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65881/1-17313209850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65881/1-1731320985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65881/1-17313209851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潮州市松昌中学高一地理期中教学检测参考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65881/0-17313209833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潮州市松昌中学高一地理期中教学检测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总6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上)
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2021年,科学家在恒星格利泽486的宜居带上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该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被命名为格利泽486b。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恒星格利泽486处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科学家在划定格利泽486星系的宜居带时,主要是根据该星系中
A.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 B.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
C.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 D.岩石行星距恒星的远近
3.若格利泽486b存在生命,则其具备的外部条件有
A.有液态水存在 B.所绕恒星状态稳定
C.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 D.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
(cūn)乌”。我国《汉书·五行志》中也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下图为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图,据上述文字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日冕、光球
C.光球、色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
5.画中的“乌鸦”和文中提到的“黑气”现象是
A.黑子 B.日食 C.日珥 D.耀斑
6.文中记载的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的那个部位
A.色球层 B.太阳内部 C.日冕层 D.光球层
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可能引起降水量的异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太平洋边的沙漠之城利马,降水稀少,但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被雾气笼罩。在利马郊区人们支起一张张绿网,让水汽遇绿网凝结成液态水,滴入贮水池中,贮水池的水成为当地人的重要水源。图为支起在海边沙漠的绿网。完成下面小题。
8.利马居民利用捕雾网收集雾气的过程,经历的与自然水循环相同或相似的环节有
①海水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植物蒸腾 ④大气降雨 ⑤地表径流 ⑥下渗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9.捕雾网收集雾气最多的季节是
A.春秋季 B.夏秋季 C.冬秋季 D.冬夏季
2020年,研究人员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距今约4.36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滨海涌洞鱼化石,这比重庆发现的最早有颌类鱼化石——陆珍边城鱼(距今约4.23亿年前)早一千多万年。完成下面小题。
10.滨海涌洞鱼化石所在的地层形成于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11.下列关于该地质年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丰富 B.爬行动物时代 C.重要成铁时期 D.出现脊椎动物
12.该地层形成的时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推测当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干燥炎热
C.风沙面积较大 D.地形起伏较大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地带,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已建成15899个预警台站,组成覆盖全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如图为地震预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地震预警的原理是
A.震中位置不同,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
B.震源深度不同,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
C.地震波性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D.地震波传播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14.图中最先接收到地震信息的是
A.预警目标区接收到P波 B.台站接收到P波
C.预警目标区接收到S波 D.台站接收到S波
15.为提高地震预警效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地广人稀地区,台站分布较密集
B.提高信息发送效率,缩短b、c距离
C.调查地震多发地,围绕c区域合理布置台站
D.调查地震多发地,围绕d区域合理布置台站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m B.7~8m
C.6~7m D.4m以下
17.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2024年1月24-25日,广西桂林中北部地区天气由阴转晴,全市最低气温为-2℃-2℃,伴有霜冻发生。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19.使广西桂林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乙→丁→甲
20.广西桂林中北部地区霜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多雨的夜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大气温度升高,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C.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地面辐射较少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年降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如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D.拉萨日照时数夏季最高
22.拉萨8月日照时数较少的原因
A.地形 B.昼夜长短 C.纬度 D.天气状况
23.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大气稀薄 ②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③降雨量大,水汽多 ④天空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24.14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5.20时,M地与甲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 B.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C.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下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根据表,推测该城市中心区内涝严重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降水多 B.径流总量大 C.地表径流量大 D.蒸发量小
27.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内涝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城市建设使用水泥路面 B.露天停车场和人行道铺设透水砖
C.铺设草坪取代城市湖泊 D.铲除水泥路面恢复原生土壤
28.该城市中心区蒸发量较郊外平原区更少,其原因是城市中心区
①地表硬化 ②气温高 ③植被少 ④下渗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左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下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B.减少庭院昼夜温差
C.降低夜晚庭院温度 D.增加地面的平整度
30.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
A.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 B.缩短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C.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
二、综合题(本题2题,共40分,按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1.(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下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下右图为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景观。
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照片
(1)试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温室大棚内气温高的原因。(8分)
(2)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4分)
(3)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原因。(6分)
3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8月11日下午,广西南宁市城区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有路段出现内涝。强降雨造成部分低洼路段和涵洞的积水尤为明显,导致部分涉水车辆不慎熄火。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一种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
(1)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城区道路被淹是图中⑤⑦环节发生什么变化导致的,并提出解决措施。(8分)
(2)试解释城市“干岛效应”的成因。(8分)
(3)说明“绿城”南宁市的高植被覆盖率对该城市水循环的有利影响。(6分)
样地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