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第1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第2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月考(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上附着的酶可催化CO₂的生成
    B.抗体的合成和运输离不开高尔基体膜的作用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蓝细菌和酵母菌具有相同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C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线粒体中催化CO₂的生成酶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
    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运输离不开高尔基体膜的作用,但其合成于核糖体上,与高尔基体膜无关,B错误;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正确;
    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蓝细菌等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C。
    2.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管状叶位于地上,可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洋葱管状叶中的光合色素
    B.洋葱的不定根可用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C.粗提取新鲜洋葱中的DNA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效果最佳
    【答案】D
    【分析】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一种是管状叶,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另一种是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其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是根尖,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
    【详解】A、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以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洋葱管状叶中的光合色素,A正确;
    B、洋葱的不定根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可用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B正确;
    C、粗提取新鲜洋葱中的DNA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呈现蓝色,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液泡无色,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效果不佳,应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其细胞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D。
    3.细胞的分化方向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酶联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B.酶联受体激酶区域与ATP水解脱离的磷酸基团结合后具有活性
    C.激酶区域磷酸化后使酶联受体具有运输作用
    D.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定向分化
    【答案】C
    【分析】信号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信号分子与膜外侧酶联受体识别、结合,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到激酶区域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
    【详解】A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信号分子与膜外侧酶联受体识别、结合,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到激酶区域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无活性的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AB正确;
    C、激酶区域磷酸化后使之具有活性,有活性的激酶区域能将应答蛋白转化为有活性的应答蛋白,但图示没有显示运输作用,C错误;
    D、根据题意,该图为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定向分化,D正确。
    故选C。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
    D.减数分裂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实现了染色体复制,A正确;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会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而实现基因重组,而不会发生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可以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产生的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因而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C正确;
    D、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基因组成多样的配子,通过配子的随机结合进而产生了多样的后代,因而可以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D正确。
    故选B。
    5.恐吓、威胁、虚张声势等是动物常见的争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温和而有节制的,并非是代价惨重、你死我活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内的争斗行为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B.选择压力诱导动物产生与恐吓、威胁等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使动物的多数争斗行为朝向有节制的方向进化
    D.物种间有节制的争斗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B
    【分析】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斗争。
    【详解】A、种内的争斗行为有利于淘汰种群中劣势个体有利于种群的发展,A正确;
    B、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选择压力不能诱导动物产生与恐吓、威胁等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B错误;
    C、恐吓、威胁、虚张声势等是动物常见的争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温和而有节制的,自然选择使动物的多数争斗行为朝向有节制的方向进化,C正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因此物种间有节制的争斗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6.EZH2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可通过对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修饰而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多种细胞的癌变与EZH2含量增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观修饰的改变可能会诱发细胞癌变
    B.组蛋白的甲基化可能会抑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
    C.细胞内EZH2含量增加主要抑制了原癌基因的表达
    D.体细胞的癌变通常不会遗传给子代
    【答案】C
    【分析】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
    【详解】A、多种细胞的癌变与EZH2含量增加有关,EZH2可对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修饰影响基因表达,因此表观修饰的改变可能会诱发细胞癌变,A正确;
    B、组蛋白的甲基化可能会抑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即抑制转录过程,进而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B正确;
    C、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细胞内EZH2含量增加可能抑制抑癌基因表达,从而引起细胞癌变,C错误;
    D、体细胞的癌变通常不会遗传给子代,D正确。
    故选C。
    7.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至靶器官
    B.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C.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不足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
    D.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之间存在分层调控,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答案】D
    【分析】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机制:下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进而促进某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某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详解】A、肾上腺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细胞外液中,A错误;
    B、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B错误;
    C、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因此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不足导致细胞外液减少,C错误;
    D、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因此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之间存在分层调控,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D正确。
    故选D。
    8.在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我国选手杨家玉夺得金牌。在竞走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赛过程中,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甲状腺激素可在稳定血糖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D.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答案】B
    【分析】①血浆正常的pH约为7.35~7.45,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②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③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详解】A、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剧烈,此时产热增加,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血浆的pH值可以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
    C、比赛过程中,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使血糖的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可见,甲状腺激素可在稳定血糖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C正确;
    D、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正确。
    故选B。
    9.改造后的CAR基因可编码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受体,将CAR基因导入T细胞成功构建CAR-T细胞,CAR-T细胞可识别特定肿瘤细胞并将其裂解。科研人员拟开发针对黑色素瘤的CAR-T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AR-T细胞特异性受体识别的抗原应仅在黑色素瘤细胞表达
    B.应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辅助性T细胞制备CAR-T细胞
    C.CAR-T细胞在上述过程主要发挥免疫监视功能
    D.通过设计CAR基因可实现对癌症的个性化治疗
    【答案】B
    【分析】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CAR-T细胞可识别特定肿瘤细胞并将其裂解,为了不误伤其他正常细胞,CAR-T细胞特异性受体识别的抗原应仅在黑色素瘤细胞表达,A正确;
    B、应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细胞毒性T细胞制备CAR-T细胞,B错误;
    C、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CAR-T细胞在上述过程主要发挥免疫监视功能,C正确;
    D、CAR-T细胞可识别特定肿瘤细胞并将其裂解,由此可知,通过设计CAR基因可实现对癌症的个性化治疗,D正确。
    故选B。
    10.松褐天牛危害松树,其生命周期约为一年,幼虫钻蛀树干,成虫具有迁飞性。诱芯诱捕法通过含有引诱剂的诱芯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诱捕,以调查其种群动态。科研人员调查某自然松林中松褐天牛种群动态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诱芯诱捕法利用了化学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B.为保证调查取样的随机性,诱捕器应随意悬挂在树林中
    C.调查松褐天牛幼虫密度时,可以使用标记重捕法
    D.据调查结果分析,6月份是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期
    【答案】A
    【分析】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的动物。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
    【详解】A、诱芯诱捕法利用了引诱剂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诱捕,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本实验研究的是不同时间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变化,因此再次调查时诱捕器位置应相同,B错误;
    C、松褐天牛幼虫钻蛀树干,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可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错误;
    D、据调查结果分析,应在松褐天牛爆发前防治,即4月份是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期,D错误。
    故选A。
    11.在某湿地中发现一种水鸟,能量流经该种水鸟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该湿地中,水鸟不止占据一个营养级
    B.经①散失的能量不能再回到该生物群落
    C.②表示用于水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水鸟同化的能量占该生态系统固定总能量的10%~20%
    【答案】D
    【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该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此失,另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后一部分的能量可流入下一营养级,也可形成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详解】A、据图可知,水鸟占据第二、三营养级,A正确;
    B、据图可知,经①散失的能量为热能,不能再回到该生物群落,B正确;
    C、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据图可知,①可表示水鸟的同化量,故②表示用于水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
    D、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而水鸟占据第二、三营养级,故水鸟同化的能量小于该生态系统固定总能量(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的10%~20%,D错误。
    故选D。
    12.在某药物研发过程中,需制备抗细胞膜蛋白N的抗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脾组织之前应用蛋白N对健康小鼠进行免疫
    B.将培养B淋巴细胞的培养瓶置于培养箱并通入无菌氧气
    C.将杂交瘤细胞转入96孔板时,每个孔中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
    D.将药物与抗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可实现特异性治疗
    【答案】B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A、取脾组织之前应用蛋白N对健康小鼠进行免疫,其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将培养B淋巴细胞的培养瓶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存在氧气,不需要专门通入无菌氧气,B错误;
    C、将杂交瘤细胞转入96孔板时,每个孔中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孔板中只有一种细胞,便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
    D、将药物与抗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可实现特异性治疗,该过程中药物起到治疗作用,单克隆抗体能将药物带到病灶部位,D正确。
    故选B。
    13.不同生物编码同种氨基酸时,对简并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为在棉花植株中准确高效表达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蛋白,科研人员通过对Bt基因改造,将部分密码子改变为棉花偏爱的密码子。将改造后的Bt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叶圆片,以获得抗虫棉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苏云金杆菌、农杆菌及棉花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改造后的B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C.将基因导入棉花叶圆片后需经组织培养以获得转基因抗虫棉
    D.通过采摘抗虫棉的叶片饲喂棉铃虫来检测棉花抗虫特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答案】B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细胞中表达,是因为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即苏云金杆菌、农杆菌及棉花共用一套遗传密码,A正确;
    B、由题意“通过对Bt基因改造,将部分密码子改变为棉花偏爱的密码子”可知,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造后的B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将改造后的Bt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叶圆片,需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C正确;
    D、用棉花的叶片饲喂棉铃虫,根据棉铃虫的死亡情况来确定Bt基因是否赋予棉花抗虫特性以及抗性程度,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仙人掌富含维生素,可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机体。其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仙人掌可以清除自由基,可用于研发抗衰老的药物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渗透压比内部薄壁细胞低
    C.细胞失水时,与内部薄壁细胞相比,外层细胞大小更容易改变
    D.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之间的水分运输达到平衡
    【答案】BC
    【分析】一、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也能通过原生质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
    二、自由基学说,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此外,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例如,水在电离辐射下便会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为严重的是,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详解】A、根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对生物膜损伤较大,还会攻击DNA、蛋白质引起细胞衰老,而仙人掌富含维生素,可清除自由基,因此可用于研发抗衰老的药物,A正确;
    B、根据题意,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导致细胞液渗透压降低,而外层细胞的细胞液单糖多,且外层细胞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单糖,故外层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B错误;
    C、根据题意,内部薄壁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外层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在细胞失水时,内层细胞大小更容易改变,而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但是细胞大小几乎不变,C错误;
    D、根据题意,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故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之间的水分运输达到平衡,D正确。
    故选BC。
    15.某种植物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类型。干旱条件下野生型植株脱落酸合成增加,促进叶片气孔关闭,而突变型植株气孔变化不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可以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提高植株的抗旱性
    B.向突变型植株喷洒适量的脱落酸,若气孔关闭,则突变型植株脱落酸合成正常
    C.若检测到突变型植株脱落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则脱落酸运输可能受阻
    D.用脱落酸受体抑制剂处理突变型和野生型,可用于研究突变型植株脱落酸受体是否正常
    【答案】BD
    【分析】一、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二、脱落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详解】A、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可以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植株的抗旱性,A正确;
    B、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但干旱处理,突变型植株气孔变化不大,而向突变型植株喷洒适量的脱落酸,若气孔关闭,则说明突变型植株脱落酸合成异常,其脱落酸含量不足,B错误;
    C、若检测到突变型植株脱落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则脱落酸运输可能受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得突变型植株气孔变化不大,C正确;
    D、用脱落酸受体抑制剂处理突变型和野生型,进行干旱处理,野生型植株气孔关闭,而突变型不管脱落酸受体是否正常,气孔变化不大,D错误。
    故选BD。
    16.池塘养殖时,饲料和排泄物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未被充分利用而排放,会导致河流等水体污染。为探究池塘养殖时混养小球藻能否有效减轻此类污染,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养殖有等量罗非鱼的两个池塘中,进行有藻组和无藻组的实验,检测两个池塘中的总氮量(TN)、总磷量(TP)、化学需氧量(COD,数值越大水体中的有机物越多)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池塘养殖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蓝细菌等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B.小球藻大量繁殖可以吸收池塘中的有机物,从而有效降低水体的COD
    C.研究表明,池塘养殖时混养小球藻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TN、TP含量
    D.研究表明,池塘养殖时混养小球藻既能改善养殖水环境,又能提高罗非鱼的产量
    【答案】AC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蓝细菌和和藻类植物过度繁殖,进而引起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详解】A、池塘养殖时,饲料和排泄物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未被充分利用而排放,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蓝细菌等大量繁殖,水质恶化,A正确;
    B、小球藻大量繁殖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不能吸收池塘中的有机物,B错误;
    C、由图中曲线可知,在养殖有等量罗非鱼的两个池塘中,有藻组的TN、TP含量明显低于无藻组,说明池塘养殖时混养小球藻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TN、TP含量,C正确;
    D、由图中曲线可知,有藻组的COD含量明显低于无藻组,说明池塘养殖时混养小球藻既能改善养殖水环境,但题干没有提供关于罗非鱼产量的数据,无法得出混养小球藻能提高罗非鱼产量的结论,D错误。
    故选AC。
    17.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筛选,也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
    B.传统发酵以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而发酵工程以液体发酵为主
    C.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以防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及代谢
    D.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用作家畜、家禽的饲料
    【答案】ABC
    【分析】一、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二、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1)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2)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三、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四、发酵过程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详解】A、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正确;
    B、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以液体发酵为主有利于菌种的繁殖和微生物代谢,B正确;
    C、发酵罐内的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C正确;
    D、单细胞蛋白是指利用发酵工程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而并非微生物的代谢产物,D错误。
    故选ABC。
    18.某遗传病受基因A/a控制,在基因A/a附近有两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图1),相同限制酶之间的DNA片段大小在同源染色体中可能不同。某家系各成员的DNA经限制酶切割后进行电泳,基因A/a所在DNA片段大小如图2所示。Ⅱ-4和Ⅱ-5的表型未知,不考虑染色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2的4.2kb与9.7kb片段来自同一条染色体
    C.Ⅱ-4为正常人,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
    D.Ⅰ-1、Ⅰ-2和Ⅱ-5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AD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号正常,但他们的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家系各成员的DNA经限制酶切割后进行电泳可知,Ⅰ-2和Ⅱ-3经HdindⅢ酶切后出现两种片段,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Ⅰ-1和Ⅰ-2号正常,但他们的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家系各成员的DNA经限制酶切割后进行电泳可知,Ⅰ-2和Ⅱ-3经HdindⅢ酶切后出现两种片段,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Ⅱ-3患病(aa),所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Ⅱ-3含有Ⅰ-1和Ⅰ-2经SphⅠ酶切的7.0kb的片段(含有a),则Ⅰ-2经SphⅠ酶切的9.7kb的片段含有正常基因A;Ⅱ-3患病(aa),说明其含有的经HdindⅢ酶切后出现两种片段均含有a,Ⅰ-1和Ⅰ-2经HdindⅢ酶切后含有a的片段长度不同,Ⅰ-2的4.2Kb与9.7Kb片段不一定来自同一条染色体,B错误;
    C、Ⅱ-4一定含有Ⅰ-2经SphⅠ酶切的9.7kb的片段含有正常基因A,其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C错误;
    D、由题意可知,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Ⅱ-5基因型为Aa,Ⅰ-1、Ⅰ-2和Ⅱ-5的基因型相同,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9分。
    19.田七菜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作为保健型蔬菜,具有抗氧化、消炎、祛火、解毒等功能。科研人员探究了光照强度对田七菜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如表、图所示(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硝酸盐易在人体中转化为有害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光照强度从100μmlm-2•s-1增加到200μmlm-2•s-1时,田七菜的净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是①光照强度增加且__________,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逐渐增多,为_______(填物质)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还原剂;②气孔导度增加,促进CO₂与______结合,并进一步转化为糖类。
    (2)气孔限制是指由于气孔导度降低,进入气孔的CO₂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光照强度从200μmlm-2•s-1增加到250μmlm-2•s-1时,田七菜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气孔限制,理由是__________。
    (3)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时,田七菜的品质最高。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答案】(1)①.光合色素含量 ②.ATP和NADPH ③.C3 ④.C5
    (2)①.不属于 ②.光照强度从200μmlm-2•s-1增加到250μmlm-2•s-1时,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升高,该时期内叶绿素含量降低,说明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3)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时,田七菜的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该条件下,田七菜的净光合速率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所以其品质最高
    【分析】由表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在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时,净光合速率最大。由图可知,在该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小问1详解】由表可知,光照强度从100μmlm-2•s-1增加到200μmlm-2•s-1时,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光反应增强,导致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增多,为暗反应C3的还原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还原剂;同时气孔导度增加,促进CO2的固定,即CO2与C5结合,从而促进暗反应的进行,所以其净光合速率升高。
    【小问2详解】由表可知,光照强度从200μmlm-2•s-1增加到250μmlm-2•s-1时,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升高,结合叶绿素含量可知,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的,因此,不属于气孔限制。
    【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200μmlm-2•s-1时,田七菜的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由表可知,该条件下,田七菜的净光合速率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所以其品质最高。
    20.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因损伤的脑区不同,会出现不同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脑卒中会影响人脑的高级功能,带来认知障碍。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为______。
    (2)某脑卒中患者可以进行排尿反射,但排尿不完全,该现象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存在_________调节。
    (3)某脑卒中患者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没有损伤,但下肢不能自由活动,推测其受损部位为__________,该患者膝跳反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
    (4)运动和电针疗法(针灸的一种形式)均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非药物疗法。科研人员欲探究运动联合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以健康大鼠为实验对象展开如下研究:
    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鼠构建:将健康大鼠颈部切口,插入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2h后拔出线栓恢复血流,缝合皮肤。术后评估神经功能,确定模型鼠。
    ②选择模型鼠按下表进行分组并处理,将四组大鼠放置在水迷宫的相同位置,记录大鼠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作为实验结果(“+”越多表示所需时间越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越差)。
    D组的干预措施为_________。
    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应增设一组对照组。对照组的大鼠应选择__________,对该大鼠的处理是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
    【答案】(1)语言
    (2)分级
    (3)①.大脑皮层 ②.能 ③.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该患者的脊髓没有损伤
    (4)①.跑步机上运动,同时用电针刺激穴位 ②.与模型鼠性别相同、健康的大鼠 ③.只在颈部切口 ④.运动联合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最好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小问1详解】人脑具有语言功能,这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小问2详解】排尿反射由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调控。低级中枢的调控是指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由神经系统支配。高级中枢的调控是指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因此脑卒中患者可以进行排尿反射,但排尿不完全,该现象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存在分级调节;
    【小问3详解】某脑卒中患者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没有损伤,但下肢不能自由活动,而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中枢,因此可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为大脑皮层;由于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该患者的脊髓没有损伤,因此该患者膝跳反射能发生;
    【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运动联合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因此D组实验的干预措施应为跑步机上运动,同时用电针刺激穴位;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应增设一组对照组。对照组的大鼠应选择与模型鼠性别相同、健康的大鼠,对该大鼠的处理是只在颈部切口,以排除切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运动联合电针处理时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强,因此运动联合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最好。
    21.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是入侵我国的一种恶性杂草,牛、羊等植食性动物不喜食,尚未发现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自然天敌。为探究黄顶菊对本地物种的危害,科研人员将某荒地生境划分出黄顶菊入侵区和未入侵区,调查两类小区中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荒地生境中,生活着狗尾草、蜘蛛、细菌等各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_________。黄顶菊的入侵导致该地区各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发生变化,从而使各物种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黄顶菊植株高大、枝叶稠密、根系发达。据此分析,黄顶菊能抑制其它杂草生长的原因为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黄顶菊未入侵区生态系统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_________平衡。据图分析,黄顶菊入侵会造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均_________,使该生境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降低,打破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状态。
    (4)使用百草枯和草甘磷等农药杀灭黄顶菊是现阶段防治黄顶菊入侵常用方法,此种方法为_________防治,长期使用该方法可能造成的后果为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①.生物群落 ②.生态位
    (2)黄顶菊植株高大、枝叶稠密,能够遮挡阳光,减少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同时,黄顶菊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和无机盐,能减少其他植物对资源的获取,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3)①.收支 ②.降低 ③.抵抗力
    (4)①.化学 ②.农药残留污染环境、黄顶菊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小问1详解】该荒地生境中,狗尾草、蜘蛛、细菌等各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黄顶菊的入侵导致该地区各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发生变化,从而使各物种的生态位发生改变。
    【小问2详解】黄顶菊植株高大、枝叶稠密,能够遮挡阳光,减少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同时,黄顶菊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和无机盐,能减少其他植物对资源的获取,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据图,与未入侵区比较可知,黄顶菊入侵会造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均降低,从而导致营养结构变得简单,使该生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打破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状态。
    【小问4详解】农药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百草枯和草甘磷等农药杀灭黄顶菊,此种方法为化学防治,长期使用该方法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农药残留污染环境,黄顶菊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需要使用更多或更强的农药。
    22.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可用于癌症治疗。Bapt为红豆杉细胞中合成紫杉醇的关键酶基因,科研人员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Bapt导入红豆杉细胞,以增加Bapt的表达量,并最终提高紫杉醇的产量。实验所用的质粒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注:①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细菌和植物细胞均有抑制作用;②L,R表示引物
    (1)将红豆杉幼叶等外植体培育成愈伤组织时,培养基中的_________是启动细胞分裂和脱分化的关键植物激素。利用_________等酶将获得的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细胞以获得紫杉醇。与从红豆杉植株提取紫杉醇的传统方法相比,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的优点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提取红豆杉细胞的mRNA经_____过程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图示质粒的过程需使用的酶为______。由于该目的基因仅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为保证其准确表达,基因上下游应分别添加_____和_____两种基本组件。
    (3)用农杆菌转化红豆杉细胞后,应将细胞放入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为进一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红豆杉细胞的基因组DNA,下列检测方法可行的有_____。
    ①提取转基因细胞和未转化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检测
    ②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细胞中报告基因是否翻译
    ③以转基因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引物L和引物R进行PCR,检测有无扩增产物
    (4)经检测,转基因细胞的紫杉醇产量是未转化细胞产量的1.87倍。欲证明产量的提高是由Bapt的过表达导致,可从分子水平比较转基因细胞与未转化细胞中_____和______的含量。
    【答案】(1)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②.果胶酶 ③.紫杉醇产量高、保护了红豆杉
    (2)①.逆转录 ②.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③.启动子 ④.终止子
    (3)①.卡那霉素 ②.①②③
    (4)①.Bapt的mRNA ②.Bapt蛋白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和脱分化的关键植物激素。植物细胞之间的成分为果胶,因此可利用果胶酶将获得的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细胞以获得紫杉醇。与从红豆杉植株提取紫杉醇的传统方法相比,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的优点有增加紫杉醇的产量,又保护了红豆杉。
    【小问2详解】红豆杉细胞的mRNA经逆转录过程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由于该目的基因仅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为保证其准确表达,应在该基因上下游添加启动子和终止子。
    【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质粒上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且卡那霉素对细菌和植物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因此用农杆菌转化红豆杉细胞后,应将细胞放入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由图可知,潮霉素抗性基因、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都位于T-DNA上,因此可通过检测潮霉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是否存在于红豆杉基因组DNA上,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红豆杉细胞的基因组DNA。①提取转基因细胞和未转化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检测,即检测潮霉素抗性基因;②目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细胞中报告基因是否翻译,即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③以转基因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引物L和引物R进行PCR,检测有无扩增产物,即直接检测目的基因的有无。因此①②③都可进一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红豆杉细胞的基因组DNA。
    【小问4详解】Bapt为红豆杉细胞中合成紫杉醇的关键酶基因,增加Bapt的表达量可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欲证明产量的提高是由Bapt的过表达导致,可从分子水平比较转基因细胞与未转化细胞中基因Bapt的mRNA和Bapt蛋白的含量。
    23.杂种优势是指两亲本杂交产生的杂合F₁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甜椒(二倍体)为两性花植株,可通过自交或杂交繁殖后代。甜椒的杂种优势显著,降低杂交制种的难度和成本意义重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甜椒杂种子一代,需去除母本的雄蕊。从花粉的角度分析,去雄时期应在_________。若选用雄性不育个体进行育种,则可省去该繁杂去雄操作。杂种子一代的性状优良,但连续种植会发生_________现象,故需每年制种。
    (2)在开花期偶然发现一植株A存在花粉败育现象。以育性正常的植株H为父本与A杂交,F1全部可育,F1自交所得F2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说明其育性受细胞核内的_________对基因控制,且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3)H植株5号染色体上存在M基因,植株A中的该基因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替换(模板链上某碱基C替换为碱基A)。科研人员推测植株A的不育性状可能与该突变位点有关,植株A、植株H及其杂交所得F1该位点模板链碱基类型如表所示。
    注:A/A表示植株A两条5号染色体上M基因模板链突变位点的碱基均为A,其它类似。
    在幼苗期提取F₂嫩叶的DNA,检测上述位点的碱基类型,并在开花期对育性进行鉴定。若植株的碱基类型为A/A且表现为不育,则将其表型记作“A/A不育”;若植株的碱基类型为A/A且表现为可育,则将其表型记作“A/A可育”,其他类似。
    ①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初步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②若F2表型的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不育性状可能由非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4)若植株A的不育性状确实与M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有关,为减少育种工作量并满足每年制种的需求,应从F2中选择碱基类型为__________的幼苗作为母本与碱基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的幼苗作为父本混合种植,之后每年收获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并于次年混合种植,每年均可获得概率为_________的雄性不育植株。
    【答案】(1)①.花粉未成熟时 ②.性状分离
    (2)①.一##1 ②.雄性不育
    (3)①.A/A不育∶C/A可育∶C/C可育=1∶2∶1 ②.A/A可育∶C/A可育∶C/C可育∶A/A不育∶C/A不育∶C/C不育=3∶6∶3∶1∶2∶1
    (4)①.A/A ②.C/A ③.1/2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在杂交过程中,去雄的操作,应在花粉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杂种子一代的性状优良,由于杂种子一代在连续种植自交的过程中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故需每年制种。
    【小问2详解】以育性正常的植株H为父本与存在花粉败育现象的植株A杂交,F1全部可育,说明雄性可育为显性性状,雄性不育为隐性性状。在F1自交所得F2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说明其育性受细胞核内的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3详解】①若植株A的不育性状与该突变位点(模板链上某碱基C替换为碱基A)有关,则F1自交所得F2中,A/A不育∶C/A可育∶C/C可育=1∶2∶1。
    ②若植株A的不育性状由非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则控制不育性状的基因与5号染色体上存在的M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F1自交所得F2中,A/A可育∶C/A可育∶C/C可育∶A/A不育∶C/A不育∶C/C不育=3∶6∶3∶1∶2∶1。
    【小问4详解】若植株A的不育性状确实与M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有关,则雄性不育植株的碱基类型为A/A,雄性可育植株的碱基类型为C/C或C/A。为减少育种工作量并满足每年制种的需求,应从F2中选择碱基类型为A/A的幼苗作为母本与碱基类型为C/A的幼苗作为父本混合种植,当年母本(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的表型及比例为A/A不育∶C/A可育=1∶1。之后每年收获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并于次年混合种植,每年均可获得概率为1/2的雄性不育植株。
    光照强度(μml·m⁻².S⁻¹)
    叶绿素a含量(mg·g⁻¹)
    叶绿素b含量(mg·g⁻¹)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¹)
    净光合速率(μml·m⁻².S⁻¹)
    气孔导度(μml·m⁻².S⁻¹)
    胞间CO₂浓度(μml·m⁻².S⁻¹)
    100
    0.14
    0.05
    0.01
    1.54
    0.12
    325.3
    150
    0.18
    0.13
    0.03
    3.30
    0.17
    265.3
    200
    0.22
    0.13
    0.05
    4.17
    0.19
    210.3
    250
    0.12
    0.10
    0.05
    3.10
    0.17
    268.4
    组别
    大鼠类型
    干预措施
    实验结果
    A组
    模型鼠
    不处理
    ++++
    B组
    模型鼠
    跑步机上运动
    ++
    C组
    模型鼠
    电针刺激穴位
    ++
    D组
    模型鼠
    ?
    +
    植株A
    植株H
    F1
    F2
    碱基类型
    A/A
    C/C
    C/A
    ———

    相关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