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雨同学对做过实验归纳总结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竹笛、大鼓和古筝都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乐器,关于这三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 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C. 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D. 它们奏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不能通过实验直接证明
    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能传递信息
    D.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3. 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4. 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
    B. 吹奏时用的力越大,音调变高
    C.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D. 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5.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 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 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
    6.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天宫教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他们在天宫中的生活状况,说明声音能传递能
    B.学生不看屏幕也能听出是哪个天宫教师在讲课,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C.同学在观看直播时将门窗关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地面课堂参加活动的师生能与航天员进行实时互动,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7. 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8.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图甲:小丽紧紧捂住耳朵B. 图乙: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图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D. 图丁: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的装置
    9.夜晚的红梅公园里,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A )
    A. 红花黑叶 B. 黑花红叶 C. 红花红叶D. 黑花黑叶
    10.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成语中包含的物理原理与其不同的是( )
    A. 一叶障目B. 坐井观天C. 凿壁偷光D. 五光十色
    11.某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12. 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紫 D. 黄、绿、紫
    1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4. 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B. C. D.
    15. 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 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 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 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 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6.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传到观众耳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或“传播速度”)越来越小。
    17.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_____,声音的这一特性与声源振动的_____有关,分别用钢琴和长笛来演奏,发出声音的_____一定不同。
    18.往7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 (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的是 (填“1”“2”“3”“4”“5”“6”“7”)音。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图______音调高;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
    20.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若这种昆虫的翅膀在3分钟内振动了540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1. 如图所示,是我国汉代之前发明的“日晷”,它是用于计量______的仪器,石盘上留下指针的影子是由于光______形成的。在野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______(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22.在日食发生时,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透过、吸收)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23.检查视力的时候要求被测者小红与视力表保持在5m的距离,由于空间有限,所以采用了如图方式进行测试。若小红背离视力表0.6m,那么平面镜应放在距视力表_______m的地方,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如果将平面镜与视力表互换位置,小红转过身来进行测试,_____(选填“能”或“不能”)满足5m的距离要求。
    24. 如图所示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位于小车的__________(选填“正前方”或“斜上方”),避免干扰驾驶员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起见应__________(选填“关闭”或“打开”)车内灯光。
    25. 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共43分)
    26.(6分)作图题
    (1)如图所示的图1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变为图丙所示声音的一半
    (2)物体在灯和白纸板之间,画出图2中物体在白纸板上影子并用粗线描出。
    (3)如图3所示,平面镜OM斜放在水平桌面上。①请画出小球A在平面镜OM中所成的像A′;②若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OM′位置,请画出这个过程中小球A在平面镜中的像移动的轨迹。
    甲 乙
    图1
    图3
    图2
    27.小雨同学对做过实验归纳总结如下:
    (1)如图甲所示,为了显示鼓面振动,小华在鼓面撒了一些碎纸屑,听到鼓声的同时可观察到纸屑弹跳起来。采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说明了 。
    (2)如图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人们利用该原理制成了医学中的__________(选填“B超仪”或“体外碎石机”);
    (3)如图丙所示,小明拿一张硬纸片让它用相同力度、不同速度从木梳齿上划过,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__(选填“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或“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该实验中主要声源是__________(选填“卡片”或“梳齿”);“小明拿一张硬纸片划过木梳齿”,这是科学探究的_________环节(选填“问题”或“证据”);
    (4)如图丁所示,红光和绿光重叠的地方是_________色。
    28.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狭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
    (1)当发现光屏上的白色光带边缘出现彩色时,微微转一转______(选填“三棱镜”或“光屏”)即可看到彩色光带;
    (2)如果彩色光带较亮,而你又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那么你应适当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通过该实验,你看到的现象是: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的色光都向三棱镜的______(选填“顶部”或“底部”)方向偏折,这种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而成的,这个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通过实验发现的;
    (4)一个长方形水槽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水槽中,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或白纸上,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______(填写光学元件名称),轻轻敲击水槽,使水面迅速地做微小振动,墙面上的彩色条纹将______(选填“消失”“不变”或“振动”)。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这是便于 ,这当中采用了 法。实验时,眼睛在图中_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中选用方格纸可以便于我们确定像和物的 关系;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当蜡烛A和玻璃板相距5cm时,其像A’与A距离 cm,当A向玻璃板靠近时,其像的大小将_______。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3)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填“A”或“B”)处。
    30.小明观察到风铃在风的吹动下,各根风铃管相互碰撞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取来三根材料及厚度均相同的风铃管,将其悬挂后用相同大小的力进行敲击,并记录了各自发声时的频率,如表所示。
    (1)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根风铃管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风铃管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或“音调”)
    (2)分析表格可知,三根风铃管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号风铃;
    (3)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风铃管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4)若再增加一根风铃管的实验数据,便可初步得出风铃管发出声音时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及直径的关系,则下列风铃管的长度和直径满足要求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20.50cm 2.00cm B. 31.00cm 3.00cm C. 51.00cm 2.50cm D. 51.00cm 3.00cm
    (5)小明增加新的风铃管后,进一步实验发现:风铃管发出声音时振动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加而减小。用相同的力度再次敲击风铃,则新增加的这根风铃管的频率可能是_______Hz(选填“2520”、“980”或“1830”)。
    31.如图所示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及其使用说明书,根据使用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1)若铜铃放置在甲、乙的中点,即s1=s2,用小槌敲打铜铃,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s。
    (2)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某液体中,将铜铃移至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用小槌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显示0.002s,已知s1=0.4m,s2=3.4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3)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空气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调整甲、乙间距为51cm,再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距离乙20cm处,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用小槌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t1为 s;增大铜铃到乙的距离,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t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t1 t2。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使用说明书:
    1.甲、乙为声信号采集器。
    2.用小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差,单位为秒(s)。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试题docx、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