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知识点+练习+解析(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74781/0-17295048884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知识点+练习+解析(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74781/0-17295048884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知识点+练习+解析(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74781/0-17295048885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三年级上册九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知识点解读
1. 面积的意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学要求:教材中没有给出准确的面积的定义,也不必要求学生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概括出面积的定义,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正确地描述就可以了。“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在比较餐厅和厨房的大小时,要让学生知道比的是什么,怎样比才能知道哪个大?由于实际的地面不便于比较,这时就可以借助平面图来进行比较。在比较时,学生可能想到把两个平面图重叠起来进行比较,得不到答案,再将不重叠的部分剪接后再比较;用圆片摆一摆;用正方形摆一摆等方法进行比较。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探索后,教师引出面积的意义。
2. 面积单位:(掌握运用)
知识点:面积单位常用的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要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来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动手测量一些比较小的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通过测量知道了包含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就是几平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测量一些比较大的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必须有比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时再引出对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学习。
3. 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方法(动手操作)
知识点:借助平面图比较,(1)重叠法(2)同一物体测量法。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先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地面的大小不便于直接比较,可以借助平面图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想到把餐厅和厨房两个平面图重叠在一起比较,经过操作发现该方法不可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正方形卡片或圆形卡片等作单位进行拼摆测量,数出餐厅和厨房两个平面图各自使用卡片的数量,再进行比较。交流时,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操作说说比较方法和思考的过程。
二、知识拓展
画出两个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
方法:先想一想哪两个数字相乘得12,如2×6=12,3×4=12,然后确定长和宽后就可以画出两个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
橡皮擦的表面约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一张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3.
拓展应用
1.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2个大小都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第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最小。这里在数格时,不满格的数为半格。
大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手帕纸的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1平方米。
第一个字母用了9平方厘米的彩板,第二个字母用了10平方厘米的彩板,第三个字母用了5平方厘米的彩板,第四个字母用了9平方厘米的彩板。
能力提升
1. A 2. B 3. 2平方厘米,手掌1平方分米,餐桌1平方米,教室53平方米
拓展应用
38平方厘米 2. 画图略
信息窗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知识点解读
1. 面积的计算(理解识记,掌握运用)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要求:把第一个红点求“厨房的面积有多大”改为探究图纸上图形的大小。既求图纸上各个图形的大小。让学生准备如下材料:一是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十几个;二是为学生准备一套探究用的长方形纸片,纸片的大小与情景呈现的数据相吻合。教材呈现两幅图形,一幅平面图在呈现时长与宽的数据用厘米作单位,把它作为图纸来呈现,用它来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既把情景中的平面图的数据改为以厘米作单位);另一幅呈现课本所示的平面图,用实际尺寸标出,用它来作为练习用,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2. 面积单位换算(掌握运用)
知识点: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要求:在学习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的正方形的面积单位也就不相同,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知识拓展
高级单位(大单位)变低级单位(小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小单位)变高级单位(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 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
3.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能力提升
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0米,宽160米。中间留下3500平方米的地方做喷水池,其余的种草皮。种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分别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拓展应用
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92 QUOTE 2. 64 3. 500 700
能力提升
200×160=32000(平方米)32000-3500=28500(平方米)
分析:此题有两问,先用长方形公式求出面积,解答第一问。第二问说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也就是求有多少个6千克,应用第一问中求出的面积乘。30×15=450(平方米)450×6=2700(千克)
画略(4+2)×2=12(厘米)4×2=8(平方厘米)
拓展应用
分析:此题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明白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然后再去解题。两种方法:①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在求出剪下的最大正方形面积,然后相减。4×6=24(平方分米)4×4=16(平方分米)24-16=8(平方分米)②先求出剩下图形的长与宽,再求出剩下图形的面积。宽6-4=2(分米)2×4=8(平方分米)
2. 分析:此题应先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用面积公式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去算出其周长。小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4×9=36(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36÷6=6(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信息窗3——周长与面积的比较
一、知识点解读
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掌握运用)
知识点:(1)意义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②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要求: 本信息窗没有设置例题,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现实场景,简单介绍一下石膏线、木地板的用途,让学生读图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铺小明的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铺小明的房间要用多少平方米的木地板?”“买石膏线要花多少钱?”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不难解决,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交流。重点是要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要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二、知识拓展
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从意义区分:①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②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从计算方法区分: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②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从计量单位区分:①周长单位常用的有厘米、分米、米、千米。②面积单位常用的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一面镜子长90厘米,宽60厘米,这面镜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制作这个镜框需要多少厘米的装饰木条?
能力提升
一个长方形水池,长50米,宽36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围着水池跑一圈,要跑多少米?
有一块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拓展应用
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校操场长100米,扩建后长增加了10米,面积增加了600平方米。扩建后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一画,再解答)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2 8 2. (3+12)×2=30(厘米) 12×3=36(平方厘米)
3. 90×60=5400(平方厘米) (90+60)×2=300(厘米)
能力提升
50×36=1800(平方米) 50+36×2=172(米)
分析:此题求正方形面积,已知条件中只知道周长不知道边长,要先通过周长公式求出正方形边长,然后再去求面积。48÷4=12(分米) 12×12=144(平方分米)
20×20=400(平方厘米) 20×4=80(厘米)
拓展应用
分析:可以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理解题意,先求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再用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从而再去求拼成长方形的周长。100÷4=25(平方厘米) 25÷5=5(厘米)长方形的长4×5=20(厘米)(20+5)×2=50(厘米)
分析:扩建后长增加了10米,面积增加了600平方米,通过这个信息求出操场的宽,然后在确定扩建后操场的长和宽去求扩建后操场的面积。600÷10=60(米) 100+10=110(米)110×60=6600(平方米)
智慧广场
一、知识点解读
等量代换(理解识记)
知识点: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
教学要求: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掌握运用)
知识点: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本节课要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通过摆一摆图片,小组交流,同时,整堂课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寻找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这些活动围绕“如何换”使学生在容易理解的题材中体会等量代换思想,而且这些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应是呈阶梯状层层递进,这样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等量代换
二、知识拓展
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使数量关系单一化,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代换的量,相等的量才能代换。
解决等量代换这样的问题时的方法:(1)仔细观察,寻找中间量。(2)知道要求的量 = 几个中间量;一个中间量 = 几个其它量。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6 □=△+△+△
□=( ) △=( )
○+△=20 △=○+○+○+○
○=( ) △=( )
一筐苹果等于两筐梨,两筐梨等于四筐樱桃,两筐苹果等于多少筐樱桃?
能力提升
10支同样的铅笔和6支同样的圆珠笔价钱相等,4支同样的圆珠笔和3支同样的钢笔的价钱相等。那么40支铅笔的价钱与( )支钢笔的价钱相等。
4个苹果+1个菠萝=16个桃子的质量,4个桃子+2个苹果=1个菠萝的质量,1苹果的质量= ( )个桃子的质量
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拓展应用
小羊说:“3只小狗和我一样重。”小狗说:“2只白兔和我一样重。”白兔说:“4只小鸡和我一样重。”那么一只小羊和( )只小鸡一样重。
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大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可装( )双球鞋,每个纸箱可装( )双球鞋。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2 △=4 2. ○=4 △=16
3. 1苹果=2梨,2梨=4樱桃,1苹果=4樱桃,2×4=8
能力提升
10铅=6圆→40铅=24圆 4圆=3钢→24圆=18钢 40÷10=4 4×6=24 24÷4=6 3×6=18
4桃+2苹=16桃-4苹6苹=12桃 1苹=2桃
13李=2苹+1桃1桃=4李+1苹13李=2苹+4李+1苹1苹=3李1桃=4+3=7李
拓展应用
1羊=3狗 1狗=2兔 1兔=4鸡3×2×4=24
2木+6纸=3001木=2纸木:30×2=60(双)10纸=300双纸:300÷10=30(双)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三年级上册十 我当小厨师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149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十 我当小厨师精品课时作业</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解读,知识拓展,知识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八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sx/tb_c1014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八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精品课后测评</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解读,知识拓展,知识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711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精品课时训练</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解读,知识拓展,知识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