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讲义【人教版(2019)】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7课时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8课时 植被(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40课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九单元自然灾害 第43课时 气象灾害(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九单元自然灾害 第44课时 地质灾害(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 次下载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9课时 土壤(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9课时 土壤(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9课时土壤共36张pptpptx、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9课时土壤教师版doc、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9课时土壤学生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观察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剖面构造,能够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重要形成因素和发育过程。3.通过教材内容学习,能够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明确因地制宜利用土壤,体会保护土壤的意义。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Tu bia zi zhu tian hui
1.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______的疏松表层。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
3.观察土壤(1)土壤______: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不同______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
2.土壤的颜色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__________、生物、______、地貌、时间、人类活动。5.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①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③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__功能。④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1)休耕:土地耕作一段时间后,暂停种植农作物一段时间,以恢复土壤肥力。(2)轮作:在田地中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从而可以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2)养护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______。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______结合,通过______、种植绿肥、作物______、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zhng dian hu dng tu p
1.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 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①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②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③干旱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偏碱性。④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生物①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图解如下:
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
[知识拓展]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特点①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②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③迎风坡:降水多,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④高原: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⑤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水、气组合较好。⑥平坦地形: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土壤。
[典例] (2020·1月浙江卷)如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答案 (1)B (2)B
(2024·重庆八中开学考试)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图1为自然土壤与水稻土结构示意图,图2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 )A.枯枝落叶层增厚 B.不含腐殖质C.肥力水平上升 D.结构更简单解析 水稻土是由自然土壤熟化而成,适合作物生长且肥沃,说明枯枝落叶已转化为腐殖质。
2.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A.表土层紧实,提供农作物扎根立足条件B.母岩层变薄,阻断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C.耕作层浅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D.犁底层紧实,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解析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建立起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通道;土壤耕作层较厚,深受人类活动影响,水稻土缺少淋溶层,多犁底层,推测可能是由于犁底层紧实,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
3.将黑土或红壤熟化为水稻土并进行养护,应( )A.熟化黑土—沼泽化处理B.黄泥田—种植水稻前先植绿肥C.熟化红壤—排水后晾晒D.黑泥田—利用过程中无需施肥解析 黑土和红壤在性质、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差异显著。红壤本身有机质少,肥力不高;黑土虽然自身肥力较高,但在利用过程中仍需施肥。
ke tang gng gu jing lian
(2022·福建卷)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洋流 D.地形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冻结天数的因素为地温,27°N~37°N,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该范围纬度差异不大,所以受纬度影响冻结天数变化应不大,图示在该纬度范围内平均冻结天数变化较大, 表明地温大幅度下降,最可能是海拔升高,气温急剧下降,D正确;洋流影响局部气温,且影响较小,C错误;土壤、植被对冻结天数影响极小,A、B错误。
2.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120~150天 B.150~180天C.210~240天 D.310~340天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40°N~60°N附近陆地面积最大,对应平均冻结期约为210~240天,C正确,A、B、D错误。
3.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A.昼夜温差较小 B.气温波动较小C.光照时间较短 D.地表反射较强解析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大,比热容大,海水温度变化小,受其影响气温波动较小,所以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B正确;冻结天数和日平均气温有关,受昼夜温差影响小,A错误;夏季高纬度地区白昼长,光照时间长,C错误;地表反射强,气温低,平均冻结期和冻结天数长,对二者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
4.(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下图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经济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矿物质,有机质,腐殖质,深化整合·提素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规范练30土壤课件,共16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课时2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答题指导,矿物质,腐殖质层,淀积层,耕作层,营养元素,正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