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

    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
    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
    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生物联考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构成生物膜系统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必不可缺的结构
    B.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功能区别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推测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的值可能高于线粒体外膜的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膜增加酶附着位点的表现方式不同
    【答案】A
    【分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内质网膜可以通过囊泡转化为高尔基体膜。
    【详解】A、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错误;
    B、由于功能不同,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功能区别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
    C、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具有呼吸酶,推测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的值可能高于线粒体外膜的,C正确;
    D、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能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酶附着位点,D正确。
    故选A。
    2. ATP可作为一种药物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是生物体内所有耗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C. 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去磷酸化
    D. ATP的水解产物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答案】B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
    【详解】A、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但也有少数由NADPH、GTP、UTP等提供,A错误;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ATP,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B正确;
    C、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C错误;
    D、ATP的水解产物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错误。
    故选B。
    3. 胆固醇在脂膜中的分布如图所示。在低温环境下,胆固醇能阻止磷脂分子的运动,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保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C、H、O是胆固醇重要的组成元素
    B.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蛋白和膜脂密切相关
    C. 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作为信息分子的受体
    D. 水分子能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空隙
    【答案】C
    【分析】胆固醇是脂质中固醇的一种,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详解】A、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A正确;
    B、大多数膜蛋白和膜脂是可以运动的,故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胆固醇不可作为信息分子的受体,C错误;
    D、水分子是小分子物质,能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空隙进出细胞,D正确。
    故选C。
    4. 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保持相同
    B. 与滴加肝脏研磨液组相比,滴加 Fe3+溶液组冒出的气泡更多
    C. 水浴加热后,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会冒出气泡
    D. 该实验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B
    【分析】一、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二、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各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A正确;
    B、酶具有高效性,与滴加肝脏研磨液组相比,滴加 Fe3+溶液组冒出的气泡较少,B错误;
    C、过氧化氢在常温能自发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加热能使反应加快,C正确;
    D、与加Fe3+试管相比,加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的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得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更强,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B。
    5. 实验小组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a~d四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测得实验前后原生质体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引起细胞渗透失水
    B. b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 实验后,c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D. 实验后,d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大
    【答案】D
    【分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表皮细胞液泡逐渐缩小,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表皮细胞液泡逐渐增大,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减弱。
    【详解】A、由图可知,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小于1,实验后原生质体长度变短,说明a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引起细胞渗透失水,A正确;
    B、由图可知,在b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小于1,实验后原生质体长度变短,细胞失水,因此b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
    C、由图可知,在c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小于1,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因此实验后,c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C正确;
    D、由图可知,在d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大于1,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变小,D错误。
    故选D。
    6. Rubisc是一种酶,可催化CO2固定,也能催化O2与C5结合。已知CO2与O2竞争性结合Rubisc的同一活性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与C5结合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B. 由题干信息可知,Rubisc的催化不具有特异性
    C. 提高O2的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D. 高浓度CO2条件下,Rubisc活性提高有利于C3的生成
    【答案】D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
    【详解】A、根据题意“Rubisc是一种酶,可催化CO2固定,也能催化O2与C5结合”可知,Rubisc位于叶绿体基质中,故O2与C5结合的场所也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
    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Rubisc具有两种功能:可催化CO2固定,也能催化O2与C5结合,因此该酶具有特异性,B错误;
    C、提高O2浓度,会促进O2与C5结合,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CO2固定),C错误;
    D、结合题干已知CO2与O2竞争性结合Rubisc的同一活性位点,高浓度CO2条件下,Rubisc活性提高有利于C3的生成,D正确。
    故选D。
    7. 叶片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b6f复合体能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质子(H⁺)转移到类囊体腔内,该过程需要依赖水光解时产生的电子(e⁻)的推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类囊体膜上的b₆f复合体有传递e⁻的功能
    B. 水光解产生的H⁺和e⁻与NADP⁺结合生成NADPH
    C. H⁻经过X 的协助跨膜运输时可为 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D. 抑制b6f复合体的功能,会引起生成的 ATP增多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光合色素复合体可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H+和O2,b6f复合体能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质子(H+)转移到类囊体腔内。
    【详解】A、图示过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是光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故可推知b6f复合体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根据图可知,b6f复合体有传递e⁻的功能,A正确;
    B、由图可知,水光解产生的H+和e⁻与NADP⁺结合生成NADPH,B正确;
    C、由图可知,H+经过X(载体蛋白)的运输属于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H+经过X 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该过程伴随有ATP的生成,因此H+经过X 的协助跨膜运输时可为 ATP的合成提供能量,C正确;
    D、b6f复合体具有传递电子(e⁻)的功能,并且将质子(H+)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内,形成跨膜的H+浓度梯度,且H+浓度梯度通过X的驱动产生ATP,若抑制b6f复合体的功能,就无法形成H+浓度梯度,会引起ATP生成 减少,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间期,DNA、中心粒和染色体的数量均加倍
    B. 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 后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的形态是不同的
    D. 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
    【答案】D
    【分析】细胞周期:(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DNA、中心粒数量均加倍,但染色体的数量是在后期加倍,A错误;
    B、动物有丝分裂前期,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所以细胞的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是相同的,C错误;
    D、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细胞膜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D正确。
    故选D。
    9.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在外源转录因子的作用下,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在再生医学上有巨大的潜力。其制备及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iPS 细胞诱导分化后,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
    B. 外源转录因子可激活与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C. 过程②③产生了特定的细胞,都属于细胞分化
    D. 避免了临床使用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伦理争议
    【答案】C
    【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属于未分化的细胞。
    【详解】A、iPS 细胞诱导分化后,可分化成胰岛B细胞,进而分泌胰岛素,从而可用于治疗1型(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A正确;
    B、外源转录因子进入细胞,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可激活与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B正确;
    C、过程③产生了特定的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而过程②获得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不属于细胞分化,C错误;
    D、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可来自患者的成纤维细胞,避免了临床使用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伦理争议,D正确。
    故选C。
    10.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在组织修复愈合和再生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间充质干细胞的全能性相对较高,属于未分化的细胞
    B.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其他细胞时,其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变化
    C. 间充质干细胞经过培养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D. 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答案】B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详解】A、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但全能性并非最高,它属于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而非未分化的细胞,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变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其他细胞时也是如此,B正确;
    C、间充质干细胞虽然具有分化能力,但单独培养通常不能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C错误;
    D、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它们所含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但会有部分相同,D错误。
    故选B。
    11. 某实验小组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以验证分离定律,其材料用具设置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下列实验要素中要求必须一致的是( )
    A. 甲容器和乙容器的大小
    B. 甲容器中的和乙容器中的小球的数量
    C. 甲容器中或乙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
    D. 甲容器中的和乙容器中的小球的大小
    【答案】C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机抓取,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而且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详解】AB、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由于自然界中雄配子数目通常多于雌配子,故甲、乙两桶中的小球的总数量不一定相等,甲容器和乙容器的大小不一定相等,AB不符合题意;
    C、甲桶中D、d两种小球分别表示基因型为Dd的生物产生的两种比值相等的雌或雄配子,所以这两种小球的大小相同、数量相等,C符合题意。
    D、甲容器中的两种小球的大小应相同,乙容器中的两种小球的大小应相同,但是甲桶和乙桶小球大小不一定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已知某自花传粉植株的花色由基因D/d控制,某实验小组将一株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后,子代中紫花:红花:白花=4:5:1.已知部分含基因D的雄配子无育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
    B. 实验时,不需要对亲本进行人工去雄
    C. 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dd
    D. 该红花植株有育性的含基因D的和有育性的含基因d的雄配子数量比为1:4
    【答案】C
    【分析】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由题意可知,红花植株自交后,子代出现紫花、红花和白花,可判断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A正确;
    B、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株,该红花自交,无需对亲本去雄,B正确;
    C、由题意可知,部分含D基因的雄配子无育性,子代DD的个体数量小于dd的个体,因此DD为白花,dd为紫花,C错误;
    D、子代白花DD=1/10=1/2×1/5,由于部分含D基因的雄配子无育性,含D雌配子:d雌配子=1:1,因此D雄配子的概率为1/5,则d雄配子为4/5,即该红花植株有育性的含基因D的和有育性的含基因d的雄配子数量比为1:4,D正确。
    故选C。
    13. 生物遗传学实验中,常用到杂交、自交等多种实验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雌性个体在杂交之前都必须经过人工去雄
    B. 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 杂交不能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 可用测交法测试某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答案】D
    【分析】一、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
    二、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
    【详解】A、在杂交实验中,通常需要对母本(即接受花粉的雌性个体)进行人工去雄处理,以防止其自花授粉。但并非所有雌性个体在杂交前都需要去雄,这取决于实验设计和植物的具体繁殖方式。例如,在某些植物中,如果雄性不育或自然条件下雄性不产生花粉、或单性花,那么雌性个体就无需去雄,A错误;
    B、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取决于亲本的基因型和杂交类型。在单基因遗传的杂交实验中,如果亲本都是纯合子且为不同的遗传型(如AA与aa杂交),则子一代(F1)全部为杂合子(Aa),纯合子的概率为0。如果亲本中有一方为杂合子(如Aa与aa杂交),则子一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会低于1/2,具体取决于亲本的基因型组合,B错误;
    C、杂交实验实际上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在杂交实验中,如果子一代(F1)只表现出亲本中的某一个性状(即显性性状),而另一个性状在子一代中不出现(但可以在子二代中出现,作为隐性性状),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一性状为显性性状,而另一个则为隐性性状,C错误;
    D、测交法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方法,它可以用来测试某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测交是指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通过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断出待测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D。
    14. 某实验小组利用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子代的表型出现了长翅雌果蝇、残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雄果蝇,且不同表型的个体数量接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
    B. 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C. 该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C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出现不同表现类型的现象。
    【详解】AB、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均出现长翅和残翅类型,且不同表型的个体数量接近,据此无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该现象也不属于性状分离,AB错误;
    C、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均出现长翅和残翅类型,且不同表型的个体数量接近,属于测交的结果,推测该性状可能由一对基因控制,C正确;
    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且母本为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15. 科学地运用数量分析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理论上会出现1∶1∶1∶1比例关系的是( )
    A.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
    C. 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数量比
    D. F2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的性状比
    【答案】B
    【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子一代表现为黄色圆粒豌豆(YyRr),子一代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因此F1测交,即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那么后代的性状比为1∶1∶1∶1。
    【详解】A、在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F1(YyRr)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A错误;
    B、在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F1(YyRr)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B正确;
    C、在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F1(YyRr)产生配子种类为YR、Yr、yR、yr,其比例为1∶1∶1∶1,但是雌配子的数量一般多于雄配子,C错误;
    D、在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2代有9Y_R_、3Y_rr、3yyR_、1yyrr,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其比例为1∶1∶1∶1,因此其随机交配,得到子代的性状比为9∶3∶3∶1,D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序号1~6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a~d为膜蛋白。已知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浓度低于肠腔溶液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中含有膜结构的是2、3、5、6
    B. a~d的空间结构可能各不相同
    C. 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由6直接提供
    D. 图中的双糖可能是麦芽糖
    【答案】ABD
    【分析】据题所知:1为核糖体,2为高尔基体,3为内质网,4为核仁,5为核膜,6为线粒体。
    【详解】A、图中1为核糖体,2为高尔基体,3为内质网,4为核仁,5为核膜,6为线粒体,故含有膜结构的是2、3、5、6,A正确;
    B、a~d为膜蛋白,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膜蛋白的功能不同,故其空间结构可能各不相同,B正确;
    C、已知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浓度低于肠腔溶液中,故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转运蛋白a向细胞内转运钠离子的同时向内转运葡萄糖,故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转运钠离子产生的势能,不是由6线粒体直接提供,C错误;
    D、图中双糖被分解成两分子结构相同的单糖,故该双糖可能是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D正确。
    故选ABD。
    17. H+—ATP酶是位于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上的转运载体,参与保卫细胞的吸水,从而促进气孔开放。将黄豆与黑豆放于高温条件下,测得的其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ATP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B. H+—ATP酶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活
    C. H+—ATP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
    D. 相比于黄豆,黑豆的抗高温胁迫能力更强
    【答案】BD
    【分析】H+—ATP酶是位于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上的转运载体,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详解】A、H+—ATP酶具有催化ATP水解,还有运输H+功能,A正确;
    B、H+—ATP酶是位于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上的转运载体,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失活,B错误;
    C、根据题意信息可知,H+—ATP酶是位于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上的转运载体,参与保卫细胞的吸水,从而促进气孔开放,所以H+—ATP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C正确;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增加,黑豆的H+—ATP酶活性降低幅度更大,由此可知,相比于黄豆,黑豆的抗高温胁迫能力更弱,D错误。
    故选BD。
    18. 某兴趣小组选取洋葱鳞茎和幼苗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选材及制作相关装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分裂指数指细胞群体中正在分裂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A. 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可能不同
    B. 制作装片时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
    C. 上午11时左右是洋葱鳞茎根尖细胞取材制作装片的最佳时间
    D. 试验期间,幼苗根尖的正在分裂的细胞数目普遍多于鳞茎根尖的
    【答案】ABC
    【分析】一、测定细胞分裂指数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占的时间更长,大约为占细胞周期的90%~95%。
    【详解】A、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分裂时,一个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同,A正确;
    B、测定细胞分裂指数时,制作装片时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B正确;
    C、根据图1观察可知,在上午11时左右洋葱鳞茎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最高,因此推测上午11时左右是洋葱鳞茎根尖细胞取材制作装片的最佳时间,C正确;
    D、根据本实验结果,无法比较出幼苗根尖的正在分裂的细胞数目普遍多于鳞茎根尖的,D错误。
    故选ABC。
    19. 某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株的表型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 红花植株一定是纯合子,白花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
    C. 25℃时,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表现为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可能表现为白花
    D. 若欲确定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将其自交子代放于25℃条件下培养
    【答案】B
    【分析】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基因型为DD、Dd的植株在25℃条件下表现为红花,但在30℃条件下表现为白花,说明植株的表型受基因和环境(温度)的共同影响,A正确;
    B、红花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在30℃条件下基因型为Dd的植株也表现为白花,故白花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B错误;
    C、25℃时,白花植株基因型为dd,自交的后代基因型仍为dd,均表现为白花,红花植株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其中Dd自交可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可能表现为白花,C正确;
    D、在30℃条件下各基因型都表现为白花,若欲确定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DD或Dd),可将其自交子代放于25℃条件下培养,若后代全为红花,则该红花植株为DD;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该红花植株为Dd,D正确。
    故选B。
    20. 已知某种植株与株高有关的显性基因的产物具有促进增高的作用,每个显性基因的促进效果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隐性基因无此效应。某实验小组分别用甲、乙、丙三株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茎长度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茎的高矮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 每一个显性基因可使茎高增加2cm
    C. 甲和乙的基因型均至少有3种可能性
    D. 三组实验F1的表型及比例均可以体现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B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由丙自交的F1的表型及比例可知,(1+6+15+20+15+6+1)=64=43,可判断该植株茎的高矮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每个显性基因的促进效果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由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相邻的性状差距为2cm,可知每一个显性基因可使茎高增加2cm,B正确;
    C、甲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可知甲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4:6:4:1,可知乙含有两对等位基因,茎的高矮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均至少有3种可能性,C正确;
    D、甲只含一对等位基因,F1的表型及比例可体现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气孔由保卫细胞组成,质子泵(位于保卫细胞膜上。当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从而使气孔开放,其相关离子的运输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H+-ATPase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_功能。图中K+、Cl-进入保卫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其动力来自_______。
    (2)已知蓝光可激活H+-ATPase,为验证H+-ATPase的运输机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表所示。一段时间后,三组实验溶液中H+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组。
    注:+代表有,—代表没有。
    (3)请简述一下蓝光照射引起气孔开放的机制:_______。
    【答案】(1)①. 运输和催化 ②. 主动运输 ③. H+势能##H+电化学梯度
    (2)乙
    (3)蓝光可激活保卫细胞中的H+-ATPase,使保卫细胞内外H+的浓度差增大,K+、Cl-等依赖于H+电化学梯度大量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使气孔张开
    【分析】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H+-ATPase可转运H+和催化ATP水解,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以及催化功能。K+、Cl-等依赖于H+电化学梯度大量进入保卫细胞,故K+、Cl-进入保卫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小问2详解】H+-ATPase通过主动运输将H+由细胞转运至细胞外,需要消耗ATP,蓝光可激活H+-ATPase,故蓝光照射且没有ATP抑制剂的一组溶液中H+含量最高,为乙组。
    【小问3详解】结合题图,据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推测,则蓝光诱导后激活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ase,进而促进H+的主动运输,使H+运出细胞,使得保卫细胞的pH升高,驱动K+和Cl-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进而使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上升,吸水力增强,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
    22. 人体的生命活动几乎都有酶的参与,酶的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已知甘油三酯脂肪酶为酸性蛋白质分子,是一种胰脂肪酶,主要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甘油三酯脂肪酶参与催化的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其合成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已知在最适宜温度和pH下,甘油三酯脂肪酶催化底物的速率如曲线Ⅰ所示。若提高甘油三酯脂肪酶的量、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则其反应速率曲线分别为Ⅱ、Ⅲ,请在图1中将相应曲线绘制出来并标注Ⅱ、Ⅲ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抑制剂X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5组实验(各组均加入了等量的抑制剂X),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2所示。在一定浓度的抑制剂X存在的情况下,胰脂肪酶的最适pH范围为________。某同学认为图2曲线与正常条件下pH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的曲线一致,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1)①. 甘油和脂肪酸 ②. 需要
    (2)
    (3)①. 7.4—8.0 ②. 在没有抑制剂 X 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 pH 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分析】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作用条件温和。甘油二酯脂肪酶是一种酸性蛋白质分子,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对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分泌蛋白一般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小问1详解】甘油三酯脂肪酶参与催化甘油三酯的水解反应,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因为甘油三酯脂肪酶是一种分泌蛋白,所以其合成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小问2详解】提高酶的量会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所以曲线Ⅱ应在曲线Ⅰ的下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会下降,反应速率会降低,使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所以曲线Ⅲ应在曲线Ⅰ的上方,曲线为:
    【小问3详解】从图 2 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的抑制剂 X 存在的情况下,胰脂肪酶活性最高时对应的pH范围为7.4 - 8.0,所以胰脂肪酶的最适pH范围为7.4 - 8.0;要探究图 2 曲线与正常条件下 pH 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的曲线是否一致,应在没有抑制剂 X 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 pH 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3. 棉花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绒品质的重要因素,其叶片光合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字母代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图中物质A(气体物质)的去路是______(答出2点),光反应为物质F向物质E的转化提供了________。
    (2)酶a和酶b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同。高温胁迫下,棉花棉绒产量下降,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3)气孔是CO2和H2O进出的通道,会影响光合速率。若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的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下降,光合速率降低,称为气孔限制因素;若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较高,则光合速率降低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称为非气孔限制因素。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两个不同品种棉花的相关指标,部分数据如图所示。
    气孔限制因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导致品种1和品种2光合速率下降的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
    【答案】(1)①. 用于植物有氧呼吸和释放到细胞外 ②. 能量(能量和还原剂)
    (2)酶b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如酶a,蔗糖合成减少,运往棉铃的有机物减少
    (3)①. 暗反应 ②. 非气孔限制因素 ③. 气孔限制因素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气孔是CO2和水分子的通道,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可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个方面。若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下降, 光合速率降低,称为气孔限制因素;若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仍旧较高,受其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较低,称为非气孔限制因素。
    【小问1详解】物质A为O2,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植物有氧呼吸(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多余的氧气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因此物质B的去路是用于植物有氧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物质D为ATP和NADPH,为暗反应C3的还原提供能量,同时NADPH还充当还原剂。
    【小问2详解】 高温胁迫下,酶b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如酶a,蔗糖合成减少,运往棉铃的有机物减少,导致棉花棉绒产量下降。
    【小问3详解】 气孔因素主要影响CO2的吸收,进而影响暗反应。品种1胞间CO2浓度比正常供水组还高,影响品种1光合速率下降为非气孔限制因素,品种2胞间CO2浓度降低,则影响品种2光合速率下降为气孔限制因素。
    24. 某生物(2n=4)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n的值为________,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将一个该生物细胞的核DNA均用32P标记,然后放于无放射性物质的细胞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核DNA有______个。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子细胞的放射性有多种情况,但至少有______个子细胞含放射性。
    (3)已知某药物A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百分比为该时期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由此可推测该药物A的作用的时期及可能机制是______。
    【答案】(1)①. 2##二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2)①. 8##八 ②. 2##二##两
    (3)药物A的作用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的S期,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周期的进程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因为2n=4,所以图中同源染色体对数n的值为2,BC段上升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翻倍。
    【小问2详解】若将一个该生物细胞的核DNA均用32P标记,然后放于无放射性物质的细胞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核DNA有8个,因为DNA是半保留复制,只复制一次,所有的DNA均有放射性。第二次有丝分裂,DNA复制后有一半带放射性,一半不带,后期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子细胞的放射性有多种情况,但至少有2个子细胞含放射性。
    【小问3详解】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分析药物A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首先,观察培养液中细胞在不同核DNA数阶段的百分比:2n阶段的细胞占55%,2n~4n阶段的细胞占25%,4n阶段的细胞占20%,然后,观察添加药物A后的变化:2n阶段的细胞比例增加到85%,2n~4n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到8%,4n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到7%,由此可以推测,药物A可能阻碍了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导致DNA没有复制,因此细胞仍然停留在2n阶段。2n~4n阶段的细胞比例大幅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细胞已经完成了DNA复制。综合以上分析,药物A的作用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的S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周期的进程。
    25.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紫、红、白3种表型,由等位基因M/m、N/n控制,已知若无基因M或基因N,则植物开红花;若基因M和N同时不存在,则植物开白花,且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有所下降。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如表所示,已知亲本均为纯合子,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红花植株有________种基因型。实验一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通过实验一分析可知,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下降了________(填百分比)。
    (2)实验二中,预期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或_______,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①. 4##四 ②. mmNN ③. 50%
    (2)①. 紫花∶红花∶白花=15∶8∶1 ②. 紫花∶红花=1∶1 ③. 不能确定控制植物花色的基因M/m、N/n是否独立遗传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紫、红、白3种表型,由等位基因M/m、N/n控制,已知若无基因M或基因N,则植物开红花;若基因M和N同时不存在,则植物开白花,则紫花基因型为M_N_,红花基因型为M_nn、mmN_,白花基因型为mmnn。
    【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若无基因M或基因N,则植物开红花,若基因M和N同时不存在,则植物开白花,则紫花基因型为M_N_,红花基因型为M_nn、mmN_,白花基因型为mmnn。那么红花基因型为M_nn(包括MMnn、Mmnn)、mmN_(包括mmNN、mmNn),共4种基因型。
    利用纯合植株作为亲本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实验一亲代紫花雌基因型为MMNN,红花雄基因型为MMnn或mmNN,若为MMnn,则F1为MMNn,自交后代应出现紫花∶红花=3∶1的结果,而表格中自交后代紫花∶红花=5∶1,说明亲代中红花基因型为mmNN。结合题意,含基因 n的花粉的育性会降低,F1为MmNN,自交时含基因 n的花粉的育性降低,后代出现紫花∶红花=5∶1的结果,后代中红花占1/6,自交时母本产生的雌配子mN占1/2,说明父本产生的雄配子(花粉)mN占1/3,即父本产生的雄配子MN∶mN=2∶1,故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下降50%。
    【小问2详解】根据实验一的结果,不能证明M/m、N/n是否独立遗传,因为无论M/m、N/n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可出现表格中的结果,因此可知花色的等位基因M/m、N/n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二亲代基因型为红花MMnn、mmNN,F1基因型为MmNn。只考虑N/n,F1自交后代为N_∶nn=3∶1,只考虑M/m,由于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下降50%。则F1自交后代为M_∶mm=5∶1。若M/m、N/n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二F₂为(5M_∶1mm)(3N_∶1nn)=15M_N_∶5M_nn∶3mmN_∶1mmnn,即紫花∶红花∶白花=15∶8∶1;若M/m、N/n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二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下降50%,那么F1 MmNn产生的花粉为2/3Mn、1/3mN,产生的卵细胞为1/2 Mn、1/2mN,因此自交F₂为1/3MMnn、1/2MmNn、1/6mmNN,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1∶1。
    基因型
    25℃
    30℃
    DD
    红花
    白花
    Dd
    红花
    白花
    dd
    白花
    白花
    亲本
    F1的表型及比例

    4cm:6cm:8cm=1:2:1

    4cm:6cm:8cm:10cm:12cm=1:4:6:4:1

    4cm:6cm:8cm:10cm:12cm:14cm:16cm=1:6:15:20:15:6:1
    组别



    同种保卫细胞
    +
    +
    +
    同种细胞溶液
    +
    +
    +
    光照条件
    黑暗
    蓝光
    蓝光
    ATP抑制剂


    +
    核DNA数
    培养液
    培养液+药物A
    2n
    55%
    85%
    2n~4n
    25%
    8%
    4n
    20%
    7%
    组别
    P
    F1
    F2
    实验一
    紫花雌×红花雄
    全为紫花
    紫花:红花=5:1
    实验二
    红花雌×红花雄
    全为紫花

    相关试卷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0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2页。

    [生物]内蒙古自治区金太阳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内蒙古自治区金太阳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