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运输(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352143/0-17311142901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运输(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352143/0-17311142901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运输(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352143/0-17311142901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运输(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运输(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1页。
一、单项选择题
1.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成蛋白质。研究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发现:宿主细胞骨架在病毒与宿主互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骨架作为宿主细胞固有结构,病毒从入侵开始便利用错综复杂的细胞骨架到达复制位点,通过破坏或诱导细胞骨架的重排,完成复制和组装并释放子代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冠状病毒跟噬菌体一样,只有遗传物质在合成子代病毒中发挥作用
B.细胞骨架主要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C.细胞骨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D.宿主细胞最终通过细胞凋亡释放子代冠状病毒
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将正常生活但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B组去除变形虫的细胞核;C组不作处理。当检测到A组变形虫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其细胞核移植到两组变形虫细胞内。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变形虫细胞核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在结构上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由A组变形虫细胞核出现放射性推测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在细胞核中参与RNA的合成
C.该实验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放射性出现的场所
D.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可以相互交流
3.大部分线粒体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需要先进行一定加工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到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需要有基质导向信号序列(肽)的前体蛋白,前体蛋白合成后,需要在分子伴侣蛋白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或维持非折叠状态才具有活性,在基质导向信号肽的介导下将细胞质基质中的线粒体蛋白从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的蛋白质通道转运进线粒体。基质导向信号肽及Hsp70从前体蛋白上释放后,信号肽被切除,前体蛋百折叠成活性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蛋白质能够进入不同部位的原因可能与前体蛋白携带的信号序列有关
B.信号肽既能识别Hsp70,也能识别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
C.细胞质基质中的Hsp70,没有与前体蛋白一起进入线粒体基质
D.前体蛋白的加工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完成的
4.生物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正常温度时,膜既可保持正常的结构,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称为液晶态;温度很低时,膜的流动性急剧降低,转变为凝胶态;如果环境温度很高,则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分子除了构成植物细胞膜,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温度很高会破坏膜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
C.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运动
D.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大
5.完整的细胞结构是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6.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关注胞外运输囊泡——外泌体和微囊泡的生物发生及功能运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外泌体和微囊泡可充当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桥梁
B.外泌体的分泌需要细胞内包括高尔基体在内的多种具膜细胞器参与
C.外泌体和微囊泡与胞间连丝类似,都可以传递蛋白质合成的信息
D.贴壁生长的正常体细胞接触时,外泌体可传达促进细胞分裂的信号
7.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现象,再用清水处理后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实验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
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不能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
C.T1和T2组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
D.T3和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
8.ABC转运蛋白是普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跨膜蛋白,根据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方向可将ABC转运蛋白分为内向转运蛋白和外向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有2个核苷酸结合蛋白(NBD)和2个跨膜蛋白(TMD),NBD行使ATP水解酶的功能,TMD组成物质跨膜转运的通道。如图表示某种ABC转运蛋白转运机理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表示外向ABC转运蛋白的转运过程
B.底物转运前和转运后膜外的通道口分别呈开放和关闭状态
C.ABC转运蛋白在协助物质跨膜运输时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改变
D.温度和pH变化都会对ABC转运蛋白介导物质跨膜运输造成影响
9.一般植物在土壤含盐量达到0.2%时,会出现干梢和大量落叶等不适应表现,有的在含盐量为0.1%时即表现为生长不良。盐蒿是菊科蒿属小灌木,适应性强、耐盐、耐瘠。如图为盐蒿根细胞的耐盐机理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运出盐蒿根细胞时,蛋白C磷酸化,该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B.蛋白A能同时运输H+和Na+,不具有专一性
C.盐蒿根细胞的液泡中储存较多的Na+有利于根细胞吸水
D.通过囊泡运输将Na+运到液泡内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10.质子泵是生物膜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的蛋白质。H+一K+一ATP酶是一种P型质子泵,主要存在于胃壁细胞,可以结合ATP分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自身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将胃壁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移出细胞。服用奥美拉唑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一K+一ATP酶能起催化作用,其可降低ATP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B.H+—K+一ATP酶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奥美拉唑可能是抑制了H+一K+一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D.H+一K+一ATP酶质子泵可同时运输H+和K+,所以其不具有特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1.内质网的结构是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三维管道系统,在内质网中加工的蛋白质可以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经核糖体的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小泡运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及包装
B.KDEL受体蛋白与内质网驻留蛋白结合后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
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COPⅠ小泡则不需要
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
12.茎尖和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有许多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小型原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原液泡通过相互融合、自体吞噬等作用,不断扩大形成液泡乃至中央大液泡。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运输到液泡中大量积累,以避免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相似
B.根尖细胞内中央大液泡的形成依赖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液泡可以调节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柠檬酸和苹果酸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到液泡中储存
13.现用2ml/L的甘油溶液和2m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的部分)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选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该细胞在2ml/L的甘油溶液中刚发生质壁分离时,甘油就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C.120s后,将浸泡在2m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转移到清水中,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可能不变
D.浸泡在2ml/L甘油溶液中的细胞,在A点时的吸水能力最弱
14.心肌细胞兴奋时,心肌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少量Ca2+进入细胞并打开内质网上Ca2+释放通道(RYR),大量Ca2+进入细胞质可引起心肌收缩。收缩后,心肌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NCX)和内质网上Ca2+泵将Ca2+从细胞质回收,心肌舒张。舒张后,L型Ca2+通道开放, Ca2+再次进入细胞质引起心肌收缩,这样周而复始地维持心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型Ca2+通道运输Ca2+时,不与Ca2+结合,构象也不发生改变
B.内质网膜上RYR既有运输Ca2+的功能,又有识别Ca2+的功能
C. Ca2+进入内质网或出细胞膜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但驱动能量不同
D.若对心肌使用Na+-K+泵抑制性药物,则心肌收缩能力下降
15.冰叶日中花(简称冰菜)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下图表示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HX运输Na+有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含量,提高耐盐性
B.P型和V型ATP酶转运H+为NHX转运Na+提供动力
C.CLC开放后H+和Cl-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D.图中一种转运蛋白可转运多种离子,一种离子可由多种转运蛋白转运,不能体现特异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噬菌体是DNA病毒,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只有遗传物质才能注入细胞,因此只有遗传物质在合成子代病毒中发挥作用,A正确;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主要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B正确;细胞骨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C正确;据题意可知,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通过破坏或诱导细胞骨架的重排,完成复制和组装并释放子代病毒,不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2.答案:C
解析: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常琴岛变形虫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尿嘧啶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当检测到A组变形虫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可推测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在细胞核中参与了RNA的合成,B正确;该实验形成自身前后对照,因变量是放射性出现的场所,C错误;依据实验结果可知,带有放射性的物质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使B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而C组自身细胞核没有放射性,但细胞质有放射性,说明合成的放射性物质没有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即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可以相互交流,D正确。
3.答案:D
解析:前体蛋白质的信号序列需要与膜上的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才能被蛋白转运体转运,因此不同蛋白质能够进入不同部位的原因可能与前体蛋白质携带的信号肽有关,A叙述正确;由题图可知,信号肽先与细胞质基质中的Hsp70结合,再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识别结合以松散的禁状进入线粒体之后与线粒体内的Hsp70结合,并在线粒体内部切除信号肽,完成加工,B,C叙述正确:前体蛋白合成后,需要在分子伴侣蛋白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或维持非折叠状态,在基质导向信号肽的介导下被转运进线粒体,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叙述错误。
4.答案:A
解析:胆固醇作为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根据题意,温度很高会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膜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膜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B正确;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移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能运动,C正确;胆周醇作为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调节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大,D正确。
5.答案:A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有些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B错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贮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错误。
6.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外泌体和微囊泡中可装载RNA,RNA具有翻译功能,可以传递蛋白质合成的信息,胞间连丝也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C正确;图中的胞内体具有膜结构,外泌体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故外泌体的分泌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膜细胞器的参与,B正确;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出现贴壁生长、接触抑制的现象,说明贴壁生长的正常体细胞接触时,外泌体可能传达的是抑制细胞分裂的信号,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柱形图可知,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即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A正确;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可以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只是少于水分子从细胞液进入蔗糖溶液,B错误;T1和T2组部分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C正确;T3和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逐渐增多,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D正确。
8.答案:D
解析:ATP只能在细胞膜内产生,因此图示上下侧分别表示膜外和膜内,题图表示内向ABC转运蛋白的转运过程,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底物转运前和转运后,膜外的通道口均呈关闭状态,只有底物转运过程中,膜外的通道口呈开放状态,B错误。ABC转运蛋白在协助物质跨膜运输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转运后又恢复原来状态,C错误。ABC转运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温度和pH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D正确。
9.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H+运出盐蒿根细胞时,蛋白C催化ATP水解,此时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夹与载体蛋自C结合使蛋白C磷酸化,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A正确;蛋白A只运输H+和Na+,具有专一性,B错误;盐蒿根细胞的液泡中储存较多的Na+时,可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根细胞吸水,C正确;通过囊泡运输将Na+运到液泡内的过程涉及囊泡膜和液泡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正确。
10.答案:D
解析:H+一K+一ATP酶结合ATP释放的磷酸基团发生磷酸化,使其自身构象发生改变,从面结合H+并运输到细胞外,然后再去磷酸化,以此类推不断运输H+,A正确;H+一K+一ATP酶质子泵运输H+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二是需要ATT水解提供能量,所以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奥美拉唑的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抑制H+一K+一ATP酶的活性来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C正确;H+一K+一ATP酶质子泵属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D错误。
11.答案:AC
解析: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具膜小泡,包裹着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A错误;B、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推断内质网驻留蛋白与KDEL受体蛋白结合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B正确;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COPⅠ小泡也需要,C错误;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等)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D正确。
故选AC。
12.答案:ABC
解析: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小型原液泡通过相互融合、自体吞噬等作用,不断扩大形成液泡乃至中央大液泡,说明液泡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相似,A正确;根尖细胞内中央大液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可被转移到液泡中,以避免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说明液泡可调节细胞的酸碱平衡与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运输到液泡中大量积累,说明柠檬酸和苹果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液泡中储存,D错误。
13.答案:BC
解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大液泡,一般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此实验时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A错误。该植物细胞处于2ml/L的甘油溶液中时,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由于甘油分子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细胞在2ml/L的甘油溶液中刚发生质壁分离时,甘油就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植物细胞处于2ml/L的蔗糖溶液中时,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若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死亡,即使转移到清水中,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可能不变,C正确。浸泡在2ml/L甘油溶液中的细胞,在A点时失水最多,细胞液浓度最大,故吸水能力最强,D错误。
14.答案:BC
解析:心肌细胞膜上的L型Ca2+通道在心肌兴奋时才开放,此过程中存在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运输离子时,不与运输的离子结合,A错误;内质网膜上RYR受到Ca2+刺激后才开放,并把内质网内的Ca2+运输到细胞质中,该过程中要先识别Ca2+后打开通道,再运输Ca2+,所以RYR既有运输功能,又有识别功能,B正确;Ca2+通过心肌细胞膜上Na+- Ca2+交换体(NCX)运出细胞,此过程的驱动能量由Na+的化学势能差提供,Ca2+通过内质网上Ca2+泵运人内质网,需要ATP供能,两者都是主动运输,但驱动能量不同,C正确;NCX是借助Na+的化学势能差将Ca2+运出,化学势能差的维持需要Na+-K+泵的参与,若对心肌细胞使用Na+-K+泵抑制性药物,Na+外运障碍,导致Ca2+不能及时运出,则心肌收缩能力上升,D错误。
15.答案:AB
解析:据图分析NHX向细胞外和液泡内运输Na+,降低了细胞质基质中Na+含量,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从而提高耐盐性,A正确。P型和V型ATP酶转运H+,从而使细胞外和液泡中有较高的H+浓度,细胞质基质H+浓度较低;H+顺浓度内流进细胞为NHX将Na+转运出细胞提供动力,H+顺浓度从液泡流入细胞质基质可以为NHX将Na+转运进液泡提供动力,B正确。CLC开放后,H+的顺浓度转运属于协助扩散,Cl-的逆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题图中的转运蛋白只能转运相关离子,并非能转运任意离子,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8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专题5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选择题)-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细胞的结构基础与物质运输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