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56488/0-17312000955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56488/0-17312000956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356488/0-17312000956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白垩纪恐龙化石所在地层,城门过道的走向大致为,此时北京时间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山西大同联考)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部分,崩解后的冰架成为冰山。冰架有大有小,大的冰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两极地区是冰架最为集中的地区。下图为“南极著名冰架埃默里冰架及其周边冰川分布图”,冰川冰流是冰架主要的物质来源。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科考站位于费希尔冰川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埃默里冰架的面积大约是( )
A.7 126平方千米
B.71 260平方千米
C.712 600平方千米
D.7 126 000平方千米
(2023·河北保定模拟)下图示意1961~2013年海口的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3~4题。
3.与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纬度位置 B.平均云量
C.日照时数 D.植被覆盖度
4.影响多年来海口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拔高度
C.大气厚度 D.污染程度
(2023·重庆第一中学模拟)二连盆地地处内蒙古北部,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称为“恐龙墓地”。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科研价值极高。据此完成5~7题。
5.白垩纪恐龙存续期间,二连盆地一带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气候湿润炎热 B.风沙天气频发
C.草原面积广大 D.蕨类植物繁盛
6.白垩纪恐龙化石所在地层( )
A.岩石致密而坚硬
B.下层的生物化石更高级
C.多垂直纹理结构
D.可能含有带羽毛的化石
7.关于白垩纪晚期所处的中生代期间,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
B.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C.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
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2023·广东韶关月考)陕西省石峁城始建于4 300年前,据研究发现刚建成时,M、N墙面在夏至日日出时均能被照亮;现在,夏至日日出时,M被全部照亮,N墙面不能被照亮。完成8~9题。
8.城门过道的走向大致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9.4 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 )
A.更大 B.更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2024·广东汕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图”(单位:h)。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甲、丙两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乙、丁两地的纬度分别为12°、71°。据此完成10~12题。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8:00 B.12:00
C.20:00 D.24:00(0:00)
11.甲地位于丁地(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2.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可能为( )
A.45° B.59° C.83° D.90°
(2023·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模拟)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α的年变化及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34′,回归线纬度取23°26′)示意图(下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代表β的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地可能位于( )
A.奥伊米亚康(63.27°N,147.77°E)
B.朗伊尔城(78.22°N,15.55°E)
C.恩克斯堡岛(74.90°S,163.77°E)
D.南设得兰(63.37°S,53.83°W)
14.推测c日至d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始终不变 D.持续变短
15.若图中M-N=13,则( )
A.X=86.5 B.Y=56.5
C.M=37 D.N=1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与日距离由近及远,火星在八大行星中排名第四。火星是密度最小的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火星与地球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拥有大气层、自转周期接近、都有四季变化。与地球不同的是,火星上遍布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撞击坑又称“环形山”,是大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撞击而成的环形凹坑。火星地貌类型丰富,除撞击坑外,还有火山、沙丘等。2021年2月26日起,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展开对火星的探测。下图为火星陨石坑影像。
(1)说明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撞击坑密布的原因。(8分)
(2)用等高线和示坡线绘制图示范围内的地形起伏状况。(6分)
(3)有人设想,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的火星车可采用风能作为能量来源,你认为是否可行?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墙面太阳总辐射指墙面接收到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的总和,其多少与纬度、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地形、墙面朝向等因素有关。1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大,而7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小。某高校课题组统计了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季节南北向墙面的墙面太阳总辐射的平均值,得到图中所示1月、7月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单位:W/m2)。
(1)比较山东半岛1月和7月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的数值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2)7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小,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4分)
18.(2024·江西南昌统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在乌鲁木齐经营餐饮业的小明自驾到广州参加2019中国国际食品餐饮交易博览会(广州站)(图1),冬至日这天到达韶关(24°48′N,114°E)。小明的手机显示冬至日韶关的日出时间是7:06,而此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图2示意我国部分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
(1)推测甲地的地形类型,并简述理由。(5分)
(2)在下图中绘制韶关当日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和日出、日落时间。(6分)
(3)2022年11月14日,韶关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如何?(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9年6月23日,晴,某校师生前往兰州西南部25千米外的L谷地(36°N,103°E)(图1),参观食用百合种植基地。百合喜温凉怕高温,适宜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当地黄土广布,百合种植历史悠久。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在竖立着旗杆的A处广场合影。图2为L谷地气候资料图。
(1)为扩大生产规模,当地企业在B、C两地进行种植基地选址,在权衡比较后最终选择了B地,说明企业选址的理由。(6分)
(2)学生根据实际观测绘制了日落时旗杆影子示意图下图)。请在图中画出当日日出时旗杆影子示意图,并说明理由。(6分)
单元检测一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山西大同联考)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部分,崩解后的冰架成为冰山。冰架有大有小,大的冰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两极地区是冰架最为集中的地区。下图为“南极著名冰架埃默里冰架及其周边冰川分布图”,冰川冰流是冰架主要的物质来源。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科考站位于费希尔冰川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埃默里冰架的面积大约是( )
A.7 126平方千米
B.71 260平方千米
C.712 600平方千米
D.7 126 000平方千米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南极大陆,沿顺时针方向为向东,科考站大致位于(80°S,80°E)附近,故图中科考站位于费希尔冰川的东南方向,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埃默里冰架跨经度4°左右,纬度大致位于70°S,跨纬度5°左右,面积为111×4×111×5×cs70°≈84 280平方千米,最接近71 260平方千米,故选B。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考点1:地球仪(经纬网)
(2023·河北保定模拟)下图示意1961~2013年海口的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3~4题。
3.与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纬度位置 B.平均云量
C.日照时数 D.植被覆盖度
4.影响多年来海口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拔高度
C.大气厚度 D.污染程度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1961~2013 年,海口纬度位置未发生变化,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无相关性,A错误;雨季降水多的年份,平均云量多,日照时数短,日均太阳辐射量少;雨季降水少的年份,日照时数长,日均太阳辐射量大,B错误、C正确;太阳辐射与植被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多年来,海口雨季的日均太阳辐射量多于旱季,主要是因为海口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虽然为雨季,但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A正确;海拔高度在雨季和旱季没有变化,B错误;大气厚度和污染程度对雨季和旱季的日均太阳辐射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第1部分第2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题点1:太阳辐射 微题点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023·重庆第一中学模拟)二连盆地地处内蒙古北部,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称为“恐龙墓地”。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科研价值极高。据此完成5~7题。
5.白垩纪恐龙存续期间,二连盆地一带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气候湿润炎热 B.风沙天气频发
C.草原面积广大 D.蕨类植物繁盛
6.白垩纪恐龙化石所在地层( )
A.岩石致密而坚硬
B.下层的生物化石更高级
C.多垂直纹理结构
D.可能含有带羽毛的化石
7.关于白垩纪晚期所处的中生代期间,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
B.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C.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
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答案 5.A 6.D 7.C
解析 第5题,白垩纪晚期,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活动频繁,气候较为湿润炎热,森林广布,风沙天气较少,A正确、B错误;草原为半干旱环境中的优势植被,C错误;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盛,D错误。第6题,白垩纪恐龙化石所在的岩层主要为沉积岩,岩性相对疏松,多为层理构造,A、C错误;中生代时期,除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外,也有原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可能含有带羽毛的化石,D正确;根据地层层序规律,下层岩层更古老,生物化石更低级,B错误。第7题,白垩纪晚期所处的中生代期间,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C正确。
第1部分第2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3:地球的历史 题点1:地层和化石
第1部分第2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3:地球的历史 题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 微题点2:中生代
(2023·广东韶关月考)陕西省石峁城始建于4 300年前,据研究发现刚建成时,M、N墙面在夏至日日出时均能被照亮;现在,夏至日日出时,M被全部照亮,N墙面不能被照亮。完成8~9题。
8.城门过道的走向大致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9.4 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 )
A.更大 B.更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陕西省夏至日日出东北,M、N墙面在夏至日日出时均能被照亮,说明其走向应该与日出光线平行,因此城门过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B正确。第9题,据材料可知,4 300年前M、N墙面在夏至日日出时均能被照亮,现在夏至日日出时M被全部照亮,N墙面不能被照亮,说明现在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更靠南,北回归线纬度减小,黄赤交角度数减小,则4 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更大,A正确。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 微题点3:太阳视运动
(2024·广东汕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图”(单位:h)。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甲、丙两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乙、丁两地的纬度分别为12°、71°。据此完成10~12题。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8:00 B.12:00
C.20:00 D.24:00(0:00)
11.甲地位于丁地(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2.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可能为( )
A.45° B.59° C.83° D.90°
答案 10.C 11.B 12.A
解析 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则此时0时经线和180°经线重合,即180°经线对应时间为0:00。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20:00,C正确。第1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丙两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图可以推测甲、丙两地所在经线为20°W,丁地位于180°,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为南极点俯视图,因此甲地位于丁地的东侧。甲地昼长为12 h,可以推测甲地位于赤道,丁地昼长为24 h,可以推测丁地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因此甲地位于丁地北侧,综合来看甲地位于丁地东北方向,B正确。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丁地(71°S)昼长24 h,且丁地以北昼长不足24 h,说明丁地处于正好发生极昼的纬线,推测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9°S(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与正好发生极昼的纬线互余)。结合乙地为12°S,计算可得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3°。丙、丁两地昼长相同说明位于同一纬线,则丙地位于71°S,计算可得该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8°,因此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可能为45°,A正确。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 微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时差 微题点1:地方时与区时
(2023·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模拟)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α的年变化及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34′,回归线纬度取23°26′)示意图(下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代表β的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地可能位于( )
A.奥伊米亚康(63.27°N,147.77°E)
B.朗伊尔城(78.22°N,15.55°E)
C.恩克斯堡岛(74.90°S,163.77°E)
D.南设得兰(63.37°S,53.83°W)
14.推测c日至d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始终不变 D.持续变短
15.若图中M-N=13,则( )
A.X=86.5 B.Y=56.5
C.M=37 D.N=17
答案 13.B 14.C 15.D
解析 第13题,该地能够观测到北极星光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在一段时间内,北极星光线与太阳光线夹角α无法观测, b 日午夜存在太阳高度,说明存在极昼现象,纬度应高于极圈纬度,B 正确。第14题,据图可知,从c日到d日无法观测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北极星高度等于观测地的纬度,不会变化,故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大小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又因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因此,可推断 c日至d日不能观测到夹角是因为出现了极夜,在此期间当地昼长始终为0,C正确。第15题,由图分析可知, b 日为夏至日,M°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N°为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根据所学知识,M°=90°-(当地纬度-23°26′)=113°26′-当地纬度,N °=当地纬度-(90°-23°26′)=当地纬度-66°34′,M°-N°=180°-2×当地纬度=13°,得当地纬度=83.5°,113°26′约为113.5°,66°34′约为66.5°,得M=30,N=17。 Y°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 Y°=180°-83.5°-30°=66.5°;X°为刚进入极夜时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此时太阳高度为0°,X°=180°-83.5°=96.5°。故 D 正确。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1:昼夜长短 微题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 微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与日距离由近及远,火星在八大行星中排名第四。火星是密度最小的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火星与地球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拥有大气层、自转周期接近、都有四季变化。与地球不同的是,火星上遍布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撞击坑又称“环形山”,是大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撞击而成的环形凹坑。火星地貌类型丰富,除撞击坑外,还有火山、沙丘等。2021年2月26日起,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展开对火星的探测。下图为火星陨石坑影像。
(1)说明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撞击坑密布的原因。(8分)
(2)用等高线和示坡线绘制图示范围内的地形起伏状况。(6分)
(3)有人设想,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的火星车可采用风能作为能量来源,你认为是否可行?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火星大气层稀薄,阻力小,不能使流星体燃烧殆尽;火星距小行星带较近,易遭受陨石撞击,撞击坑数量多;大气稀薄,无稳定液态水,外力作用较弱;无植被覆盖,生物风化作用弱等,因此撞击坑得以完整保存。
(2)
(3)可行。理由:火星有大气;受昼夜、地形、纬度等因素影响,火星表面温差大,利于大气运动,风速较大。
或不可行。理由:火星大气稀薄,风力发电效率低;风能不稳定。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1部分第2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地球的宇宙环境 题点2:行星地球 微题点2:特殊性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墙面太阳总辐射指墙面接收到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的总和,其多少与纬度、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地形、墙面朝向等因素有关。1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大,而7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小。某高校课题组统计了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季节南北向墙面的墙面太阳总辐射的平均值,得到图中所示1月、7月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单位:W/m2)。
(1)比较山东半岛1月和7月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的数值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2)7月我国各地南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差异较小,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4分)
答案 (1)1月数值较大。理由:1月太阳高度角小,阳光与南墙墙面夹角较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多;1月我国降水少,晴天多,墙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7月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在日出后和日落前,太阳光能够照射到北墙,太阳光线与北墙墙面夹角较大,北墙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较多;南墙虽然接受太阳直接辐射的时间较长,但光线与墙面夹角较小,因此南墙墙面太阳总辐射与北墙差别不大。
第1部分第2章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题点1:太阳辐射 微题点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8.(2024·江西南昌统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在乌鲁木齐经营餐饮业的小明自驾到广州参加2019中国国际食品餐饮交易博览会(广州站)(图1),冬至日这天到达韶关(24°48′N,114°E)。小明的手机显示冬至日韶关的日出时间是7:06,而此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图2示意我国部分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
(1)推测甲地的地形类型,并简述理由。(5分)
(2)在下图中绘制韶关当日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和日出、日落时间。(6分)
(3)2022年11月14日,韶关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如何?(4分)
答案 (1)山地。冬夏季均气温较低;水系呈放射状。
(2)
(3)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 微题点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地球的运动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1:昼夜长短 微题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9年6月23日,晴,某校师生前往兰州西南部25千米外的L谷地(36°N,103°E)(图1),参观食用百合种植基地。百合喜温凉怕高温,适宜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当地黄土广布,百合种植历史悠久。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在竖立着旗杆的A处广场合影。图2为L谷地气候资料图。
(1)为扩大生产规模,当地企业在B、C两地进行种植基地选址,在权衡比较后最终选择了B地,说明企业选址的理由。(6分)
(2)学生根据实际观测绘制了日落时旗杆影子示意图下图)。请在图中画出当日日出时旗杆影子示意图,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与C地相比,B地位于阴坡,白天气温不会太高,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处地形较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2)绘图说明:日出影子位于西偏北,角度比日落东偏北更大一些;日出影子更短一些。
理由:A地位于北半球山区,且东侧山地海拔更高;受地形影响,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均大于0°,且日出时太阳高度较日落时高,位置更偏南,因此,与日落时杆影相比,日出杆影偏角更大一些,影长更短一些。
第1部分第2章第2讲 考点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点2:正午太阳高度
微题点3:太阳视运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三:区域地理(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东非电力高速公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二:人文地理(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果农橙园间管理方式的目的不是,果冻橙网上销售火爆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一:自然地理(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芦芽山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