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室高约为6mB. 人正常步行速度为
C. 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 人的正常体温为
2.“嫦娥”舒广袖,“玉兔”归蟾宫,嫦娥三号怀抱着“玉兔”飞向月球,说“玉兔”静止,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太阳B. 月球表面C. 地球表面D. 嫦娥三号
3.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8:9B. 9:8C. 1:2D. 2:1
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B. 真空中可以传播声音
C.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D.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笛声,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
C.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B.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增大拨动琴弦力度会使琴声的音调升高
D. 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7.管乐器在演奏中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时,就能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乐音的( )
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速度
8.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 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
C.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 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9.冰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 冰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
C. 冰熔化时吸热,石蜡熔化时不吸热D. 天上飘落的雪花不是晶体
10.《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一雪是升华形成的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
C.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一一雾是汽化形成的
D.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华形成的
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2.小明通过一块直立在面前的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如图所示,则该车牌号为( )
A. F62065B. F65092C. F92092D. F92065
13.如图所示,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虚线框内应该放置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1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40厘米B. 3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
15.下列变化中,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均没有变化的是( )
A. 把一铁丝压弯前后B. 篮球中的气体在加气前后
C. 一只彩色粉笔在使用前后D. 矿泉水瓶中的水在结冰前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6分。
16.如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是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运动”或“静止”
17.小明坐在一列复兴号高速列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列车显示屏出示速度为,合______。
18.如图所示的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西非地区的林巴琴,用拇指拨动琴上的薄片可发出优美的声音,故又名拇指琴。拇指琴发声是由薄片______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19.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______次响声,第一次声音通过______传播。
20.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首都体育馆用上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通常是气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通过加压的方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在压力撤销后它又迅速蒸发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21.有些奶茶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一款干冰奶茶火锅,云雾飘渺如图所示,这是因干冰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需_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2.北方的冬天,家里靠近______的玻璃上出现“冰花”选填“室内”或“室外”,“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______形成的。
23.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底的光斑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角射来,小益想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一口枯井中,则反射角大小为______,当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时,仍然要使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井中,镜面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为______。
25.小青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当她远离镜面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戴的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26.小明喝水时一不小心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______像填“实”或“虚”。
2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密度将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28.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9.如图所示,是一条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0.请完成凸透镜的折射光路。
31.如图,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为焦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3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前,小明调节______、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的光斑时停止移动光屏,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______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小明将图乙中的透镜换成焦距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烛焰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睛的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3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如图,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实验中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路,是因为光线在纸板上发生______。
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34.暑假里,小勇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乘坐的火车总长为当火车以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求:
此隧道有多长?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35.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是50g,用它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2550g,用它装满植物油后的总质量是2300g。请解答以下问题:
塑料瓶装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瓶子的容积是多少厘米?
植物油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解:
A、教室高约为3m。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故C符合实际;
D、人的正常体温为,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D
【解析】解:“嫦娥”怀抱“玉兔”在飞向月球过程中,
A、相对于太阳,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相对于月球表面,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C、相对于地球表面,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D、相对于嫦娥三号,玉兔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故选:D。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该题以实例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和选用,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计算不难,主要是要会利用公式推导得出时间之比与路程速度比的关系。
【解答】
由题意知::2,::4;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2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错误;
B、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故C正确;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A、物体振动发声;
B、真空不能传声;
C、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点,属基础题目。
5.【答案】C
【解析】解: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
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响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应用、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答案】D
【解析】解: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A错误;
B、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若在真空中,人不能听到声音,故B错误;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拨动琴弦的力度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
D、相同温度下,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才能听到;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人耳的听觉范围等知识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演奏过程中用手分别按住不同位置的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
故选:C。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8.【答案】C
【解析】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故A错误;
B、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
D、实验室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故D错误;
故选:C。
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温度计使用时,应该: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A、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A错误;
B、冰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
C、冰和石蜡熔化时都吸热,故C错误;
D、雪花是小冰晶组成的,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都要吸热,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0.【答案】D
【解析】解: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答案】A
【解析】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正确;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答案】D
【解析】解: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车牌号为:F92065,故D正确。
故选:D。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只要找到各物点与对应的像点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由图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前提下,明确经过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
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即,;
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即,
所以,,
解得:,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
故选
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不可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从而可以计算出该透镜的焦距.
本题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
15.【答案】A
【解析】解:A、把一铁丝压弯前后,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故A正确;
B、篮球中的气体在打气后,质量增加、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变大,故B错误;
C、一只彩色粉笔在使用前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故C错误;
D、矿泉水瓶中的水在结冰前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体积和密度的改变。
16.【答案】静止 运动
【解析】解:空中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加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加油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答案】列车 80
【解析】解:
小明以自己或列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列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他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列车;80。
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参照物以及速度的单位换算,属于基础性题目。
18.【答案】振动 空气 音调 音色
【解析】解:拇指琴的琴声是由金属片的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长短不同的琴键振动频率不同时,发声的音调不同;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音色。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属于声学部分的常考知识。
19.【答案】2 钢管
【解析】解: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答案为:2;钢管。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本题考查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的特点,是声学的基础知识。
20.【答案】液化 吸收
【解析】解:由题可知,在加压前后,二氧化碳的状态分别为气压和液态,故它发生的物态变化为液化;在撤去压力后,液态的二氧化碳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迅速汽化蒸发,所以场馆内温度会降低。
故答案为:液化;吸收。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之为液化,会放出热量;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之为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我们在分析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种类时,要先分析清楚其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这样才不会张冠李戴。
21.【答案】升华 吸收
【解析】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收热量。
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2.【答案】室内,凝华。
【解析】【分析】
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冰花形成在玻璃的哪个表面,取决于室内外的气温情况;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且是水蒸气遇冷时发生的。
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好好掌握。
【解答】
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
故答案为:室内;凝华。
23.【答案】不变 右
【解析】解: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当水面上升时,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会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不变;右。
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分析光斑的移动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24.【答案】
【解析】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为,则入射角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是;
当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则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故选:;。
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5.【答案】反射 不变 发散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的大小无关,
所以当小红远离镜子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因为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发散。
根据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的特点和成像原理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
此题结合近视眼的纠正方法考查对凹透镜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同时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6.【答案】凸透镜 虚
【解析】解: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报纸与水滴间的距离很小,小于水滴的焦距,所以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平时要学习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有关现象。
27.【答案】变小 变小
【解析】解:充满氧气的氧气瓶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后,则瓶内所含的氧气变少,即氧气的质量变小;
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一半,但氧气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剩下氧气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当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时,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
题考查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前提。
28.【答案】解:由图知,法线已画出,入射角为,则反射角也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此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29.【答案】解:已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则反射角等于,
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的空气中可作出入射光线;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线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规射定律的作图,折射时必须分清光是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还是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
30.【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31.【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光线会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
32.【答案】烛焰 最小、最亮 实像 B 右 近视
【解析】解: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也就是最小最亮的挂光斑的位置,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应该在B处观察;
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的凸透镜,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大,像会提前会聚,在光屏的前方,可以适当向右移动,此时像在光屏的前方,相当于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即近视镜,使光线发散,成的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烛焰;最小、最亮;;实像;;右;近视。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通过甲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
当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凸透镜的焦距变小,折射率变大,像会提前会聚;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操作的理解,难点是物距的大小与成像性质的关联,但只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解答。
33.【答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OA 可逆 不能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漫反射 B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从AO入射,从OB反射,如果从BO入射,从OA反射,说明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只有F和E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人们能从四面八方看见物体,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选B。
故答案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漫反射;。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只有两个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此时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人们能从四面八方看见物体,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此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通过各个分实验分别探究了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探究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34.【答案】解:火车速度:
根据可得,隧道长:
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
;
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
,
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
答:此隧道长为1980m;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69s。
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1s。
【解析】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便可;
火车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车长加隧道长,根据公式便可计算出火车通过隧道用的时间。
火车完全在大桥的路程等于大桥长与火车长之差,利用计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本题要注意的是:列车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是隧道长与车身长之和,很多学生会错误的认为列车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只有隧道长。在解答本题时,我们可以把课桌当作隧道,把文具盒当作列车进行模拟。
35.【答案】解: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
由可得,瓶子的容积:
=;
烧杯植物油后植物油的质量:
,
植物油的体积:
,
植物油的密度:
=。
答:瓶中水的质量是2500g;
瓶子的容积是;
瓶中植物油的密度是。
【解析】知道空瓶的质量、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水的质量
利用求瓶子装满水后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装满植物油后植物油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又知道装满植物油后的总质量,可求植物油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植物油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隐含条件:塑料瓶装满液体后液体的体积等于塑料瓶的容积。
实验次数
1
2
3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区西营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