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7题8分,其他各2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抖擞着精神位临人间,澄清的湖水是她的眼睛,欲放的花苞是她的头饰,绿因因的草地是她的纱裙,黄鹂嘹亮的鸣唱是她动人的歌声。她不像夏天那样豪放粗犷,也不像冬天那样咄咄逼人,她骄媚而秀气。
1.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hù)B.澄(dèng)清
C.嘹(liá)亮D.粗犷(kuàng)
2.文中画横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位临B.绿因因
C.咄咄逼人D.骄媚
【答案】1.C 2.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抖擞(shù)——(sǒu);
B.澄(dèng)清——(chéng);
D.粗犷(kuàng)——(guǎng)。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位临——莅临;
B.绿因因——绿茵茵;
D.骄媚——娇媚。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老舍对济南的赞美和热爱。(删去“通过”或“使”)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在“是”后面加上“能否”)
C.哈尔滨以沿江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不断创新、开发文旅载体。(将“创新”和“开发”调换顺序)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将“的意识”删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D.搭配不当,将“意识”改为“行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朱自清,字佩弦
B.老舍—《四世同堂》
C.《雨的四季》—写景抒情散文
D.《天净沙•秋思》天净沙,词牌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为曲牌名。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的是一种骄傲的语气。C.“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D.“九万里风鹏正举” 表现的是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故选B。
6.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③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④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⑤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①④⑤②③B.②④⑤①③
C.③①②④⑤D.⑤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
从这一组句子看,描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看到的景色。
首先,以第①句“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作为开篇,自然引出江南的背景和雨季的情境,为后续的描绘奠定了基调;
接着,第④句“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第⑤句“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滋滋、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由“云”到“雾”,描绘了雨后的天空和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画面,与开篇的雨季相呼应;
然后,第②句“院子中,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进一步展开雨后的景象,描绘了绿树被雨水滋润后的浓荫,增强了画面的生机与色彩;
紧接着,第③句“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由“树”到“花”,继续描绘院子中的景色,火红的花朵在墨绿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为画面增添了亮点。“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音乐相结合,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生气,使整个描绘更加生动和立体。
整体来看,“推窗望去”看到的景色是由“雨”而“云”而“雾”,由“雾”而“树”而“花”,其视线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全组句子以空间为序。
据此排序为:①④⑤②③。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日月之行,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观沧海》中写草木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临碣石 (2)若出其中 (3)小桥流水人家 (4)闻道龙标过五溪 (5)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6)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8.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写过很多赞美春天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示例:好雨知时节 ②当春乃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开放类试题,写出连续两句赞美春天的诗句,书写正确完整即可。
示例: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有种对联叫“集句联”,由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有人用明代诗人薛蕙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上联,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出恰当的一句作为下联( )
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B.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
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
上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中的“水”“碧玉”“山”“黛”均为名词,“碧玉”形容“水”,“黛”形容山。“云”“衣裳”“花”“容”均为名词,且“衣裳”是“云”所想对象,“容”为“花”所想对象。与上联结构一致,并且意境相合,平仄和谐,符合对联要求。
10.仿照划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②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③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根据前面给出的句子,可见此句应描写的是“春姑娘”的美丽外貌,然后根据前两个句子的结构仿写即可。如:翠绿的衣裙间,展现出青春与美丽。
二、阅读(共50分)
(一)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漂泊之感,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潮平”与“两岸阔”,“风正”与“一帆悬”均有因果关系。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暮春,诗人感到江南不光红日升起得早,春天也来得早,这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12.“潮平两岸阔”中“阔”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1.C
12.“阔”是“宽广”的意思,因江水上涨,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显得广阔。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江春入旧年”,写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春初之时。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阔”意思是“宽广”“宽阔”。根据“潮平两岸阔”可知,江水上涨,水平面上升使江面似乎与江岸齐平,看起来(视觉角度)江面变得开阔。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
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止;留。③俟:等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恐其自食其言也( )
14.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6.读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从正面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3.(1)约定。 (2)害怕,担心。
14.C
15.(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2)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16.观点:守信是指保持诚信、遵守信约的行为。守信不仅是为人之道,更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理由:守信就是讲信用,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这是为人之道的基本原则。个人层面:守信之人可以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社会层面:守信是齐家之道和交友之道。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期:约定。
(2)句意: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恐:害怕,担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停顿。
A.句意:约定的时间在正午。应是:期/日中;
B.句意:对着孩子骂父亲。应是:对子/骂父;
D.句意: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应是:故人/至暮不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重点字词:
(1)过中,过了正午;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才;至,到。
(2)出,外出;故人,老朋友;之,代词,指老朋友;食,吃饭。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谈看法。
先表明观点,再谈理由。题干要求从正面谈观点,【甲】文可从“太丘”与“友人”对比来谈。
吴起守信,不吃饭而等候老友。告诉我们:做人应讲诚信,要说话算话,待人诚恳,可使三军信服。友人不守信,连小孩子都看不起他。【甲】文中,太丘守信,友人未能按时赴约,自己离去;友人不守信,未能按时赴约,结果受到七岁小儿元方的轻视。这表明守信与否直接影响个人形象和社会评价。【乙】中,“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可知,吴起坚守信用,即使老朋友未按时赴约,他也坚持等待,最终受到三军的信任和拥戴2。这说明了守信对于建立信任和权威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甲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文: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
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
阅读《一场电影》,回答问题。
一场电影
李义文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了县一中的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不得了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学,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⑨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干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
⑲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佝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⑳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21)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22)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23)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24)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他一会儿在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他在看他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25)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
(26)“爸,去坐着看电影吧。”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27)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28)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29)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17.分析文中画线处姐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
18.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9.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他辛苦劳作的动力是什么?
20.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
【答案】17.①父亲表明坚决支持姐姐读书的态度,姐姐内心十分感动,因此流泪。②姐姐亲眼看见父亲为供自己读书所付出的努力,因心疼父亲而流泪。
18.①开篇点题,点明文章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放电影”。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引出下文父亲与姐姐的争执,为情节发展做铺垫。④果断的语气体现出父亲坚定的性格,突出了父亲内心的骄傲和对女儿的疼爱。(答出三点即可)
19.性格特点:吃苦耐劳,勤劳厚道等。辛苦劳作的动力:供姐姐读高中。
20.①在当时,看电影是一种时兴的庆祝方式,是仪式感的体现。②姐姐考上大学,父亲感到无比自豪,放电影体现出父亲对姐姐的重视。③父亲想通过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悦。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1)从第⑦段“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第⑧段“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可知,当时家里条件差,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可父亲为了实现姐姐的梦想,坚决支持她读书。父亲为了姐姐被父亲全力以赴供自己上学感动了。
(2)从第⑭段“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第⑱段“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可知,父亲为了供姐姐读书,在村砖瓦厂艰辛劳作,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姐姐看到父亲辛勤劳作的场景,为父亲的艰辛劳作而心疼。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明天家里放电影”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结合第③段“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第④段“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可知:姐姐考上大学,父亲认为这是一件大喜事,他宣布放电影这件事,表现了他为姐姐考上大学感到骄傲,同时也体现了父亲一家之主的地位和一言九鼎的性格,体现他对姐姐的疼爱。
从结构上看,结合题目“一场电影”,可知:“放电影”是照应题目“一场电影”;
结合第④段“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可知:姐姐和父亲围绕是否应该“放电影”这件事产生意见的分歧。由此可见第①段的“放电影”引出下文父女之间的争执,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明天家里放电影”也是设置悬念,明天为什么要放电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
第一小问,结合第⑫段“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第⑭段“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可知:父亲在村里的砖瓦厂使力气,他每天都是起早摸黑地工作,虽然砖瓦厂的劳作很艰辛,但父亲依旧勤劳工作,表现其辛勤劳作,吃苦耐劳的品行。
结合第㉒段“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第㉔段“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可知:放电影的时候,父亲面对贺喜的乡亲,有点不知所措,他看着人们在享受电影时,内心很愉悦,表现其老实厚道的特点。
第二小问,结合第⑩段“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可知:父亲为了供姐姐读完高中,他用自己的力气去赚钱,支持姐姐读高中。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联系第④段“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和第⑤段“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可知:姐姐考上大学,是一件大喜事,父亲内心为姐姐考上大学感到自豪,放电影表现他重视姐姐考上大学这件事。
联系第④段“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可知:当时乡下时兴用放电影的形式来庆祝喜事,父亲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三、写作(50分)
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21.文题: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个字。
【答案】略。
22.文题:请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个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与分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片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与分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