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2.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2.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2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2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2023·福建龙岩·上杭县第二中学校考二模)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SSC)可以提供实时的空间环境数据和未来一定时段的空间环境预报,被比作我国的“太空气象站”。下图为该中心2022年9月14日发布的过去24小时空间环境综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太空气象站”监测内容的是( )
A.太阳黑子数量与位置B.耀斑的大小与级别
C.太阳风的速度与影响D.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
2.太阳活动强烈爆发时,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答案】1.D 2.D
【解析】1.我国“太空气象站"监测内容主要是实时的空间环境数据和未来一定时段的空间环境预报,包括太阳活动状况,如黑子、耀班及太阳风变化特征,ABC不符合题意;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与太空气象站监测内容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2.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A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使信鸽丢失,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失灵,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下图为1970—2020年安徽省年均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马鞍山、金寨年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D.地形
4.皖南的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技术资金受限B.生态环境保护
C.能源需求少D.能源矿产丰富
【答案】3.D 4.B
【解析】3.读图可知,马鞍山和金寨两地纬度相当,A错误;两地均位于内陆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BC错误;金寨位于大别山腹地,多雾,太阳辐射较少,而马鞍山位于平原,晴天较多,太阳辐射多,D正确。故选D。
4.土地利用情况对太阳能发展影响关键,皖北地区以耕地为主,皖南地区水体、耕地和森林面积占比较大。为了保护环境和耕地,将森林、草地、湿地和水体设定为禁止开发区,因此皖南的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能源需求、能源矿产丰富程度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山东枣庄·枣庄八中统考模拟预测)Qαβ/Q(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月总量与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之比)表示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程度;方位角为从正北方向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的角度。下左图示意长江流域太阳辐射随坡度变化受坡向的影响,下右图示意长江流域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受坡向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流域山地坡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 )
A.随着坡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减小B.随着坡度增大,东西坡太阳辐射差异增大
C.随着纬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增大D.随着纬度增大,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减小
6.地面太阳辐射在不同坡向差异大,其原因是不同纬度和坡度( )
A.大气湿度差异大B.昼夜长短差异大C.太阳入射角差异大D.植被覆盖差异大
【答案】5.C 6.C
【解析】5.由图可知,随着坡度增大,南坡180°北坡0°的太阳辐射差异变大,A错误;方位角为从正北方向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西坡270°和东坡90°附近太阳辐射差异小,B错误;随坡度或纬度增大,南坡180°北坡0°的太阳辐射差异增大,也就是说南北方向差异增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6.大气湿度不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A错误;同一地区的不同坡向,昼夜长短差异小,B错误;植物覆盖率不影响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D错误;随着纬度增大,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光线在南坡与坡面的夹角有增大趋势,而北坡挡光现象更加严重;由图可知,该地坡度很小,在0°到12°之间,随着坡度增大,太阳入射光线在南坡与坡面的入射角逐渐增大,而北坡挡光现象越来越严重,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异大,C正确。故选C。
(2023·浙江·模拟预测)下图为北半球6月和12月太阳月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 )
A.甲为6月,太阳月辐射量各纬度比乙大B.甲为12月,从赤道到高纬辐射量差异小
C.乙为12月,中纬度地区辐射变化梯度大D.乙为6月,纬度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小
8.图示太阳月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直接形成了( )
A.三圈环流B.季风环流C.大洋环流D.海一气相互作用
【答案】7.C 8.A
【解析】7.6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月太阳辐射差异较小,甲为6月,B错误;甲靠近赤道的地区太阳月辐射量比乙小,A错误;1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极地范围内月太阳辐射为0,乙为12月,D错误;12月,中纬度地区曲线变化快说明辐射变化梯度大,C正确。故选C。
8.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差异直接形成三圈环流,A正确;季风环流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洋环流的直接成因是风、密度差异等,BC错误;海一气相互作用是海水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D错误。故选A。
(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均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乙地比甲地年均太阳辐射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白昼时间长B.晴朗天气多C.纬度更低D.气温较低
10.甲地附近为该省区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主要自然条件是( )
A.热量较好B.光照充足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11.M湖一年中面积最大的时间可能出现在( )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答案】9.B 10.A 11.C
【解析】9.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乙两地纬度相近,两地的白昼时间相差较小,AC错误;且两地海拔均较高,导致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天气,乙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当地云雨天气极少,天气多晴朗,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甲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云层较厚,太阳辐射较弱,B正确;气温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D错误。故选B。
10.甲地区为湟水谷地,是青藏高寒地区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其热量条件满足农业生产,发展极具特色的河谷农业,故甲地成为该省粮食生产地区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条件较为充足,而光照、地形、水源都不是该省区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M湖为青海湖,其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该地区的大气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集中在气温最高的时段,故该湖泊水位最高,面积最大的时间是7~8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浙江·模拟预测)光伏电站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太阳辐射强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开始出力的时间,视为光伏电站的开机时刻;太阳辐射强度小于一定数量时停止出力的时间,视为光伏电站的关机时刻。位于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一智能控制、跟踪太阳视运动的光伏电站在一年内的开关机时刻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光伏电站开机时长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天气状况B.太阳高度C.白昼时长D.气温变化
13.该光伏电站可能位于( )
A.广东B.陕西C.新疆D.吉林
【答案】12.C 13.C
【解析】12.读图可知,光伏电站开机时长在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原因是夏季昼长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影响光伏电站开机时长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白昼时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可知,该光伏电站开机时长最长时接近15小时,说明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达到一定数量的时间较长,昼长应该也较长,应位于我国纬度比较高的地区;同时降水稀少,晴天多,天气状况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小。综上所述,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西北干旱半旱地区的新疆,C正确;广东、陕西、吉林夏季多雨,天气状况会对光伏发电产生较大影响,ABD错误,故选C。
(2023·河北·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校联考二模)下图示意某地区光伏阵列不同倾角(是指光伏电池板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日平均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
A.70°NB.80°NC.70°SD.80°S
15.影响图示地区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光伏组件的抗压特性
C.太阳高度D.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
16.该地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时段( )
A.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B.当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C.北京昼夜长短差值较大D.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答案】14.C 15.C 16.C
【解析】14.据图可知,6-7月所有倾角的光伏阵列获得的日平均辐射量均为0,说明这一个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该地为南半球,AB错误;据所学知识可以计算,当70°S出现极夜现象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20°N-23°26′N之间,太阳直射点在该纬度范围移动时间大约为1个月,即70°S出现极夜时间为1个月,80°S的极夜时间在3个月以上,与图示不符,C正确,D错误。故选C。
15.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光伏阵列与太阳辐射垂直时发电效率最高,光伏阵列需要根据太阳高度日变化调整倾角,所以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C正确;地形地势、光伏组件的抗压特性、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16.据上题可知,该地位于70°S,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时该地出现极昼并且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出正南日落正南,此时段该地区太阳能最丰富,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AB错误;北京昼夜长短差值较大,C正确;此时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大,D错误。故选C。
(2023·山西阳泉·阳泉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和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须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戈壁滩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
①降低土壤盐渍化②提高地表温度③提高光照效果④补充植被水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8.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答案】17.C 18.A
【解析】17.清洗光伏面板需要用清水,为植被生长补充了部分水源,④正确;电站建成后遮荫作用显著,蒸发减弱,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了植被生长,没有提高地温,①正确②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18.根据材料和右图可知,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因设备建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通过清洁能源生产和光伏场植被固碳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相互抵消,达到“碳中和”。光伏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固碳作用不明显。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光伏发电效率高,清洁能源生产量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消因设备制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的碳排放,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最短。故正确答案为A。
(2023·浙江·模拟预测)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通过修建光伏电厂,形成沙障,且在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发展农牧业,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某学者用一年多的时间对我国某一修建在开阔沙地中的大型光伏场进行研究,绘制了场内及周边地区太阳辐射量图(图左),图右为场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学者研究期间,光伏场内外太阳辐射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纬度因素影响
B.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沙尘天气影响
C.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地形因素影响
D.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土壤因素影响
20.与场外相比,光伏场内牧草、草药长势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A.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矿物质含量高
B.光伏板有集水作用,增加土地获得的降雨量
C.光伏场内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光伏板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答案】19.B 20.D
【解析】19.光伏场内、外的太阳射量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光伏场面积大小不足以导致场内外太阳辐射出现明显的纬度差异,A错误;相较场外,光伏场内风沙治理效果较好,不易扬沙,测量仪器探头不易被扬沙遮挡,实际测量到的数值更接近真实情况,B正确;材料已说明此地地势开阔,故不考虑地形因素,C错误;太阳辐射的差异,与土壤因素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B。
20.干旱沙化地区,影响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但同时也会受到牲畜啃食和踩踏,不利于植物生长,A错误;光伏板确实会有集水作用,使得某些部位获得的降水增加,但对整个光伏场而言不一定增加降水量,B错误;光伏场下由于受到光伏板的遮挡,太阳辐射并不强,C错误;光伏板可以遮挡阳光,减小风速,减少水分的蒸发,利于土壤保水,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21.(2023·全国·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光伏发电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2012~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快速增长,但由于光伏发电的自身特点,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弃光”现象,西部地区尤为严重。下图示意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的空间格局。
注:集中式太阳能电站适用于荒漠、戈壁、滩涂、坡地等地区,一般装机容量在10MW以上,大电量大。
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一般指在用户所在地附近与各种建筑物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以用户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一般规模较小。
(1)说明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西部一些省区出现“弃光”现象的原因。
(3)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的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西北地区和华北、长三角地区装机量大;西北地区以集中式为主,东部分布式较多;
原因: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荒地面积广大,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华北、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光伏发电受昼夜和天气影响发电量不稳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浪费、成本较高);电力供给和需求分布不平衡,一些(西北)区域发电量大,但用电需求较少;电网输电能力有限。
(3)建设跨区域输电通道,将富余电量输送到中东部电能需求量大的省份;研发、利用储能系统,将富余的电量储存起来,降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合理布局光伏发电站(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合理建设,提高效益。
【分析】本题以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的空间格局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光伏装机的特点,“弃光”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西北地区和华北、长三角地区装机量大;西北地区以集中式为主,东部分布式较多;主要原因为: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荒地面积广大,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更适合建集中式光伏电站;华北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且东部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土地资源有限,更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辐射受天气等影响,存在间歇性(不稳定)特征,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电高峰时,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电力供给和需求分布不平衡,区域(西北)新能源装机大,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用电需求较少;电网的跨区域输电能力有限。
(3)由于西北地区光电资源丰富,但市场狭小,因此需要建设跨区域输电通道,将富余电量输送到中东部电能需求量大的省份;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不稳定)特征,因此需要研发、利用储能系统,将富余的电量储存起来,降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由于电网的跨区域输电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合理布局光伏发电站(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合理建设,提高效益。
22.(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热发电是通过吸热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再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而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材料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边缘,祁连山脉中吾农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南侧,德令哈2013年建成中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50M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并于2018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它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采用的是太阳能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图2),它是先利用熔盐(硝酸盐)储存太阳能热能,再根据需要用高温熔盐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储存2万吨熔盐能保证24小时发电。
材料三 我国在“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实现碳达峰关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关键在于消纳,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在于电网接入、调峰和储能。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对应的调峰资源,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气电、光热电站、灵活性改造的煤电。
(1)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分析当前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缺点。
(2)根据材料分析德令哈市建光热发电站的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积极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优点:发电连续性好;平抑日照波动;对电网相对友好。
缺点:转化率较低;对水的依赖较大;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①地处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②德令哈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③柴达木盆地硝酸盐资源丰富,储热原料丰富;④附近有高山冰雪融水,水资源较多。
(3)①太阳能热发电可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经济意义)②有助于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社会意义)③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储存,可与火电等热电厂互补,提高发电时数和调峰,增强电能的消纳能力,确保我国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行动。(生态意义)
【分析】本大题以“ 太阳能发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缺点、德令哈市建光热发电站的优势区位条件、积极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与光伏发电相比较,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再转换为电能,发电的连续性好,日照波动对其影响较小,发电较稳定,对电网相对友好。但是太阳能转热能、热能再转电能,使得转化率较低;结合材料二可知,光热发电需要加热水产生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对水的依赖较大;读图1可知,光热发电的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根据材料二可知,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边缘,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资源丰富;德令哈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土地价格低;柴达木盆地的硝酸盐资源丰富,为光热发电提供了丰富的储热原料;德令哈市位于祁连山脉中吾农山南侧,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资源。
(3)根据图文信息并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在经济意义方面,太阳能热发电的建立可以实现与光伏发电、风电之间的互补,建立风光热综合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意义方面,太阳能热发电有助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而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在生态意义方面,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储存,储存的热能可与火电等热电厂互补,进而可以提高发电时数和进行调峰,使得电能的消纳能力增强,为我国在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行动提供了保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3 海水的性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3海水的性质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3海水的性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1 水循环(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1水循环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51水循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6 天气系统(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6天气系统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6天气系统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