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这情形以在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沿岸的降雪最为著名。其他水域,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比如美国东海岸的雪带,冬季,以魁北克为中心的高压区使大气顺时针环绕流动,使极地气团向南经大西洋到达北美海岸,其间穿越墨西哥湾暖流温暖水域,为美国东海岸带来降雪。雪虽是大西洋而非湖泊带来,也被称为大湖效应降雪。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和圣劳伦斯湾都会产生大湖效应暴风雪。
    以五大湖地区为例。在秋天到来时,五大湖区逐渐变冷,但冬季不会完全封冻。冬季气团主要从西向东穿越北美洲。极地气团南下到大陆上空,当气团经过湖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气团下部温度升高,水汽进入气团。现在冷气团下部是一层温暖潮湿的大气。寒冷、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下沉,使暖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空气不太稳定,云开始形成,一般冷气团在五大湖区上空行进一半时,就会形成云,并随气流向东漂移。之后,大气再次来到寒冷的大陆上空,与地面的接触减慢了大气的移动,从湖面飘过来的大气不断在沿岸聚集,暖气团不断上升,云层加厚,开始降水,由于下层空气温度很低,水汽以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中国只有在山东半岛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会有大湖效应降雪,并且效应比以上这些地方都要弱,但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形抬升作用会使其北部沿海降雪加强,甚至引发暴风雪。(雪窝子现象)
    图24 大湖效应示意图
    【配套题目练习】
    一、单选题
    (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量,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受“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 )
    A.降水多少由①气流强弱决定B.②强弱受太阳辐射影响很弱
    C.③降水过程类似暖锋过境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
    2.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1月,甲地B.5月,乙地
    C.9月,丙地D.12月,丁地
    【答案】1.C 2.D
    【解析】1.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含量及气温的影响,①气流的强弱会影响该地区的温度,对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决定其大小,A错误;②环节为湖面蒸发,其强弱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强,B错误;读图可知,③为在冷暖气团交汇处,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形成环流后退的过程,类似于暖锋过境,C正确;④为高空冷空气的水平运动,不存在受热抬升,D错误。故选C。
    2. 图示地区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途经五大湖时增湿,空气水汽量增加,在湖泊的下风向(丙地、丁地)形成降水,甲乙两地降雪量相对较小。同时,9月和12月相比,12月冷空气势力更强,降雪量更大。故选D。
    【点睛】大湖效应: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为湖泊),从中获得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的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典型案例如北美五大湖东岸冬季多雪,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的“里日本”冬季多降雪等。
    (2022·山西吕梁·一模)秋冬季节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在下风区的湖岸形成降雪,这个现象称为湖泊效应降雪。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通常情况下,11月开始结冰,翌年4月开始融化。左图为纳木错秋冬季积雪覆盖日数的空间分布(单位:天),右图为纳木错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纳木错秋冬季多年平均积雪日数的空间分布,推测当地冬季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4.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气旋C.暖锋D.反气旋
    5.下列月份中,纳木错湖泊效应降雪最少的是( )
    A.1月B.4月C.7月D.11月
    【分析】3.读图可知,积雪多存在于纳木错东南部,结合材料中“在下风区的湖岸形成降雪”,可知当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故选A。
    4.材料中“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可知,冷空气经过水面增温后形成暖空气向下风向移动,与湖泊东南部的冷气团相遇带来降雪,这个过程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C正确、ABD错。故选C。
    5.7月份,气温高,降水的形式为降雨,不存在湖泊效应降雪,C错误;11月为湖泊开始结冰,4月份湖泊融冰,气温较低,且存在未结冰的水面,因此可能出现湖泊效应降雪,BD错误;1月份气温最低,湖泊完全封冻,且冰层较厚,湖泊效应降雪最少,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准静止锋影响下多阴雨天。
    (21-22高三上·黑龙江鹤岗·阶段练习)“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里海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也具备“大湖效应”形成的条件,其中里海南部沿岸地区表现最为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6.“大湖效应”对里海南部沿岸地区影响最为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里海的形状②里海的面积③沿岸地形④西风的强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影响里海南岸降雪量多少的因素可能是( )
    ①冷气团与湖面的温差②里海结冰的水域面积大小③风力的大小④地形坡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6.A 7.A
    【分析】6.读图可知,里海南部水域面积较大,能够为“大湖效应”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资源,南部沿岸有山地分布,冷空气遇山地阻挡爬升过程中易形成雨雪雾等天气现象,①③正确,里海面积大小及西风的强弱对于里海南北沿岸“大湖效应”的形成的差异影响较小,②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
    7.里海南岸降雪量多少主要与冷气团与湖面的温差和里海结冰的水域面积大小有关,温差越大,冷空气从水面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如果水面结冰,通过的空气就不能吸收水分,也就无法形成“大湖效应”,①②正确,风力太强,不利于水分进入经过的冷空气,地形坡度影响冷空气的爬升,不是影响降雪量多少的主要因素,③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
    【点睛】“大湖效应”降雪条件:足够开阔的水面;未结冰的水面;水陆温差大;微风。
    (2024·湖南邵阳·一模)2023年12月20-22日,有“雪窝”之称的威海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冷流降雪,累计降雪量超过35cm,局部积雪超过50c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不属于威海“雪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南部陆地空气湿度大
    B.渤海冬季产生的大湖效应
    C.处于胶东半岛北侧海滨,背靠胶东山地丘陵
    D.高空强冷空气经洋面南下时遇到了洋面上的暖湿空气
    9.2023年12月威海出现近十年最大雪深的原因( )
    A.对流运动旺盛
    B.降雪期间偏北风势力弱,风速慢
    C.12月上旬渤海地区晴天多,水温较高
    D.准静止锋滞留时间长,降雪量大
    10.此次特大暴雪对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地面辐射增强,使农作物免受冻害②冬季积雪增加,延长春汛
    ③增加土壤墒情,提高产量④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品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8.A 9.C 10.B
    【解析】8.冬季风势力强劲,但冬季风水汽含量少,冷而干,不易形成降水,当干冷的冬季风(西北风)途经渤海后,可以携带渤海海面的暖湿空气(即高空强冷空气经洋面南下时遇到了洋面上的暖湿空气),在遇到威海的山地地形(威海处于胶东半岛北侧海滨,背靠胶东山地丘陵)阻挡抬升后,形成丰富的降雪;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在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时,能够获得水蒸汽和热能,随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雪的形式,而威海“雪窝”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渤海冬季产生的大湖效应。综上所述,属于威海“雪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BCD,BCD不符合题意,BCD错;南部陆地空气湿度较小,A符合题意,A对。故选A。
    9.12月为冬季,气温低,威海对流运动不旺盛,A错;根据材料信息及上题分析,降雪期间偏北风势力强,风速快,B错;结合上题分析,2023年12月威海出现近十年最大雪深的原因干冷的冬季风(西北风)途经渤海后,经渤海的暖湿空气加温加湿,在遇到威海的山地地形阻挡抬升后,形成丰富的降雪,其中渤海的暖湿空气形成原因可能与由于12月上旬渤海地区晴天多,水温较高,C对;结合以上分析,2023年12月威海出现近十年最大雪深的原因与准静止锋无关,D错。故选C。
    10.“特大暴雪”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通常伴随强风、低温、大雪,其会导致农作物受冻、倒伏甚至死亡,且积雪的反射率高,可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使农作物易遭受受冻害,①错误;冬季积雪增加,延长春汛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②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及所学知识,特大暴雪在降雪过程中积累的地表积雪可以有效地锁住水分,减少土壤蒸发,从而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即可增加土壤墒情,提高产量;雪水的低温特性也有助于消灭越冬的害虫及其虫卵,降低这些病虫害的风险,提高农产品品质,③④正确。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
    【点睛】降水的物理过程可从水汽、凝结核、过饱和等角度进行分析。过饱和的途径一般是降温,例如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常见形式有对流雨、气旋雨、锋面雨、地形雨,此外,受近地面冷空气影响或近地面气温降低,水汽过饱和凝结,也会形成雾、露、霜等水平降水。根据温度不同,降水可分为降雨、降雪、冰雹等。
    二、综合题
    11.(2022·安徽马鞍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高纬冰雪覆盖的内陆地区,一般不会形成深厚的云层和强降水,但当极地大陆气团穿越温暖开阔水域时往往会形成很厚的降雪云带,在秋冬季大湖区下风向沿岸80千米范围内会形成间歇性暴风雪现象,称为大湖效应。北美五大湖水域面积广,水体储量大,垂直温差显著,湖泊降雪效应强。下图为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1996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分布。
    (1)简述图示区域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地形因素对图示区域低温的影响。
    (3)描述图中查尔顿地区降雪的形成过程。
    (4)观测发现冬季强风条件下该地区只能产生弱降雪,试分析原因。
    【答案】(1)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降雪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查尔顿附近降雪量最大,向四周递减。
    (2)北部地势低缓,湖面广阔,利于冷空气南下;南部地势较高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冷空气滞留时间长。
    (3)秋冬季节北部的冷空气南下;越过湖面,补充大量水汽;在东南部水汽迅速上升,形成间歇性暴风雪。
    (4)风速大缩短风在湖面驻留的时间,热量补充少,垂直温差小;风速大水汽补充少,云层薄;风速大,降雪带推移速度快,降雪时间短。
    【分析】本题以大湖效应为材料,涉及气温及其影响因素、降水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的降雪空间分布不均匀;降雪量呈带状分布,降雪带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降雪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查尔顿附近,向四周逐渐减少。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北侧为伊利湖,湖畔地势较低,湖面开阔,有利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部地区地势较高,对冷空气的阻拦作用较强;冷空气在该地停留时间较长,受冷空气影响时间较长,气温较低。
    (3)秋冬季节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南下的冷空气势力较强;经过北方的伊利湖上方时,获得大量的水汽补给;受到南部地形的抬升作用,水汽在抬升的过程中,凝结形成降水,秋冬季气温较低,降水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降雪。
    (4)冬季强风条件下,经过伊利湖的时间较短,获得的水汽补给量较少,云层薄,降雪较少;冬季强风条件下,极地大陆气团在湖区停留的时间较短,获得的热量补给较少,垂直方向上气团的温度差异较小,对流运动较弱;冬季强风条件下,降雪带移动的速度较快,该地区受降雪带影响时间较短,降雪量较少。
    12.(2023·山东聊城·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中旬,美国多地雨雪连绵。11月16日开始,美国本土东北部多地普降大雪,围绕五大湖地区的各州刷新多项降雪记录,并造成交通瘫痪、基础设施损坏等灾害。有专家分析,“大湖效应”对五大湖地区暴雪起了重要作用。下图为2022年11月18日某时刻北美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图示时刻,丹佛的风速比底特律小。
    (1)分析造成洛杉矶与查尔斯顿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丹佛风速比底特律小的原因,并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绘出底特律的风向。
    (3)说明底特律在“大湖效应”影响下,此次降雪的形成过程。
    【答案】(1)查尔斯顿位于强大冷高压高压脊控制区,受其影响天气寒冷;洛杉矶位于低压槽线附近,受冷高压影响小,气温较高。
    (2)底特律位于五大湖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风速大;丹佛位于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地形起伏大,受山地阻挡作用大,风速较小。风向(红色箭头)见下图:
    (3)底特律此时吹东北风,冷空气掠过湖面,较暖的湖水加热低层冷空气,并提供水汽,低层冷空气被加热后上升,凝结成云,云团抵达对岸并降下大雪。
    【分析】本题以北美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气温差异、风向判断、大湖效应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如图示查尔斯顿等压线凸向低值,说明位于高压脊线上,11月中旬此高压脊为强大的冷高压高压脊,所以当地受其影响天气寒冷;如图示洛杉矶等压线凸向高值,说明洛杉矶位于低压槽线附近,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说明受冷高压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
    (2)如图示底特律位于五大湖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平气流的摩擦力小,风速相对较大;丹佛位于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地形起伏大,受山地阻挡作用大,水平气流的摩擦力大,风速相对较小。底特律的风向判断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应是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如图中的蓝色箭头,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如红色箭头的偏西风。
    (3)底特律此时吹偏西风,而冷空气需要掠过五大湖的湖面,较暖的湖水会加热经过的低层冷空气,并提供充足的水汽,低层冷空气被加热后随水汽上升,凝结成云,当云团抵达对岸时产生降雪,此效应属于典型的“大湖效应”。

    相关学案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点02中国地理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点02中国地理学案含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补充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9 微专题18 桥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9 微专题18 桥学案,共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