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97782/0-17300690842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97782/0-17300690842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习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97782/0-17300690842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习题,共14页。
1.(23-24九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2.(23-24九年级上·海南三亚·期中)下列广告用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本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矿泉水中含有钾、镁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应关闭所有化工厂
3.(23-24九年级上·安徽宣城·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水都属于氧化物B.果园采用滴灌浇水
C.水结冰后水分子仍然在运动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4.(23-24九年级上·云南曲靖·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5.(23-24九年级上·重庆·期中)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它是利用云雨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解读中医“阴阳应象”之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水是纯净物
B.雨水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淡水
C.通过过滤可将雨水中难溶性杂质去除
D.雨水可用于灌溉植被
6.(23-24九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故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资源极为丰富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D.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7.(23-24九年级上·四川乐山·期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C.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大,所以不用担心水资源枯竭
D.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所以我们不用节约用水
考点02 水的净化
8.(24-25九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期中)下列有关净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B.吸附
C.消毒D.蒸馏
9.(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生产过程用到活性炭利用它的吸附性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二氧化氯是混合物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0.(23-24九年级·湖北孝感·期中)如图是一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对于该装置淡化海水的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的盐分被蒸发B.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C.与自来水的净水过程相同D.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1.(23-24九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小华参观当地的自来水厂,了解到自来水的生产有以下过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淀B.过滤
C.活性炭吸附D.投药消毒
12.(23-24九年级·云南大理·期中)目前很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直饮水机上看到的直饮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灯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B.滤膜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活性炭用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D.电热水器煮沸的过程降低了水的硬度
13.(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中)下如图是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制作的家庭版简易净水装置,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D.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14.(23-24九年级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自来水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时,最合理的步骤是( )
A.过滤、沉淀、消毒B.沉淀、消毒、过滤
C.消毒、沉淀、过滤D.沉淀、过滤、消毒
考点03 硬水、软水及其鉴别
15.(23-24九年级上·广西贵港·期中)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自来水厂净水时加入明矾来加快悬浮杂质沉降速度
16.(23-24九年级上·河北承德·期中)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发生分解反应
17.(23-24九年级上·河北沧州·期中)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
B.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考点04 水的组成和氢气
18.(23-24九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应接电源正极
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前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D.0~3s内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和8s时的体积比不同,原因是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得多
19.(23-24九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解水实验创新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注射器针筒内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2
B.与电源正极端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液面下降速率更快
C.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与负极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23-24九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乙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图甲中b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
C.图乙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乙导致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1.(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a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2.(23-24九年级上·山东潍坊·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做保护气B.氦气填充飞艇
C.氧气做助燃剂D.氢气做火箭推进剂
23.(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宁·期中)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B.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纯度D.燃烧产物无污染
考点05 物质的分类
24.(23-24九年级上·重庆·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B.C.D.
25.(23-24九年级上·河南焦作·期中)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干冰B.煤、酒精
C.稀盐酸、矿泉水D.石灰水、氧化铝
1.(23-24九年级上·四川德阳·期中)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20-21九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用氢气流吹起的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这一事实说明( )
A.氢气难溶于水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氢气是气体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3.(23-24九年级上·甘肃庆阳·期中)晓佳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氢气所需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B.管中气体可以燃烧
C.管与管中气体质量比为D.该实验中,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4.(23-24九年级上·四川德阳·期中)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棒棒糖 水 矿泉水B.铁丝 氧化亚铁 加碘食盐
C.液氧 干冰 冰水混合物D.金刚石 稀硫酸 空气
5.(23-24九年级上·广西柳州·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液B.量取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
6.(23-24九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7.(23-24九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化学兴趣小组在淮河边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淮河水,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取蒸馏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操作I:为了防止过滤失败,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口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D.取经操作Ⅱ后的河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该水是硬水
8.(23-24九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属于纯净物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食盐和沙子混合,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
D.水的净化过程中,加明矾起到吸附沉降的作用
9.(23-24九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端是电源的负极
B.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10.(22-23九年级上·四川内江·期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熄灭蜡烛,产生了一缕白烟,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
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1.(23-24九年级上·云南红河·期中)我国科学家开创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破解了该领域长期困扰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难题。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B.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8
D.该反应经历了分子分解、原子重组的过程
12.(23-24九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过滤B.吸附
C.消毒D.蒸馏
13.(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3)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4)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5)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
(6)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 。
14.(23-24九年级上·山东菏泽·期中)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3)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4)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区别硬水和软水可以用的方法是 。
(5)某同学从池塘中取出水样进行实验。将水样静置,用如图二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说出一种即可)。
15.(23-24九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I、现有同学利用如下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在水电解器中加入的水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
(1)水电解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管A中产生的气体用 检验,实验过程中中间的的长颈漏斗内的液面 。(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中加入溶液能增强导电性
B.电极N与电源正极相连
C.该过程中分子未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空隙
D.该实验能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Ⅱ、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应,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3)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实验过程中,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说明 ,点燃气泡是产生 色火焰。
Ⅲ、水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反应都用到了水。
(5)图一中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没有找到止水夹,于是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为吸收反应产生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另外的作用为 , 。
16.(23-24九年级上·山东菏泽·期中)A~H都是初三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为一种常见金属,B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B在反应①和③中作催化剂,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F 。
(2)①写出A与H反应的实验现象: 。
②D通电生成G和H,说明D是由 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17.(22-23八年级上·山东东营·期中)仔细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下同)。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3)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 能转化为 能,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基本类型为 。玻璃管b中的气体是 。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a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中最好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D.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大约为2:1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水的电解
C.水的蒸发D.水的净化
(6)我市中小学、人民医院、大润发超市等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①对应的作用是 (填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图中①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7)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 。请你设计家庭小实验鉴别自来水(硬水)和雨水(软水)。
答案
1-5:CCACA 6-10:ABDAD 11—15:DABDC 16—20:1BBCA
21—25:CBAAD
提升题
1—5:CCACA 6—10:ABDAD 11—15:DABDC 16—20:ABBCA
21—25:CBAAD
提升题
1—5:BDDBC 6—10:BBBDA 11—12:BD
13:【答案】(1)③;(2)肥皂水;(3)加热煮沸;(4)吸附;(5)过滤;(6)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处理
14:【答案】(1)
(2)氢气/H2
(3)氢、氧元素
(4)加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5) 玻璃棒 滤纸破损
15:【答案】(1) 带火星的小木条 升高
(2)A
(3)
(4)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淡蓝色
(5)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6) 吸收热量,缩短冷却至室温的时间 密封,防止装置漏气
16:【答案】(1)Fe H2 KCl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氢、氧/H、O /
17:【答案】(1)①②③④
(2)ACD
(3)电 化学 水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氢气/H2
(4)AC
(5)AB
(6)C A 物理变化
(7)加热煮沸 肥皂水 出现大量泡沫的 泡沫较少,有浮渣的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取少量两份水样,加入少量 ,充分振荡。
是雨水, 是自来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0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习题,共13页。
这是一份专题07 水资源及其利用 水的组成(含答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练习(安徽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教师版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练习安徽专用pdf、专题07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组成学生版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练习安徽专用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讲:水资源及其利用(原卷版+解析版)-【暑假弯道超车】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24),文件包含第十讲水资源及其利用原卷版docx、第十讲水资源及其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