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77049/0-17295609120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来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77049/0-17295609120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来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77049/0-17295609121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来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来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说法是8的立方根;是64的立方根;是的立方根;的立方根是,其中正确的说法有个.
A.1B.2C.3D.4
2、(4分)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
A.B.C.D.
3、(4分)已知菱形ABCD的面积是120,对角线AC=2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52B.40C.39D.26
4、(4分)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
A.B.C.D.
5、(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在直线上,则的值为( )
A.3B.2C.1D.-1
6、(4分)为了考察甲、乙、丙3种小麦的苗高,分别从中随机各抽取了100株麦苗,测得数据,并计算其方差分别是:S2甲=1.4,S2乙=18.8,S2丙=2.5,则苗高比较整齐的是( )
A.甲种B.乙种C.丙种D.无法确定
7、(4分)若,则= ( )
A.B.C.D.无法确定
8、(4分)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B.5C.6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点P(3﹣m,m)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分)若分式方程无解,则__________.
11、(4分)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D为x轴上一点,连接BD交y轴与点C,若C(0,-2)恰好为BD中点,且△ABD的面积为6,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
12、(4分)写出一个图象经过一,三象限的正比例函数y=kx(k≠0)的解析式(关系式) .
13、(4分)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F在AC上,且AE=CF,求证:DE=BF.
15、(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正方形网格中分别画出下列图形:
(1)在图(1)网格中画出长为的线段AB.
(2)在图(2)网格中画出一个腰长为,面积为3的等腰
16、(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中,直线y=x+1与y=﹣x+3交于点A,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A,B,C的坐标;
(2)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四边形EODA为平行四边形?存在的话直接写出的值,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CBD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D坐标.
17、(10分)如图,Rt△AOB中,∠OAB=90°,OA=AB,将Rt△AOB放置于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点O是原点,点A在第一象限.点A与点C关于x轴对称,连结BC,OC.双曲线 (x>0)与OA边交于点D、与AB边交于点E.
(1)求点D的坐标;
(2)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3)连结AC交OB于点H,过点E作EG⊥AC于点G,交OA边于点F,求四边形OHGF的面积.
18、(10分)阅读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中蕴含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如果我们要计算到第n天时,累积取走了多长的木棒?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去解决:
方法一:第n天,留下了尺木棒,那么累积取走了尺木棒.
方法二:第1天取走了尺木棒,第2天取走了尺木棒,……第n天取走了尺木棒,那么累积取走了:尺木棒.
设:……①
由①×得:……②
①-②得: 则:
材料二: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十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的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
也可以这样理解:令S=1+2+3+4+…+100 ①,则S=100+99+98+…+3+2+1②
①+②得:2S=(1+100)+(2+99)+(3+98)+…+(100+1)=100×(1+100)
即
请用你学到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
(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问塔的顶层共有多少盏灯?
(3)某中学“数学社团”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某一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一列数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1项是,接下来的两项是,,再接下来的三项是,,,以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正整数N:,且这一列数前N项和为2的正整数幂,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软件激活码正整数N的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在菱形中,,为中点,为对角线上一动点,连结和,则的值最小为_______.
20、(4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为4和9,则它的周长______.
21、(4分)如图,我们把一个半圆与抛物线的一部分合成的封闭图形称为“蛋圆”,点A、B、C、D分别是“蛋圆”与坐标轴的交点,AB为半圆的直径,且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则半圆圆心M的坐标为______.
22、(4分)在梯形ABCD中,AD∥BC,如果AD=4,BC=10,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那么EF=_____.
23、(4分)一次函数y=(m-3)x+5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二次函数
(1)若该函数与轴的一个交点为,求的值及该函数与轴的另一交点坐标;
(2)不论取何实数,该函数总经过一个定点,
①求出这个定点坐标;
②证明这个定点就是所有抛物线顶点中纵坐标最大的点。
25、(10分)如图,在中,点为边的中点,点在内,平分点在上,.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线段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26、(12分)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连结OB、OC,并将AB、OB、OC、AC的中点D、E、F、G依次连结,得到四边形DEFG.
(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若M为EF的中点,OM=3,∠OBC和∠OCB互余,求DG的长度.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立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①2是8的立方根,故①正确;
②4是64的立方根,故②错误;
③是的立方根,故③正确;
④由于(﹣4)3=﹣64,所以﹣64的立方根是﹣4,故④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A
【解析】
先将点A(m,4)代入y=-2x,求出m的值,再由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当x>m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在y=-2x的上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将点A(m,4)代入y=-2x,
得-2m=4,
解得m=-2,
则点A(-2,4),
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在y=-2x的上方,即.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图象得出当x>-2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A
【解析】
先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BD=10,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计算出菱形的边长=13,从而得到菱形的周长.
【详解】
∵菱形ABCD的面积是120,
即×AC×BD=120,
∴BD==10,
∴菱形的边长==13,
∴菱形ABCD的周长=4×13=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面积计算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也可利用菱形面积=ab(a、b是两条对角线的长度)进行计算.
4、D
【解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6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6;
故选:D.
此题考查了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5、C
【解析】
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可得B(2,−m),然后再把B点坐标代入y=−x+1可得m的值.
【详解】
解:∵点A(2,m),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B(2,−m),
∵B在直线y=−x+1上,
∴−m=−2+1=−1,
∴m=1,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凡是函数图象经过的点必能满足函数解析式.
6、A
【解析】
根据方差反映了数据的波动状况,即可确定答案.
【详解】
解:观察数据可知甲小麦苗的方差小,故甲小麦长势比较整齐.故选A.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方差的意义,这需要平常学习时,关注基础知识.
7、B
【解析】
设比值为,然后用表示出、、,再代入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设,
则,,,
.
故选:.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法表示出、、是解题的关键,设“”法是中学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8、B
【解析】
用多边形的外角和360°除以72°即可.
【详解】
解:边数n=360°÷72°=1.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基础题,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m>3.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
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
10、1
【解析】
先把m看作已知,解分式方程得出x与m的关系,再根据分式方程无解可确定方程的增根,进一步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解: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x-1,得 ,
解得.
因为原方程无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有增根x=1,即,解得m=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分式方程的增根,正确理解分式方程无解与其增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4)
【解析】
设点B坐标为(a,b),由点C(0,-2)是BD中点可得b=-4,D(-a,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质可得A(-a,4),根据A、D两点坐标可得AD⊥x轴,根据△ABD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可求出a值,即可得点B坐标.
【详解】
设点B坐标为(a,b),
∵点C(0,-2)是BD中点,点D在x轴上,
∴b=-4,D(-a,0),
∵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
∴A(-a,4),
∴AD⊥x轴,AD=4,
∵△ABD的面积为6,
∴S△ABD=AD×2a=6
∴a=,
∴点B坐标为(,-4)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双曲线,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表示出A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12、y=2x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可得k>0,写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即可.
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k>0,
取k=2可得函数关系式y=2x.
故答案为y=2x.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3、1
【解析】
先求出100名学生中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再用总人数相乘即可.
【详解】
解:∵100名学生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
∴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100-30=70名,
∴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2400×=1(名).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本估计总体,先根据题意得出100名学生中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证明见解析.
【解析】
首先连接BE,DF,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CF,易得OB=OD,OE=OF,即可判定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继而证得DE=BF.
【详解】
连接BE,D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AE=CF,
∴OA﹣AE=OC﹣CF,
∴OE=O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DE=BF.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5、(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长为2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长为3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再根据面积为3确定△DEF.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图(1) 图(2)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16、 (1)A(,),B(﹣1,0),C(4,0);(2)存在,=;(3)点D的坐标为(﹣,)或(8,﹣3)或(0,3)或(,).
【解析】
(1)将y=x+1与y=﹣x+3联立求得方程组的解可得到点A的坐标,然后将y=0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对应的x的值可得到点B、C的横坐标;
(2)当OE∥AD时,存在四边形EODA为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到=;
(3)当DB=DC时,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可先求得点D的横坐标;即AC与y轴的交点为F,可求得CF=BC=F,当点D与点F重合或点D与点F关于点C对称时,三角形BCD为等腰三角形,当BD=BC时,设点D的坐标为(x,﹣x+3),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x+1)2+(﹣x+3)2=25,从而可求得点D的横坐标.
【详解】
(1)将y=x+1与y=﹣x+3联立得:,
解得:x=,y=,
∴A(,).
把y=0代入y=x+1得:x+1=0,解得x=﹣1,
∴B(﹣1,0).
把y=0代入y=﹣x+3得:﹣ x+3=0,解得:x=4,
∴C(4,0).
(2)如图,存在点E使EODA为平行四边形.
∵EO∥AC,
∴==.
(3)当点BD=DC时,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点D的横坐标为,
将x=代入直线AC的解析式得:y=,
∴此时点D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
FC==5,
∴BC=CF,
∴当点D与点F重合时,△BCD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点D的坐标为(0,3);
当点D与点F关于点C对称时,CD=CB,
∴此时点D的坐标为(8,﹣3),
当BD=DC时,设点D的坐标为(x,﹣x+3),
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x+1)2+(﹣x+3)2=25,
解得x=4(舍去)或x=﹣,
将x=﹣代入y=﹣x+3得y=,
∴此时点D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或(8,﹣3)或(0,3)或(,).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是解答问题(2)的关键;分类讨论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
17、(1)点D的坐标为(1,1);(2)见解析;(1).
【解析】
(1)由OA=AB,∠OAB=90°可得出∠AOB=∠ABO=45°,进而可设点D的坐标为(a,a),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点D在第一象限,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
(2)由点A与点C关于x轴对称结合OA=AB可得出OA=OC=AB=BC,进而可得出四边形ABCO是菱形,再结合∠OAB=90°,即可证出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
(1)依照题意画出图形,易证△AFG≌△AEG,进而可得出S四边形OHGF=S△AOH-S△AFG=S△AOH-S△AEG,设点A的坐标为(m,m),点E的坐标为(n,),易证AG=GE,进而可得出2m-n=,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四边形OHGF=S△AOH-S△AEG,即可求出四边形OHGF的面积.
【详解】
解:(1)∵OA=AB,∠OAB=90°,
∴∠AOB=∠ABO=45°,
∴设点D的坐标为(a,a).
∵点D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a=,解得:a=±1.
∵点D在第一象限,
∴a=1,
∴点D的坐标为(1,1).
(2)证明:∵点A与点C关于x轴对称,
∴OA=OC,AB=BC.
又∵OA=AB,
∴OA=OC=AB=BC,
∴四边形ABCO是菱形.
又∵∠OAB=90°,
∴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
(1)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EG⊥AC,
∴∠AGE=∠AGF=90°.
∵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
∴AC⊥OB.
∵OA=AB,
∴∠FAG=EAG.
在△AFG和△AEG中,
,
∴△AFG≌△AEG(ASA),
∴S四边形OHGF=S△AOH-S△AFG=S△AOH-S△AEG.
设点A的坐标为(m,m),点E的坐标为(n,).
∵OA=AB,EF∥OB,
∴AG=GE,
∴m-=n-m,即2m-n=,
∴S四边形OHGF=m2-(n-m)(m-)=m2-mn++m2-=m(2m-n)+-=+-=.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D的坐标;(2)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证出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四边形OHGF=S△AOH-S△AEG,求出四边形OHGF的面积.
18、(1);(2)塔的顶层共有3盏灯;(3)18或95
【解析】
(1)根据材料的方法可设S=1+3+9+27+…+3n.则3S=3(1+3+9+27+…+3n),利用即可解答.
(2)设塔的顶层由x盏灯,根据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可列方程.根据材料的结论即可解答.
(3)由题意求得数列的分n+1组,及前n组和S=2n+1-2-n,及项数为,由题意可知:2n+1为2的整数幂.只需最后一组将-2-n消去即可,求出n值即可求得N的值
【详解】
解:(1)设S=1+3+9+27+…+3n,则3S=3(1+3+9+27+…+3n)=3+9+27+…+3n+3n+1,
∴3S-S=(3+9+27+…+3n+3n+1)-(1+3+9+27+…+3n),
∴2S=3n+1-1,
(2)设塔的顶层由x盏灯,依题意得:
x+21x+22x+23x+24x+25x+26x=381
解得:x=3,
答:塔的顶层共有3盏灯.
(3)由题意这列数分n+1组:前n组含有的项数分别为:1,2,3,…,n,最后一组x项,根据材料可知每组和公式,求得前n组每组的和分别为:21-1,22-1,23-1,…,2n-1,
总前n组共有项数为N=1+2+3+…+n=
前n所有项数的和为Sn=21-1+22-1+23-1+…+2n-1=(21+22+23+…+2n)-n=2n+1-2-n,
由题意可知:2n+1为2的整数幂.只需最后一组x项将-2-n消去即可,
则①1+2+(-2-n)=0,解得:n=1,总项数为,不满足10<N<100,
②1+2+4+(-2-n)=0,解得:n=5,总项数为,满足10<N<100,
③1+2+4+8+(-2-n)=0,解得:n=13,总项数为,满足10<N<100,
④1+2+4+8+16+(-2-n)=0,解得:n=29,总项数为,不满足10<N<100,
∴所有满足条件的软件激活码正整数N的值为:18或95。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读懂题目信息,理解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
【解析】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点E′和E关于BD对称.则连接AE′交BD于点P,P即为所求作的点.PE+PA的最小值即为AE′的长.
【详解】
作点E′和E关于BD对称.则连接AE′交BD于点P,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E为AD中点,
∴点E′是CD的中点,
∴DE′=DC=×4=2,AE′⊥DC,
∴AE′=.
故答案为2.
此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20、1
【解析】
分9是腰长与底边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①当9是腰长时,三边分别为9、9、4时,能组成三角形,
周长=9+9+4=1,
②当9是底边时,三边分别为9、4、4,
∵4+4<9,
∴不能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求解.
21、(1,0).
【解析】
当y=0时,,解得:x1=﹣1,x2=3,故A(﹣1,0),B(3,0),则AB的中点为:(1,0).
故答案为(1,0).
22、1.
【解析】
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AD+BC),然后把AD=4,BC=10代入可求出EF的长.
【详解】
∵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
∴EF为梯形ABCD的中位线,
∴EF=(AD+BC)=(4+10)=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3、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梅县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华亭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