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温州苍南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温州苍南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25个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25个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工整书写。
1.卷面书写;
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1. 书写句子:
请用楷书将下面这首诗竖着写在右边的空白书签上,注意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诗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和书签的格式。
书签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认真抄写题目中的诗句,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遗、得、绝、事、躬”的正确书写。
积累运用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世间万物带给我们独特的体验:白鹭站在如jìng xiá( )似的田里的美景让人chēng zàn( );鲜红的水果使人一见就生ài mù( )之心;珍珠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爱国自古以来激荡着我们的情感:从jīn bì huī huáng( )变成一片废墟,圆明园的huǐ miè( )让人心痛不已。
【答案】 ①. 镜匣 ②. 称赞 ③. 爱慕 ④. 难以置信 ⑤. 金碧辉煌 ⑥. 毁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匣、赞、慕、碧、毁”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客栈(zhàn) 冠军(guàn) 发酵(jià)
B. 侵略(luè) 水浒(hǔ) 擅长(shàn)
C. 嗜好(shì) 烟熏(xūn) 炊烟(chuī)
D. 悄然(qiǎ) 节俭(jiǎn) 嫉妒(j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B.侵略(luè)——lüè。
故选B。
4.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众星拱月(捧着)
B. 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C. 题临安邸(旅店)
D.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众星拱月”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其中“拱”是环绕的意思。
故选A。
5. 将句中画线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做人必须饮水思源,切不可恩将仇报。(盼星星盼月亮)
B. 既然你专程来问我的意见,我就直言不讳了。(打开天窗说亮话)
C. 这是他辛苦做出的饭,你就不要百般挑剔。(横挑鼻子竖挑眼)
D. 大家都不赞成,小明孤掌难鸣,不得不算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和俗语的理解与运用。
A.饮水思源:指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其本。盼星星盼月亮: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二者的意思不同,不可替换。
B.直言不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释义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C.百般挑剔:在细节上过分苛刻指责。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挑剔;多方挑剔;千方百计挑剔毛病。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D.孤掌难鸣:意思为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故选A
6. 下面是小磊整理的“民间故事”读书笔记,其中记录有误的一项是( )
A. 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终化成了一对美丽的蝴蝶。
B. 田螺姑娘之所以帮助年轻人是因为年轻人家里世代饲养田螺。
C. 小牧羊人踏上旅途是为了寻找三只会唱歌的苹果。
D. 《列那狐的故事》中的列那狐既幽默又狡猾,经常捉弄其他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间故事的理解。
B.《田螺姑娘》主要讲了有个孤苦伶仃的青年农民,靠给地主种田为生,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劳动。后来,他在田里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就把它带回家,精心用水养着。后来,田螺姑娘为了报恩,就帮助他做饭菜和家务。
田螺姑娘之所以帮助年轻人,不是因为年轻人家里世代饲养田螺,而是因为年轻人身世悲苦,天帝同情他,还因为年轻人乐于帮助别人,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无论邻居们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
故选B
7. 下列各组词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世闻名 得意忘形B. 持之以恒 诡计多端
C 臭名远扬 足智多谋D. 呕心沥血 才华横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感情色彩。
A.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一般是用来形容非常著名、有名的事物。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举世闻名”是褒义词,“得意忘形”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同。
B.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
“持之以恒”是褒义词,“诡计多端”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同。
C.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
足智多谋: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足智多谋”是褒义词,“臭名远扬”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同。
D.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才华横溢:指才华充分显露出来。
“呕心沥血”“才华横溢”都是褒义词,感情色彩相同。
故选D。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用“眉目”写句子。
(1)表示容貌:___________
(2)表示事情的头绪:___________
【答案】(1)这个女孩眉目清秀。
(2)这道题小明尽管反复思考,可还是没有眉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结合所给意思“眉目”表示容貌,回想看过的某个人的外貌,用“眉目”写句子。
示例:姐姐长得眉目清秀,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结合所给意思“眉目”表示事情的头绪,可以写某人思考的情景或者某件事情的进展。
示例:他说的那件事刚有点儿眉目。
9. 按要求填一填。
(1)景中品韵味。在郭沫若眼里,白鹭是一首______的诗。色素的_____,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_____。
(2)诗中悟真情。“______,______”是陆游抒发未见祖国统一的悲愤;
(3)文中明古训。珍时是岳飞告诫我们的______”;是陶渊明劝诫我们的“_____,_____”。
【答案】 ①. 精巧 ②. 配合 ③. 适宜
④. 死去元知万事空 ⑤. 但悲不见九州同 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⑦. 及时当勉励 ⑧. 岁月不待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
(1)选自课文《白鹭》,默写时注意“精、配、适”容易写错。
(2)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默写时注意“莫、悲”的正确书写。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东晋陶渊明的《杂诗》,意思是: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默写时注意“勉、励、待”的正确书写。
阅读实践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资料一: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屡有修缮(shàn)扩建,用时150多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
资料二:
马首铜像是圆明园中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它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后,马首铜像流失海外。2007年8月,中国香港爱国企业家何鸿燊(shēn)先生出资6910万元港币购回,结束了马首铜像百余年离散漂泊,并将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成为一百多年来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0. 假如你要在《朗读者》节目上朗读《圆明园的毁灭》下列朗读提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读选文第①自然段时语气应自然、从容,体现自豪赞叹之情。
B. 朗读选文第②自然段时语速稍慢,应带着对这段历史的悲愤之情。
C. 朗读选文①②自然段时语气语速不变,体现连贯自然之感。
D. 朗读选文①②自然段时语速语气应有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
11. 我想向别人介绍圆明园建筑宏伟这个特点,资料一中的哪个信息对我没有帮助?( )
A.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B. 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C. 圆明园建成以及修缮扩建,用时150多年。
D. 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
12. 借助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读懂选文,请填写表格进行整理。
13. 结合资料,我对圆明园及其毁灭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圆明园规模之大。
B. 我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更加地愤怒。
C. 我对圆明园流失文物数量之多感到震惊。
D. 我知道了圆明园的大量文物已顺利回归。
14. 结合资料,通过整理,我明白了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了
__________
【答案】10. C 11. D
12. ①. 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②. 任意破坏、毁掉 ③. 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3. D
14. 与圆明园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朗读语气。
阅读选文内容可知,第①自然段表达了作者自豪赞叹之情,朗读时语气应自然、从容;第②自然段描写是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惋惜。朗读时语速稍慢,读出对这段历史的悲愤之情。所以前后两个自然段朗读时语速语气应有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故选项C中“朗读选文①②自然段时语气语速不变,体现连贯自然之感”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资料内容的分析。
要介绍圆明园建筑宏伟应该围绕对建筑的描写内容来说,选项D“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介绍的是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数量,与圆明园建筑宏伟无关。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信息提取。
根据第②自然段“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可知“毁灭”处空应填: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任意破坏、毁掉。根据第②自然段“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可知“辉煌”处应填: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资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资料一、二内容可知,圆明园流失文物数量非常之多,结合资料二中何鸿燊先生将购回的马首铜像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可知,选项D中“圆明园的大量文物已顺利回归”的说法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概括。
《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通过阅读可知,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情景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孟姜女哭长城
①秦朝的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巧遇来逃难的范喜良。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正派人到处抓人做劳工,不知已经饿死、累死了多少人!
②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勤劳善良的孟姜女。他俩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③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座,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听见外面鸡飞狗叫的声音,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
④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她想: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行装,上路了。
⑤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她到达了长城。然后,她听其他劳工说,他们这儿有个新来的叫范喜良,不过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⑥猛地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 ),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 )?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 ),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15. 请用四字小标题形式按顺序概括短文内容。
16. 请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里。
千难万险 感天动地 痛断柔肠
17. 下面对秦始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一心为民,修筑长城,是一代明君。
B. 秦始皇非常残暴,为了修筑长城,派人到处抓人做劳工,不知饿死、累死了多少人。
C. 秦始皇修筑长城,使人们家破人亡,但长城也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抵御了外来入侵者。
18. 画波浪线的句子情节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
【答案】15. 成亲被抓 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
16. 千难万险 痛断柔肠 感天动地 17. A
18. 走过一条条路,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不知经过多少困难,历经多少磨炼,走得筋疲力尽,饥寒交迫。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她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往前赶。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段意的概括。
解答此题时,可以根据各段的主要内容列出小标题。第①-②自然段讲述了孟姜女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巧遇逃难的范喜良并把他救了下来,可以概括为“巧救喜良”;第③自然段讲述了成亲那天范喜良被抓走的事,可以概括为“成亲被抓”;第④-⑤自然段讲述了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找丈夫,可以概括为“千里寻夫”;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述了孟姜女得知丈夫已经死去,直哭了十天十夜,把长城都哭倒了,可以概括为“哭倒长城”。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感天动地: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痛断柔肠:柔软的心肠被割断。形容伤心疼痛到了极点。
结合语境,该句意是指: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众多困难和危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心痛?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动了苍天和大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
故依次选填“千难万险”“痛断柔肠”“感天动地”。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A.阅读短文,从第①自然段“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正派人到处抓人做劳工,不知已经饿死、累死了多少人!”和第⑥自然段“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这些语句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不顾人们的生死,并不是一代明君。此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解答时,结合短文的主题完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路途遥远,一路上寒风酷暑,风霜雨雪,带的干粮也不够吃,衣服单薄,脚上已经走得磨了好多泡,每走一步都很煎熬,还遇上了山匪劫掠,要她做压寨夫人。
鸟是树的花朵
①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看吧,这就冬天了!
②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③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侯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④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⑤实际上,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⑦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当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它们都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那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
⑧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19.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
(2)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 )
20. “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这一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B. 比喻和排比C. 拟人和排比
21. “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一年四季都有各种鸟儿落到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仿佛是树上千姿百态的花朵
B. 作者用了比喻,把鸟儿比作花朵,是为了写出鸟儿的颜色好看
C. 春天来了,鸟儿飞来了,树上的花朵也就开了
22. 第⑧自然段画双横线的句子中,为什么说入也会感谢鸟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_____________
23. 仔细品味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弹性”一词的特别之处,说说它好在哪果?
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无所顾忌 ②. 婀娜 20. A 21. A
22. 树木是自然界给予所有生命的馈赠,树木的美好生长是自然界稳定的重要保证,而鸟使树木一年四季免受虫害,所以人也会感谢鸟。
23. “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冬天无形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地词语。
(1)根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这个意思,文中第④自然段“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的“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2)根据“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这个意思,文中第⑥自然段“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的“婀娜”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或女子身姿优雅,亭亭玉立;也形容女子轻盈柔美。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句子中把“鸟儿们”比作“花朵”,把树枝间的鸟儿们说成是“排练舞蹈,播放音乐”。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实际上,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可知“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指的是一年四季都有各种鸟儿落到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仿佛是树上千姿百态的花朵。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组织语言表达。根据第⑧自然段“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这句话意思是说,一年四季的鸟儿会吃掉一年四季中树上的虫子,保护树木。因此,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从中我感受到:人感谢鸟儿的原因是鸟儿一年四季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并陪伴人们,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因此,人们也感谢鸟儿。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第④自然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这句话作者运用通感的描写手法,将冬天的景象表现得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季节的喜爱。句子中“弹性”一词的特别之处是:小鸟上上下下的跳跃冲撞了风,好像是风很有弹性,实际上是说小鸟的活泼与灵动给冬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4. 习作表达
我们身边有很多特点鲜明的人,如慈爱的妈妈、敬爱的老师、调皮的同学……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用文字把他(她)“画”出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他(她)的特点。要求:语句通顺,事例具体,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爱哭鬼表弟
我的表弟小时候特别爱哭,随便说他一句,他都能立马挤出眼泪。可他外表看起来却是一个十足的小小男子汉,他剃着个“海中地”发型,皮肤黑黑的。
有一次,爸爸、我、表弟一起打篮球。爸爸投了一个篮,可没想到篮球在掉下来的时候砸到了表弟的手。我心中暗骂:篮球呀篮球,你砸谁也不能砸他啊,接下来又要开始听“广播”了。果不其然,表弟的眼眶泛红了,眼睛也湿润了。这时,我另外一个小表弟却在一旁大声喊道“啦啦啦啦啦啦!爱哭鬼开始广播啦!三、二、一!”话音刚落,表弟就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又见没有多少人理他,便吹起了他的专属“冲锋号”,找妈妈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我则被派去侦察情况。到了妈妈那儿,我把耳朵贴在门缝上,开始了偷听。妈妈没有说话。明显是让表弟哭个够,然后便听到了表弟抑扬顿挫的“笛声”,别说还怪好听的呢。后来便听到了妈妈的长篇大论:哭也不能解决问题啊,所以我们不能哭,要坚强面对困难,勇于面对……可能是妈妈的“唐僧经”念得过于专业,表弟还真止住了哭,不过,下回遇到事,他还是照常摆开阵势,哭个没完没了。
哎呀,表弟,你啥时候才能不再是爱哭鬼,而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这是一篇写人作文,要求写出人物特点,写人物就一定要写相关的事迹,要让事迹引起读者的共鸣,还需要灵活运用必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式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要记住描写事情是为了人物服务,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需加入人物描写,把人写“活”,结尾可以通过自己的感悟把主题升华,照应主题。最后,注意要求字数,结构完整,字迹工整。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通过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用上修辞使描写更形象。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辉煌
毁灭
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统统掠走、___、_____
________
化成灰烬仅用半个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温州永嘉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温州永嘉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温州洞头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卷面书写,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