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4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新人教版选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4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新人教版选修1,共4页。
1.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答案:D
2.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经过变性、复性、延伸3个阶段
B.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
C.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
D.PCR技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解析:PCR一般要经历30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也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并且PCR技术是在体外进行的。
答案:C
3.(2010·苏州模拟)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3次
B.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
C.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
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解析: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重复洗涤3次目的是除去杂蛋白。透析时使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l/L的磷酸缓冲液,而不是用0.9%的NaCl溶液。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在凝胶外部移动,移动速度快。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答案:C
4.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类物质层、沉淀层
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类物质层
C.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
D.甲苯层、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
解析:混合液经离心后,按密度大小排列,在离心管中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沉淀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主要是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答案:D
5.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其提取方法( )
A.只能用水蒸气蒸馏法 B.可用蒸馏法和压榨法
C.可用蒸馏法和萃取法 D.可用压榨法和萃取法
解析:用玫瑰花提取精油,根据玫瑰花的干湿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鲜玫瑰花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干玫瑰花可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一般不采用压榨法。
答案:C
6.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和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
(3)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两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主要因为其分裂分化能力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其中单核期是绝大多数植物花药培养的适宜时期。花药培养中常用的镜检方法为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在组织培养中常要加入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加入激素的比例不同,对于花药培养来说,还要加入赤霉素等激素。组织培养中要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为一旦出现细菌或真菌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其要求除题目中提到的①③④⑤项外,还有工作人员即使戴上口罩,也不许说话、咳嗽等。花粉植株的产生也可以通过胚状体诱导而成。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所以当幼小植物形成后,需要光照。
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单核 醋酸洋红法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C (4)胚状体 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5)光照
7.1970年,特明和巴尔的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图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________。
(2)③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________性。
(3)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________,两者在作用特性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江苏有一道凉菜——白斩鸡,鸡肉嫩而不韧、味美鲜香。其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从木瓜中提取的酶制成的“嫩肉粉。”下列有关嫩肉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嫩肉粉”可能是通过催化细胞间的纤维素水解而实现“嫩肉”的
B.与高温蒸煮相比,“嫩肉粉”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实现“嫩肉”的
C.“嫩肉粉”应在蒸煮鸡肉时加入,才能实现“嫩肉”
D.“嫩肉粉”是一种化工产品,不利于人体健康,实际应用中能少则少、能无则无
解析:由题图可知,RNA→DNA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②⑤都是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PCR扩增使用的某些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答案:(1)逆转录酶 (2)稳定 (3)DNA聚合酶 催化⑤过程的酶耐高温 (4)B
8.下面是某校某班同学在“生物技术实践”课中进行的实验,请回答:
(1)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
(2)某一同学运用PCR技术,准备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一个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他往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此外还应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______和________。
(3)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下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________。
答案:(1)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能反复利用 多酶系统(一系列、多种酶) 海藻酸钠 (2)DNA聚合酶 引物 复性 延伸 (3)带电性质 分子大小 ④①②③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后收集到的分子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业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