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 )
A. 历史悠久B. 交通便利
C. 宣传有力D. 物美价廉
2. 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3.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
A. 采购外地大豆B. 开发新产品
C. 制定技术标准D. 举办文化节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说明水运交通便利,因此声名远播,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B正确;历史悠久、宣传有力、物美价廉不是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该镇豆制品加工产业基础好,①正确;由材料“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可知,该镇具有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优势,②正确;我国是人口大国,居民普遍喜食豆制品,石牌镇是隶属于湖北荆门钟祥市的小镇,人口数量不多,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不是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主要因素,③④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技术标准是指在特定技术领域内,经过共同协商和认可,为了达到统一、规范和协调的目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从事科研、设计、工艺、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商品流通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生产,C正确;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可知,采购外地大豆,无法保障豆腐原料黄豆的品质,A错误;由材料“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新产品开发,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由于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很难保障“石牌豆腐”的品质,B错误;举办文化节,让本地特色产品走进市场,可提升“石牌豆腐”知名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但无法保障“石牌豆腐”品质,D错误。故选C。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B. 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C. 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 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5.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
①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③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1可知,该市1978~2015年植物源食物(水果、蔬菜、粮食)占比由92%下降到约74%,动物源食物(奶类、蛋类、水产品、禽肉、畜肉)占比由8%上升到约26%,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读图2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市1978~2015年碳足迹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畜肉,即畜肉产生的碳足迹最多,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角度,可行的饮食方式是减少畜肉消费,排除①③选项;从总体上看,该市1978~2015年动物源食物(奶类、蛋类、水产品、禽肉、畜肉)总体占比大于植物源食物(水果、蔬菜、粮食)总体占比,水果、蔬菜和禽肉碳足迹结构占比较小,综上,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角度,可行的饮食方式是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②④正确。故选D。
黑龙江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大省,耕地非粮化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该省某企业收购当地优质玉米,采用真空包装,制成鲜食玉米,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完成下面小题。
6. 该省耕地非粮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地B. 劳动力
C. 资金D. 技术
7. 该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 )
A. 降低玉米的商品率B. 促进生产企业小而精
C. 提高玉米生产收益D. 增加销售交易的环节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耕地非粮化主要原因是粮食种植收益较低,为了获取更大收益转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由于劳动力大量外流,无法满足粮食种植的劳动力需求而种植其他对劳动力需求较少的作物。黑龙江地形平坦开阔,黑土肥沃,平原面积广阔,利于大规模进行粮食生产,规模效益明显,与其他地区相比,粮食生产产值较高,所以该省耕地非粮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面积广大,A正确;该省人口较少,劳动力不丰富,但是机械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需求不大,故劳动力不是其非粮化水平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该地区经济发展较慢,资金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对非粮化水平较低影响不大,C错误;该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但技术也不是影响非粮化水平低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该企业收购当地优质玉米,采用真空包装,制成鲜食玉米,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提高了玉米的商品率,A错误;该企业面向全国各地销售,销量较大,有助于其扩大生产规模,B错误;采用真空包装,制成鲜食玉米,销售价格较高,提高玉米生产收益,C正确;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减少了销售交易的环节,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 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 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9. 观测期间该地( )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④D. ③④
10. 该时段可能为( )
A. 4月1日前后B. 6月1日前后
C. 10月1日前后D. 11月1日前后
【答案】8. B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B。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且太阳辐射出现两个峰值,说明有云层遮挡阳光,所以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10题详解】
结合第二小题结论,四天内趋于可能经历降雨过程,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降水集中在5-6月,主要是5月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蒸发量大,阴雨天气较多,因此可能出现在6月1日前后,故B正确;4月气温尚未回升,阴雨天气可能性较小,故A错误;冬半年新疆地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 12°N,61°WB. 12°N,121°W
C. 20°N,61°WD. 20°N,121°W
12. 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 甲岛B. 乙岛
C. 丙岛D. 丁岛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太阳当空,人却没有影子,说明当地为太阳直射点,且地方时为12时,根据北京时间为00:04,计算可得当地经度是61°W,BD错误;8月21日,太阳直射点接近12°N,故该地纬度位12°N,C错误,A正确。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方位西北,正午太阳直射,故一天中该地太阳一直在偏北侧。当地时间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旗杆的影子位于东南方位,所以船的行进方向是东南,位于F岛东南方位的岛屿是丙岛,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
A. 1月B. 4月
C. 7月D. 10月
14. 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蒸发B. 降水
C. 径流D. 洋流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附近陆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季节差异不大,蒸发量季节差异也不大,不是影响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AB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且N海域离陆地较远,径流补给量较小且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7-8月孟加拉湾沿岸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将孟加拉湾北部盐度较低的海水带到N海域,而12月-次年1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N海域受孟加拉湾北部低盐度海水的影响小,故N海域12月-次年1月盐度较高,D正确。所以选D。
塿土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盆地,是自然土壤在数千年耕作过程中经粪土堆垫改良形成的人为土。在剖面上覆盖层与原土壤层叠置,形似“楼层”(如图)。其中,黏化层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粪土堆垫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 )
①水分 ②孔隙 ③矿物质 ④腐殖质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16. 黏化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
A. 冷干B. 冷湿
C. 暖干D. 暖湿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粪土指的是粪便泥土,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由材料“黏化层质地黏重”并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土壤剖面中黏化层占比大”可知,当地农民采用粪土堆垫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空隙,②正确;粪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腐殖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④正确;陕西关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集中夏秋季,降水能够满足当地农作物生长需求,增加土壤水分不是当地农民采用粪土堆垫主要目的,①错误;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粪土堆垫不能增加土壤矿物质,③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材料知,黏化层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胶体的形成,进而促进黏化层的发展;红褐色的土是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综上可推知,黏化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暖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地处横断山区。景迈山古茶树(普遍高达2~6米)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喜温、喜湿、喜弱光,病虫害传染是威胁茶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地世居居民创造性地采用“林下茶”方式(左图)种植古茶树,所产有机茶叶品质极高,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迈山茶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茶产业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上世纪90年代,邻近古茶林的森林被大面积开垦并种植灌木型茶树(高度约50厘米),部分古茶林被改为单产更高的现代茶园。申遗成功后,众多外地企业进驻,部分群众改造、出租民居作为旅游等服务设施。2023年春节,体验采茶、制茶和游览古村寨的游客多达7000人次,民宿和餐厅爆满。右图为当地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1)分析“林下茶”种植方式对提高古茶树品质的作用。
(2)简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
(3)说明景迈山部分古茶林被改为现代茶园的原因。
(4)申遗成功后,推测景迈山文化遗产保护可能面临的问题。
【答案】(1)茶树喜弱光,乔木可为茶树遮阴;群落物种多样性能增加植物凋落物,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2)有利于保护古茶林景观,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茶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3)古茶林与村落和森林交错分布,现代茶园集中连片,更便于集中生产加工和管理;现代茶树单产更高,规模更大,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古茶树较高,现代茶园高度较低,可降低采摘难度。
(4)旅游观光人数增加,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限;外地企业进驻建设服务设施和参与经济运营,加大古村寨风貌保护压力;遗产地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程度将会加深;珍稀茶树可能被破坏;污染增多,人居环境恶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弱光,乔木可以为茶树遮挡过强的阳光,创造适宜的光照环境。避免了茶树受到强烈阳光直射,减少了叶片的灼伤风险,使茶树能够在较为柔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乔木及其他植物组成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会产生大量的植物凋落物。这些凋落物在土壤中逐渐分解,释放出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避免了化肥对土壤和茶叶品质的不良影响,使得茶叶更加天然、纯净。多样的植物群落为各种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保证了茶叶的绿色、安全品质。
【小问2详解】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主要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古茶林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环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资源,确保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维护生态平衡。景迈山古茶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茶文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能更好地将这种茶文化传承下去,让后人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保护有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作为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世界遗产的称号将使景迈山成为全球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古茶林与村落和森林交错分布,布局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生产加工和管理。而现代茶园集中连片,便于进行统一的施肥、灌溉、采摘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现代茶树单产更高,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产量。同时,规模更大的现代茶园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古茶树普遍较高,采摘难度较大,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而现代茶园高度较低,采摘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采摘成本。
【小问4详解】
申遗成功后,景迈山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然而,当地的基础设施可能无法满足突然增加的游客需求,如交通拥堵、住宿紧张、餐饮服务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出现。同时,过多的游客也可能对古茶林和古村寨造成破坏,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外地企业可能会在古村寨建设各种服务设施,如酒店、餐厅、商店等。这些建设活动可能会改变古村寨的原有风貌,破坏其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随着游客的增加和外地企业的进驻,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传统文化产生影响。当地居民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诱惑,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和流失。游客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如采摘珍稀茶树的叶子、破坏茶树的生长环境等。同时,企业的开发建设活动也可能对珍稀茶树造成破坏。大量游客的到来会带来更多的垃圾和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污染物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下图),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
(1)据图判断该地区暖季下行气流及上行气流的性质并分别分析其成因。
(2)推测暖季上、下行气流常交汇时,P地附近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原因。
(3)依据材料,推测P地附近冰川的消融速度变化及成因。
【答案】(1)下行气流冷干;原因:下行气流的流经的下垫面是冰川,海拔高,反射率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水汽少。
上行气流暖湿;原因:上行气流的流经的下垫面海拔低,冰碛物和流水沉积物的前缘裸地增温快,气温高,流经湖泊(河流)水汽充足。
(2)降水;上行气流暖湿,下行气流冷干,冷暖气流交汇,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水汽遇冷凝结易形成降水。
(3)减缓;更强的下行冷气流会引起P地附近受下行冷空气控制,从而降温,因此P地附近冰川消融减缓。
【解析】
【小问1详解】
下行气流性质为冷干。成因主要从下垫面因素、水汽含量因素角度进行分析。下行气流流经的是冰川地区,冰川海拔高,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大量的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去,使得冰川吸收的热量少,气温低。低温环境下,水的蒸发较弱,难以形成大量水汽,所以水汽含量少。综合起来,下行气流呈现冷干的性质。上行气流性质为暖湿。成因:上行气流流经的下垫面海拔低,其中冰碛物和流水沉积物的前缘裸地相比冰川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增温速度快,从而气温较高。如果上行气流流经湖泊或者河流,会携带大量水汽,使得气流水汽充足。因此,上行气流呈现暖湿的性质。
【小问2详解】
上行气流暖湿,含有丰富的水汽且温度较高;下行气流冷干,温度低且水汽少。当冷暖气流在 P 地附近交汇时,暖湿的上行气流遇到冷干的下行气流,暖湿气流被迫抬升。随着气流上升,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当小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降水。
【小问3详解】
消融速度变化:减缓。成因:下行气流增强:材料中提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更强的下行冷气流会使 P地附近受下行冷空气控制。冷空气使得该地区气温下降。冰川消融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低,消融速度越慢。由于下行冷空气导致P地附近降温,所以冰川的消融速度减缓。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液态天然气汽化后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江苏盐城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是全球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接收站,2022年9月开始运营。该站包括专用泊位、管网和10座大型储罐等,占地面积较大。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收集冷能)、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盐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从能源利用、转化的角度,描述接收站附属设施对接收站运营的作用。
【答案】(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滨海滩涂,属淤泥质海岸,航道易淤积;海水具有腐蚀性,可能腐蚀滩涂上的接收站设备。
(2)附属设施增加了能源利用的多样性。冷能利用设施可收集液态天然气汽化释放的冷能,对废冷进行二次利用。燃气发电设施能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燃气制氢设施能将天然气转化为氢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盐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可能对接收站的建筑物、管道、储罐等设施造成破坏。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属于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的航道容易淤积,这会给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进出带来困难。航道淤积可能导致船舶航行受阻,增加运输成本和时间。此外,淤积的泥沙还可能影响接收站的码头设施,降低码头的使用效率。海水具有腐蚀性,接收站建在滩涂上,长期处于海水环境中,设备容易受到海水腐蚀,影响天然气的存储和输送安全。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接收站附属设施包括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这些设施增加了能源利用的多样性。液态天然气汽化时会释放大量的冷能,冷能利用设施可以收集这些冷能,进行二次利用。燃气发电设施能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接收站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燃气,通过燃气发电设施可以将这些燃气转化为电能,满足接收站自身的用电需求,或者将多余的电能外输,提高能源的附加值。燃气制氢设施能将天然气转化为氢能。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燃气制氢设施,可以将接收站的天然气转化为氢能,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地理A21pdf、高一地理A2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崇左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图中甲日该地的昼长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