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广东省惠州市珠海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惠珠联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珠海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惠珠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8页。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省海域面积居全国第二,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洋中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金属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
B. 通过物理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纯净的食盐
C. 海洋有很强的自净能力,所以核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海中
D.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海洋中的资源有些可以直接利用,如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有些不能直接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溴、提取镁等都有一些列的工艺流程,A错误;
B.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粗盐中含有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等离子需要加一些沉淀剂除去,涉及化学变化,故从海水中获得纯净的食盐既涉及物理变化也涉及化学变化,B错误;
C.海洋自净能力有限,海水的污染会导致海洋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存在海水污染问题,C错误;
D.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D正确;
故选D。
2. 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和绸的主要成分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 我国四千余年前已经开始酿造酒和醋,酒和醋均属于电解质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D. 青铜器“马踏飞燕”被选作中国的旅游徽标,青铜器表面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丝、绸等蚕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酒和醋的成分分别是乙醇和乙酸,乙醇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乙酸在水中可以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电解质,B错误;
C.生产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错误;
D.青铜器表面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D错误;
故选A。
3.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能快速产生大量气体
B. 合成氨工业中,采用400~500℃的反应温度
C.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D. 往蓝色的Cu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后变为绿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加热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合成氨属于放热反应,选择400~500℃是出于增大催化剂活性和加快反应速率考虑,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平衡并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
D.加适量NaCl固体后,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绿色,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符合题意;
故选D。
4. 高铁酸钾作净水剂,既能消毒杀菌,也能吸附水中悬浮物。K2FeO4制备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FeCl3被KClO氧化D. 当生成2mlK2FeO4时,转移电子数为3ml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铁是反应的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次氯酸钾是氧化剂。
【详解】A.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是氧化产物,Cl-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B正确;
C.该反应中FeCl3是还原剂,KClO是氧化剂,FeCl3被KClO氧化,故C正确;
D.该反应中Fe元素由+3价上升到+6价,当生成2mlK2FeO4时,转移电子数为6ml,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会与亚硫酸钠溶液进一步反应被消耗,应选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不能产生压强差,无法进行喷泉实验,故B错误;
C.生石灰与浓氨水接触,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浓氨水的分解,且生成的氨气可用碱石灰干燥,故C正确;
D.加热胆矾使其失去结晶水应在坩埚中进行,故D错误;
答案选C。
6. 气体X2在O2中燃烧过程用模型表示如下(“一”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是吸热过程B. 该反应过程的一定小于0
C. 过程Ⅲ一定形成了共价键D. 该反应过程的能量转化只存在化学能→热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程Ⅰ为断裂X2和O2中化学键,过程Ⅰ是吸热过程,A项正确;
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该反应过程的一定小于0,B项正确;
C.过程Ⅲ中O元素和X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C项正确;
D.该反应为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能量转化不是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如还可能产生光能,D项错误;
故选D。
7. 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测得溶液pH与光照时间关系如下图。
已知氯水中存在反应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图中数据,光照过程中氯水pH降低,溶液c(H+)增大,反应I逆向移动
B. 往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反应I正向移动,c(H+)增大
C. 往氯水中滴加Na2CO3溶液,反应I正向移动,c(H+)减小
D. 氯气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饱和NaCl溶液中反应I被抑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A.新制氯水在光照时,次氯酸分解生成HCl和O2,溶液中c(H+)增大,pH降低,图中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但由于HClO被消耗,c(HClO)浓度减小,反应I正向移动,A符合题意;
B.滴加AgNO3溶液,Ag+结合Cl-形成沉淀,c(Cl-)减小,反应I正向移动,c(H+)增大,B不符合题意;
C.滴加Na2CO3溶液,结合H+生成水和气体,c(H+)减小,反应I正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
D.饱和NaCl溶液中c(Cl-)很大,能使反应I逆向移动,反应I被抑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
A. 催化剂B. 吸附剂C. 氧化剂D. 还原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是指将稻草麦秆等物燃烧得到草木灰,将草木灰铺在沙滩上,用海水浸湿,草木灰即可以吸附海盐,所以利用的是草木灰的吸附作用,
故选:B。
9.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SO+H2O
B. 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C. NO2通入水中制硝酸:2NO2+H2O=2H++NO+NO
D. 稀硫酸滴入Na2S2O3溶液中:2H++S2O=SO2↑+S↓+H2O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生成正盐:2NH3•H2O+SO2=2NH+SO+H2O,A正确;
B.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2Na+2H2O+Cu2+=Cu(OH)2↓+2Na++H2↑,B错误;
C.没有配平,NO2通入水中制硝酸:3NO2+H2O=2H++2NO+NO,C错误;
D.稀硫酸滴入Na2S2O3溶液中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单质硫和水:2H++S2O=SO2↑+S↓+H2O,D正确;
答案选AD。
10. 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O与H2S,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增大c(CO),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0.5L,H2S的转化率增大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既能提高反应速率,也能提高COS的平衡产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2S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增大反应物一氧化碳的浓度,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
C.在反应中,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压缩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准化率不变,C错误;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不能提高COS的平衡产率,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②0.1CH3COOH溶液中
③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④20mL0.2CH3COOH溶液恰好与20mL0.2NaOH溶液完全反应
⑤1mL 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1L,
A. ①②B. ②③C. ②⑤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中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②0.1CH3COOH溶液中,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③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生成了CO2,说明酸性:CH3COOH>H2CO3,H2CO3是弱酸,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④20mL0.2CH3COOH溶液恰好与20mL0.2NaOH溶液完全反应,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⑤1mL 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1L,,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加水稀释促进了电离,能够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故选C。
12. 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物质分解产生了CO2,直接加热的Na2CO3没有分解,反而间接加热的NaHCO3分解,说明了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正确;
B.右侧棉球变蓝说明生成了I2,既可能是Br2氧化了I-,也可能是Cl2氧化了I-,所以无法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b试管中品红褪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生成灰白色固体是硫酸铜失去结晶水所生成的,故C错误;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该实验可证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硅酸,但盐酸不是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Cl与C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答案选A。
13. 常温时,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气体A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测得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过程中c(A)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操作为推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内压强:pb
C. d点操作为推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内气体密度:pd>pe
D. 过程b→c和过程d→e,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是一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知,b点c(A)瞬时降低很多,之后稍微增加达到c点,说明b点是在拉注射器的活塞,从b点到c点过程中,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d点c(A)瞬时增大很多,之后稍微减小达到e点,说明d点开始推注射器活塞,从d点到e点过程中,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A.由图知,b点是在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内压强:pb>pc,A错误;
B.a、c和e三点中,c点的浓度最小,对应的反应速率最小,B正确;
C.d点操作为推注射器活塞,d点气体所占的体积大于e点的,故气体密度:pd
故选B。
14.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丙中通入O2并伸入红热的铂丝,锥形瓶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应先通一段时间N2,再通入H2
B. 装置甲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并干燥气体、观察气体流速
C. 此实验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容易发生倒吸
D. 浸有NaOH溶液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避免N2、H2及后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干扰实验,反应前应先通一段时间N2,再通入H2,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氮气和氢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甲装置混合,一方面可以干燥气体,另一方面可控制气体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合成氨反应是可逆的,生成的氨气较少,且其中还混有一些氮气和氢气,因此丙中导气管不容易发生倒吸,C符合题意;
D.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及氮氧化物尾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常温下,有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Fe2+、、、中的某几种,现取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和一定存在B. 一定不存在
C. Fe3+与Fe2+至少存在一种D. 此实验方案无法判断是否存在
【答案】B
【解析】
【分析】100mL该溶液中含有的H+的物质的量为0.01ml,则一定不存在;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有I-,铁离子能够氧化I-,则一定不存在Fe3+;2.54g为碘单质,其物质的量为=0.01ml,原溶液中含有的n(I-)=0.02ml;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固体,该固体为氢氧化亚铁,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固体为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Fe2+的物质的量为:×2=0.02ml,0.02ml Fe2+带有正电荷0.04ml,0.01mlH+带有正电荷0.01ml, I-带有负电荷0.02m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由于可能含有Na+,溶液中所含n(Cl-)最小为0.04ml+0.01ml -0.02ml=0.03ml。
【详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I-,Na+不一定有,A项错误;
B.因含有的H+的物质的量为0.01ml,则一定不存在,B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Fe3+,C项错误;
D.由电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l-,D项错误;
故选B。
16. 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如何有效消除NO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用新型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转化率、CO剩余的百分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NO可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
反应I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温度大于775K时,催化剂失去活性
C. 时,去除NO的最适宜温度为975K
D. 加入CO后发生反应I,对反应II有抑制作用,NO的去除效果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题图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NO的转化率、CO剩余的百分率随温度变化情况,三角形代表的是CO剩余的百分率。
【详解】A.根据题图可以看出,反应Ⅱ在775K时达到平衡状态,然后随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下降,则,而775K之后正方形代表的NO的转化率还在增大,说明,A正确;
B.在温度大于775K时,反应速率并没有减慢,说明催化剂活性没有降低,B错误;
C.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时,温度875K时N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已经能够较好的去除NO,C错误;
D.加入CO后发生反应I,对反应II有抑制作用,但是CO自身也消耗NO,从题图来看加入CO后NO的去除效果更好,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H3PO2溶液中加入3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和两种阴离子。
①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②写出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3PO2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的数值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联氨(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N2H4性质与NH3类似。
①在水中,N2H4是一种二元弱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物质的量N2H4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①试比较、和HClO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
②写出H2SO3与过量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③. 变小
(2) ①. ②.
(3) ①. > HClO >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H3PO2中氢元素、氧元素分别为+1、-2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②向10mLH3PO2溶液中加入3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和两种阴离子,说明次磷酸是一元弱酸,对应的电离方程式为;
③H3PO2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增大,故的数值变小;
【小问2详解】
①在水中,N2H4是一种二元弱碱,则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②等物质的量N2H4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①Ka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强,由图表知,Ka:>HClO>,故酸性强弱:> HClO >;
②H2SO3与过量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化合价由+4升至+6,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至-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 碲(Te)是重要的稀有元素,被誉为“现代高新技术材料的维生素”。一种从碲化镉废料中(主要成分为CdTe、CdS、SiO2)回收Te和Cd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浸出”时,温度控制在80℃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氧化浸出”过程中CdT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该过程中双氧水与物料质量比对碲回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质量比高于0.6时,碲回收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浸”过程中,若H2O2过量,将增加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的用量.“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加快反应速率及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H2O2过度分解 ②. ③. 随着H2O2量的增加,TeO2转化为H2TeO3进入CdSO4溶液
(2) ①. Na2SO3 ②. SiO2和S
【解析】
【分析】碲化镉废料在稀硫酸、30%H2O2溶液条件下氧化浸出,CdTe、CdS溶解生成CdSO4溶液,Te元素转化为TeO2与SiO2形成沉淀得到粗TeO2,粗TeO2与30%H2O2溶液反应生成H2TeO3,SiO2生成沉淀除去,H2TeO3被Na2SO3溶液还原,经过过滤得到Te;CdSO4溶液经过沉淀得到CdS,CdS经过处理得到Cd。
【小问1详解】
“氧化浸出”时,温度控制在80℃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同时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H2O2过度分解;由工艺流程图知,“氧化浸出”过程中CdTe溶解生成CdSO4,根据进箭头是反应物、出箭头是生成物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配平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流程图可知,随着H2O2量的增加,TeO2转化为H2TeO3进入CdSO4溶液,故质量比高于0.6时,碲的回收率降低;
【小问2详解】
“溶浸”过程中,若H2O2过量,将增加“还原”过程中还原剂Na2SO3的用量;碲化镉废料在稀硫酸、30%H2O2溶液条件下氧化浸出,CdTe、CdS溶解生成CdSO4溶液和TeO2、S,TeO2、S、SiO2形成沉淀得到粗TeO2,故粗TeO2含有SiO2和S。
19. 氮的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研究氮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O和经反应Ⅰ和反应Ⅱ转化为,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Ⅰ. ,平衡常数;
Ⅱ._____ ,平衡常数;
①写出第Ⅱ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反应的_____(填“>”或“<”)0,平衡常数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下列措施既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加快生成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2)由实验测得反应Ⅱ的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_(填字母)。
(3)℃时,在刚性反应容器中投料比为的与发生反应,其中二聚为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
①时,若测得体系中的分压,则内_____。
②达到平衡时的分压,NO的转化率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kPa(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答案】(1) ①. ②. < ③. ④. b
(2)b(3) ①0.1 ②. 58.5 ③. 1.6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已知NO和经反应Ⅰ和反应Ⅱ转化为,已知反应Ⅰ:,可推知反应Ⅱ为;
②结合图1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Ⅰ的,
反应Ⅱ的,反应Ⅰ+反应Ⅱ可得到的;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左移,平衡转化率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
b.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平衡转化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
c.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小问2详解】
反应Ⅱ放热反应,升温,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量增加,故为b点;
【小问3详解】
①根据题意,初始压强,,
时,的分压,
则的压强变化为,NO的压强变化为
根据反应,故内;
②体系存在两个平衡体系,设NO的转化率为x,
,,解得;反应平衡常数转化率。
20. 某兴趣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设计了下面两组实验。
I.探究反应物浓度对的影响
(1).在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滴入5滴0.05FeCl3溶液、5滴0.15KSCN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此时测得溶液吸光度为。然后将溶液平均注入a、b、c三支试管中。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溶液的吸光度(溶液颜色越深,吸光度越大):
①配制100mL0.15KSCN溶液所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和____________。
②试管a和c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两支试管吸光度的大小关系:
η1__________η3(填“>”“<”或“=”)。
③已知η2<η0,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用0.50KI溶液、0.2%淀粉溶液、0.20K2S2O8溶液、0.10Na2S2O3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慢)
(2).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与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条件下,浓度~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画出降低反应温度时~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注意要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玻璃棒 ②. 溶液颜色的深浅对吸光度的影响 ③. > ④. 铁粉会和反应生成,使浓度减小,从而使逆向移动,颜色变浅。
(2)<2(3) ①. 2.0 ②. 保证反应物K2S2O3的浓度改变,而其他条件不变,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4)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置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是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根据实验方案是为了验证溶液颜色和吸光度的影响;从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可分析得到:铁粉会和反应生成,使浓度减小,从而使逆向移动,颜色变浅。
【小问2详解】
从所给反应看,当快反应中被耗尽后,慢反应产生的碘单质才能使淀粉变蓝,将已知中两个离子方程式相加得总反应方程式为,故<2。
【小问3详解】
为保证只有K2S2O3浓度一个因素变化,故溶液体积应该相等,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Vx=2.0。
【小问4详解】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增长;在作图时注意最终相等。
A.除去中的少量HCl
B.喷泉实验
C.制取少量干燥的
D.加热胆矾制取无水硫酸铜
装置
A
B
现象
①中无明显现象;②中产生浑浊
左边棉球变黄,右边棉球变蓝
结论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氧化性:Cl2>Br2>I2
装置
C
D
现象
a中产生灰白色固体;b中溶液褪色
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出现浑浊
结论
在此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未生成硫酸铜
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物质
H2CO3
H2S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
Ka2
—
0
40
80
160
260
700
800
32.8
30.7
29.9
29.4
29.2
28.8
28.8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吸光度
a
5滴m1FeCl3溶液
η1
b
少量还原铁粉
η2
c
5滴蒸馏水
η3
实验序号
体积V/mL
K2S2O3溶液
水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①
10.0
0.0
4.0
4.0
2.0
②
9.0
1.0
4.0
4.0
2.0
③
8.0
Vx
4.0
4.0
2.0
相关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kJ•m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0kJ•ml-1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部分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01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珠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珠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反应物,某二元弱酸在常温下的电离常数,,已知反应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