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翻译下列句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么美,这么近,唐山遵化在等您。
    遵化,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西北部,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地理位置优越,四季景色优美。你看,遵化的早春花意正浓——铁厂镇的万亩梨花、娘娘庄乡粉白无暇的杏花、党峪镇色彩艳丽的桃花①jiā mèi( )的挂满指头,野花遍地是,也毫不吝啬的zhàn fàng( );遵化的盛夏水清山绿,清东陵的百年古松、凤凰岭的洞奇泉美,上关湖的③粼( )粼碧波,让人在“车马喧”的城市中寻得一处静④谧( ):遵化的秋天风轻水柔,禅林寺的千年银杏与秋风共舞,龙门湖的碧波随风微漾,让我们感受到与曹操《观沧海》中所写的两句“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⑦__________________”截然不同;遵化的冬天,不似(作者)⑧__________________笔下《济南的冬天》那样能有⑨__________________的天气,⑩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四季的遵化。
    春近花、夏戏水、秋沐风、冬赏雪,大美遵化欢迎您。
    1. 根据拼音写出①②处的汉字,写出加点字③④处的拼音。
    2. 根据语境写出⑤⑥⑦处的诗句。结合教材文本完成⑧⑨处填空。
    3. 结合上下文补全⑩,补写遵化一处风景的冬景。(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 根据你的理解,将句子中读重音的字写到相应位置上,并说明标出重音的理由。
    “春近花、夏戏水、秋沐风、冬赏雪,大美遵化欢迎您。”
    (提示: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5. 我爱我的家乡一大美遵化,家是避风港湾,家是“行军之人”笔下的“故园菊”,家是“征人”万籁俱寂的夜里听到的芦笛声。(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答案】1. 娇媚 绽放 lín mì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古道西风瘦马;老舍(舒庆春) 温晴
    3. 示例1:但能驻足在传奇神秘清东陵里欣赏那鹅毛似的大雪,也别有一番风味。
    4. 标在“春、夏、秋、冬”,理由:朗读时强调突出遵化四季,更突出朗读者对遵化四季的喜爱。
    5. ①. 遥怜故园菊 ②. 应傍战场开 ③.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拼音和字形。
    第一空,娇媚(jiā mèi):妩媚;
    第二空,绽放(zhàn fàng):开放;
    第三空,粼粼(lín lín):形容水、石等明净;
    第四空,静谧(jìng mì):安静。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
    本题中的“萧瑟、瘦、舒”等字词容易写错。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结合“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可知,特点是“温晴”。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根据“《济南的冬天》里的‘那样能有温晴的天气’”可知,补写的内容要突出遵化冬天的特点,并且要用修辞句。
    示例:站在遵化长城上,看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白雪将长城书写成一个纯美的童话。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
    结合文本第二段“这就是四季的遵化”,第三段“春近花、夏戏水、秋沐风、冬赏雪,大美遵化欢迎您”可知:本空要强调遵化的四季风景,朗读重点要读出“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强调不同的季节欣赏不同的风景,表现作者对遵化四季的喜爱之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遥、菊、芦管、望”等字词容易写错。
    第二部分(6~19题50分)
    一、(6分)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漂泊羁旅之情。
    B. 颔联中写在“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阔”是表现“风正”的结果。
    C. 颈联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有异曲同工之秒。
    D. 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是表达思乡之情名句。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寓意深刻,语言凝练。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6. B 7. 两句借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景象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生”“入”二字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日”“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新旧交替的自然变化规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有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出的画面是: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所以“阔”是“潮平”的结果,此项“风正”的结果理解有误。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能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人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新旧交替的自然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丘舍去( ) (2)不亦说乎( )
    (3)传不习乎( ) (4)入门不顾( )
    9. 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11. 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答案】8. ①. 离开 ②. 通“悦”,愉快 ③.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 回头看
    9. (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10. B
    11. 选文甲中的“友人”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但是他也有知错就改的优点。我们应该学习“友人”知错能改的优点,这就是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要摒弃他那种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的行为,正如孔子所说“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句意为:太丘独自离开了。去,离开。
    (2)句意为:不也是很愉快吗。说:通“悦”,愉快。
    (3)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4)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
    (1)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2)夺:改变。志:志向。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其作者孔子”有误,《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可知,友人到约定的时间未到约定地点,未信守承诺;根据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友人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开后便骂陈太丘,可见友人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都是不对的,我们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要加以改正。根据甲文“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在元方据理力争点明友人的过错后,友人感到惭愧想去拉住元方,可见友人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想去道歉,可见其有知错就改的品质;“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是: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知错就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⑤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 选段共描绘了四幅图片,分别是春草图、( )、( )、( )
    13. 文章第④段“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中的“杨柳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14.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5. 文章第⑤段划线部分和《雨的四季》中作者都写出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2. ①. 春花图 ②. 春风图 ③. 春雨图
    13. ①. 轻柔 ②. 对春风的喜爱、赞美之情。
    14. (1)“偷偷地”和“钻”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小草的情态和动作,“偷偷地”表现了小草的可爱,“钻”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顽强。
    (2)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百花争艳的动人景象(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花的多姿多彩或表现春花的鲜艳美丽,色彩斑斓,言之有理即可),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 都是侧面描写,写出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从而间接表达对春雨的爱恋(喜爱)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文章第②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对应了:春草图;
    ①由文章第③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可以概括出:春花图;
    ②由文章第④段“‘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可以概括出:春风图;
    ③由文章第⑤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在雨里静默着”可以概括出:春雨图。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文章第④段“吹面不寒杨柳风”意思是: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春风并不寒冷。“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杨柳风的特点是:温暖、轻柔、充满生机和希望。作者通过描绘春风的温暖和轻柔,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
    (1)文章第②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一词形象生动,描绘出小草在不经意间生长出来的情景,表现了小草的可爱;“钻”字则描绘出小草不畏困难,奋力向上的姿态,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顽强。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不仅展现了小草的特性,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表现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妙和惊喜。
    (2)文章第③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的绚丽多彩。“红的像火”将红花比喻为烈火,生动地表现了红色花朵的鲜艳和热情,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粉的像霞”将粉色花朵比喻为朝霞,形象地描绘出粉色花朵的柔和与温暖,让人联想到美丽的日出或日落景象。“白的像雪”将白色花朵比喻为雪花,恰当地表现了白色花朵的纯净和清新,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纯洁的美感。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将三个比喻句并列在一起,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春花的美丽和绚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文章第⑤段划线部分“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述春雨后的美景,间接描绘出春雨的新鲜和娇媚。如“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显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在雨里静默着”营造出静谧、温馨的氛围。间接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雨的四季》中,有很多具体的语句也体现出这种侧面描写的好处。比如,“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在这句话中,作者通过描绘花朵、树叶、杂草等雨后万物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雨带给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从而间接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是只狮子王
    ①父亲是个故事大王,我最喜欢他说狮子王的故事。
    ②至于狮子王是怎样走过童年,怎样经历险阻,怎样战胜对手,怎样称霸草原,这些都成为我童年梦境里最美的情节。在我的梦里经常有一头大狮子带领着小狮子奔跑,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他是狮子王,我就是小狮子。
    ③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当时这个城市还是我听说过最远的地方——哈尔滨。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
    ④我吵闹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居然能够哭出来。母亲问我为什么哭,我很委屈地告诉她,她讲得没有父亲的好。在父亲的嘴里,老狮子王打败鬣狗的惊险令我尖叫,老狮子王跋涉千里寻找希望让我感动,老狮子王的死去让我失望,而小狮子的成长又令我憧憬。这些,父亲讲得娓娓动听。
    ⑤也许是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后来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是从哈尔滨那种地方寄来的。我拿着信封,向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炫耀,认为那里面装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都没有。
    ⑥当拆开信封的时候,未免有些大失所望,上面就写着几笔歪歪扭扭的字,也没有落款:“孩子,记住你是一头小狮子,狮子王在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由于父亲的“欺骗”,我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狮子王。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⑦高考前一天,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集体包车到县城考试。父亲说好了会来送我,我在校车旁等他。还有五分钟就要开车了,我踮起脚尖四处寻找着父亲,由于天气很热,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他大概不会来了,我这样揣测着。不一会儿,我听见校车启动的响声,我连忙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挤了进去,抢了一个靠窗户的位子坐了下来。
    ⑧“小北,小北。”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那声音很着急,是父亲。我把头探出窗外,看见了正在快速奔跑着的父亲。他跑得很快,大风掀翻了他的草帽,他依旧不停地跑,同时嘴里还在叫喊:“小北,小北。”他每叫一下,我的心就颤抖一下。
    ⑨“爸,回去吧。”他也许没有听见我的话,反而越跑越快。司机也发觉有情况便关了油门,父亲逐渐靠近并追上了车子。但是父亲很矮,而车窗却很高,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却看见一双粗糙的手从下面伸上来,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而父亲的一根手指上还包着一层纱布,应该是镰刀割的。
    ⑩“爸——”我激动地叫了出来,但是校车却不给我们任何说话的机会。我努力地把头伸到窗外,看见父亲站在那里离我越来越远,然后他又不停地往回跑。大风把他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只给我留下一个奔跑的背影。
    ⑪父亲给我的一百块钱里包着一张纸,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你是一头小狮子,早晚会成为一头狮子王。”
    ⑫我闭上眼,看见一头奔跑的狮子王,那是父亲。
    16. 文章主要写了父亲与“我”之间的三个故事,请分别概括。
    17.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他跑得很快,大风掀翻了他的草帽,他依旧不停地跑,同时嘴里还在叫喊;“小北,小北。”(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8.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9. 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狮子王”都有哪些含义?
    【答案】16. ①小时候父亲为“我”讲狮子王的故事;②父亲去哈尔滨打工后,写信回来鼓励“我”,可是“我”并不理解父亲;③高考前,父亲赶来送“我”,“我”受到感动。
    17.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我”比作“找不到方向的小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孤单,突出了父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依旧”说明虽然车已经启动,父亲自己的草帽也被风掀翻,但他还是坚持追赶“我”,表现了“父亲”的倔强和对“我”的重视和关爱。
    18. 父亲会给“我”讲狮子王的故事,并且讲得极为生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爱孩子,重视孩子成长的人;父亲教育“我”要勇敢坚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父亲即使迟到,也坚持追赶着要送“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为了生计,父亲外出打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强勇敢,有责任心的人。
    19. ①指父亲从小为“我”讲的故事名称;②指父亲希望“我”也能成为像“狮子王”一样勇敢坚强的人;③指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一只“狮子王”,是“我”的榜样。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①段“父亲是个故事大王,我最喜欢他说狮子王的故事”可概括为:小时候父亲为“我”讲狮子王的故事;
    根据第③段“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当时这个城市还是我听说过最远的地方——哈尔滨”、第⑥段“当拆开信封的时候,未免有些大失所望,上面就写着几笔歪歪扭扭的字,也没有落款:‘孩子,记住你是一只小狮子,狮子王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可概括为:父亲去哈尔滨打工后,写信回来鼓励“我”,可是“我”并不理解父亲;
    根据第⑦段“高考前一天,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集体包车到县城考试。父亲说好了回来送我”、第⑩段“‘爸——’我激动地叫了出来”等内容可概括为:高考前,父亲赶来送“我”,“我”受到感动。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我”比作“找不到方向的小船”。结合“找不到方向的小船”这个喻体可知,这里的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孤单,而“我”找不到方向的原因是父亲不在身边,所以这个比喻突出了父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要求从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句子。“依旧”意思是照旧,跟过去一致一样的,这里说明虽然车已经启动,而且父亲自己的草帽也被风掀翻,但他还是坚持追赶“我”;结合第⑨段“父亲……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可知,“依旧”表现了“父亲”的倔强和对“我”的重视和关爱。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即可。
    根据第②段“在我的梦里经常有一只大狮子带领着小狮子奔跑,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他是狮子王,我就是小狮子”和第⑤段“也许是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后来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可知,父亲是一个关心孩子,鼓励孩子的好父亲;
    根据第③段“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可知,父亲为了全家生活,独自出去打工,是一个坚强淳朴、自强勇敢的人;
    根据第⑦段“父亲说好了会来送我,我在校车旁等他”,第⑧段“我把头探出窗外,看见了正在快速奔跑着的父亲。他跑得很快,大风掀翻了他的草帽,他依旧不停地跑”可知,父亲即使迟到,也坚持追赶着要送“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根据第⑪段“父亲给我的一百块钱里包着一张纸,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可知,父亲教子有方,默默地关心并教育“我”。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时,理解词语含义,根据上下文作答。
    根据第②段“至于狮子王是怎样走过童年,怎样经历险阻,怎样战胜对手,怎样称霸草原,这些都成为我童年梦境里最美的情节”可知,狮子王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给“我”讲的故事;
    根据第⑥段“孩子,记住你是一只小狮子,狮子王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可知,狮子王的第二层含义是父亲希望“我”成为像“狮子王”一样勇敢坚强的人;
    根据第⑫段“我闭上眼,看见一只奔跑的狮子王,那是父亲”可知,“我”理解了父亲,看到他奔跑的背影,“我”想起了狮子王,而父亲就是“我”的狮子王,是“我”的榜样。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五、(共5分)
    20. 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回答问题。
    (1)以上两幅图,分别能让你联想到《朝花夕拾》中哪两篇文章?
    (2)任选题(1)中的两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1)《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2)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根据“在古代做孝子好难”,可以判断出:第一幅画是《二十四孝图》。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根据“给我背书去”,可以判断出:第二幅图是《五猖会》。原文为:“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和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据此结合与阅读积累,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可。
    示例:作者在《五猖会》中写道,自己心心念念去看迎神赛会,马上要出发了,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这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书背过后再去看赛会,“我”却没有了先前的兴致。文中的父亲没有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生硬地强迫孩子背书,抹杀了孩子的天性。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第三部分(21题50分)
    21. 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记忆深刻的事,这些事里有欢笑、有感动,也会有泪水;也有很多熟悉的人,给了你理解、温暖,给了你帮助……
    以《那一次,我_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那一次,我真尴尬
    再有二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初中同学都该各奔前程了。回首这初中三年,真的有太多感慨,也许这才叫成长吧。我们一边摔跤,一边爬起,再从中获得启迪。正如那一次,我尴尬地站在讲台前……
    从初中的第一节课开始,我们的语文老师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规矩:每节课都拿出5分钟让同学们来做口头作文。老师说,这是为我们写作打基础,同时也锻炼我们的口才与胆量。它的作用或许真的大吧,但它的“威慑力”却更加显而易见。它的宣布,将一群胆小如鼠的家伙吓得够呛,我更不例外。可是再怕,谁也不能不讲啊!不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吗?于是那“可怕”的一天终于到了……
    “叮铃铃……”随着铃声的响起,我开始万分紧张起来——它的响起,意味着语文课到了,更意味着我做口头作文的时间到了。语文老师依旧踏着铃声准时到达,依旧笑盈盈地喊着上课,我却发现我那握笔改稿的手早在这起立、坐下中冒出很多汗。随后,我机械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我的作文题目。
    写的时候,我努力告诉自己:“放松啊,放松啊!”可一转回头,面对大家,脑中便又一片空白。好容易,我抓住那么一点记忆,于是,没头没脑地讲开了。声音虽是细若蚊鸣,却已很不容易。我努力抓住那丝记忆,顺着想啊、讲啊,正当高潮部分,记忆突然戛然而止。我还在拼命搜索,那点东西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任我肆虐自己干涸的记忆,也是徒劳一场。望着讲台下47双似乎渴望下文的眼睛,我更加紧张了。嘴不经意地张了张,又合起,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手下意识地从前面背到后面,还不停地擦着满手心的汗。脸是已经烧得火烫,想必是满脸通红。时间似乎静止,教室安静得异样,只听见我急促的呼吸声。我下意识地又搓了搓手,张嘴终于说出话,却又只是重复。
    “提醒提醒她吧!”老师终于打破尴尬,示意拿着我的稿子的同桌。于是,按着提示,我草草收尾,匆匆回座。当时,我真觉得我像一株“夹竹桃”——尴尬得满脸通红,又夹着尾巴逃。后来,我将当时的一些尴尬情绪写进随笔中,本只想教训教训自己,却得到老师的一些教诲:“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尴尬的场面也许会是你终身受益的鞭策。”
    两个月后,我们初中同学将各奔东西了。他们也许早忘记我的尴尬,但即使二十年后,我也会记得这让我受益匪浅的经历。
    我记得那一次,我真尴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这个题目要求写事,写一件事,写最熟悉的内容,最有趣的内容,最有教益的内容,从题目来看,选取最值得回忆的“那一次”。“我”表明要写自己,自己是记叙的主体,这就要求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可填写的内容很多,诸如“真快乐”“真激动”“真惊讶”等表示自己心理活动的词语都可以。
    2.选材构思。生活中有多少个“那一次”,你是否抓住了?多少事又是发生在若干个“那一次”?如果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选材方面最好能启发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写作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即使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人物描写要细致,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变化,才能更好的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恰当地选用抒情议论,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虽是一人之感,却道出人生的普遍意义。鲁迅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在我们的写作中是要逐步认识和理解的。

    相关试卷

    [语文]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按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