点是什么?孟子善于将抽象难懂的道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请结合【甲】文第1段的内容具体分析。
    43.曹植说:“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苏轼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你结合以上两文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坚持这种“义”。
    【答案】39.B 40.D 41.(1)高官厚禄却不分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叛离他的父母,这可能吗? 42.【甲】论点为舍生取义;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和“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观点形象地用“鱼”和“熊掌”进行论证,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这一道理。 43.曹植的话是羡慕品德高尚的人,苏轼的话说义比千金还要贵重;(可答可不答)甲文,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乙文文天祥则是为民族大义而死。他们所说的义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坚持正义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今天我们仍需坚持和发扬光大。
    【解析】39.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想要的/愿望;
    B.都意为“比”;
    C.坚决/固执;
    D.使臣/命令;
    故选B。
    4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结合【乙】文“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可知,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回应张弘范;
    故选D。
    4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则:就;加:益处;
    (2)吾:我;捍:保卫。
    4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要求学生结合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生动形象的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结论,进行比喻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4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甲】文,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曹植的话是羡慕品德高尚的人,苏轼的话说义比千金还要贵重,文天祥则是为民族大义而死,他们所说的义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
    今天仍然需要坚持这种“义”。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参考译文】
    【乙】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文天祥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叛离他的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张弘范攻破厓山后,元军大摆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弘范认为他的话合乎正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于是把文天祥转交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天祥临刑的时候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使命完成了!”朝南方跪拜而从容就义。
    (2023·广东惠州·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4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此之谓失其本心
    4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4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谓人曰
    (2)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4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何 故 则 天 下 不 若 身 之 贵 也 争 一 言 以 相 杀 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48.[甲][乙]两文阐述的观点和引出论点的方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段作具体说明。
    【答案】44.(1)益处 (2)同“向”,先前,从前 (3)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45.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6.(1)对……说 (2)比得上 47.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48.(1)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甲】文阐述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阐述的点是“万事莫贵于义”;(2)两文都采用比喻论证提出中心论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设喻。
    【解析】4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加:益处。
    (2)句意: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3)句意: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4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尔:语气词。而:连词,表修饰。与:给。之:代词,代指行道之人。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弗:不。蹴:用脚踢。乞人:乞丐。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现在对别人说。谓:对……说。
    (2)句意: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不若:比得上。
    4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应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以及关键字词来分析。
    “何故”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所以它后面要断开;“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中的“也”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也”后面应断开;“是贵义于其身也”中的“是”是谓语动词,它的前面没有主语,因此“是”的前面要断开。“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故断句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4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写作手法。
    结合【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将“鱼”“熊掌”分别比作“生”和“义”,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舍身取义”的观点;
    结合【乙】文“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可知,这里也运用了比喻论证,由“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天下不如生命珍贵”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论点。
    【参考译文】
    【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了。”
    (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4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二者不可得兼(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5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乙】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①,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②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③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庄子·孔子谓颜回曰》)
    【注释】
    ①居卑:所处的地位低下。②飦〔zhān〕,稠粥,稀的叫粥。③愀〔qiǎ〕然,表情变化的样子。
    5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胡不仕乎( ) (2)是丘之得也( )
    5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知 足 者 不 以 利 自 累 也 审 自 得 者 失 之 而 不 惧
    53.【甲】文主要表达了孟子什么观点?人生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在多种诱惑面前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坚守“本心”?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答案】49. 辟(同“避”,躲避) 兼(同时) 加(益处、好处) 50.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而不愿接受。 51. 仕(做官) 得(收获) 52.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53.(1)观点: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 (2)①【甲】:不为优厚的俸禄/“万钟”所动,才能坚守礼义,要有羞恶之心;②【乙】:不因贫穷而改变,不为功名利禄诱惑,才能坚守自己的志趣,做到安贫乐道。
    【解析】49.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2)句意为: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兼:同时。
    (3)句意为: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加:益处、好处。
    50.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呼: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与:给。蹴:用脚踢。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5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为什么不去做官呢?仕:做官。
    (2)句意为:这是我的心得啊!得:收获。
    5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气词,句中的助词等。句意:知足的人,不因为利禄自累;审视自得的人,损失却不忧惧。“知足者”与“审自得者”分别指两种人,“也”作为句末语气词,故断句为: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53.本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甲文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后文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这里的“本心”在甲文中指的是“义”,即道义。根据“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知,不为优厚的俸禄“万钟”所动,才能坚守礼义,要有羞恶之心。乙文的“本心”指的是“知足者”“审自得者”和“行修于内者”。根据颜回的话“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可知坚守本心要做到不因贫穷而改变,不为功名利禄诱惑。这样才能坚守自己的志趣,做到安贫乐道。
    【参考译文】
    【乙】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庭贫困处境卑贱,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不愿意做官。我有城外的五十亩地,足够供给稠粥;城内的十亩土地,足够穿丝麻;弹琴足以自求娱乐,所学先生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乐。我不愿意做官。”
    孔子欣然改变面容,说:“好啊,你的愿望!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以利禄自累;审视自得的人,损失而不忧惧;进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官位而不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颜回身上才看到它,这是我的心得啊!”
    (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文】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5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适有之 适:
    (4)药不足辞 足:
    5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之则生(《与我所欲也》)
    C.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 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D.鱼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57.甲文批评和嘲讽的是哪类人?
    58.联系甲乙两段文字,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
    【答案】54. 先前,从前 得同“德”,感激,感恩 恰好,正好 值得 55.D 56.(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②荆公
    (2)(我)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了今天,竟然不接受。 5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的人(见利忘义的人) 58.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以身作则,拒绝金钱等的不良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管好自家的人、身边的人,才能保持本心。
    【解析】5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以前宁肯死也不接受。向,先前,从前。
    (2)句意: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感恩。
    (3)句意:正好有这种人参。适,恰好,正好。
    (4)句意:药不值得推辞。足,值得。
    55.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做\介词,对,向;
    B.连词,却\连词,就;
    C.助词,的\代词,指土地;
    D.动词,想要\动词,想要;
    故选D。
    5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是:这种;已:停止;谓:叫做;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2)亦:也;竟:最后。受:接受。
    57.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知,作者嘲讽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的人,即见利忘义的人。根据“此之谓失其本心”可知,作者认为这样的人失掉了自己的本心。
    58.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甲文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得:坚持原则,拒绝金钱的诱惑。
    根据甲文中的“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得:管好自家的人,管好身边的人。
    根据乙文中的“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可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保持本心。
    【参考译文】
    【乙】王荆公(王安石)有哮喘病,用药需要紫团山人参,买不到。当时薛师政自河东还朝,正好有这药,就送给荆公几两,荆公不接受。有人劝荆公说:“您的病,非这药不能治。这病困扰您很久了,这点药物不值得推辞。”荆公说:“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最后还是不接受。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27 核舟记(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27 核舟记(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27核舟记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27核舟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与朱元思书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与朱元思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狼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5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