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地理月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地理月考(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某行星公转轨道及其附近的天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行星为( )
A. 天王星 B. 火星 C. 地球 D. 木星
2. 图中的行星( )
A. 自东向西公转 B. 公转轨道近圆
C. 距离太阳最远 D. 体积、质量较小
3.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根本原因是( )
A. 太阳自身能发光,照亮太阳系 B. 太阳辐射是八大行星能量的来源
C. 太阳的位置正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D.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其中火星位于小行星带内侧,木星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结合图示可知,该行星位于小行星带的外侧,与小行星带相邻,应为木星。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行星为木星,木星绕日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体积、质量较大,属于巨行星,AD错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为海王星,C错误;八大行星绕日轨道均呈现近圆性的特点,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所以它对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产生了强大的引力作用,使得所有行星、卫星、小行星等都围绕太阳公转,这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的根本原因,D正确;太阳自身能发光、太阳辐射是八大行星能量的来源、太阳的位置正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都不是其能吸引太阳系内其它天体以太阳为中心绕转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能量来源。下图示意地球上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
A. 约占太阳辐射量的一半 B. 能量主要来源于核裂变
C. 无明显的地区季节变化 D. 是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
5. 据图可知,属于对太阳辐射能利用形式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仅占太阳总辐射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A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错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C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能,①错误;炭火烧烤的炭是太阳辐射能转化的一种形式,能量源自太阳辐射,②正确;汽车行驶过程中燃烧的汽油来自太阳辐射能,是属于地质历史时期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③正确;潮汐能发电来源于地月引力,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综合近300年来太阳活动中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发现太阳黑子活动有明显的大周期和小周期变化。下图为近300年太阳黑子大小周期变化和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 内部 B. 色球层 C. 光球层 D. 日冕层
7. 从图表中可得出( )
A. 每个小周期的时间约为20年 B. 第三大周期黑子数量多于第二大周期
C. 四大周期的周期时长相差较大 D. 黑子数最少的小周期位于第三大周期
8. 第三大周期的第5小周期( )
A. 地球磁场扰动变强 B. 地球上气候较稳定
C. 太阳耀斑数量偏少 D. 地球出现极光频率低
【答案】6. C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小周期时间约为11年,A错误;第三大周期黑子数量最多,B正确;四大周期的周期时长差值小,C错误;黑子数最小值出现在第二周期的第1小周期,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第三大周期的第5小周期黑子数量较多,说明该周期内太阳活动强度大,地球磁场的扰动性较强,A正确;受强太阳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易出现异常,B错误;受强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耀斑数量明显增多,C错误;强电磁活动易导致日冕物质向地球抛射,地球上出现极光的频率偏高,D错误。故选A。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沉积岩中的化石对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性。下图示意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地层结构及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地层E→K的时间顺序为( )
A. 老→新 B. 新→老 C. 老→新→老 D. 新→老→新
10. 含有大量珊瑚化石的S地层指示的古地质环境是( )
A. 植被众多的低山丘陵环境 B. 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
C. 植被茂盛的森林环境 D. 低温寒冷的深海环境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可得知由E→K地层的时间顺序为老→新,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属于古生代地层,三叠纪和白垩纪属于中生代地层。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珊瑚生活在海洋中,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和发育,含有珊瑚化石的S地层的古地质环境应为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古生代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海陆格局的重大变化促使古生物生活的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导致古生代成为地质史上生物大爆发的一个重要时期。下图示意古生代划分的三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早古生代时期( )
A. 鱼类已经大量出现 B. 两栖类动物大繁盛
C. 陆地爬行动物大发展 D. 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12. 晚古生代时期繁盛于陆地表面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
13. 古生代末期灭绝的生物类型为( )
A. 无脊椎海洋生物 B. 陆生灵长类动物 C. 海生哺乳动物 D. 陆生飞行鸟类
【答案】11. D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志留纪出现鱼类,到泥盆纪空前繁茂、大量出现,成为“鱼类时代”,A错误;两栖类出现于晚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B错误;中生代陆地爬行动物大发展,成为“爬行动物的朝代”,C错误;早古生代时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晚古生代时期繁盛于陆地表面的植物是蕨类植物,C正确;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藻类植物繁盛于早古生代,排除ABD。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期,因此大量灭绝的生物可能是海洋无脊椎动物,A正确;灵长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鸟类在中生代才开始出现,排除BCD。故选A。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象鼻山地貌由石灰岩在地质作用下被抬升为山地,然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下图示意象鼻山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景观涉及的圈层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 促使象鼻山孔洞形成的关键圈层是(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大气圈
16. 象鼻山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说明( )
A. 水圈连续不规则分布于地表 B. 岩石圈受水圈要素的影响
C. 生物圈存在的空间范围广 D. 地球各圈层独立发展发育
【答案】14. C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象鼻山地貌景观中,象鼻山属于岩石圈,植被属于生物圈,河流属于水圈,周边的大气属于大气圈,涉及的圈层为4个,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象鼻的贯通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是水圈持续作用于岩石圈的结果,B正确;生物圈、岩石圈及大气圈的影响较小,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象鼻山地貌景观的形成是岩石圈、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说明地球上的不同圈层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D错误;与水圈连续且不规则分布、生物圈存在的空间范围关系不大,AC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照百分率是指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即全天无云时应有的日照时数),这一数值可以反映出气候条件(主要是云、雨、雾、尘、沙等)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程度。下图为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
(1)说出中国日照百分率反映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甲地日照百分率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找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并结合图示给出依据。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匀;北多南少;西多东少;高原、山地偏多,盆地、平原偏少。
(2)特点:较周边地区偏低。
原因:降水多,阴雨天气多;盆地地形,水汽扩散条件差,大雾天气较多,晴天少,日照百分率偏低。
(3)地区: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等)。
依据:日照百分率值较大,说明实际日照时数接近理论日照时数;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日照百分率是指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由于各地的年可能日照时数相等(各地全年日平均昼长为12),故日照百分率越高、实际日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越丰富,二者呈正相关。读图可知,日照百分率反映的太阳辐射西部大于东部;北方大于南方;高原、山地较多,盆地、平原偏少;空间差异显著、分布不均匀。
【小问2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这一数值可以反映出气候条件(主要是云、雨、雾、尘、沙等)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程度”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云层厚、多阴雨天气;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且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大雾天气较多,晴天少,日照百分率偏低。
【小问3详解】
由第一题分析可知,年日照百分率大、太阳辐射强。读图可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或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地年日照百分率大,说明实际日照时间长、与可能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由材料分析可知,实际日照时间主要受主要是云、雨、雾、尘、沙等影响。青藏高原、西北地区或新疆塔里木盆地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受云、雨、雾等影响小,日照时间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多,故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的生物在演化的同时,海陆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些海陆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促使水生、陆生、两栖类等不同生物类型出现,从而让地球上出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下图为2.5亿年以来的三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分布图。
(1)图中海陆格局演化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2)阐述随着海陆变迁,地球上生物演化的特点。
(3)说出图Ⅰ时期生物史上的重大事件,并推测气候环境变化对该事件的影响。
【答案】(1)Ⅲ Ⅱ Ⅰ
(2)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海洋向陆地。
(3)事件:人类出现。影响:全球出现数次气候变冷事件;受气候变冷影响,森林面积减少,灵长类被迫走出森林,开始向人类演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Ⅲ形成了泛大陆,在2.5亿年前;Ⅱ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约为6500万年前;Ⅰ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代渐趋一致,出现时间最晚,故海陆格局演化的顺序是Ⅲ--Ⅱ--Ⅰ。
【小问2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蓝细菌,随着海陆变迁,地球上的生物由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进化,体现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海洋向陆地的演化过程。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Ⅰ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代趋于一致,表示第四纪,此时期人类出现和进化,是第四纪最重要的特征。地质时期地球经过数次变冷的“冰河”事件,受寒冷气候影响,原有的森林因热量不足大量死亡,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灵长类食物短缺,被迫走出森林,学会直立行走,开始向人类演化。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A层平均厚度____km,在大陆和海洋的厚度不同,其最大厚度位于我国的____高原。
(2)地幔包括图中的____(填字母,下同),这其中____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____共同构成岩石圈。
(3)E和F之间的界面叫____面,在此界面,地震波中的____波速度减慢,____波突然消失。
【答案】(1)17 青藏
(2)BCDE C AB
(3)古登堡 纵 横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层表示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洋地壳部分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其中最大厚度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其地壳厚度超过65千米。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A地壳以下至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故包括图中的BCDE。在上地幔上部60-250千米(上界)至400千米(下界)的C代表软流层,由于温度超过物质熔点,部分岩石处于熔融状态,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B上地幔顶部+A地壳共同构成岩石圈。
【小问3详解】
读图,E和F之间的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在此不连续界面,纵波速度减慢,而横波突然消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地理试卷,文件包含地理试卷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pdf、地理答案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图示海域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