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38824/0-17310473895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38824/0-1731047389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38824/0-17310473896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n55 Cu64 I127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表示的是
A.水银B.冰C.干冰D.可燃冰
2.反应可用于污水脱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互为同位素
C.的结构示意图:
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高炉炼铁B.粗盐提纯
C.化丹为铅D.氯碱工业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漂白粉、胶体均属于混合物
B.、、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均属于一元酸
D.、、均属于可溶性盐
5.1911年,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而被反弹回来。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金原子核内含有质子和中子
B.金原子内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C.金原子内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D.金原子内有体积很小、质量远大于粒子的核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2题: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9年,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受命研究抗疟疾药物。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并成功分离了青蒿素。屠呦呦因采用化学方法提取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式为)是一种白色晶体,沸点为,高于分解。
6.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
B.青蒿素中
C.青蒿素完全燃烧生成
D.青蒿素中含氧原子数目约为
7.一种利用溶剂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不同溶剂的沸点和青蒿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粉碎黄花蒿”的目的是增大黄花蒿与溶剂的接触面积
B.“加溶剂浸取”时采用的溶剂是乙醇
C.“蒸馏”时控制温度略高于
D.利用乙醇溶解粗品的原因是青蒿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B.呈黄绿色,可用于制备漂白液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红色颜料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C.
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还原剂黑火药中含有3种单质
C.是氧化产物每消耗,反应转移电子
11.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并获得无水。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B除去中
C.干燥D.制得无水
12.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B.常温常压下,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氦气中含有的氦原子数为
D.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14.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可能是和B.该混合物可能是和
C.该混合物一定是和D.该混合物一定是和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16分)
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 ② ③蔗糖 ④溶液 ⑤液态⑥熔融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均填序号)。
Ⅱ.(1)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_____个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2)实验室配制溶液,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密度为)__________mL。
(3)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和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①配制该营养液后,溶液中_____。
②若采用和来配制该营养液,则和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Ⅲ.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4)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与一样属于酸性氧化物。写出溶于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误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混用会产生。当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13分)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难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作催化剂、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温度并制备碱式碳酸铜,测定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已知:
实验Ⅰ.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温度
取溶液,按合适配比加入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反应相同时间,所得沉淀的颜色和产率如下表所示:
实验Ⅱ.制备碱式碳酸铜
取一定量上述溶液和溶液,控制合适的反应物配比及最佳温度,待沉淀完全后减压过滤,洗涤,干燥。
(1)实验Ⅰ中,需要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B.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转移时有液体溅出
E.定容时液面略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实验Ⅱ中,控制溶液和溶液反应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__,实验小组④所得产物中混有少量黑色物质,产生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实验Ⅱ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的硫酸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上述溶液与过量完全反应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溶液。计算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17.(12分)用低品铜矿(主要含、)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
①酸浸时,加料完成后,以一定速率搅拌反应。提高锰元素浸出率的方法还有_________。
②酸浸时,被氧化为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调
“调”的目的是加入适量能消耗的试剂,使溶液中的转化成,而、不沉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B.C.
(3)除锰
“除锰”时加入“氨水-”混合溶液,使转化成沉淀的同时还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还原
向除锰后所得的滤液{主要含}中加入水合肼还原得到。
①已知:作还原剂时,氧化产物为一种无毒物质。要得到,理论上需要加入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②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水合肼的浓度对的产率的影响如题17图所示。当水合肼的浓度大于时,的转化率仍增大,但的产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
题17图
18.(17分)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实验室利用题18图-1装置制取氯气、模拟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题18图-1
已知:①反应放热,温度超过时会生成。
②酸性:。
③ORP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ORP值越大,该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1)制备氯气。
①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②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除杂。
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中混有的气体。若无该装置,则三颈烧瓶中
________(填“”“”或“”)。
②为探究饱和食盐水对装置制得的的溶解度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对比实验,请补充实验Ⅳ方案。
已知:用传感器监测溶液变化,当溶液五分钟内保持不变,认为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且与水反应充分。
(3)制备84消毒液。
①若三颈烧瓶生成的产物中,则产物中________。
②为减少的生成,在不改变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实验Ⅰ,在消毒液中加入水,放入红色纸片,纸片慢慢褪色。
实验Ⅱ,在消毒液中加入白醋,放入红色纸片,纸片迅速褪色。
实验Ⅲ,不同温度下,测得露置在空气中的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题18图-2所示。
题18图-2
①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Ⅲ中,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ORP值下降的越快的原因是_____。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5
34.6
溶解度
0.07
32.20
26.50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某待测液中加入稀溶液,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该待测液一定不含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
D
向某待测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待测液一定含
实验小组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50
75
100
沉淀颜色
无
蓝绿色
绿色
绿色(少量黑色)
产率
73.8
93.4
实验
步骤
Ⅰ
Ⅱ
Ⅲ
Ⅳ
①
将通入到40mL蒸馏水中
将通入到40mL饱和溶液中
将通入饱和溶液除去挥发出来的,再通入到饱和溶液中
________
②
用传感器记录溶液的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摸底调研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摸底调研卷答案docx、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摸底调研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