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讲 课时一4 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讲 课时一4 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讲课时14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讲训练14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讲课时14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讲课时14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的_________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______________、D为美洲板块、E为___________、F为南极洲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______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图中a是两个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②图中b、c是_______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______、岛弧或海岸山脉。③图中d是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____________。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34页图2-28“六大板块分布”,指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属的板块,并分别指出与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
答案 属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地球________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2)火山喷发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写出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形成的地貌。
答案 ①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②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③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岭)。
考向1 通过“板块的分布”考查“区域认知”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处可能形成海沟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2.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A.印度洋板块 B.欧亚板块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考向2 通过“板块运动”考查“综合思维”(2024·河南开封模拟)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八万千米的火山山脉。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下图示意大洋中脊扩张过程。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洋中脊处A.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B.热液区多花岗岩C.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D.洋壳不断向外扩张
(2024·河南开封模拟)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八万千米的火山山脉。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下图示意大洋中脊扩张过程。据此完成3~4题。4.图中洋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A.从O到P先变老再变新B.从O到P由新到老C.从O到P先变新再变老D.从O到P由老到新
(2024·云南大理统考)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③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2024·云南大理统考)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2.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2023·广东惠州调研)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图1所示)。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图2所示)。据此完成3~5题。
3.近年来,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连续喷发,大量熔岩在海中快速冷却形成A.侵入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喷出岩
4.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
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A.海洋地壳下沉 B.火山喷发规模小C.受外力侵蚀 D.海平面上升
(2023·浙江杭州联考)右图为“某小板块周边环境及其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6.根据火山分布位置判断,该小板块A.东侧向下俯冲形成生长边界B.西侧向下俯冲形成消亡边界C.西侧被挤压抬升形成生长边界D.东侧被挤压抬升形成生长边界
(2023·浙江杭州联考)右图为“某小板块周边环境及其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7.该小板块A.面积逐渐扩大 B.中部岩石年龄最老C.位置不断东移 D.周边可能海沟环绕
8.(2024·广东中山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秘鲁地处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随着板块运动,安第斯山脉隆起,秘鲁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右图为秘鲁位置及其太平洋沿岸某地植被分布示意图。(1)指出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图示区域的运动方向。(2分)
答案 纳斯卡板块向东(东北)运动,美洲板块向西(西南)运动。
(2)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秘鲁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变化对秘鲁陆地生物区域差异的影响。(4分)
答案 板块运动形成高大山脉,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明显,使生物物种分布出现垂直差异;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使其东西两侧出现降水差异,并且高大山脉形成生物屏障,阻碍两侧生物的交流演化,生物物种呈现东西差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讲 课时二3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课时23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pptx、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训练23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课时23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课时23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讲 真题专练(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真题专练pptx、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真题专练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四章第1讲真题专练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讲 课时二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ppt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训练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讲课时2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