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金太阳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3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从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果醋时,需要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
B. 制作泡菜时加盐过多可能会导致泡菜咸而不酸
C. 发酵后,腐乳中肽、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
D. 发酵工程的目的是获得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
【答案】D
【分析】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详解】A、制作果醋时,其发酵菌种为醋酸菌,属于好氧型细菌,需要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
B、制作泡菜时加盐过多会导致乳酸菌失水死亡,可能会导致泡菜咸而不酸,B正确;
C、发酵后,豆腐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被分解,腐乳中肽、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C正确;
D、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和微生物细胞本身,D错误。
故选D。
2. 用白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采用适当方法可缩短腌制时间。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添加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B. 用沸水短时处理白萝卜块
C. 向容器中通入无菌空气D. 将白萝卜切成小块
【答案】C
【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详解】A、腌制过的泡菜汁中含有含量较高的乳酸菌,添加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增加乳酸菌浓度,可缩短腌制时间,A正确;
B、用沸水短时处理白萝卜块,可减少杂菌数量,有利用缩短腌制时间,B正确;
C、泡菜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厌氧型,需要保持无氧环境,C错误;
D、将白萝卜切成小块,增大萝卜与乳酸菌的接触面积,可缩短腌制时间,D正确。
故选C。
3.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酸奶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醋时,表面产生的菌膜是由醋酸菌形成的
B.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 参与上述四种传统发酵食品制作过程的微生物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D. 腌制泡菜时间过短,泡菜中酸性弱杂菌少,亚硝酸盐含量高
【答案】A
【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详解】A、家庭制作果醋时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A正确;
B、乳酸菌为厌氧菌,需一直密封发酵,B错误;
C、真核生物才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没有,上述四种传统发酵食品制作过程的微生物中醋酸菌、乳酸菌没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
D、泡菜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错误。
故选A。
4. 获取纯净微生物的关键在于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牛奶一般通过100℃煮沸5~6min来消毒
B. 紫外线照射30min可以杀死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C. 吸管和培养皿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D. 接种环、试管口、棉塞通过灼烧灭菌法进行灭菌
【答案】B
【分析】无菌操作技术有消毒和灭菌,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详解】A、牛奶不耐高温,牛奶的消毒应采用巴氏消毒法,即在62-65℃条件下消毒30分钟或在80-90℃条件下处理30s~1分钟,A错误;
B、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可用紫外线照射30min进行消毒,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B正确;
C、吸管和培养皿通常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C错误;
D、接种环、试管口等实验中频繁使用的常使用灼烧灭菌法,棉塞不能使用灼烧灭菌法,D错误。
故选B。
5. 在传统白酒酿造的过程中,酵母菌是最主要的功能性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酵母菌代谢产生的风味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实验小组对酿酒酵母菌进行平板划线的纯培养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配制好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放入干热灭菌箱内灭菌
B.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后倒入培养基
C. 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到第二次划线结束,即完成接种
D. 将接种后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D
【分析】1、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其操作步骤是:(1)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2)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3)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消灭试管口杂菌的目的;(4)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菌液中取出一环菌种;(5)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6)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伸入平板内划3 ~ 5条平行线,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7)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向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第五区的划线与第一区划线相连;(8)将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
2、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菌落。
【详解】A、将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A错误;
B、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将培养皿盖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B错误;
C、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第二次划线,重复该操作,一般做第三、四、五次划线,以便于得到单菌落,C错误;
D、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设置空平板的目的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D正确。
故选D。
6. 传统发酵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和农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两者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
【详解】A、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而传统发酵技术通常为家庭、作坊式生产,A正确;
B、传统发酵技术所利用的菌株是原料中的自带菌株,多是混合菌种发酵,而发酵工程是利用人工培育的菌株进行发酵,菌株多为人工分离、选择和培育所得,一般为单一菌种,B错误;
C、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是天然存在的菌种,没有进行严格的灭菌,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为液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C正确;
D、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食品更安全,发酵时间短,D正确。
故选B。
7. 微生物的培养基类型较多,一般可根据其用途、物理性质以及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细菌的鉴定和分离时,应使用固体培养基,以便分析菌落特征和数量
B. 获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时,多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摇床培养,以利于细胞增殖和代谢的进行
C. 从液体培养基中取样对细菌计数时,还须用到的有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
D. 常用琼脂作为凝固剂来配制固体培养基
【答案】C
【分析】对微生物计数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或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菌落数间接计数。微生物实验完成后需先灭菌后再对相关工具进行洗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详解】A、常见进行细菌的鉴定和分离,应使用固体培养基,以便通过分析菌落特征和对菌落数量的统计以达到目的,A正确;
B、摇床的使用,可以让营养物质和细胞接触更充分,有利于细胞增殖和代谢的进行,B正确;
C、血细胞计数板常用于相对较大的酵母菌细胞、霉菌孢子等的计数,细菌计数板常用于相对较小的细菌等的计数,C错误;
D、固体培养基制作时常用琼脂作为凝固剂,D正确。
故选C。
8. 伊红—亚甲蓝染料可以使大肠杆菌菌落呈特殊的深紫色。为了检验某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某同学配制了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培养基的部分成分和含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蛋白胨只提供氮源,琼脂提供碳源
B. 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只允许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C.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此培养基中应该再添加抗生素
D. 若平板上深紫色菌落过多,则说明该饮用水可能污染严重
【答案】D
【分析】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表中琼脂仅作为凝固剂,不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A错误;
B、某同学配制了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错误;
C、该培养基是为了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如果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则会杀死大肠杆菌,不能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C错误;
D、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菌落颜色为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的紫黑色菌落数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若平板上深紫色菌落过多,则说明该饮用水可能污染严重,D正确。
故选D。
9. “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酒精性肝病的危害仅次于病毒性肝炎,雪莲次生代谢物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雪莲次生代谢物的大致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雪莲中提取的次生代谢物是雪莲生长所必需的
B. 经射线处理①后可能获得雪莲培养物高产的细胞
C. 切取雪莲茎尖后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可获得脱毒苗
D. 工厂化生产雪莲的次生代谢物不利于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答案】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次生代谢物不是雪莲生长必需的产物,A错误;
B、可用射线处理①愈伤组织,促使其发生突变,从中筛选可能有雪莲培养物高产的细胞,B正确;
C、切取雪莲茎尖后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C错误;
D、工厂化生产雪莲的次生代谢物,减少对自然界中野生雪莲的采集,有利于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D错误。
故选B。
10. 萝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甘蓝和萝卜体细胞杂交植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时常用物理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
B. 离体培养X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 经检查发现离体培养X时有污染,可能是外植体灭菌不彻底
D. 为诱导融合体产生不定根,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要比生长素多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灭活病毒诱导法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不能用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A错误;
B、图中X经过离体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所以X是愈伤组织,离体培养X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才能出芽生根,B正确;
C、经检查发现离体培养X时有污染,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外植体不能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
D、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形成,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形成,所以为诱导融合体产生不定根,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D错误。
故选B。
11.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农牧业及医药卫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充分显现出生命科学在生活和生产上的魅力。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黑曲霉菌进行发酵可以生产柠檬酸
B. 以制糖工业的废料为原料发酵可获得称为单细胞蛋白的物质
C. 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实现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乙醇
D. 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获得谷氨酸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详解】A、通过发酵工程可生产食品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可以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A正确;
B、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B错误;
C、纤维素属于多糖,经分解后能形成葡萄糖,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实现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乙醇,C正确;
D、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弱碱性或偏中性的环境中发酵可获得谷氨酸,D正确。
故选B。
12. 石斛是一种珍贵的兰科药用植物,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其结实率低。现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扩大石斛的生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脱分化过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来去除细胞壁
B. 愈伤组织只能分化为芽或根,其不具有全能性
C. 所得试管苗应该移栽到富含糖类物质及多种激素的基质上,以适应外界环境
D. 不考虑突变,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与外植体供体植株的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D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2、组织培养的流程:取材、消毒→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移栽成活。
【详解】A、在脱分化过程中,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来去除细胞壁,A错误;
B、愈伤组织是经过脱分化形成的,且愈伤组织能发育为完整植株,具有全能性,B错误;
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糖类物质,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不考虑基因突变,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与外植体供体植株的遗传物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13. 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利用大麦生产啤酒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麦发芽的过程中产生淀粉酶,破碎过程使淀粉酶与淀粉接触,促进糖化
B. 蒸煮冷却过程可使糖化过程终止,也可以对糖液进行灭菌
C. 过滤消毒过程可杀死啤酒中的所有微生物,延长啤酒的保存期
D. 与传统酿酒技术相比,发酵工程所用的菌种纯度更高,生产的酒的品质更好
【答案】C
【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
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属于真核生物,适宜酵母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8~25°C。
【详解】A、大麦发芽的过程中产生淀粉酶,破碎过程使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促进糖化(即淀粉产生葡萄糖等的过程),A正确;
B、蒸煮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丧失,因此蒸煮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该过程需要冷却后再接种,防止菌种被烫死,B正确;
C、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以延长它的保存期,C错误;
D、与传统酿酒技术(自然条件、混菌发酵)相比,发酵工程(控制条件、单一菌种发酵)所用的菌种纯度更高,生产的酒的品质更好,D正确。
故选C。
14. 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处理含油脂废水。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能增加目的微生物数量
B. ②过程称为稀释,③过程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
C. Ι号培养基需要配制以油脂为唯一碳源营养成分
D. 统计ΙΙ号培养基的菌落数来计算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
【答案】D
【分析】实验室微生物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详解】A、据图可知①过程能增加目的微生物数量,A正确;
B、图中②过程进行的是梯度稀释,③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是涂布平板法,B正确;
C、该实验目的是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Ι号培养基需要配制以油脂为唯一碳源的营养成分,能在上面生长的微生物即为能产脂肪酶的菌株,C正确;
D、Ⅱ号培养基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用来统计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D错误。
故选D。
15. 凯里红酸汤是贵州省凯里市特产,其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凯里红酸汤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酸汤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
B. 食盐、大蒜、白酒等既可调味又可抑制杂菌生长
C. 过期红酸汤表面产生的白膜通常与酵母菌增殖有关
D. 装坛时要留1/3空间,以创设利于发酵的有氧条件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形成红酸汤的过程,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详解】A、红酸汤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A 正确;
B、食盐、大蒜、白酒等既可调味又可抑制杂菌生长,故制作红酸汤时可适当加入上述物质,B正确;
C、过期红酸汤表面产生的白膜,这是酵母菌繁殖引起的,C正确;
D、凯里红酸汤的发酵主要以乳酸菌为主,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D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蓝莓营养丰富,不仅富含常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极为丰富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因此又被称为"皇后”和“浆果之王”。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除去枝梗,再进行冲洗
B. 过程③在糖源充足、氧气不足时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
C. 在过程④时,为避免杂菌污染,榨出的蓝莓汁需经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D. 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答案】D
【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若缺少糖源、氧气充足,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蓝莓破损,防止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A错误;
B、过程③是果醋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B错误;
C、过程④果酒制作的菌种的来源于蓝莓皮上野生的酵母菌,若对蓝莓汁进行灭菌会导致酵母菌被杀死,无法进行该发酵过程,C错误;
D、在没有糖源的情况下,醋酸菌可以把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故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D正确。
故选D。
17. 火龙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火龙果为材料可制作果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瓶进行果酒发酵,一段时间后闻到了酒香,但是再过一段时间,酒却变酸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酒发酵过程中,a和b两个气阀都要关闭,使瓶中保持无氧环境
B. 若在装置中增加酵母菌菌种的数量后再发酵,果酒的产量会明显提高
C. 果酒变酸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导致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了醋酸
D. 使用经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进行酒精检测时,试管中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答案】CD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详解】A、果酒发酵属于无氧发酵,无氧发酵阶段气阀a一直关闭,气阀b应定期打开,A错误;
B、果酒的产量主要由底物的量决定,增加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果酒产量,所以若在装置中增加酵母菌菌种的数量后再发酵,酵母菌会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故果酒的产量不会明显提高,B错误;
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出现酒变酸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有氧条件下产生了醋酸,C正确;
D、可以使用经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进行酒精检测,如果有酒精产生,试管中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正确。
故选CD。
18. 若棒状杆菌中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导致棒状杆菌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则称之为精氨酸依赖型菌。野生型棒状杆菌经诱变、筛选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①为将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甲培养基上,待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将甲培养基中的菌落转移到乙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都能合成
B. 乙培养基中缺乏精氨酸,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C. 下一步应从乙培养基中选出A菌株作为所需菌种
D. 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D
【分析】图中①表示将紫外线照射处理的菌液接种在含精氨酸的培养基上,②表示继续培养在缺乏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甲中有A、B两种菌落,乙中只有A菌落,精氨酸依赖型菌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甲中A表示野生型菌株,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
【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不能合成,A错误;
B、甲中有A、B两种菌落,乙中只有A菌落,精氨酸依赖型菌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所以甲中A表示野生型菌株,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培养基甲是完全培养基,培养基乙中缺乏精氨酸,B不能生长,培养基乙是选择培养基,B正确;
C、甲中有A、B两种菌落,乙中只有A菌落,精氨酸依赖型菌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所以甲中A表示野生型菌株,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下一步应从培养基甲中选出B菌株作为所需菌种,C错误;
D、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所以紫外线照射可以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BD。
19. 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紫罗兰新品种,过程如图1所示。他们还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1~4)中的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可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在无菌水中进行
B. 过程②可用电融合法,筛选到的杂种细胞不含叶绿体
C. 图2中,2属于杂种植株,该植株是四倍体,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D. 图2中,1、3、4均是抗病性强的植株
【答案】C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详解】A、过程①可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A错误;
B、过程②需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杂种细胞中含有叶绿体,B错误;
C、图2中,2属于杂种植株,该植株是异源四倍体,能产生可育的配子,C正确;
D、图2中,2和4是抗病性强的植株,它们有紫罗兰表达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而1和3没有,D错误。
故选C。
20. 中药治疗疾病多用复方,三白草和鱼腥草因疗效接近而经常搭配在一起使用。某研究机构欲生产出同时含有三白草和鱼腥草成分的有效成分D,并实现有效成分D的工业化生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通常用胰蛋白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 过程②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该过程成功的标志是两个细胞核融为一体
C. 过程③使细胞失去了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该过程细胞的全能性降低
D. 过程④可先将愈伤组织置于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再提取有效成分D
【答案】ABC
【分析】图示为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为去除细胞壁,②为原生质体融合,③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④提取代谢产物。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过程①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错误;
B、图中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该过程成功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B错误;
C、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就是让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为未分化的细胞-愈伤组织的过程,该过程细胞的全能性升高,C错误;
D、过程④为了提取到更多的代谢产物,可先将愈伤组织置于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再提取有效成分D,D正确。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食品制造、衣物洗涤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酒制作前一般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酒精进行______(填“灭菌”或“满毒”)。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2)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超过1.2%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
(3)家庭自酿的果酒、果醋等发酵食品容易腐败。包装上写着“105℃高温瞬时灭菌”的发酵食品,其包装上还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
【答案】(1)①. 消毒 ②. 18~25
(2)①. 提供无氧环境 ②. 新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③. 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3)高温杀灭了微生物
【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20℃左右,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
(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葡萄酒制作前一般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酒精进行消毒。
(2)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创造无氧环境。新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低,因此腌制时选用新鲜的蔬菜为宜。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3)超市里的果酒,果醋饮料不易腐败的原因是高温杀死了微生物。
22. 束顶病毒是引起香蕉束顶病的病原体。农业上,常用感病植株的茎尖作外植体培养脱毒香蕉,相关过程如图1所示。香蕉细胞会往细胞外排出有机物M。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体其他部位相比,选取感病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的优点是______。处理外植体时经常使用次氯酸钠、______进行消毒。
(2)实验中过程①称为______,实验中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其相对用量会影响分化的方向。若要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芽,则两种植物激素的用量关系应该设置在图2的____________区域。
(3)脱毒苗______(填“会”或“不会”)有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该团队欲探究香蕉中的某有机物M是否具有抗癌作用,若设计实验,以乳腺癌细胞为材料,检测癌细胞的凋亡率,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
【答案】(1)①. 植株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②. 酒精
(2)①. 脱分化 ②. B
(3)①. 会 ②. 是否添加有机物M
【分析】植物脱毒是将新生的病毒携带量少的植物茎尖作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完整植株。
(1)在培育脱毒苗过程中,因植株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所以被选作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常用酒精、次氯酸钠等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2)实验中过程①称为脱分化,实验中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二者比例较低时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芽,所以应该对应图2中的B区域。
(3)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不具有抗病毒能力,会有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若要检测有机物M是否有抗癌作用,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有机物M。
23. 随着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草莓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育苗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种苗带毒现象普遍,造成优良品种逐年退化。研究人员利用草莓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现了无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步骤①到步骤②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步骤②要进行照光培养,照光的作用是______。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
(3)若要获得突变体,适合作为诱变处理的对象的是______(填“茎尖”、“愈伤组织”或“试管苗”),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以草莓幼苗茎形成层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愈伤组织细胞和胚状体细胞都已经出现了脱分化
B. 暗处理时间的长短对脱分化率的影响小于再分化率的
C. 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利于草莓胚状体的形成
D. 草莓茎形成层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周
【答案】(1)①. 脱分化和再分化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②. 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①. 蔗糖浓度下降 ②. 提供能源、调节渗透压
(3)①. 愈伤组织 ②. 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 (4)BC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步骤①的培养基是为了形成愈伤组织,步骤②的培养基为了形成生根并形成试管苗,从步骤①到步骤②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脱分化和再分化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步骤②要进行照光培养,照光的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蔗糖浓度下降。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提供能源、调节渗透压。
(3)要获得突变体,适合作为诱变处理对象的是愈伤组织,原因是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
(4)A、愈伤组织是由已分化的细胞变为未分化的细胞,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来,因此愈伤组织没有出现脱分化,胚状体出现了脱分化,A错误;
B、愈伤组织的变化属于脱分化,胚状体的变化属于再分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虽然有一个突变,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后期变化较小,而胚状体的诱导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且明显的趋势,B正确;
C、胚状体的诱导率随着暗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且明显的趋势,因此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利于草莓胚状体的形成,C正确;
D、由胚状体诱导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在1~2周,诱导率数据较大,暗处理1~2周左右是诱导胚状体的最佳时间,D错误。
故选BC。
24. 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Ⅰ~Ⅴ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培养基时,常需要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___。培养细菌时,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___。
(2)步骤Ⅰ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若经过步骤Ⅱ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Ⅰ步之前______再进行接种。步骤Ⅲ接种时,应挑选______(地“①”“②”或“③”)号菌落。
(4)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②. 中性或弱碱性
(2)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培养后,菌落在平板上是均匀分布的
(3)①. 进一步稀释 ②. ①
(4)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能分辨出死菌或活菌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常见的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1)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常需要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和维生素。培养细菌时,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2)步骤Ⅰ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判断依据是培养后,菌落在平板上是均匀分布的。
(3)若经过步骤Ⅱ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说明稀释液浓度过高,则应在第Ⅰ步之前进一步稀释再进行接种。步骤Ⅲ接种时,应挑选①号菌落,原因是透明圈较大。
(4)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原因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能分辨出死菌或活菌。
25.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
(2)图1和图2是培养某土壤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不同,用这2种方法接种后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
(3)下列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 A培养基配方
表2 B培养基配方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______(填“A”或“B”)培养基配方,原因是______。
(4)3位同学对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106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6;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246和256,取平均值238;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4、212和259,取平均值165。
在3位同学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
【答案】(1)①. 脲酶 ②.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 来合成有机物
(2)菌落 (3)①. B ②. B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4)1.19×109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常见的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1)土壤细菌可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CO2和NH3,所以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脲酶。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 来合成有机物。
(2)图1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2的接种方法是划线平板法,用这2种方法接种后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菌落。
(3)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所以应选择B培养基配方。
(4)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8/0.2×106=1.19×109。
选项
比较项目
传统发酵技术
发酵工程
A
规模
通常为家庭、作坊式生产
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B
菌种
选育的单一优良菌种
天然的混合菌种
C
发酵形式
固体、半固体为主
液体、半固体为主
D
产量品质
发酵时间更长,产量较小
品质更高,更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成分
蛋白胨
蔗糖
乳糖
K2HPO4
琼脂
含量
10.0g
5.0g
2.0g
2.0g
12.0g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1000mL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1000mL
生物:吉林省金太阳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金太阳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金太阳吉林省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金太阳吉林省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金太阳吉林省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金太阳吉林省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金太阳505B): 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金太阳505B),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