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内相应位置。)
1. 青蛙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类动物,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其前后脚趾间有蹼。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A. 跳跃B. 游泳C. 行走D. 爬行
【答案】B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
【详解】A.青蛙前肢短小,后肢强大,适于跳跃,A错误。
B.青蛙前后脚趾间有蹼,适于游泳,B正确。
CD.行走和爬行不表示青蛙的运动方式,CD错误。
故选B。
2. 人体运动大多数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下列可作为人体运动的支点的是( )
A. 肱二头肌B. 肱骨C. 长骨D. 膝关节
【答案】D
【分析】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因此,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大
B.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小
C. 有机物减少,弹性变大
D. 无机物减少,弹性变小
【答案】B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详解】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
从表格中看出,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超过,骨的弹性变小。
故选B。
4. 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其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豹猫这一行为相同的是( )
A. 第一次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涡虫便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B. 大猩猩通过观察其他猩猩的行为学会了用树枝取出食物
C. 一只狗学会了按门铃,以便主人给它开门
D. 一个两岁的孩子模仿大人用筷子吃饭
【答案】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
【详解】A.豹猫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不需要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涡虫在受到电刺激后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这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在特定刺激下自然产生的反应,故A正确。
BCD.大猩猩通过观察其他猩猩的行为学会了用树枝取出食物、 一只狗学会了按门铃,以便主人给它开门 、一个两岁的孩子模仿大人用筷子吃饭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BCD错误。
故选A。
5. 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往往会自断尾巴,乘机逃跑而得以逃生。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领域行为B. 攻击行为C. 防御行为D. 取食行为
【答案】C
【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详解】A.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故B不符合题意。
C.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故C符合题意。
D.取食行为是与获取食物相关的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有时会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红外拍摄等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对动物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外界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比较、实验等方法。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动物科学家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大熊猫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故A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故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王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发生态旅游B. 开展法制教育与管理
C. 加强就地保护D. 便于易地保护
【答案】C
【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即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又叫就地保护,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 在学习中,我们有时会通过绘制模式图来梳理某些知识间的关联。下面能正确表示骨、关节、骨骼肌三者间关系的模式简图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肌肉跨越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A选项中关节的关节面应该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但图中都是两个关节头,故D正确。
故选D。
9. 四川是我国泡菜主产区之一,泡菜类型丰富,历史悠久。近年来加快发展以四川泡菜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业,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 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
C. 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
D. 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
【答案】C
【分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详解】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密封坛口可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影响泡菜的质量,B正确。
C.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故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乳酸菌,C错误。
D.温度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D正确。
故选C。
10.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对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下列选项中的( )
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霉菌
【答案】A
【分析】抗生素,又被称为抗菌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具体来说,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或抑制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等。
【详解】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因此它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们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等。真菌、病毒和霉菌并不属于细菌,因此抗生素对这些病原体通常无效或效果有限,而对细菌则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1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发现有的酵母菌长出了如图所示大小不一的凸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
A. 分裂生殖B. 出芽生殖C. 复制生殖D. 孢子生殖
【答案】B
【分析】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单细胞的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详解】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在良好的营养环境条件下生长时,进行出芽生殖,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当观察到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时,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某海关在进口物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该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微生物可能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B. 大肠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黄曲霉
【答案】D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2)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曲霉属于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有一种硫细菌,体内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下列生物与该硫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B. 树菇
C. 蚯蚓D. 水稻
【答案】D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硫细菌体内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因此硫细菌属于生产者。
【详解】A.肺炎双球菌营寄生生活,不能制造有机物,A错误。
B.树菇属于腐生真菌,不能制造有机物,B错误。
C.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属于分解者,C错误。
D.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与该硫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似,D正确。
故选D。
14.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因雄性激素的分泌而出现长胡须、喉结突出等第二性征。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如图中的( )
A. ①睾丸B. ②附睾C. ③尿道D. ④输精管
【答案】A
【分析】图中①睾丸,②附睾,③尿道,④输精管。
【详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①睾丸迅速发育,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阴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A正确。
B.②附睾能够贮存精子,B错误。
C.③尿道能够排出精液和尿液,C错误。
D.④输精管能够输送精子,D错误。
故选A。
15. 每年的春夏之际,正是青蛙、蟾蜍的繁殖季节。在稻田里、池塘边或沟渠中,雄性个体高声鸣叫,下列有个青蛙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性生殖B. 完全变态发育
C. 水中发育D. 体外受精
【答案】B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详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水中发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常用其鳞茎繁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蒜瓣。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 )
A. 获得新的优良性状B. 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C. 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D. 培育高产的新品种
【答案】C
【分析】(1)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
(2)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
【详解】大蒜常用鳞茎(蒜瓣)进行繁殖,这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后代与母体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在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这说明( )
A. 浸没在水中的叶片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 性状表现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 隐性性状的表现受到了限制
D. 环境会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
【答案】D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水毛茛水面上和水中叶片形态不同,说明相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性状,这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这并不意味着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或者性状表现不受遗传物质控制,而是因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遗传物质表达的方式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某对夫妇已育有两个女孩,若计划再生育一孩,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
A. 100%B. 75%C. 50%D. 25%
【答案】C
【分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
【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该对夫妇已育有两个女孩,再生育一孩,是男孩的概率为50%。
故选C。
19. 果蝇因其具有明显的、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和染色体数量较少且便于观察等特点,常作为遗传研究材料。一只雌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其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 8对B. 8条C. 4条D. 2对
【答案】C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
【详解】依据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的特点,一只雌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 小明同学学习了染色体的结构后,回家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模型。该模型中粗铁丝代表( )
A. DNAB. 基因C. 染色体D. 蛋白质
【答案】A
【分析】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层次(由大到小)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详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染色体的模型中,粗铁丝通常代表的是DNA,因为DNA是长而细的线状结构,而蛋白质通常会形成如乒乓球般的颗粒或球状结构。在题目中的模型中,乒乓球代表的是蛋白质,而粗铁丝代表的是缠绕在组蛋白外面的DNA分子链。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21.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一男孩患了该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自于他的( )
A. 哥哥B. 姐姐C. 爸爸D. 妈妈
【答案】C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染色体来自于爸爸,并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妈妈传递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同时外婆和外公传递给妈妈的染色体均是X染色体。综上分析可知,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一男孩患了该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自于爸爸,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 生殖现象B. 遗传现象C. 变异现象D. 进化现象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现象,C正确。
故选C。
考点:变异的概念。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据调查,患先天性遗传病的人的父母近亲结婚率为37.5%,近亲婚配所生婴儿的先天性残疾患病率为41.6%。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 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 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答案】B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表现正常的人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即尽管自身无症状,但仍然可能将隐性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故A不符合题意。
B.隐性遗传病基因虽然需要在纯合状态下(即从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相同的隐性基因)才会表现出症状,但传给子代后若达到纯合状态,是可以表达的。所以隐性遗传病基因并不是不能表达,只是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来。故B符合题意。
C.近亲结婚增加了子代同时从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相同隐性基因的概率,从而增加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评估生育遗传病孩子的风险,从而作出科学的生育决定,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全校740名学生的性别作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统计结果显示全校男女比例接近1:1。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男性个体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量相等
B. 男性个体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种类相同
C. 男性个体产生的两种生殖细胞和女性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D. 女性个体产生的两种生殖细胞和男性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答案】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且数量相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相等。
【详解】A.精子产生是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说,因此每天产生的精子达数亿个,不退化;而女性从发育期到绝经期,一般每月1个,A错误。
B.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B错误。
CD.受精时,产生具有XX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产生具有XY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加之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C正确、D错误。
故选C。
25. 地球上所有动物构成了动物多样性,保护动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三个层次不包含( )
A. 数量B. 遗传物质C. 物种D. 生态环境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详解】保护动物多样性从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是指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涵盖了从基因到物种到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以全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题目中选项A“数量”虽然与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中填写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和“横线”都填正确才得分,专业术语字写错不得分。)
26. 2023年7月29日上午,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四川籍运动员曹茂园在武术套路男子南拳项目中发挥出色,获得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首枚金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之所以能完成南拳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与自身的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人体运动系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南拳运动员在训练时常用运动护膝包裹膝关节增加其牢固性。护膝的作用类似于图二中的[ ]________;图二关节结构中[ ]________内有滑液,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之间的摩擦,起到润滑作用。
(3)人的骨非常坚硬,成年人的股骨能承受250~400kg的压力,与这一特性相关的成分是骨中的 ________。尽管骨非常坚硬,若在训练时遇到意外,骨受力过大也可能导致骨折,骨折后的愈合与[ ]_______有关。
(4)当运动员做出图一所示屈肘动作时,其肱二头肌处于 _______状态。完成一套南拳动作需要运动员手脚协调配合,该过程主要依靠 _______系统的调节。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 ________的氧化分解。
【答案】(1)①. 骨 ②. 骨连结 ③. 骨骼肌
(2)①.④关节囊 ②. ⑤关节腔
(3)①. 无机物 ②. ⑥骨膜
(4)①. 收缩 ②. 神经 ③. 有机物
【分析】图二中:③关节头,④关节囊、⑤关节腔、⑥关节窝、⑦关节软骨。
图三中:①软骨层、②骨松质、③骨密质、④骨质、⑤骨髓、⑥骨膜。
(1)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接,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运动护膝包裹膝关节增加其牢固性,故类似于图二中的④关节囊。⑤关节腔内有少量关节囊内表面分泌的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3)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故人的骨非常坚硬,成年人的股骨能承受250~400kg的压力,与这一特性相关的成分是骨中的无机物。骨表面的⑥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4)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运动是以骨骼肌为动力,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而形成的,并且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7. 随着全国各地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化农业生态园的打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图为某地农业生态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农业生态园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 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图中共有 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
(2)图中人、猪等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__,这些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玉米为食,从中获得了生活必需的 _______和 _______。
(3)沼气池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些细菌的营养方式称为 ___________,它们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__。
(4)若该农业生态园中玉米叶上出现了大量蚜虫,有人提出可以使用大量农药来进行防治。你认为这种提议 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①. 吃与被吃##捕食 ②. 3##三 ③. 玉米→人
(2)①. 消费者 ②. 物质##能量 ③. 能量##物质
(3)①. 异养 ②. 分解者
(4)①. 不合理 ②. 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农药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分析】(1)在该农业生态园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吃与被吃(捕食)关系。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玉米→猪→人,玉米→人,玉米→鸡→人,其中最短的条食物链是玉米→人。
(2)图中人、猪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从中获得了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3)沼气池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些细菌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根据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而沼气池中的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4)若使用大量农药来防治玉米叶上出现的大量蚜虫,会污染环境或农药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为人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级,积累的有害物质会最多,故对人的危害最大。所以使用大量农药来进行防治蚜虫不合理。
28. 植物开花、雏鸡出壳、母体内的胎动等,这些生殖和发育现象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生命活动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如图是与生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
(1)图甲是植物营养生殖方式中的嫁接,其中a称为 _______。若图中a是番茄枝条,b是白蛋茄苗,植株嫁接成活后,该果实是 _______(填“番茄”或“白蛋茄”)。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a和b的 ________紧密结合。
(2)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新生命的诞生是从 ________开始的。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图乙中的[ ]_______。若一位女性因某种原因需要通过外科手术避孕,可通过结扎图乙中的[ ]________实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无法自然怀孕的夫妇,可采用试管婴儿实现怀孕。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促使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实现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这属于___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4)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含细胞核的结构是[ ]_______。某同学将从超市买回的新鲜鸡蛋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尝试孵化小鸡,结果失败了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①. 接穗 ②. 番茄 ③. 形成层
(2)①. 受精卵 ②. ③子宫 ③. ②输卵管 ④. 输卵管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
(3)有性生殖 (4)①. 2胚盘 ②. 鸡蛋未受精合理即可)
【分析】图甲中,a是接穗、b是砧木;图乙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图丙中,1是卵壳、2是胚盘、3是卵黄、4是卵白。
(1)在嫁接过程中,被接上的枝条称为接穗(a),提供根系的植物称为砧木(b)。嫁接成活后,果实的特性取决于接穗的品种特性,因此若接穗是番茄枝条,结果实时结出的果实应为番茄。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是植物的生长组织,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结合得好才能使接穗和砧木长成一个整体。
(2)受精卵是有性生殖生物的生命起点,人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所以。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图乙中的③子宫。若一位女性因某种原因需要通过外科手术避孕,可通过结扎图乙中的②输卵管实现,原因是: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
(3)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的技术。属于有性生殖。
(4)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可以发育成雏鸡,含细胞核的结构是2胚盘。某同学将从超市买回的新鲜鸡蛋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尝试孵化小鸡,结果失败了,原因是:超市买回的新鲜鸡蛋通常是未受精的。
29. 某同学在饲养家蚕时,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雄性变异个体。科研人员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得到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上述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属于 _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发育,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若要提高家蚕的吐丝量,蚕农可以设法延长家蚕发育时期中的 _______期。
(2)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_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 _____组的结果,可推断家蚕的 ________是显性性状。
(4)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丙组子代某黑色斑家蚕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乙组子代黑色斑家蚕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 _____。若将乙组子代普通斑家蚕个体和基因组成为Aa的家蚕个体杂交,得到黑色斑子代个体的可能性为 ________。
【答案】(1)①. 完全变态 ②. 幼虫 ③. 蛹 ④. 幼虫
(2)相对性状 (3)①. 丙 ②. 黑色斑
(4)①. AA或Aa ②. 0 ③. 50%##12
【分析】(1)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取食桑叶、6天蜕一次皮,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若要提高家蚕的吐丝量,蚕农可设法延长其中的幼虫期。
(2)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3)根据分析和表格数据推断:亲代黑色斑×黑色斑,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可见普通斑是隐性性状,黑色斑是显性性状。
(4)结合分析可知,如果控制家蚕斑点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普通斑个体基因组成是aa,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所以控制亲代黑色斑的基因均为Aa,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丙组子代某黑色斑家蚕的基因组成是 AA或Aa。
乙组子代普通斑的基因组成是aa,由于子代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所以乙组亲代黑色斑的基因组成为Aa。
乙组杂交组合是:Aa×aa,出现AA的可能性为0,其子代基因组成为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若将乙组子代普通斑家蚕个体和基因组成为Aa的家蚕个体杂交,得到黑色斑子代个体的可能性为50%。
3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潮湿而又温暖的季节,食品如果保存不当表面很快会长出白色的霉菌,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方案: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兴趣小组要探究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应选择 _____组和 _____组对照。
(3)实验时每组取10块馒头块,而不是1块,这样处理是为了 __________。
(4)比较甲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有同学认为乙组和丙组可以形成一组对照,你认为 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
(6)结合该实验结论,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保存食物的方式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空气中暴露20~30min
(2)①. 甲 ②. 乙
(3)避免偶然性 (4)温度影响霉菌的生长(合理即可)
(5)①. 不合理 ②. 变量不唯一
(6)低温保存(或干燥保存)(合理即可)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 丙组的实验步骤与甲组保持一致,应该在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以确保除温度外,其它实验条件一致。
(2)探究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需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湿度条件,甲组和乙组符合要求。
(3)每组取10块馒头块是为了增加实验的重复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甲组在室温(温暖)下会长霉菌,丙组在低温下没有变化,表明低温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5)乙组的处理方式(烘烤)和丙组(空中暴露,冷藏)存在两种不同的变量,不能直接对比湿度对霉菌的影响。
(6)根据甲乙组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干燥环境可以抑制霉菌生长;根据甲丙组实验结果,可以验证低温可以抑制霉菌生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低温、干燥环境下保存食物。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骨易变形
成 年 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男生
女生
七年级
121
119
八年级
124
127
九年级
123
126
合计
368
372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黑色斑
普通斑
甲
普通斑×普通斑
0
1432
乙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90
丙
黑色斑×黑色斑
1207
403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实验现象
甲
取边长为2cm的新鲜馒头块10块放入培养皿中
1.空气中暴露20~30min。
2.加盖后不作任何处理,在室温下放置5天。
馒头块上长出霉菌
乙
取边长为2cm的新鲜馒头块10 块放入培养皿中
1.空气中暴露20~30min。
2.放烘箱中烘烤2min。
3.加盖后在室温下放置5天。
馒头块无变化
丙
取边长为2cm的新鲜馒头块10块放入培养皿中
1.A _____。
2.加盖后在温度为4℃的冰箱中放置5天。
馒头块无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