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第1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第2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第3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第1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第2页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A.地方宗族的数量B.农户的口粮储备
    C.庄园经济的规模D.民间的救济措施
    2.明清时期,表彰乡贤通常是祠祀与传记并重,二者交相为用,进而瞻于祠,退而观诸传,读传怀人,居乡尚友,遐想乡贤于千百年之上,不禁有奋然之态。据此可知,表彰乡贤活动
    A.使封建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推动程朱理学的重新复兴
    C.利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D.使地方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3.清代前期,乐户、堕民、登户与世仆身份的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世代从事诸如乐工、抬轿、为人耕地等“贱业”。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 )
    A.治理弊端巩固统治B.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C.统一全国户籍制度D.淡化士族阶层门第观念
    4.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了西汉后期内容包括:行政机构设置(县邑侯国、乡里、亭邮数量),县乡三老等优抚对象和力田、孝、悌等受表彰人物的数量,官吏数量,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减,钱谷收入与支出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重视吏治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诸侯王势力强大把持地方行政
    ③教化民众成为地方官考核内容 ④为研究汉代地方治理提供史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时,上奏请求“把寄居于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以及伊克昭、乌兰察布两盟各旗境内的所有汉人稽察登记,编立户籍,令其报地升科、永远居住”,其后亦提出“蒙古生计,在租不在牧”。这表明清政府( )
    ①改变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观念 ②注重建立盟旗民众自我管理机制
    ③创立了分类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 ④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宋朝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倡办义田,在家族和乡村开设义学,诵读经书,提高平民的认识水平:通过义田的平均分配来舒缓贫富分化。范仲淹通过这一做法
    A.实现民间组织与封建政府的相互平衡B.完善了宋代社会的救济体系
    C.寻求对社会基层实行有效控制的方略D.成为乡村教育儒学化的开端
    7.明初买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B.推动礼法结合C.维护基层稳定D.完善司法体系
    8.宋朝建立财政拨款、赋税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多种财政支持机制。除了财政拨款外,社会救济的稳定经费来源既有税收性收入,又有经营性收入。王安石变法则将“平准”“赈济”常平旧模式变成了“经营”性新常平机制。这体现了( )
    A.经济运行中注重市场成分B.财政调适对社会的能动性
    C.开源节流成财政主要手段D.封建经济保障能力的增强
    9.棠棣村的“乐善好施”牌坊(如图)为嘉庆帝特赐修建,以此表彰徽商鲍漱芳长期周济贫困的善行。嘉庆此举意在( )
    A.提高商人地位,肯定徽商文化B.笼络地方乡绅,加强中央集权
    C.宣扬儒家理念,促进乡里教化D.动员民间力量,推进社会救济
    10.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行《教民榜文》,宣讲“圣谕六条”,强调以里甲为基础,在基层推广教化;永乐年间,明成祖将《蓝田吕氏乡约》颁降天下,令人诵行;正德以后,一些硕儒乡绅倡行乡约,视乡约为维持地方秩序之妙方。这反映明代(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强化B.乡约制度主导社会舆论
    C.基层治理出现根本变革D.乡民道德水准稳步提升
    11.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月推出《申谕十家牌立保长》,保甲与十家牌法配套而行,要求各乡各村推选出一位德才品行为民众信服的保长,遇有盗贼,保长统率各甲共同捕盗。这反映出王阳明( )
    A.鼓励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B.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社会动乱
    C.心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D.基层社会自治的理想流于空谈
    12.明清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官”和“民”二元系统。其中“民”的组织系统包含家族、乡族、乡约、会社、会馆等形式,建立了相对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教化方式,借助血缘、地缘、神缘和业缘纽带,有效实现社会整合。这种“民”的管理模式( )
    A.反映了君主专制体制空前强化的现实B.适应维护传统秩序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C.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成熟D.反映了士大夫们以儒教化的政治主张
    13.《太平寰宇记》记述:福建尤溪之地“山洞幽深,溪滩险峻,向有千里,其诸境逃人,多投此洞”。唐开元二十八年,经略使唐修忠用书信招抚“洞”中的“土地人民”,地方“洞豪”率千余户百姓要求纳入唐朝版籍,置县设治。这一举措( )
    A.推动了唐朝的赋税制度变革B.有效拓展了唐朝政府的统治疆域
    C.有利于民众向边疆移民垦荒D.使唐代的政治控制体系更趋完善
    14.明末地方政权瓦解,盗寇横行;乡绅根据“绅士公议”采取行动,募集乡勇,以宗族或村落为单位结寨,保护乡村的生命与财产。据此可知,明末乡绅
    A.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补充B.取代政府控制基层社会
    C.与封建政府之间矛盾激化D.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5.宗法社会等级与特权的结合,使得法有等差。宗族对成员不仅拥有超越法的权力,甚至还具有抗拒法律的权力,影响了法律的执行过程和程序;对宗族内部事务的处理,人们信赖的是宗族的裁判,而不是官方的法庭和法律。中国古代社会这一现象
    A.成为专制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
    B.有利于基层宗族力量的发展
    C.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
    D.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畸形
    1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
    A.优抚政策B.基层治理C.律令儒家化D.户籍制度
    17.《汉书·食货志》载:“在野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材料说明乡里制度( )
    A.是地方治理的自治制度B.为基层百姓的利益服务
    C.有助于加强基层的治理D.确保了汉代的长治久安
    18.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当时(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B.边疆农耕的经济状况
    C.国家治理向基层延伸的情况D.法律制度的严苛程度
    19.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
    20.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21.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一直以来都受到东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秦汉时期起,什伍组织便是维护乡间治安的重要力量。通过建立什伍组织,形成监督体系,防患于未然。这种强制百姓参与治安防控的极端作法,在唐代的____、宋及明清的____中,不断地重现。
    ——张德美《古代乡官的嬗变》
    材料二 我国古代教化的推行主要是以官方为主导,即通过官方学校来传播教化思想,但是它难以触及社会底层……宋代对于教化的认识已经从“上所施,下所效”转变至“以道业诲人”的精神层面。教化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官方的诏令、法律等,而是所有能够起到教化功能的载体都可以用来推行教化。
    ——高文敏《宋代民间音乐中的社会教化研究—以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中心》
    材料三 胡佛在竞选中坚持在解决经济危机的时候,联邦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罗斯福则指出,政府有责任保护全体公民的自由和私有财产,而不是偏袒个别小集团。他说:“下届政府一定不能代表美国的部分人,而是要代表所有的美国人。……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饥饿、匮乏、不安全感、贫穷和恐惧”。
    ——白雪《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观念之争》
    (1)根据所学,写出材料一空白处的基层管理制度并概括中国古代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前后对百姓的教化发生的变化。列举“能够起到教化功能的载体”的典型代表并指出其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层面解决“饥饿、匮乏、不安全感、贫穷和恐惧”的法案及其制定年份,并就这一法案能否真正解决美国“真正的敌人”,谈谈你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流布最普遍的社会组织。从宗族发展的历史来看,周代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配合,实施范围主要是统治阶层,属于上层社会的宗法制。
    秦朝到魏晋时期,族权与君权分离,宗族进入世族、士族制时代,开始出现民间化趋势。到了宋元时期,宗族则进入官僚宗族制时代;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高级官僚开始设置义庄;建设宗族;体现出下层的民间特性。到了明清时期,宗族正式进入庶民化时代,编族谱、修祠堂、行祭祀成为普遍的社会活动,宗族组织也成为遍布基层社会的重要民间组织。宗族组织在控制地方社会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以族规、族长、祠堂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系统,以族田、义庄为核心的救济保障系统,以祭祀、族谱、族训为核心的礼仪教化系统。
    ——摘编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材料二 尽管帝国时代有着"王权不下县"的传统,但历朝历代在县以下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种类繁多的治理组织;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基层治理体系。地方乡绅因自身的特点成为帝国时代基层治理的代言人,乡绅阶层大多数由告老还乡的官僚、地方有文化的地主以及地位尊崇的年长者等构成,充当了政府官员和当地百姓之间的中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乡绅逐渐在农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家族组织,政府给予乡绅及其家族组织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并利用这些基层组织获取资源、履行维持秩序和劝课农桑等重要职责。由此形成了乡绅与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这对维护农村基层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毕鸿昌《中国古今农村基层治理新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宗族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宗族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国时代"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之为治, 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诸州岁歉,必发常平、惠民诸仓粟,或平价以粜,或贷以种食,或直以赈给之,无分于主客户。 ……无可归者,或赋以闲 田,或听隶军籍,或募少壮兴修工役。老疾幼弱不能存者,听官司收养。 …… 因饥疫若厌溺死者,官为埋祭,厌溺死者加赐其家钱粟。
    ——摘编自《宋史》
    材料二
    ——摘自戚启勋《大气科学》
    据材料一、二及所学,提炼一个观点,谈谈你对宋代社会救济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角度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资料来源
    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
    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
    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某学者观点
    老人并非正式官吏却也可直接将地方官员不良行为面奏朝廷

    相关试卷

    2022~2024北京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这是一份2022~2024北京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页。

    2022~2024北京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这是一份2022~2024北京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