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捣练图》是我国唐代名画。此图描绘了唐代妇女进行农织劳作时的情景。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梳理丝线B.烧炭熨烫
    C.缝制衣物D.捶打织品
    2.加热试管中液体的实验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图标是( )
    A.AB.BC.CD.D
    3.潜水用的钢瓶中装的既不是氧气,也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气一人造空气。以前,潜水员潜入深海时携带的就是普通空气,当潜水员浮出水面时很多人就无缘无故的死去。其原因是深海的压力很大,吸入体内的氮气随着压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人体的血液中,而当潜水员由深海上浮,浮到水面时,压力猛然下降,血液中的氮气就纷纷从血管内往外跑,从而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不畅而造成死亡。怎样才能防止这种“潜水病”呢?科学家想到了“氦”,因为氦极难溶解于水。于是人们把普通空气中的氮气除去后,把氧气和氦气按照1:4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就制成了“人造空气”。潜水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即使潜到水下一百多米,也不会再患潜水病。这种“人造空气”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气的三分之一,因此呼吸起来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因而现在这种“人造空气”还被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氮气比氦气更难溶于水
    B.在深海中,吸入体内的氮气随着压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血液中
    C.在“人造空气”中带火星的小木条会复燃
    D.人造空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是由于其具有杀菌作用
    二、计算题
    4.在探究铁丝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0%的水(如图2)。
    (1)实验室进行铁丝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2)计算图2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计算)
    三、实验题
    5.空气质量检测一般通过检测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价空气质量。我们可以通过组装与使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来获取相关数据,从而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某兴趣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任务一:认识空气质量检测的意义.
    (1)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过大就会造成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请你和兴趣小组同学思考,我们在校园中能做什么?_______。
    任务二:检测某小区地下车库中的有害气体
    【测定实验】
    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验多种空气污染物。用该“检测站”测得某小区地下车库中一氧化碳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浓度如图。
    【交流分析】
    (3)在地下车库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__。
    A.B.C.
    (4)一氧化碳浓度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填“-”“-”或“-”)。原因可能是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对蜡烛及燃烧进行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蜡烛
    普通的蜡烛通常是用棉芯和石蜡制成。石蜡的熔点范围为47℃-64℃,密度约0.9,着火点约为190℃,可以小刀切割。
    (1)从组成分析,石蜡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结合日常蜡烛使用,可知石蜡具有等性质______(填字母)。
    A.硬度大B.不溶于水C.密度比水小D.熔点高
    任务二:了解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取一个干燥、洁净的锥形瓶,将蜡烛放在燃烧匙上点燃,再把点燃的蜡烛放进锥形瓶中(如图1),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取出燃烧匙,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2)。
    (3)蜡烛燃烧过程中锥形瓶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图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蜡烛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任务三: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
    为探究密闭容器中蜡烛熄灭的原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4)将点燃的蜡烛伸入含有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蜡烛_______,说明蜡烛熄灭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5)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分析,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上述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
    四、填空题
    7.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制新型航空材料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研发5G网络技术提升网络质量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的提取技术
    8.需要放置在陶土网上加热的仪器是( )
    A.AB.BC.CD.D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
    10.下列图示中两者之间的概念关系错误的是( )
    A.AB.BC.CD.D
    11.下列对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加热药品时要先预热,避免试管炸裂
    B.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冰水中冲洗
    C.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D.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12.潜水用的钢瓶中装的既不是氧气,也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气一人造空气。以前,潜水员潜入深海时携带的就是普通空气,当潜水员浮出水面时很多人就无缘无故的死去。其原因是深海的压力很大,吸入体内的氮气随着压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人体的血液中,而当潜水员由深海上浮,浮到水面时,压力猛然下降,血液中的氮气就纷纷从血管内往外跑,从而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不畅而造成死亡。怎样才能防止这种“潜水病”呢?科学家想到了“氦”,因为氦极难溶解于水。于是人们把普通空气中的氮气除去后,把氧气和氦气按照1:4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就制成了“人造空气”。潜水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即使潜到水下一百多米,也不会再患潜水病。这种“人造空气”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气的三分之一,因此呼吸起来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因而现在这种“人造空气”还被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快速鉴别普通空气和人造空气的是( )
    A.分别把两种气体充到气球里B.倒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体的气味D.观察气体颜色
    13.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反应的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B.醋的酿造
    C.木材燃烧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只有氮气
    C.红磷的量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D.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5.化学学习小组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四套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右侧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分别向三套装置的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药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中不合理的是乙
    B.装置丙可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C.各装置中右侧瓶类似于排水集气装置
    D.设计供氧器需要综合考虑便捷、安全、环保等因素
    16.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
    (3)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B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和_______。
    17.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下图是以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的流程(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①中只涉及物理变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氨气液化可得液氨。合成塔中,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
    (3)根据③分析,氢气、氮气和氮气三种气体中,氨气的沸点比氢气和氮气都_______(填“高”或“低”)。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将这些物质循环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梳理丝线只是将丝线进行整理和排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烧炭熨烫的过程中,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缝制衣物只是将布料进行裁剪和缝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捶打织品只是将织品进行敲打和整理,使其更加平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加热某些液体,为防止有液体进入人眼,需要戴好护目镜,该图标是戴好护目镜保护眼睛,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表示及时洗手,与加热液体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C、加热需要使用酒精灯点燃,该图标表示需要明火,选项不符合题意;D、加热液体不涉及锋利仪器割伤手,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可知,氮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氦极难溶解于水,所以氦气比氮气更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题意可知,吸入体内的氮气随着压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人体的血液中,则说明压力越大,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普通空气低,带火星的小木条不会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D、因为“人造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呼吸起来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则可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固液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4.答案:(1)防止溅落的高温物质使集气瓶炸裂
    (2)74%
    解析:(1)实验室进行铁丝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物质使集气瓶炸裂。
    (2)由图可知,集气瓶中有20%的空气,80%的水。当用氧气排出70%的水而留有10%的水后,集气瓶中气体成分是20%的空气和70%的氧气,则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答案:(1)二氧化硫
    (2)节约用电
    (3)B
    (4)-;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产生较多,导致一氧化碳浓度含量最大
    解析:(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在校园中可以做到节约用电;
    (3)在地下车库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取样的位置应该均匀,故选B;
    (4)根据图示可知一氧化碳浓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原因可能是早晨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产生较多,导致一氧化碳浓度含量最大。
    6.答案:(1)混合物
    (2)BC
    (3)水/;二氧化碳/;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4)不熄灭
    (5)①③随着燃烧进行,氧气被消耗,当浓度过低时不足以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答案合理即可);碳、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
    解析:(1)石蜡是由多种固体烷烃组成的,还含有微量的铁、硫等无机杂质,属于混合物;
    (2)石蜡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质地较软,硬度小;较低温度就能液化,熔点低;放入水中不溶于水;能浮在水面,密度小于水,故选:BC;
    (3)蜡烛燃烧过程中锥形瓶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图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4)将点燃的蜡烛伸入含有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蜡烛不熄灭,蜡烛正常燃烧,说明蜡烛熄灭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5)由表中数据可知,蜡烛熄灭后,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升高,由上可知,蜡烛熄灭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故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燃烧进行,氧气被消耗,当浓度过低时不足以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碳),由表中数据可知,蜡烛熄灭后,相对湿度增大,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升高,故上述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的产物有碳、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
    7.答案:C
    解析:A、研制新型航空材料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组成,需要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显示材料的性能都与其化学和物理性质密切相关,是化学研究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C、研发5G网络技术提升网络质量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或组成没有直接关系,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的提取技术涉及到从混合物中提取纯金属的过程,这需要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深入的了解,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B
    解析:A、试管可直接加热,不需要垫陶土网,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烧杯需要放置在陶土网上加热,故B选项符合题意;C、燃烧匙可直接加热,不需要垫陶土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量筒不能加热,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9.答案:C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根据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两者是交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快慢和剧烈程度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则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构成,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单换单”的特点,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用试管加热药品时要先预热,使其受热均匀,避免试管炸裂,A项正确;B、若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用冷水冲洗,容易炸裂,应该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后再冲洗,B项错误;C、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为了防止中毒,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C项错误;D、实验剩余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不能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D项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分别把两种气体充到气球里,气球都会飘起了,故选项错误;B、澄清石灰水遇人造空气变浑浊,遇普通空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普通空气和人造空气都是无味的,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D、普通空气和人造空气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农家肥料的腐熟,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B、醋的酿造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C、木材燃烧,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中主要含氮气,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符合题意;C、红磷的量少,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用改进装置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均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答案:C
    解析:A、乙装置中,右侧瓶中导管在液面以下,反应生成的氧气无法导出,该装置不合理,故A说法正确;B、丙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氧气流量,故B说法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各装置中的右侧瓶能使氧气比较湿润,但是并没有排出右侧瓶中的水,不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故C说法错误;D、供氧器用于实际生活,设计供氧器需要综合考虑便捷、安全、环保等因素,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6.答案:(1)铁架台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密度比空气大;支持燃烧(或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2)由图可知,装置A中有棉花团,则该装置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B的烧杯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能支持燃烧(或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等),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支持燃烧(或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答案:(1)没有新物质生成
    (2)氢气+氮气氨气
    (3)高
    (4)氮气和氢气;增大原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合理即可)
    解析:(1)空气变为液态空气只是状态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否是物理变化,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反应物为氢气和氮气,生成物为氨气,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氮气氨气;
    (3)根据③分析,先分离出的是氢气和氮气,沸点低的先分离出来,所以氨气的沸点比氢气和氮气都高;
    (4)根据流程图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的目的增大原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合理即可)。
    A
    B
    C
    D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A
    B
    C
    D
    A
    B
    C
    D

    相关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5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