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314591/0-17304146224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314591/0-1730414622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314591/0-17304146225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加速度在描述运动变化过程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 变化率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速度大,则加速度大 B .速度变化量小,则加速度小
C .速度变化率小,则加速度小 D .加速度减小,则速度一定减小
2 .如题图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 R 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 点为场 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O1 和O2 的半圆弧分隔。某晨练老人从 A 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
线走到 B 点,用时为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 指的是走到 B 点的时刻
C .老人的平均速度为
B .老人的位移为πR
D .老人的平均速率为
3 .如图所示为甲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过程中,位移x 与时间t 的比值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 .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 / s2 B . t = 2s 时, 甲车的速度大小为10m / s
C . 0 ~ 2s 内甲车的位移为10m D . 0 ~ 2s 内甲车的位移大小为20m
4 .汽车紧急刹车,会在路面上留下刹车痕迹,某次汽车紧急刹车后测得的刹车痕迹长为 36m ,假设制动 后汽车做加速度大小恒为 8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则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刚刹车时,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 26m/s
B .刹车后第 1s 末的速度大小为 15m/s C .刹车后第 1s 末的速度大小为 16m/s D .刹车后 4s 内的位移大小为 32m
5 .图示描述的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落体实验的故事.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塔上自由下落, 由静止 开始经过第一段 h 速度的增加量为Δv1 ,经过第三段 h 速度的增加量为Δv2 ,则Δv1 与Δv2 的比值满足( )
A . 1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连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6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 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 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求和的方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
极限思想方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定义加速度 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 Δv 成正比
7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 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 1 ∶2 ∶3
B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1 ∶3 ∶5 C .在 1s 末、2s 末、3s 末的速度之比是 1 ∶3 ∶ 5
D .在相邻两个 1s 内的位移之差都是 10m
8 .如图所示的自由落锤式强夯机将 8~30 t 的重锤从 6~30m 高处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某次重锤 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已知重锤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1 、从自由下落到运动至最低点经历的时间为t2 ,重
锤从地面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则该次夯土作业 ( )
A .重锤下落时离地高度为gt
B .重锤接触地面后下降的距离为gt1t2
C .重锤接触地面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D .重锤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接触地面后的平均速度
9 .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智能手机拍摄物块从台阶旁的斜坡上自由滑下的过程,物块运动过程中的五 个位置 A、B 、C、D、E 及对应的时刻如图(b)所示。已知斜坡是由长为d = 0.6m 的地砖拼接而成,且 A、 C、E 三个位置物块的下边缘刚好与砖缝平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块在由 A 运动至 E 的时间为 0.6s
B .位置 A 与位置 D 间的距离为1.30m
C .物块在位置 D 时的速度大小为2.25m/s D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1.875m/s2
三、非选择题:共 56 分,其中 10、11、12 题为填空题,13 题为实验题,14~16 题为计算题, 要求书写必要的文字说明。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0 .(4 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大小为 20m/s ,则它是从 m 高处自由 下落的,下落时间为 s 。(g 取 10 m / s2 )
11 .(4 分)“用 DIS 测定瞬时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挡光片宽度为 2cm ,当小车从高处加速滑下时, 实验中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02s ,则小车上的挡光片开始挡光时的近似瞬时速度为 m / s , 这样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值相比真实的瞬时速度值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两者相等”)。
12 .(6 分) 自行车以 4m/s 的速度匀速追赶停在前方的汽车,当追赶到离汽车还有 20m 时,汽车以 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则经过 s 汽车与自行车共速,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m ,运动中两者最小间距为 m。
13 .(10 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 O,再依次选 6 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以 A、B、C、 D 、E 和 F,如图甲所示。
(1)如果测得 C,D 两点间的距离为 2.70cm ,D 、E 上两点间的距离 2.90cm ,则在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 为 m/s 。
(2)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 图像,量出其倾角α , 由公式a = tan α求出加速度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 图像,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3)该同学分别算出了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 - t坐标系中已描好点,请在图乙中画出 小车的v - t 图像 ,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 。
14 .(10 分)一个小球从距地面高45m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 取10m / s 2 ,求:
(1)小球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2)小球在2.0s 末时速度的大小;
(3)小球在最后1s 内下落的高度。
15 .(10 分)国庆节前夕,驻蒲某部跳伞兵做低空跳伞训练,当飞机离地面 224m悬停时,伞兵离开飞机 先做自由落体运动,125m 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伞兵落地速度刚好 为 5 m /s ,(g =10 m /s2 )求:
(1)伞兵刚展伞时的速度大小;
(2)伞兵展伞后的加速度;
(3)伞兵离开飞机后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
16 .(14 分)电子设备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已经配对过的两电子设备, 当距离小于某一值时,会自动连接;一旦超过该值时,蓝牙信号便会立即中断,无法正常通讯。如图所示, 甲、乙两辆汽车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驶,两车车顶O1 、 O2 两位置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在 5m 以内时能够实现通信。 t = 0时刻, 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 5m/s ,乙车的速 度为 2m/s ,O1 、O2 的距离为 3m 。从该时刻起甲车以1m / 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乙车保持原 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信号传递时间)
(1)在甲车停下来之前,两车在前进方向上距离最大是多少米?
(2)从t = 0时刻起, 甲、乙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多长?
2023-2024 学年莆田十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D 4 .C 5 .C
二、多项选择题
6 .AB 7 .BD 8 .AC 9 .CD
三、非选择题
10 .
11 .
12 .
13 .
20
1
4
1.4
2
偏大 8
C
12
5
14 .(1)3s;(2)20m/s;(3)25m 【详解】(1)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得
(2)小球在 2.0s 末时速度
v2 = gt 得
v2 = 20m/s
(3)小球在最后 1s 内
得
h3 = 25m
15 .(1) 50m / s ;(2) -12.5m / s2 ,负号代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3) 8.6s 答案第 1页,共 3页
【详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 = 2gh1
代入数据,得
v1 = 50m / s
(2)伞兵展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2a (h-h1 ) = v - v
代入数据,得
a = -12.5m / s2 负号代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3)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总时间为
t = t1 + t2 = 8.6s
16 .(1)4.5m;(2)6.25s
【详解】(1)假设经过t0 ,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
v甲 - at0 = v乙
解得
t0 = 3s
此时两车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
(2)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甲车在乙车前方且O1O2 = 5m 时,有
x甲 - x乙 = 4m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x乙 = v乙t
解得
t1 = 2s , t2 = 4s
当0 < t < 2s 时,有
O1O2 < 5m
当2s < t < 4s 时,有
答案第 2页,共 3页
O1O2 > 5m
t = t2 = 4s 时, 甲车的速度为
v甲1 = v甲 - at2 = 1m / s < v 乙
t=4s 之后, 甲、乙两车的距离不断减小,且甲车能够继续行驶的距离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从t=4s 开始到乙车行驶至甲车前方 4m 的过程中,O1O2 < 5m ,这段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乙
所以甲、乙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
t总 = 2s + 4.25s = 6.25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莆田一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答题卡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13章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新莆田一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8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