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解析版)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自然灾害(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自然灾害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自然灾害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2
    考点一 气象灾害 2
    考查角度 台风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
    考查角度 暴雨洪涝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0
    考查角度 旱灾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4
    考查角度 寒潮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5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7
    考查角度 沙尘暴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8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1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22考点二 地质灾害 27
    考查角度 地震火山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8
    考查角度 滑坡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1
    考查角度 泥石流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3
    考查角度 崩塌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5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6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7
    考点一 气象灾害
    考查角度 台风
    (2020·海南卷)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
    A.1000 晴朗B.1000 阴雨C.1010 晴朗D.1010 阴雨
    2.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行进方向是( )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
    【分析】
    1.
    2.
    【答案】1.C 2.B
    3.(2020·北京卷)2020年7月1日起,我国对孟加拉国的产品实施进口优惠政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20日下午,热带风暴“安攀”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下图为“安攀”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值变化示意图。
    概述“安攀”登陆前的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分析】
    【答案】向北偏东的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临近登陆有所减弱。
    台风的形成过程:
    ①热带或副热带海区,由于水面温度高,加热近洋面空气,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
    ②热带低压形成后,外围空气水平方向不断向中心汇集上升,同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运动。
    ③垂直方向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使气流进一步上升,底层气压进一步下降,气流旋转速度进一步加快,形成台风。
    考查角度 暴雨洪涝
    (2022·湖南卷)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
    5.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a处B.b处C.c处D.d处
    6.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4.
    5.
    6.
    【答案】4.A 5.A 6.C
    7.(2021·浙江1月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1)甲地地形为 (填类型),夏季盛行 (填风向)风,降水较多。
    (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
    (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
    【分析】
    (1)
    (2)
    (3)
    【答案】(1) 山地 东南
    (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
    (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
    我国洪涝灾害:
    发生区域: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
    水文水系原因: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原因: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
    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原则: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考查角度 旱灾
    8.(2022·浙江6月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分析】
    (1)
    (2)
    (3)
    【答案】(1) 位于西北(北)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考查角度 寒潮
    9. (2021·上海卷)超强寒潮是一种极端天气过程,往往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概括上海2001-2019年12月最低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2020年12月末,上海经历了一次超强寒潮天气过程。判断12月31日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其原因。
    (3)比较上海和成都受此次寒潮影响的程度,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列举超强寒潮可能给上海带来的危害,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分析】
    (1)
    (2)
    (3)
    (4)
    【答案】(1)变化趋势∶总体波动上升
    原因∶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冬季风强弱不稳定
    (2)天气系统:冷锋。理由:气温不断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
    (3)程度∶上海受寒潮影响更大
    原因∶ 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山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且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较高。
    (4)影响∶ 造成冻裂水管、破坏电力设施,影响生活。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建议∶
    技术措施:对道路交通情况做好监测和预报,提前进行预警;及时通知船舶回港避风,停止水上作业。加强道路安全巡查,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工程措施(除雪车、撒盐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宣传管理措施:向居民及时推送相关交通讯息,提高公众的;
    政策措施:注意应急联动,加强与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的协调联动。
    考查角度 沙尘暴
    10.(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分析】
    (1)
    (2)
    (3)
    (4)
    【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丙; 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考向1 热带气旋危害
    2023年9月10日,地中海飓风(一种副热带气旋)“丹尼尔”登陆利比亚北部,带来强降水并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飓风登陆前,地中海南部海面水温高达27℃,极大加强了飓风强度。下图为该飓风登陆时的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比亚在此次飓风中受灾严重的原因有( )
    ①叠加雨季降水②该国河网密布③防灾经验不足④城镇多在北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地中海南部水温高加强了此次飓风的强度,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潜热输送B.减弱对流运动
    C.吸引西风深入D.加强海水运动
    【答案】1.D 2.A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2023年9月份此时恰逢干季,降水较少,排除①;该国由于气候较为干旱,因此河流较少,排除②;该国由于气候干旱,因此当飓风来临时防灾经验并不充足,导致受灾严重,③正确;由于该国北部为地中海气候,该国城镇大多分布于北部地区,因此,当飓风来临时北部地区受灾严重,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D。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中海南部地区水温较高,因此,对流活动较为旺盛,增加潜入输送,加剧飓风强度,A正确,B错误;西风带影响地中海沿岸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温较高,对于吸引西风深入影响小,C错误;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水温高不会加强海水运动,D错误。故选A。
    【点睛】飓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最大风速达32.7米/秒,风力为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
    考向2 洪涝
    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植被条件特殊,一次强降水事件就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下图示意1980-2019年新疆南部一般性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是( )
    A.阿克苏地区B.哈密市C.和田地区北部D.吐鲁番市
    4.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新疆南部暴雨洪水灾害造成损失较小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A.人口素质B.暴雨次数C.基础设施D.经济发展水平
    5.暴雨洪水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短期影响可能主要是( )
    A.气候趋于温和湿润B.河流沿岸农牧业受损
    C.河流航运能力减弱D.土壤肥力显著提高
    【答案】3.A 4.D 5.B
    【解析】3.根据1980-2019年新疆南部一般性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图中的信息可知,阿克苏地区年平均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是阿克苏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新疆南部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小,D正确; 人口素质与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是最大的,AC错误;暴雨次数为自然原因,B错误;故选D。
    5.气候是长时期的大气状况,而非短时间的暴雨洪水所能改变的,A错误;暴雨洪水会淹没河流沿岸农田、草场,使农牧业受损,B正确;塔里木河不具备航运能力,C错误;洪水可能会带来泥沙淤积在河流两侧,但土壤肥力也不会因此显著提高,D错误;故选B。
    【点睛】洪水的危害:冲垮河堤;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淹没农田、聚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考向2 旱灾
    辽西北地区位于我国黄金玉米带,特殊的地理位置(辽西地区多山地丘陵)加之大气环流的影响,使该地区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图为辽西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损风险区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辽西北地区春玉米旱灾高发期是在( )
    A.播种期(4月)B.苗期(5月)C.拔节期(6月)D.抽穗期(7月)
    7.IV区春玉米干旱灾损风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B.水利设施缺乏C.坡耕地多D.降水稀少
    8.推测因城市用地规模大、植被稀疏,导致土壤墒情差、易产生干旱的是( )
    A.IV区B.II区C.II区D.I区
    【答案】6.B 7.C 8.C
    【解析】6.辽西北地区春玉米旱灾高发期是苗期(5月),此时正值春旱,降水少,地下水位低,灌溉水源不足,且此时玉米苗期需水量大,故选B。
    7.II区沈阳市是省会城市,应该人口最密集,A错误;I、II、IV区水利设施、降水情况应该差别不大,BD错误。有材料可知:辽西地区多山地丘陵,因此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干旱灾损风险高。故选C。
    8.由图可知,II区为省会城市沈阳,城市用地规模大,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导致土壤干旱缺水,故选C。
    【点睛】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产量低的旱地。主要特征“坡地”的概念,一般是指6~25°之间的地貌类型(开垦后多称为坡耕地)。坡耕地的存在严重制约旱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考向4 寒潮
    正常年份,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的强度较北方地区弱,但在一定的环流背景下也会造成急剧降温和极端低温事件,并伴有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下图示意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多年各月累计不同等级冷空气出现次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3月,三水区各等级冷空气出现次数( )
    A.寒潮逐渐减少B.强冷空气持续减少
    C.中等强度冷空气逐渐增加D.弱冷空气先减后增
    10.与弱冷空气出现次数最多关联性最大的是( )
    A.高大山脉阻挡B.受海洋影响显著
    C.平原面积狭小D.距冷空气源地近
    【答案】9.A 10.A
    【解析】9.读图可知,三水区1月寒潮次数最多,3月最少,即1—3月逐渐减少,A正确;1—3月,三水区强冷空气次数持续增多,B错误;1—3月,三水区中等强度冷空气先减少后增多,C错误;1—3月,三水区弱冷空气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A。
    10.结合材料可知,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影响该地的冷空气中,弱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最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加上受到众多高大山脉的阻挡,导致冷空气到达三水区时,势力已经大大削弱,A正确D错误;受海洋影响显著和平原面积狭小对于该地区受弱冷空气出现次数最多的关联性不大,BC错误。故选A。
    【点睛】冷空气的实力主要体现在降温幅度上,因此冷空气的强弱既取决于冷空气本身的强度,也取决于受影响地区的基础气温。如果冷空气本身很强,所经地区基础气温较高,造成降温猛烈,就可能达到寒潮的强度。如果冷空气本身实力一般,所经地区气滥也较低,造成小幅降温,就是一次弱冷空气过程。因此,寒潮一般出现在深秋或初春,因为此时北极冷空气开始加强,我国温相对较高,正所谓爬得高跌得惨,冷空气一来气温降幅也最大。
    考向5 沙尘暴
    塔尔沙漠地处南亚,周围风成黄土分布广泛。研究表明,塔尔沙漠是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沙尘暴的主要物源区,该区域沙尘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图为塔尔沙漠位置图,实地勘测表明图中采样点P地黄土颗粒较M地和J地小。完成下面小题。
    11.新德里沙尘暴发生频次最高的时段可能是( )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12.造成J→M→P地黄土颗粒由大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增多 B.高大地形阻挡 C.风沙活动渐小D.人类活动频繁
    13.沙尘暴的降尘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增加土壤肥力 B.缩短白昼时长 C.提高地面温度D.导致水体酸化
    【答案】11.B 12.C 13.A
    【解析】11.塔尔沙漠的活动沙丘位于新德里的西南方向,新德里沙尘暴频率最高时,当地应该盛行西南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因而新德里沙尘暴发生频次最高的时段可能是4-6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 J→M→P地黄土颗粒由大变小,主要是由于J→M→P距离沙丘活动源地变远,受风沙活动影响小造成的,C正确;降水量、高大地形、人类活动与黄土颗粒由大变小排列没有关系,ABD错误。故选C。
    13.沙尘暴的降尘携带较多矿物质,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A正确;沙尘暴不会缩短白昼时长,会影响太阳辐射,减低地面温度,沙尘多为碱性,不会导致水体酸化,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当风力作用于地表时,会将地表上的颗粒物吹起,这些颗粒物会随着风的流动而逐渐升高;当风速减小或者受到地物阻挡时,这些颗粒物就会落回地表。一般来讲,颗粒物的沉积距离与其粒径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颗粒物越大,沉积距离就越短;颗粒物越小,沉积距离就越长。
    考点二 地质灾害
    考查角度 地震火山
    1.(2020·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主陆多山,西南部和沿海有平原和沼泽低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超过80%。目前,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
    材料二: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
    说出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分析】
    【答案】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考查角度 滑坡
    (2020·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
    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
    3.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解析】

    3.
    【答案】2.C 3.D
    考查角度 泥石流
    4.(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分析】
    (1)
    (2)
    (3)
    【答案】(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考查角度 崩塌
    (2023·广东卷)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6.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A.岩土变形预警B.危险岩体清除
    C.气象水文预报D.游客行为监管
    【解析】
    5.
    6.
    【答案】5.A 6.B
    考向1 地震
    主震型地震的震级很高,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地震序列的90%以上。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4时17分与13时24分,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及多次余震,震中相距96千米,震源深度均在20千米以内,是一种罕见的“双主震型地震”,损失巨大。如图示意此次土耳其“双主震型地震”烈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烈度的空间分布可以推断( )
    A.震中位置B.震源深度C.断层走向D.断层类型
    2.与同震级的“单主震型地震”相比,“双主震型地震”( )
    A.前震更多B.余震更多C.震源更深D.烈度更大
    3.地震发生后,有一个气旋从地中海登陆灾区,该气旋可能为灾区( )
    A.带来一次升温天气B.增加地震救援难度C.带来降水缓解春旱D.诱发余震加重灾情
    【答案】1.C 2.D 3.B
    【解析】1.读图可知,断层周边的烈度较大,烈度较大的区域呈带状延伸,与断层空间分布方向一致,C对;震中位置可通过烈度最大位置进行确定,A错;震源深度反映地震的破坏性,B错;断层类型和其有关几何构造有关,D错。故选C。
    2.由于主震型地震中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地震序列的90%以上,因此主震发生前的前震和余震都很少;“单主震型地震”与“双主震型地震”的震源深度无法判断;“双主震型地震”中第二次地震使已经受损的建筑物雪上加霜,造成了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双主震型地震”烈度更大,排除ABC。故选D。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旋来自海洋,一般会带来降水等,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地震救援难度加大,B对;气旋来自海洋,一般会带来降水,会带来一次降温天气,A错;地震发生时,处于冬春季节,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丰富,不需要降雨缓解春旱,C错;诱发余震的因素为主要为内力作用,D错。故选B。
    【点睛】影响地震造成损失的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发生时间、建筑物防震能力、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
    考向2 滑坡泥石流
    黄土高原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区之一。监测资料表明,黄土滑坡变形演化和成灾过程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黄土高原滑坡多发季节及其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
    A.春季 春旱严重B.夏季 夏季多暴雨
    C.秋季 多大风天气D.冬季 冻融作用强烈
    5.黄土滑坡成灾阶段对应的是( )
    A.初始变形阶段B.等速变形阶段
    C.加速变形阶段D.破坏运动阶段
    【答案】4.B 5.D
    【解析】4.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区域背景和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可知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滑坡灾害,B正确;干旱、大风与滑坡关系不大,排除AC;冻融作用主要见于冰川作用区、高山区和冻土区,冻融作用在黄土高原相对较弱,且冻融作用多引起泥流,D错误。故选B。
    5.由材料可知,前三个阶段表现为岩体或土体的变形阶段,主体部分尚未失稳,故滑坡尚未成灾,排除ABC;破坏运动阶段主滑地段已失稳,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沿滑动面滑出,即灾害已形成,D正确。故选D。
    【点睛】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西藏地区扎墨公路沿线的泥石流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下图为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成因类型的垂直地带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不同海拔的泥石流成因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冻融型B.乙-融水-降雨型C.丙-降雨型D.丁-融水型
    7.关于泥石流成因类型的垂直地带性说法正确的( )
    A.水是引起该区域泥石流垂直分异的根本原因
    B.从高到低泥石流流体的容重(单位容积内物体重量)有规律地变小
    C.4000米附近发生的泥石流中石头磨圆性比较好
    D.4000米附近发育有山地针阔混交林
    【答案】6.A 7.A
    【解析】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两地所处海拔较高,位于冻融带,该地形成泥流和碎屑流,主要原因在于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引起的泥石流,A正确,排除B;丙处位于冻融带和流水带的交界地带,因此该地区形成稀性泥石流主要成因在于降水和融水共同作用形成,排除C;丁地所处海拔最低,属于流水带泥石流成因,主要原因在于降雨,形成大量坡面径流,导致坡面形成粘性泥石流,排除D。故选A。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由于泥石流成因不同,形成不同流体性质的泥石流,但形成泥石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海拔出现水的流动,导致地表输送物质,顺坡而下形成泥石流,A正确;从高到低海拔逐渐降低,泥石流流体的容重并不一定有规律的变小,携带的物质量较多,容重量有可能增加,排除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4000米处位于冻融地带,形成碎屑泥石流,石头磨圆度较差,该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应分布着灌丛或高寒草甸,排除CD。故选A。
    【点睛】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考向3 崩塌
    青龙峡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东部,属太行山区向林州盆地的过渡地带,区内海拔500~1350米,发育有大面积的岩溶地貌、峰丛地貌、峡谷地貌、砂岩地貌和崩塌地貌。下图示意青龙峡岩层错断式崩塌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青龙峡岩层崩塌过程中,危岩体的主要成因是( )
    A.节理和裂隙发育,岩体逐渐与母岩分离B.坡脚断裂发育,砂岩底部发生坍塌
    C.溶洞地貌发育,底部岩层支撑能力下降D.岩壁坡度陡峭,岩层抗侵蚀能力弱
    9.6—8月青龙峡岩层崩塌多发的主要诱因是( )
    A.风化B.风蚀C.冰川融化D.降雨冲刷
    【答案】8.A 9.D
    【解析】8.读“青龙峡岩层错断式崩塌过程示意图”可知,岩体顶部发育有明显的节理和拉张裂缝,在外力侵蚀作用下节理和裂缝不断加深,导致危岩体逐渐与母岩分离,最终危岩体沿着断面发生崩塌,A正确。危岩体坡脚断裂发育,易被外力风化剥蚀,导致砂岩底部变为碎石土,大量堆积在坡脚,B错误。溶洞地貌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危岩体处为石英岩状砂岩,无溶洞发育,C错误。岩壁坡度陡峭,同为石英岩状砂岩,岩层抗侵蚀能力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A。
    9.根据材料“青龙峡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东部”,结合所学可知,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6—8月青龙峡进入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坡脚受降水冲刷后岩层不稳,易诱发岩层崩塌,D正确。风化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是一个相对缓慢且长时间的岩石破坏过程,风化会导致危岩体体量减小,碎石土增加,对岩体崩塌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与题意不符,A错误。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化主要发生在有冰川分布地区,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不符,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因流水溶蚀形成,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典型地貌有石芽、石笋、峰林、孤峰、溶洞等。风化是使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义为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制约岩石风化的类型和速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断裂型式、气候、侵蚀和地形条件、时间以及人类活动等。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气象灾害
    2023湖南卷11-13题,9分
    2022浙江1月卷27题,10分
    2022全国甲卷37题,24分
    2022浙江6月卷27题,8分
    2022全国乙卷7-8题,8分
    2022年湖南卷6、8题,6分
    2022全国乙卷7题,4分
    2021天津卷4-5题,6分
    2021年上海卷22题,10分
    【命题规律】
    近三年高考题中考查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及风暴潮的成因和应对措施的频率很高,山东卷考查地质灾害较多。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
    【命题预测】
    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有增加趋势,气象灾害往往与气候和天气系统结合考查,地质灾害往往与内力作用、板块运动结合考查。
    地质灾害
    2023福建卷15-16题,6分
    2022海南卷19(2)题,6分
    2022海南卷9题,3分
    2021山东卷18题,16分
    2020山东卷1-2题,6分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 地质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 地质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地质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地质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