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1荷塘月色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8152/0-17308700240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1荷塘月色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8152/0-17308700241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1荷塘月色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1荷塘月色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共5页。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 )
A.倩影(qiàn) 霎时(shà) 参差(cēn) 脉脉(mò)
B.袅娜(niǎ) 独处(chù) 幽僻(pì) 煤屑(xiè)
C.颤动(chàn) 纤腰(xiān) 弥望(mí) 踱步(duó)
D.酣眠(hān) 乍看(zhà) 敛裾(jū) 宛然(wǎn)
解析:“独处”的“处”应读“chǔ”。
答案:B
2.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解析:“总”在这里是“毕竟”“终归”的意思。在句中是说无论如何一定会这样的。
答案:C
3.填空。
朱自清(1898—1948),中国________著名________家、学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文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此题帮助我们了解作家,以丰富知识。第一个空要填写上时代。第二个空要填写身份。第三、四两个空要填作品的名称。
答案:现代 散文(“文学”也可以) 《踪迹》 《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任选其二就可以)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天_______________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_______________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_______________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也 受用 落 泻 B.很 享受 映 泄
C.也 享用 留 泻 D.很 受用 映 泄
解析:①“也”字表明这个地方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少人走,而“很”字却不同,“很”表明的是白天少人走,但夜晚却有很多人走。②“受用”更加形象地写出作者当时的心态。③“落”字写得自然,能表现出作者当时幽静的感觉。而其他几个词不恰当。④“泻”是流体类的东西往下流动,而“泄”是“泄露”的意思。
答案:A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__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文中空缺处应补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泻 浮 笼
6.“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__________,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和影的组合 光与影内在的和谐美
8.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湖 畔
李萦枝
①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薄的雪翅交叠成大片蓬松柔软的积雪。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黑色凸现在积雪之上。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②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
③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蒙苍天,横卧一片野地,裸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④透过积雪,我看见了铁椅上斑驳的锈迹。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疼痛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在这椅子上,也许曾经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一次别去经年后重逢的狂喜;或是黑暗中的沉思与独白,初春时节的朦胧与渴望,秋光里的寂寞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
⑤曾经在椅子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轮,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他是椅子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芬芳。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覆盖。
⑥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椅子空空,惟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呢?
⑦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变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换的场景,深入它记忆的最深处。在时间的滴答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绝,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等待一个人携着风雨挥毫着墨。
⑧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⑨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让它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在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的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蔽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绚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唯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的空间才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⑩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积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选自《散文》)
②段写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在“等待着什么”呢?
⑧段中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请结合第⑦段内容,简述你对这种“内在关联”的理解。
⑨段中作者用四个比喻句来形象地展示“生命的极致”,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含意。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而引起联想和想象,由实入虚,化理为像,从铁椅前的过客写到汗青史册上的过客,并引发了对生命极致的孜孜追求。
“泊在时间的岸边”、有着博大和无垠胸怀的守望者。文章的主旨在于通过这位“守望者”对人生和历史的审视来吟诵守望不息的生命精神。
C.“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从眼前的思索中解脱出来。它既照应了开头铁椅的等候,又与“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互为补充。
D.“透过积雪……幸福的印记。”作者在这里用“斑驳的锈迹”形容铁椅的历尽沧桑和过去发生在它身边的种种人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刻骨铭心的感受。
E.“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是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因而不应永远“泊在时间的岸边”去怀想沉湎着过去。
9.解析:(1)主要是对第③④⑤段内容的概括。(2)注意第③⑥段这些语句的含意:“等待一个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守望不息”。
答案:(1)“经历了什么”指许多不同年龄的过客,曾在它的身边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生命故事。(2)“等待着什么”指等待着这些生命的故事能够在身边不息地上演,展现着生命的意义。
10.解析:相关的语句在第⑦段:“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绝,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
答案:历史上的人物,就其个体的微观角度来说,他们是转瞬即逝的,但又在历史中留有名声;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渺小的,但同时又古往今来、生生不息、叱咤风云。
11.解析:要点:(1)灵魂与灵魂相遇/燃起一把火;(2)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蔽障;(3)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积淀;(4)理想的蓓蕾/在绚烂的一刻极尽辉煌。
语文·必修Ⅱ解析与答案
答案:“生命的极致”包含了:心灵的沟通引发了情感共鸣(或“思想在交流中产生了新的思想”);内敛的情感因热烈生活的触动而畅快淋漓地迸发;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积淀为人生的睿智;最初的理想在终将实现之时展现出至臻完美的境界。
12.解析:B项“对人生和历史的审视”并不是为了吟诵铁椅“守望不息的生命精神”,而是为了引发后文对生命极致的追求;文章的主旨在于对生命极致的追求,本文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咏物言志,而是因物抒怀。C项这句话的含意有二。其一是就摄影作品的欣赏而言,指的是欣赏过程的终了。其二是就时间而言,“我”在思索中过去了一段时间而成为“过客”;“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说的是有关铁椅的思索使“我”的心灵受到启发,并不与之构成“互为补充”的关系。E项“不应永远‘泊在时间的岸边’去怀想沉湎着过去”有误。根据原文,椅子就是“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它就“泊在时间的岸边”。
答案:AD
二、语言运用
13.下面一段话层次不够清晰,请调整语序,使它清晰连贯。(可以增删几个词语,改写一两个句子,但不能改变原意。)
入洞不远,便是解放桥,桥下是一条小河,河水透明闪亮;桥上方的岩顶有一个方桌般大的穿孔,金色的阳光从孔中投射下来,这便是有名的“窗照暗河”。
答案:入洞不远,便是解放桥,桥上方的岩顶有一个方桌般大的穿孔,金色的阳光从孔中投射下来,把桥下河水照得透明闪亮,这便是有名的“窗照暗河”。
①②③三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①②与前后语句连接顺畅,③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①_________的潇洒,有②_________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③_________,_________,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解析:①②处所填的内容应符合表现潇洒、豪放的情怀,③处的总结句应概括这些历史名人的共性,并体现“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的含意。
参考答案:①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②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三、写作训练
15.月下荷塘,给了朱自清审美的愉悦,更给了他一片心灵的空间,使他获得了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宁静。你是否也有这样一个放松、愉悦身心的去处?请以“一个好去处”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解析:写作中要重点写出去处好在何处,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身心愉悦。
答案:略
回顾·展望
16.(2010辽宁高考)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1)找出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的语句。(只填序号)
(2)任选三个有毛病的语句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
解析:①句存在语法错误。⑤句缺少主语。⑥句标点有误,冒号应改为逗号。⑦句“能”要放在“把”字的前面。
答案:(1)①⑤⑥⑦。
(2)①今天大熊猫过生日(或: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⑤我从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或:从懂事时起,我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能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或: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只需修改三处。
17.(2010江苏高考)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 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解析:注意示例格式是“没有……也没有……但……是……”。内容上要有所比较。
答案:略
18.(2010四川高考)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解析:仿写要注意从形似和神似两方面考虑。这个题目要注意的是前一个暗喻句子和后分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答案: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5 离骚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请解释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5兰亭集序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句是,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