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 同步精讲精练 (2份,原卷版+教师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1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1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t "正文,1" \h
\l "_Tc1161" 【题型1 游标卡尺的使用】
\l "_Tc25206" 【题型2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l "_Tc9103" 【题型3 电阻的测量】
\l "_Tc6522" 【题型4 电阻率的测量】
\l "_Tc10925" 【题型5 电流表、电压表读数问题】
\l "_Tc2094" 【题型6 电阻箱问题】
【题型1 游标卡尺的使用】
【例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
【变式1-1】如图甲、乙所示的两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分别为9 mm 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则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
【变式1-2】如图a、b所示的两把游标卡尺,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
【变式1-3】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卡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________mm。
【题型2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例2】(1)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2)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变式2-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丙、丁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mm,测得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变式2-2】完成下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
c.________mm d.________mm e.________mm
f.________mm
【变式2-3】某次实验中,小明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块金属板的厚度,刻度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 mm;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该金属板的宽度,部分刻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 cm。
【题型3 电阻的测量】
【例3】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变式3-1】图为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部分实验电路图。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0 A,根据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电阻R=__________ Ω。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电阻R的测量值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
【变式3-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如图甲所示的部件________(选填“A”“B”“C”或“D”)。从图甲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如图乙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 V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 Ω。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
【变式3-3】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x的阻值。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600 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 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压表V1,量程500 mV,内阻r1=1 000 Ω;
电压表V2,量程6 V,内阻r2约为10 k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3约为1 Ω;
定值电阻R0,R0=60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50 Ω;
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eq \f(1,3),并能测量多组数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
(2)若选择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x,则由已知量和测量物理量计算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4 电阻率的测量】
【例4】某同学欲测量一阻值大约为10 Ω,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桌上除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6.0 V)
B.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约为8 kΩ)
C.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为0.05 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Ω,额定电流2 A)
(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材料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读数L=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材料的直径如图乙所示,读数D=________mm。
(2)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为了便于调节,测量的尽可能准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符号),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在图丙方框内把实验原理图补充完成,把器材符号标在电路图上。
(3)设测得金属丝的电阻为R,长度为L,直径为D,求得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________(用R、L、D三个物理量表述)。
【变式4-1】在“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
(1)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d,某次测量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合金丝直径的测量值d=________mm。
(2)若测出合金丝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该合金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上述字母和通用数学符号表示)
(3)按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
A.待测合金丝Rx(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约5 Ω)
B.电源(电动势4 V,内阻不计)
C.电流表(0~3 A,内阻约0.0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约0.2 Ω)
E.灵敏电流计G(满偏电流Ig为200 μA,内阻rg为500 Ω)
F.滑动变阻器(0~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3 A)
H.电阻箱R0(0~99 999.9 Ω)
为了测量准确、调节方便,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均填写仪器前的字母)
(4)按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5)甲同学按照图2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调为R0=14 500 Ω,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IG和电流表A的示数IA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合金丝接入电路的电阻测量值Rx=______Ω。
【变式4-2】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
(1)螺旋测微器如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________(选填“A”“B”或“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
(2)选择电阻丝的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
(3)如图1中Rx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如图2所示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
(4)为测量Rx,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组电压U1和电流I1的值,作出的U1-I1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b两端,测得5组电压U2和电流I2的值,数据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U2-I2图像。
图3
(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x=________Ω。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
【变式4-3】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这次测量的读数D=________mm。
(2)用多用电表测得金属丝的阻值为3 Ω,现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阻值。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完成实验,除电源(电动势为4 V,内阻很小)、待测电阻丝、导线、开关外,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
B.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C.电流表A1(量程600 mA,内阻约1 Ω)
D.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02 Ω)
E.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
(3)若采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左端应与电路中的________点相连(选填“a”或“b”)。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和I,请用上述直接测量的物理量(D、L、U、I)写出电阻率ρ的计算式:ρ=________。
(4)若采用图3的电路测量电阻率,图中的电流表内阻跟R0接近。闭合开关S,多次移动滑片P的位置改变电路中接入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分别记录每次电流表的示数I和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根据实验中所测的数据,作出的下列图像合理的是________。
【题型5 电流表、电压表读数问题】
【例5】(1)如图甲所示,当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 A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所指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A;当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3 A时,对应刻度盘中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所指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A。
(2)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3 V时,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V,图中表针所指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V;当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 V时,则表盘刻度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V,图中表针所指位置的示数为________V。
【变式5-1】图戊所示是电流表的刻度线,若使用0.6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表针的示数是________ A;若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 A。
图己所示是电压表的刻度线,若使用3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 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______ V;若使用15 V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 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 V。
【变式5-2】正确读出图中各电表的读数:
①如图g,接0~3 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 V;接0~15 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 V。
②如图h,接0~3 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 A;接0~0.6 A 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 A。
【变式5-3】如图甲所示是学生实验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的刻度盘,当用量程为0.6 A的“+”和“-”接线柱时,能测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 A,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 A;当使用量程为3 A 的电流表的“+”和“-”两个接线柱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 A。
图乙为学生实验用的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盘。当使用较小量程时,测量电压最大值不得超过__________ V,每小格表示________ V,图中指针示数为________ 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 V,图中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 V。
【题型6 电阻箱问题】
【例6】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_______Ω。
【变式6-1】如图庚所示为旋钮式电阻箱,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 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 0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变式6-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 ℃~80 ℃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 ℃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6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 ℃.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 ℃.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________(填“a”或“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作出R2-t曲线.
(3)由图乙可得到RT在25 ℃~80 ℃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4.0 ℃时,可得RT=________Ω.
(4)将R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Ω,则手心温度为______℃.
【变式6-3】电流表A1的量程为0~200 μA、内电阻约为500 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器材如下:
电流表A2:与A1规格相同;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
电阻箱R2:阻值0~9 999 Ω;
保护电阻R3:阻值约为3 kΩ;
电源:电动势E约1.5 V、内电阻r约2 Ω。
(1)如图所示,某同学想用替代法测量电流表内阻,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
(2)电路补充完整后,请你完善以下测量电流表A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
a.先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端移到使电路安全的位置,再把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
b.闭合开关S1、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在满偏附近,记录电流表A2的示数I。
c.断开S1,保持S闭合、R1不变,再闭合S2,调节R2,使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__,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则电流表A1内电阻r=________。U2/V
0.50
1.02
1.54
2.05
2.55
I2/mA
20.0
40.0
60.0
80.0
100.0
t/℃
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2/Ω
900.0
680.0
500.0
390.0
320.0
270.0
24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5 能量量子化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35能量量子化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35能量量子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精讲精练专题1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