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核心素养】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件+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13. 开平碉楼精品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美术13. 开平碉楼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34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课件pptx、34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教学设计docx、第3章一次方程组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知道开平碉楼是什么吗?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以西方古建筑特征为主,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通过上面两幅图片和背景介绍,你们能说一说开平碉楼有什么特点吗?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它还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开平碉楼开平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dialu)总数的0.5%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
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tèsè)。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
看了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楼房,我们来说一说关于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吧!
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开平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在保护侨眷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过不小作用。在抗日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开辟四邑直通两阳之捷径——由新会、江门出广州,连结成一条由南路向广州撤退之交通线。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在开平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
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势必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碉楼这种单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点式的碉楼与成片的民居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从民居到碉楼由低到高的过渡,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的愿望。
开平碉楼是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广泛引入中国乡村民间建筑的先锋。近代中国城镇建筑已经大量采用了国外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也大量使用了进口水泥、木材、钢筋、玻璃等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改变了以秦砖汉瓦为主的传统建筑技法,这为更好地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同时又注意形式的变化和美感创造了条件。
造型千姿百态,上半部分的样式更是林林总总,极少重复。
悠悠乡情(油画) 2007 黄驱胜
碉楼遗韵(中国画)2012 王畅怀
那么同学们现在就根据要求完成课堂创作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美术岭南版(2024)第四单元 奇思妙想10. 奇思妙想试讲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十课时奇思妙想课件19页pptx、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2024)五年级上册5. 剪出缤纷的生活完整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五课时剪出缤纷的生活课件23页内嵌视频pptx、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二单元 童心•童眼•童趣4. 多彩的民族纹样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四课时多彩的民族纹样pptx、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