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曾经提出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认为《红楼梦》有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即“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不论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笔者认为,《红楼梦》应该有三重世界:一是诗意的世界,二是现实的世界,三是哲学的世界。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重世界的存在,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阐释都将残缺不全,甚至走向谬误,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判就会大打折扣。
    “诗意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内的世界,它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具有诗人气质的贾宝玉看来,处处充满了诗意;“现实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外的世界,伴随着贾宝玉的成长,大观园的诗意色彩渐渐消退,贾宝玉需要去直面更加现实的人生。《红楼梦》通过吸收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华,从入世、出世两方面对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了“哲学的世界”。“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互不搭界的关系,“哲学的世界”在它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红楼梦》中,哲学的世界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神话、太虚幻境、一僧一道等艺术形象具体呈现出来的。有学者认为“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这是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将它们都归入了“理想的世界”。事实上,以太虚幻境、警幻仙境等为代表的哲学世界高高在上,统摄着大观园之内与大观园之外的世界,是比大观园更高层次的存在,是在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
    我们不妨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抽象的规律,“一”是具体而完整的事物,“二”指事物矛盾的两极,“三”指两极之间的一个任意点。由于“三”是任意的,所以它能够代表事物的千变万化。《红楼梦》中,“诗意”和“现实”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两极形态,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游移于诗意与现实、出世与入世之间,走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可见,片面地强调“诗意的世界”或者“现实的世界”,并不能涵盖作者思想的全部。如何在“诗意”和“现实”之间,探寻一条恰当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研究《红楼梦》人生哲学的关键所在。
    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人文传统的一大特色。《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是文、史、哲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红楼梦》的“三重世界”而言,“诗意的世界”最具“文”的色彩,“现实的世界”则比较接近于“史”。不论是对“文”的欣赏也罢,对“史”的批判也罢,都不应忽视《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哲学世界的存在。欣赏《红楼梦》,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史层面,最终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则无异于买椟还珠。
    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红学研究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打破文史研究自我封闭的怪圈,将哲学研究引入其间。
    (摘编自郭皓政《<红楼梦>的三重世界》)
    材料二: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概念、范畴的运作,而是浸透在作品中的哲学意蕴。《红楼梦》的哲学还是艺术家哲学,而非哲学家哲学。哲学家哲学是抽象的、思辨的,与艺术实践是相脱离的;艺术家哲学是感性的、具体的,与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紧密相连,甚至是直接由艺术实践呈现出来的。另外,《红楼梦》还有其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
    曹雪芹对于儒家有许多嘲讽,但能否就此做出本质化判断,说《红楼梦》是绝对反孔反儒反封建,恐怕不能。以儒家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一视角来观看《红楼梦》,就会发现:贾宝玉与儒家的表层结构,即儒的政教体系、伦理纲常等,确实格格不入,尤其对仕途经济之路和变形变态的谋取功名利禄之思,更是深恶痛绝。在这个层面上,贾宝玉以至《红楼梦》是反儒的。然而,在儒家的深层结构上,即对日常情感、世事沧桑的注重以及赋予人和宇宙以巨大情感色彩的文化心理特征,却也进入到贾宝玉的生命中。脂砚斋所透露的曹雪芹在全书结束时排出的《情榜》,给宝玉的考语是“情不情”,也就是说打破情的世俗规定,把情推向不情人和万物身上。因此,笼统地说《红楼梦》反对儒家道德和反对儒家哲学,就显得过于简单了,至于说贾宝玉是“反封建”那更是“本质化”了。曹雪芹对道教也有表层深层之分,他调侃贾敬的炼丹术,但又认同庄子的破对待、任逍遥的哲学。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了“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荣”的思想,才有了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第26回)。
    《红楼梦》非常伟大,不仅其文学内涵说不尽,而且其哲学内涵也说不尽,仅就与中国哲学各流派的既吸收又超越的关系,就有开掘不尽的意蕴。
    (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两个世界说”是针对“旧红学”和“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但易混淆《红楼梦》的文学、历史和生活“三种”真实,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文学世界。
    B.《红楼梦》“三重世界”体现了中国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具有普遍意义,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
    C.《红楼梦》的哲学是艺术家哲学,其哲学意蕴寓于艺术实践与审美实践中,没有以理性代替艺术,用思辨代替审美。
    D.认为《红楼梦》对儒家道德和哲学持否定态度的观点是笼统又简单的,应从儒家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的视角综合考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一段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思路,指出“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的弊端后,提出“三重世界”的理论。
    B.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全面考量文史哲作用,如果只停留在文史层面,就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
    C.丫鬟晴雯被害死后,宝玉长歌当哭,以《芙蓉女儿诔》祭奠她,验证了《情榜》给宝玉的考语“情不情”的合理性。
    D.曹雪芹对待道教和佛教的态度相似,既有赞同,也有否定,但更认可道家思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B.英国汉学家霍克思认为:“《红楼梦》中‘梦’的真假有无,体现了‘空’‘假’‘中’三谛圆融思想。”
    C.鲁迅说:“《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D.评论家王博认为:“《红楼梦》庄禅并称,重其同而略其异。”
    4.两则材料都围绕《红楼梦》哲学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分)
    《红楼梦》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请结合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及对本判词的理解,分析妙玉“三重世界”的具体表现。(6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哨探兵
    李健吾
    村外大道旁,石砌的斜坡上,有一个小茶馆。一天下午,两位服装不同、似乎非一样职业的人,在那里喝茶。①谁也不理谁,谁都不讲话。他们全疑心生暗鬼,以为谁都清楚谁的底细。其实,他们并不相识,谁也是谁的生客。屋子里很静寂,只有啜吸浓茶的微响。
    主人倚在门旁,眼睛向外直直地望着,他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主顾,好像在吃力地思索。
    一位客人咳嗽几声,斜瞥桌旁那位一眼,耸了耸肩,好像自语似的嗫嚅着:“唉,明天,明天还不知怎样呢。”
    “是啊,我们并不是神仙。”那位搁下茶碗,不在意地答着。于是自语的客人好像不放过这个开始似的,向前移近些,不露声色地问:“先生,你何处公干?”
    那位并不以为唐突,端起茶碗,暗暗地从头到脚将邻客打量了一下,用诚实不欺而带忧愁的口气缓缓道:“不要见笑,我生来就没有正经本事,开一间小铺子,做点小本经营,姓郑。不敢问,你高就什么呀?”
    他立即向郑商弯了弯腰,面上透出可爱的笑容,迅忙答道:“我是外省人,姓赵,来投奔乡亲,不过那位亲戚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你没有在军队当过差吗?”
    这句话吓了姓郑的一跳,心里突突不已。但是他仍旧很镇静地摇了摇头。他一面照常喝茶,一面细察赵某的姿态。他站起来,坦然向邻客斟了碗茶,微表敬意,然后低声道:“不,我从来没有干过军营的差使。不是吗?打仗是很怕人的。”
    赵某叹了口气:“天下事就数这残忍了。我是一个胆小鬼,就连枪声——”
    屋外吹起一阵和煦的微风。从斜坡四望,似乎万物宁静,生气勃勃,做着和平的梦。主人无精打采,头俯垂胸前,他几乎忘记了还有主顾在屋里喝茶。
    ②这时屋里茶客全不说话了,在默然饮茶中间,都感到情绪的起落。他们以为这是一个意外的甜蜜相逢,从未有过的友谊和同情。他真是个老实人,郑某这样想着。同时,赵某也想,他实在比谁都有趣。
    “掌柜,再泡壶茶来!”
    主人被叫声唤醒,四面张望,以为听错了。他应了一声,挨到茶桌前,慢慢地换了壶茶,那苍白的稀发如蓬草一样。
    “真要开仗了吗?”主人忽然想起一件大事似的,冲口问两位茶客。
    那两位茶客一齐折转身,诧异地望着主人,显然这个触动了他们的隐怀。
    “是,快开战了。”赵某回道。
    主人摇了摇头,只低低的、颤索的长叹一声。
    这立刻引起茶客们的好奇心来,不觉全注意于这奇怪而有胆力的老人。高岗以外,无论村镇,无论贫富,好像全在狮爪下嘶咽,慌慌忙忙地躲避恶运,惟独他,还开着茶馆,多么不可思议!客人重新向屋子各处观察着,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很静寂。
    “你为什么不远避?有什么丢不开吗?”
    老人似乎很难受,闭住下陷的眼睛,点了点头。他右手指着窗外,从苍白的嘴唇发出悲咽的细声:“我舍不下这些地方。”
    窗外金波似的麦穗,一望无涯。靠近麦田有棵娇小的松树,松影处是一座新坟。
    “那是我儿子的新坟,啊,前天我亲自埋的。他是让恶棍打死的,没有向我说半句离别的话。为什么我要逃走呢?我舍不下麦子,舍不下孩子。”
    两位茶客坐不住了,眼光闪闪,强自忍住火爆的性情,看着那可怜的老人。
    “看,那恶棍来啦!”主人忽然哆嗦起来,喘吁不已。
    窗外跃入一个人来,骄戾地直挺挺地立在屋子的中心,似乎谁也没有看进眼中。他挤了挤眼,摇摆到茶客中间,故意失足踩在他们的脚上,摆出一副得意的模样,端茶就喝,尽性哈哈大笑。③两位茶客不言语,彼此会意地望了望。他们几乎同时解松了衣扣。
    老人蜷在墙角,好像失去知觉的样子。这种待救的衰弱的呼吸,似乎有力地挑动着茶客的沸血。他们静静的,等待着动手的机会。
    恶棍刚转向老人,突然茶客们扔掉外褂,像飞鸟似的,直扑过去。但是恶棍毫不容让他们,两臂平平将他们推开,预备伸拳还敬。赵某往后一闪,从腰间拔出手枪,瞄准了恶棍的咽喉。此时郑某的手枪也飞擎到手中。
    恶棍大惊,半步不敢前行。忽然,他灵机一动,微微惊讶地呼道:“哈,你们不是仇敌吗?”两位义愤的兄弟愣住了,彼此警醒地凝视起来。就在这时,恶棍纵步跳出,飞奔而逃,隐隐还可听见他得意的笑声。
    阳光从窗户射进,映照得两位茶客军服的铜扣、肩章都闪闪发光。
    两人各自将手枪装插原处。④回到桌前,你望一望我,我望一望你,默默无语。他们不同式不同色的军服很刺目,原来一个是这边的哨探兵,一个是那边的哨探兵。
    主人慌忙从暗隅爬起,拣起外褂,拍去灰尘,送到桌前。他们各自穿起掩饰军服的外褂,脸色通红,谁也不好意思抬头看谁一眼,茶桌中间仿佛有条十分显明的界线。这无形的界线是什么?谁也说不明白,可是中间的确有些东西隔阂着。
    屋外的风加大起来,好像吹醒了两个茶客。他们几乎同时站起来,付清了茶钱。
    他们仍旧不相识的模样,不前不后地走出茶馆。老人送出馆门,高声祝道:“愿你们打胜仗,打胜仗。”
    两位哨探兵走下土坡。不久,一个转身向东,一个径往西去。
    (有删改)
    一九二四年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赵的茶客自语“明天还不知怎样呢”,既是对战争即将发生的愤懑和抗拒,也是对另一名茶客的试探。
    B.茶馆主人“几乎忘记了”主顾,可见他因失去儿子而内心无比痛苦,因即将开仗可能要被迫
    逃离不舍与悲痛。
    C.小说两次写屋子里“很静寂”,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也是哨探兵的主观感受,表现出他们慌张、警惕。
    D.两位哨探兵最后“不前不后走出茶馆”,表明他们虽然身处不同阵营,但心中已有视对方为朋友的感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景物描写常常为塑造人物服务。小说两次写风,“和煦的微风”烘托两位哨探兵作为茶客的友谊,“风加大起来”则烘托他们作为军人的隔阂。
    B.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手法。小说时间间隔短,空间跨度小,增强了情节的节奏感,营
    造出紧张悬疑的氛围,将读者更好地带进故事中。
    C.小说结构严谨,注重前后照应。比如两位哨探兵解松衣扣的细节,为下文他们脱掉外褂同恶
    棍搏斗并暴露自己军人身份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D.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茶馆主人是贯彻小说始终的线索,小说以他的所见所闻串起发
    生在两位哨探兵身上的情节,使作品更具真实感。
    8.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虽都写两位哨探兵不说话,却表现出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心理活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有评论家评论这篇小说是“根植于民族土壤之中富有‘戏剧味儿’的有思想价值的作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某自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历观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困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问之曰:“君家曩时蕃衍盛大,何贫贱如是之速耶?”有应于予曰:“嗟呼!吾高祖起自忧勤,噍类数口,兄叔慈惠,弟侄恭顺,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酬,使我兄叔之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于是共厄而食,共堂而燕,共库而泉,共廪而粟。寒而衣,其币同也;出而游,其车同也。下奉以义,上谦以仁。逮其子孙蕃息,妯娌众多,内言多忌,人我意殊,礼义消衰,诗书军闻,星分瓜剖。父无争子而陷于不义,夫无贤妇而陷于不仁,所志者小而所失者大,至于危坐孤立,患害不相维持,此其所以速于苦也。”
    某闻而泣之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因为常语以劝焉。吾子其听否?昔先猷以子弟喻芝兰玉千生于阶庭者,欲其质之美也。又谓之龙驹鸿鹄者,欲其才之俊也。质既美矣,光耀我族;才既俊矣,荣显我家。岂宜偷取自安而忘家族之庇乎?
    吾族居此四世矣,未闻公家之追负,私用之不给,泉粟盈储,金朱继荣,大抵礼义之所积,无分异之费也。其后人心不坚,无胜已之交,信小人之党,骨肉不顾,酒戴是从,乃至苟营自私,偷取目前之逸,恣纵口体,而忘远大之计。居湖坊者,不二世而绝;居东阳者,不二世而贫。其或天欤?亦人之不幸欤?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愿以吾言敷而告之,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志之曰《家诚》。时绍圣元年八月日书。
    (节选自黄庭坚《家诫》)
    材料二:
    《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爱者所以使众也。《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节选自司马光《温公家范》)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某闻而泣之A家之不齐B遂至如是C之甚D可志此以为E吾族之鉴F因为常语G以劝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速,文中意思为快速,与《六国论》“始速祸焉”、成语“不速之客”中的“速”意义相同。B.燕,文中同“宴”,意为进餐、宴饮,与《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宴”意义相同。C.而,在此处表示顺承,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
    弟,同“悌”,意为敬重兄长,与《齐桓晋文之事》“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悌”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黄庭坚从自己的人生见识出发,对迅速败落的家族情况进行剖析,论证了家族内仁义的重要性。
    B.如果一个家族不能保持礼义,成员之间不相互提醒,家族内部就不能亲善和睦,甚至会导致四分五裂。
    C.黄庭坚以生动的事例说明观点,多处运用对比,如将豪门大族的衰颓和自己家族的振兴对照,
    引起子弟警醒。
    D.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既有对儒家典籍的引用,又有个人的论述,阐述了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
    (2)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
    14.请概述两则材料中对家族子弟教诲的内容。(5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谢寺双桧
    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①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即扬州法云寺。桧:一种常绿乔木。《扬州府志》记载:“谢安宅,在法云寺,谢安手植双桧,至唐犹存。”谢安是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在淝水之战中,作为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又乘胜派谢玄收复六州。②龙象界:佛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双桧的苍劲挺拔,展现古寺年代久远,饱含历史的沧桑感。
    B.颔联虚写,双桧曾面对金殿陪伴过僧客,也曾与将军战旗相映成辉。
    C.“宝盖”形象地写出了桧枝的枝繁叶茂,枝干超过了寺庙的鸳鸯瓦。
    D.“青青年少”可指昔日的双桧、年少的谢安,也可指后世来此的青年。
    16.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请结合本词核心意象“双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 , ”。
    (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成功的句子“ , ”。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什么时候才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人啊!有时候都比不上飞禽走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在地上走……
    一种委屈的情绪使孙少安忍不住泪水盈眶。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公路下面,东拉河的细流发出耳语似的声响。夏夜凉爽的风从川道里吹过来,摇曳着树梢和庄稼。月亮升高了,在清朗的夜空冷淡地微笑着。星星越来越繁密,像在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缀满了银钉①……孙少安在白杨树下站了一会,又开始往回走。走不多远,他就看见了双水村星星点点的灯火。
    一股温暖的激流刹那间漫过了他的心间。那灯光下,有他亲爱的家——亲人们的脸庞都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了。
    于是,头脑中迷茫的云雾顷刻间消散,滚烫的额头重新又凉了下来。他顿时感到他刚才的情绪充满了危险。是的!一家老老少少都依靠和指望着他,他怎么能这样胡思乱想呢?不,他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如果他垮了,说不定人仰马翻,一切都完了②……
    下列句子中的“都”与文中第一段加点的“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的!一家老老少少都依靠和指望着他。
    B.都是你磨蹭,害得我们错过了难得的时机。
    C.虽然我不是继母亲生的,但她待我比亲妈都好。
    D.他都走远了,你还一动不动傻站在这里干什么?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何表现出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责任和担当?请从修辞和用词特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4分)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红楼梦》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了新的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观念,就是把女人当人,尊重女性。
    在夫权当道的封建时代,恐怕鲜有男性不傲慢地认为男人比女人高贵一等,大都视女性为玩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数千年囚禁和虐杀女性的制度牢狱中,我们竟然第一次听到“见了女儿我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惊世骇俗的言论,第一次看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本就存在的美丽聪明、才华横溢、情韵雅洁的女性,成为曹雪芹笔下鄙弃仕途经济的黛玉、勇于兴利除弊的探春、誓不攀荣附贵的鸳鸯等光彩照人的形象。这是多么了不起!这至少说明那个时代有女性( )。
    《红楼梦》是悲剧,而且是伟大的悲剧,无论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和“元迎探惜”,无不体现才华横溢和人格独立的女性在那个时代的伤害。道貌岸然的贾政、忘恩负义的贾雨村、横行霸道的薛璠……这些男人成了社会的主流,而唯一能在心底尊重和平视女性的男人宝玉,竟然成了时人口中顽劣憨痴、无能不肖、行性乖张的纨膏,成了那个时代的“狂人”。
    (节选自古覃《浅析<红楼梦>对当代女性的启示》,有改动)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已在自我觉醒,有了一定的反抗意识
    B.已彻底自我觉醒,有了一定反抗意识
    C.有了一定的反抗意识,已在自我觉醒
    D.有了彻底的反抗意识,正在自我觉醒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22.《红楼梦》中用到了很多谐音,有着深刻的寓意,比如“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万艳同杯”是“万艳同悲”的谐音,都寓意着众多女子的悲惨的命运。请另举两例写出谐音并阐明寓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尼采曾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杉本博司却在《直到长出青苔》中有过比喻:“这一生依靠着倒映于视网膜上映出的虚像,人类不断地测量着世界和自己的距离。”
    青年人观照世界,拓展视野,难免有局限,需要在探索世界中突破自我,去拥抱更广大的舞台和更光明的愿景。
    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秋“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二十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B.“《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错误。由原文“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可知,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是“《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不是“《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故选B。
    2. D
    【解析】 D.“更认可道家思想”于文无据,故选D。
    3.C
    【解析】 C.“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讲的是生活真实,体现的是《红楼梦》的“现实的世界”,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故选C。
    4. 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红楼梦》的“哲学世界”的重要性,并强调其是未来红学研究的方向;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5. ①她活在一个“诗意的世界”里,贵为“金玉质”,追求高洁,清高自傲。她生活在处处充满诗意的大观园里,美丽聪颖,多才多艺,茶艺精湛,中秋联诗,极通文墨。
    ②她在大观园之外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里,可怜金玉质,求洁不得。自小多病,出家为尼,为人孤僻,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后被贼人掳走,终陷泥淖中,遇害海边。
    ③她活在一个复杂的“哲学的世界”里,透过生活的表像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文学上大爱庄子,感情上情缘未了。自号“槛外人”,以清静无为自守,却六根不净,尘心未尽,不洁不空。(能围绕“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和“在‘诗意’和‘现实’之间,探寻一条恰当的人生道路”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6.B
    【解析】A项 ,“愤懑和抗拒”不正确; C 项,应只有“警惕”,没有“慌张”; D 项 ,
    “不前不后”表明他们都在防备对方。
    7.D
    【解析】以“他的所见所闻串起发生在两位哨探兵身上的情节”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真实感”的说法也不正确。
    8.①处,猜测对方身份,揣摩自己身份是否被识破;②觉得对方老实、可以信任;③
    内心默契,决定联手制服恶棍;④让恶棍逃脱且暴露身份后的尴尬、自责、无奈。
    (评分建议: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①小说扎根生活现实,取材战争背景;②叙写了两位隐藏身份的侦察兵从互探军情到倾力合作再到各走一方的戏剧化情节;③揭示内战给社会、给民众造成种种灾难,表现普通士兵能恪守良知与道义。
    (评分建议:围绕“民族”“戏剧化”“价值”三个关键词语解读即可,每个关键词2分,意思对即可。)
    10.ADF
    【解析】正确断句为:某闻而泣之,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因为常语以劝焉。
    11.A
    【解析】A项中,“始速祸焉”中的“速”意为“招致”;“不速之客”中的“速”意为“邀请”。C项中,“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中的“而”意为“就,则”,表示顺承;《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意为“并且,而且”,表示递进,两者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
    12.C
    【解析】“将豪门大族的衰颓和自己家族的振兴对照”说法错误,对豪门大族和“吾族”的对比,都是自身由盛而衰的对比,并不是豪门大族的衰颓和自己家族的振兴的对比。
    13.(1)(家族之人)有的被官府拘押,有的挑着担子在路上奔波劳累。(“缧绁”1分,“荷”1分,句式1分,大意1分)
    (2)我的孩子们应该致力于研习学问,手捧书本来明白古人留下的训诫。(“吾子”1分,“力道”1分,“见”1分,大意1分)
    14.【参考答案】①家族子弟应能合乎礼义,既奉养长辈,又能规谏自己的父母;②家族子弟应读书修身,使自己品质美好、才华出众,同时不忘家族大计;③家族子弟应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5分。第①点2分,第②点2分,第③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从自幼时读书。到有了一些知识。迄今四十年了,世事百态历历在目。(曾经看到)高门大户、豪门大家、世袭贵族,金银珠宝布满厅堂,没过几年再次探访,只看到田地废弃无人耕种,粮仓空置废弃不用。又过几年再见到,(家族之人)有的被官府拘押,有的挑着担子在路上奔波劳累,问他们说:“你家过去人口众多,繁荣兴盛,为什么这么快就落入贫贱呢?”有人回答我说:“唉!我的高祖起初是靠着忧虑勤奋起家的,家中只有少数几口人,兄长叔父仁慈贤惠,弟弟侄子恭敬有礼,做儿子的对母亲说:‘不要为小钱争执,不要为小事记仇,这能让兄长叔父和睦相处。’做丈夫的告诉妻子说:‘心里不要猜忌别人,不要把得失放在心上,这能让弟弟侄子和睦相处。’于是(他们)用同一个酒杯喝酒,在一个厅堂宴饮,有钱放在一起,共用粮仓里的粮食。天冷的时候做衣服,布料价钱都一样;出门一起游玩,坐同样的车子。晚辈恭敬讲义气,长辈谦让有仁心。等到后代子孙人口增加,妯娌多了,家里说话忌讳越来越多,彼此想法不同,礼义消失衰亡,听不到吟诗读书声,一家人像星星一样分散,如切瓜一样离心。父亲没有了能谏诤的儿子而不讲道义,丈夫没有了贤惠的妻子而没有仁心,(他们)所追求的微小而所失去的却很多,以至于(到了)孤立无助,患难时不能互相帮助的地步,这就是他们迅速陷入困境的原因。”
    我听说这些后流泪哭泣,家中不和睦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应该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作为我们家族的鉴戒,从而作为常说的话来劝戒家人。我儿子他能听进去吗?古代先贤把后辈们比作生长在庭院中的芝兰玉树,是期望他们品质美好。又称他们为龙驹鸿鹄,是期望他们才智出众。品质美好,就能荣耀家族;才华出众,就能显赫门楣。哪能自己苟且偷安却忘了家族的庇护呢?
    我的家族住在此处有四代人了,没听说过朝廷追债,自家用度不足的情况,钱财粮食堆满仓库,金印朱绶接续荣华富贵,大概是凭着礼法道义的积累,没有不合理的耗费。但到后面,人心动摇,没有能超越自己的朋友,盲信那些小人,不顾亲人,(整日)吃喝玩乐,以至于苟且专营、自私自利,贪取眼前的安逸,放纵口腹之欲,而忘记了长远的谋划。居住在湖坊的,不到两代就绝户了;居住在东阳的,不到两代就贫穷了。难道是天意吗?还是人的缘故造成的不幸呢?孩子们要致力于道义、勤奋学习,看书要明白古人遗留下的训导,观察世事的利害关系,不用等着我来说明白。希望能将我的话陈述出来并告诉众人,我们家族亲善和睦应该从你们开始。记录这些话叫《家诫》。写于绍圣元年八月某日。
    材料二:
    《大学》中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应该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为根本。本乱末治是不可能的,对重要的事情疏忽,而对次要的事情过于重视,这种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就是懂得根本,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教育好,却要去教育别人,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君子不需要离开家庭,就能在国家中施行教化。孝顺用于侍奉君主,尊敬用于侍奉长辈,慈爱用于管理众人。《诗经》中说:“宜兄宜弟。”意思是兄弟和睦,这样才能教育国人。《诗经》中还提到:“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意思是父子、兄弟之间行为规范,然后天下民众才会效仿。这就是治国在于治家的含义。
    15.B
    【解析】应是“虚实结合”。“面对金殿陪伴僧客”的场景不是“曾经”而是“现在”。)
    16.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表面咏所见之物,实际上隐含着作者所咏的情怀,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②“映画旗”写双桧见证了谢安的赫赫战功,“成宝盖”“出高枝”写双桧高大茂盛为寺庙遮风挡雨,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谢安一样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③谢寺前的古桧历经沧桑,时过境迁,如今仍拥有青翠生机、长盛不衰,让诗人产生了对往事的感怀之意,表达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
    (评分要点:解释句意2分,建功立业的抱负2分,世事沧桑的感慨2分)
    17.(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C 中与文中第一段加点的“都”,均为副词,均表示“甚至”“竟然”之意。A.副词,指总括,表示“全都”之意;B.副词,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原因,多含有责备之意;D.副词,强调事情已经发生,表示“已经”之意。故选C
    19. ①运用比喻修辞,将生活比作马车,将自己比作驾车人,形象地写出孙少安以一己之力奋勇担负起家庭重担的决心。②运用跳上、绷紧、吆喝、呐喊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展现了孙少安义无反顾的责任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词语效果的能力。
    ①先看修辞。“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运用比喻修辞,将生活比作马车,将自己比作驾车人;再结合“精神抖擞”“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等可知,孙少安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他必须带领全家往前奔,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孙少安以一己之力奋勇担负起家庭重担的决心。
    ②再看用词,“跳上”“绷紧”“吆喝”“呐喊”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孙少安努力驾驭生活这辆马车,带着全家继续生活的努力,生动逼真地展现了孙少安义无反顾的责任感。
    (点明手法1分,分析1分,两点共4分。)
    2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按照逻辑,应先“觉醒”再“反抗”,排除CD。结合小说内容和时代背景可知,《红楼梦》中处于封建时代的女性还没有彻底觉醒,排除B。故选A。
    21.示例1:无论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还是“元迎探惜”,无不体现那个时代对才华横溢和人格独立的女性的伤害。
    示例2:无论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还是“元迎探惜”,无不体现才华横溢和人格独立的女性在那个时代所受到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搭配不当,“无论……和……”关联词搭配不当,把“和”改为“还是”;二是成分残缺,“在那个时代的伤害”成分残缺,可改为“在那个时代所受到的伤害”,或者“那个时代对才华横溢和人格独立的女性的伤害”。(每处语病2分)
    22.示例:甄士隐:谐音“真事隐”,意味着真相被隐藏起来;贾雨村:谐音“假语存”,表示虚假的话被保留下来;秦可卿:谐音“情可轻”,暗示她的感情生活可能不被重视;秦钟:谐音“情种”,指他是个多情的人;詹光:谐音“沾光”,可能指他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单聘仁:谐音“善骗人”,暗示他善于欺骗他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可能指他不知羞耻;卜世仁:谐音“不是人”,暗示他缺乏人性;贾政:谐音“假正经”,可能指他表面上很正经,实际上并非如此。
    (点明谐音1分,点明寓意1分,两点四分。)
    23.【写作指导】
    这两则材料巾,“看”不仅仅指向动作本身,还包含着“收集”“理解”“思考”等含义。这里的眼睛不仅是作为空间的眼光所及,还要延伸到另外的一些感知的功能上,包括能给人的意识带来感受的任意一种感官。而眼光所及,也是指的所能感知的范围。杉本博司的比喻中也可以发现,人就是通过“看”来获取关于世界的信息。但是人难免有着认知局限。总会有人因为自己知道不少的知识而自鸣得意,却不知道自己所知的东西就如同一个圆圈里面的内容,而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是圆圈之外的无限空间。我们每一个人,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我们只是在自己所看到的狭小范围里,进行一本正经的推理、分析、判断和评价,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自以为认识了真相。其实不然,我们只是活在一个狭小的牢笼里,受困于其中。而这个牢笼围墙之外的广阔世界和无限天地,我们无法目睹,无法企及,无法掌握。
    参考立意:①正视自身的局限,才能不断突破白身的局限;②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不断汲取外界的营养,才能更加谦卑更加不懈地在追求真理和无限的道路上求知探索。

    相关试卷

    湖北省宜昌一中、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联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一中、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年秋高二十月月考试题语文pdf、2024年秋高二十月月考试题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11pdf、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