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C.自由主义推动了经济发展D.工业社会带来了精神困境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工人们远离家乡,缺少信仰,生活单调乏味,泡在酒馆里消磨时间,反映出工业社会带来了精神困境,D项正确;宗教改革摧毁了教会束缚与“(酒馆)很少关闭”且“极具吸引力”等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并非工业革命损害了民众身体健康,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2.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
B.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
C.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D.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答案】D
【详解】据材料“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可知,该工厂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这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D项正确;“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 ”是材料的表象,而非本质,排除A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C是题干现象,排除。
3.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
【答案】B
【详解】根据“火车……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提高了运输能力,促进商业、贸易等的发展,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生产方式的改变、城市发展、环境污染,排除ACD。
4.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可以引进和利用的外国先进技术不多。当时英国90%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发明制造的。这可以用于说明英国( )
A.拒绝引进其他国家的发明创造B.殖民扩张进程缓慢
C.工业革命以本国发明创造为主D.科学发展水平较低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根据材料“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90%以上的机器”“自己发明”并联系所学可知,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驱,没有很多的外国技术可以借鉴,需要自己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研制机器,C项正确;材料只说明英国可以借鉴的外国先进技术较少,英国拒绝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A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加快殖民扩张,科技发展水平较高,排除B、D项。故选C项。
5.17世纪,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改良粮种和土壤、采用轮作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到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化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B.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C.圈地运动推动土地所有权的变化D.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期(英国)。据材料“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可知,英国纯农业人口下降迅速,侧面说明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因此人们热衷投资农业,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排除D项。故选A项。
6.晚清时期,商人为改变自己的身份,便于同官场人打交道,以求得减免一些杂项捐税,多数人选择捐资为官。通过对近代民族资本家的政治身份统计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家中,候补道2人,候补知府、候补知县、候补同知、候补通判4人,候补郎中1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晚清政府支持民族资本企业发展B.近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日益频繁
C.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D.民族资本企业发展环境艰难曲折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晚清众多“商人”通过“捐资为官的方式以求得减免一些杂项捐税”,且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的数据表明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有一些人选择获得一些政治身份,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一定程度上可以来减少发展工商业的阻力,由此可知,当时的民族资本企业发展环境比较艰难,D项正确;晚清政府支持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晚清资本家捐资为官只是少部分人,不能说明近代社会阶层流动“日益频繁”,排除B项;捐资为官并不能体现学而优则仕,排除C项。故选D项。
7.18世纪,法国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在编撰《百科全书》时,把工艺和制造业视为知识系统里一个重要的分支,囊括了丰富的内容,包括金银加工、宝石加工、铁加工、玻璃加工、皮革加工、蚕丝加工、羊毛加工等。这一做法( )
A.使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体系B.反映出启蒙运动的转向
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8世纪(法国)。据材料“把工艺和制造业视为知识系统里一个重要的分支,囊括了丰富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将工艺和制造业列入知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对工艺和制造业的重视,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在18世纪之前已经形成体系,排除A项;百科全书派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并没有导致启蒙运动转向,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排除C项。故选D项。
8.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们除在作坊生产外大多还从事耕种,同农村保持一定的联系。机器大工业则完全切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除了出卖劳动力,他们再没有其他收入。这表明机器大工业( )
A.挤垮了传统的手工工场B.切断了城乡间的联系
C.减轻了工人生活的负担D.催生了工业无产阶级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们除在作坊生产外大多还从事耕种,同农村保持一定的联系。机器大工业则完全切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除了出卖劳动力,他们再没有其他收入。”可知,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使之与农村脱离联系,形成了早期的工业无产阶级,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机器大工业对传统手工工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机器大工业切断了工人同农村的联系,不是切断了城乡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工人生活负担减轻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9.在工业革命中“它为机械供给推动力。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轮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B正确;珍妮纺纱机是纺织工具,不能提供动力,排除A;火车、汽轮都是交通工具,不能提供动力,排除C、D。
10.1731年德国人彼特•亨克斯依托当地的稀有金属矿产和制刀剑传统,外加三十多道工艺,创立双立人品牌。1867年双立人成立现代化钢材铸造车间,1939年双立人独有的低温冰段技术研发成功。由材料可知,双立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原因是( )
A.注重品质坚持技术创新B.物美价廉广受市场欢迎
C.采用现代化机器大生产D.国家统一助力企业发展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伊始就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注重工艺和设备的与时俱进,坚持更新设备、研发技术等,反映出双立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注重品质、坚持技术创新,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双立人品牌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排除B项;采用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1870年德国统一并非双立人品牌近三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美国商人创办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还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这种经营模式( )
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C.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D.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可知,流水作业独立工序,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C项正确;肉类加工厂流水作业得益于科技进步,排除A项;蒸汽机的使用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排除B项;肉类加工不属于现代农业,排除D项。故选C项。
12.“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种种有利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指英国工业革命开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的开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海外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①②④都是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故选A;工业革命开始后出现工厂,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13.下表是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部分)。据表可知,这批商办企业( )
A.得益于清末新政的推动B.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C.轻工业的规模遥遥领先D.空间地域分布较为均衡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0—189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中的缫丝、棉纺和火柴等轻工业的数量和投资远多于船舶和机器修造业,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轻工业规模遥遥领先,C项正确;据所学,清末新政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推行,排除A项;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空间地域分布较为均衡的说法,与材料中缫丝行业的数量和资本额占据优势,商办企业集中在上海等地严重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4.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早在数千年的时候,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把摄入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工业革命哪一发明为我们解决能源转换问题
A.蒸汽机车B.轮船C.珍妮纺纱机D.改良蒸汽机
【答案】D
【详解】“把热能转化成动能”、“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说明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转换是指从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结合所学可知改良蒸汽机是符合上述条件的,故选D;AB是交通方面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纺纱的机器,不符合题意,排除。
15.法国人孟克列钦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英国人大卫·李嘉图认为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两位学者
A.在经济上都认同自由放任主义B.都深受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影响
C.对获得财富渠道认识完全不同D.对财富认识基于不同历史时期
【答案】D
【详解】“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体现了重商主义特征,而大卫·李嘉图的主张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导致两者对于财富的认识产生差异主要是因为孟克列钦所处的时代尚未发生工业革命,因此主张对外贸易是财富增殖的源泉,而大卫·李嘉图所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因此其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推动工业发展,进而通过工业发展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D正确;孟克列钦的主张是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大卫·李嘉图的主张并未直接受到新航路开辟影响,排除B;两者都认为对外贸易能够获得财富,排除C。
16.19世纪的美国,社会崇尚虔诚、顺从、纯洁、持家的“真正的女性”,“女工”在当时是一个贬义词。纺织厂为了大规模雇佣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采取一些举措保障女工的利益,工厂代替家庭为女工提供一种父权式“保护”。这反映了( )
A.工业化促使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B.工厂制度颠覆了传统家庭观念
C.工厂制度推动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D.工业化提高了女工的社会地位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纺织厂为了大规模雇佣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采取一些举措保障女工的利益,工厂代替家庭为女工提供一种父权式保护”,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女性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之前的顺从持家,变为进工厂务工,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女性角色的影响,并不能得出工业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颠覆传统家庭观念”,表述夸大,排除B项;女性角色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7.某班高一学生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他梳理的目录如下,你认为合理的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这一时期火车和蒸汽机车出现,而妇女儿童走进工厂,其地位有一定水平的提升。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众消费和休闲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D正确;A、B、C概括不全,排除。
18.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
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细化分工,严格管理,使用机器,实现了批量生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D项正确;工厂制度属于生产组织形式,不属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工厂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情况,不能得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工厂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于生产,排除C项。故选D项。
19.18世纪中叶,经济学家雅各布·尼古拉斯·莫罗指出:棉布在英国销售的成功,绝不仅仅因为价格低廉,更是因为人们出于对虚荣的新社会时尚的追求。下层女性一旦穿上新奇艳丽的印花布,就认为自己会跨越阶层分野,成为贵妇中的一员。由此可知,棉布的普及( )
A.冲击了传统等级秩序B.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C.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D.刺激了民众消费需求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8世纪中叶(英国)。据材料“人们出于对虚荣的新社会时尚的追求”“下层女性一旦穿上新奇艳丽的印花布,就认为自己会跨越阶层分野”,这就说明棉布的普及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A项正确;“下层女性一旦穿上新奇艳丽的印花布,就认为自己会跨越阶层分野,成为贵妇中的一员”,这是个人的主观臆断,并不能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B项;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的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价格的低廉和虚荣心,刺激了民众消费需求,排除D项。故选A项。
20.下图反映了英国近代不同时期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改变了英国的人口结构B.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C.增加了英国工人的收入D.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
【答案】D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在大幅度上升,结合题干涉及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这说明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提升,D正确;英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人收入通过柱状图无法得出,排除A、B、C。
21.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彼时,西欧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一个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集权、拥护国家干预主义和殖民主义,为经济掠夺进行辩护的学派——重商主义学派兴起。
——摘编自《重商主义支配欧洲300年》
材料二“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16世纪西欧和中国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并从经济方面分析成因。
(2)有观点认为,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政策都相继没落。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上述观点。
(3)结合背景说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西欧: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兴起,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新航路开辟促进商业革命,推动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出现;西欧各国开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中国: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7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详解】(1)经济政策:依据材料“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得出重商主义;依据材料“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得出中国是重农抑商。
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为重商主义,其原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所致;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基本的经济思想为重农抑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统治者要保护小农经济。
(2)说明: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得出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分析,得出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国家干预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罗斯福新政,二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是在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三是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该法案主要内容为: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不得征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国会内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审理宗教事务的钦差法庭等。
——摘自刘家兴等《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工业革命相关大事示意图
——改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摘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该法案”的名称和颁布时间,概述“该法案”是如何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
(2)组织与运用材料二中的信息,概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3)纵贯上述三则材料,阐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案】(1)名称和时间:《权利法案》;1689年。
转型: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国王权力,为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生产力大发展;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3)关系: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文官制度。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
据材料一“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案是《权利法案》,时间是1689年。
据材料一“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不得征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国会内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审理宗教事务的钦差法庭等”和所学可得出,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国王权力,为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从对生产力的推动分析,得出生产力大发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得出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分析,得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对世界市场的角度分析,得出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据材料“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得出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文官制度。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学者斯塔夫利阿诺斯编写的《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纵观了西方宗主国中心与非西方依附性外缘的相互联系的演变,同时又探索了彼时西方人极不关注的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此书将近500年的历史进程分为4个阶段:
——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选择一个解读材料的角度并提出你的观点,结合具体事实进一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观点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贸易发展,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成为海上马车夫;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工业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电力和内燃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大企业时代到来,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0世纪中期以来的科技的新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带动了自身的发展。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和历史事物阐释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世界近现代史。结合表格不同的时间阶段以及中心地区的经济特征,可从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论述。
从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分析,得出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说明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荷兰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商业资本主义的影响;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进而得出其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影响;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说明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即可。
行业种类
办厂数量(家)
企业平均资本(两)
企业分布地区
船舶和机器修造
16
625
上海12家,广东2家,天津、武汉各1家
缫丝
97
38392
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
棉纺织
2
24000
上海2家
火柴
11
37345
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各地
面粉
3
13333
上海、天津、北京各1家
印刷
8
12500
上海6家,广东、杭州各1家
阶段
中心地区的经济特征
外缘地区的依附关系
第三世界的演变
1400—1770
商业资本主义
垄断性的殖民主义
第三世界出现(主要在美洲)
1770—1870
工业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的殖民主义
第三世界向亚非拉地区扩大(反西方的早期动乱)
1870—1914
垄断资本主义
先发制人的殖民帝国主义
第三世界全球体系形成
1914—至今
防卫性垄断资本主义
新殖民主义(让与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
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独立(第一次全球革命高潮、第二次全球革命高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微专题10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解析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