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相州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相州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成语中,前者蕴含物理变化,后者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高山流水 一叶障目B.死灰复燃 釜底抽薪
C.曲高和寡 百炼成钢D.刀耕火耨 火上浇油
2.(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B.电笔中充入氖气通电时能发出特殊颜色的光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氮气用作保护气
3.(2分)如图所示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B.倾倒液体
C.闻气体的气味D.加热液体
4.(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两种粒子的说法合理的是( )
A.甲、乙两种粒子都不显电性
B.乙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甲粒子是金属阳离子
D.甲、乙形成的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5.(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水氢气+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6.(2分)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结合
B.水分解时分子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7.(2分)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8.(2分)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图中梳理了六种制氧气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B、F中MnO2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B.通过D途径可制得纯氧
C.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A、B、F中实验室制O2的最佳途径是A
D.途径E属于化合反应
9.(2分)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10.(2分)如图所示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制取B. 收集
C. 验满D. 性质
11.(2分)如图所示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
C.D.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不得分,少选得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
(多选)12.(3分)“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多选)13.(3分)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14.(3分)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15.(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多选)16.(3分)下列关于空气和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B.所有的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C.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不加二氧化锰反应就不会发生
D.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多选)17.(3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三、非选择题(60分)
18.(5分)用化学符号或化学意义填空。
(1)Fe2+中“2”的意义 。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
(3)2个镁离子 ,3个氧原子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19.(4分)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的离子属于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符号表示为 。
20.(6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将黑色固体C加入氯酸钾中加热也产生无色气体B。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回答:
(1)写出名称:A ;D ;写出化学符号C ;F 。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
①将黑色固体C加入氯酸钾中加热也产生无色气体B 。
②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 。
21.(12分)根据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装置代号,下同),此实验要在试管内靠近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
(3)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回答:
①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 ,氧气应从 端通入。
②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通入。
③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加热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可以获得二氧化碳,同时还了解到二氧化碳是一种易溶于水并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
(5)若要验证瓶中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其具体操作和现象 。
22.(7分)某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之后,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待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
(1)甲装置中能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实验现象是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其优点是 。实验结束看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至刻度 处,若实验测得结果液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即可)。根据该实验可知,玻璃管内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
23.(8分)甲同学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 .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拓展】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24.(1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
(1)图I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 (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
(2)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向两支U型管A、C处的棉纱上注入浓氨水 ,该现象说明了 。
[反思与评价]
(3)图Ⅱ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① ;
② 。
(4)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在图所示的实验中还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有:
① ;
②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相州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2分)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高山流水,均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死灰复燃,均涉及物质的燃烧,均属于化学变化;
C、曲高和寡,属于物理变化,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刀耕火耨是指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有新物质生成,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2.【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B、电笔中充入氖气通电时能发出特殊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C、用石墨做铅笔芯、呈灰黑色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氮气用作保护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分析】A、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分析】A、根据粒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来分析;
B、根据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C、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D、根据离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粒子甲,属于原子,故A说法正确;
B、乙粒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B说法错误;
C、甲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故C说法错误;
D、甲是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乙是氯原子,易得到8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二者电子层数不同。
故选:A。
5.【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不合题意;
B、该反应是由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也不属于分解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物质,不合题意;
D、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选:B。
6.【分析】根据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等。
【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故A正确;
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故B正确;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故选:C。
7.【分析】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气体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充气的气球缩小,观察选项
故选:D。
8.【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分离液体空气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而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故A错误;
B、空气主要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时,剩余的主要是液氧、稀有气体等,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既节约能源,所以该方法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途径,故C正确;
D、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C。
9.【分析】根据题意,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由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氦﹣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
故选:D。
10.【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中使用的分液漏斗。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故选:D。
11.【分析】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
【解答】解:A、图中含有三种分子;
B、图中含有一种分子;
C、图中含有一种分子;
D、图中含有一种分子;
故选:A。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不得分,少选得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
12.【分析】A、根据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C、根据人造空气和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分析;
C、根据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故B说法错误;
C、“人造空气”中含有70%的N2,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相比空气,故C说法错误;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C。
13.【分析】A、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解答;
B、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C、根据汽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进行解答;
D、根据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预热过程中,故A正确;
B、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蒸发过程中,故C错误;
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AD。
14.【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增大;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完全反应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15.【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药品选择的依据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①红磷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避免了集气瓶内压强过大进入水过少,故①说法正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2Cu+O27CuO),所以铜丝表面由光滑的紫红色变成黑色;
③应该在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故③说法错误;
④实验过程中为了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加入的铜丝必须是过量的;
⑤两个实验中气体都没有被完全耗尽,消耗的是氧气,则两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可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
故选:C。
16.【分析】A、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但反应速率较慢。
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17.【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变化过程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微粒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O2、O3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60分)
18.【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解答】解:(1)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7”的意义:一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符号在后,1要省略,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氯离子+、Cl﹣。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符号在后,5要省略,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3个氧原子表示为8O。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
故答案为:(1)一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2)Na+、Cl﹣。
(3)4Mg2+;3O。
(4)N8。
19.【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X的值,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原子的性质。
【解答】解: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1﹣2﹣8﹣18=5,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属于阳离子3+。
故答案为:
3;失去;Ga3+。
20.【分析】根据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氧气、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及另一种固体锰酸钾,所以A为高锰酸钾、B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黑色固体C加入氯酸钾中加热也产生无色气体B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的结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二氧化碳的基本化学性质,并且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所以F一定为二氧化碳,而E是碳。
【解答】解:(1)由以上的分析知:A是高锰酸钾;D是锰酸钾2;F的化学式为CO2;
(2)①将黑色固体C加入氯酸钾中加热也产生无色气体B,是氯酸钾制氧气氯化钾+氧气;
②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锰酸钾2;CO2。
(2)①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
21.【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选择、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万用瓶的使用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收集装置的选择;
(5)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分解反应,且不易溶于水;加热时,堵塞导管。
(3)①氧气密度比水小,则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再气体应从B口通入;
②若想用水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口通入;
③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4)碱式碳酸铜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则应选D装置收集。
(5)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木条复燃。
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或D,堵塞导管;
(3)①装满水;B;
②A;
③A;
(4)AD;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
22.【分析】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而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且红磷在剩余气体中会熄灭,集气瓶中的水上升一定高度后就不会增加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则能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则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3)乙装置中,利用铜丝加热红磷,可防止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则该装置环保;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若结果偏小,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有气体进入集气瓶中,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红磷在剩余气体中熄灭,且液面上升至五分之一后就不再上升。
故答案为:(1)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五分之一;木炭燃烧消耗氧气;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环保,结果更准确;8;不可燃也不助燃。
23.【分析】从催化剂的特点去分析该题,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解答】解:实验二: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深入试管中,小木条复燃.故答案为:Fe2O3能加快H7O2的分解速率
实验三:根据题意,答案为:反应前后Fe2O6的质量保持不变
【反思评价】实验二已证明Fe2O3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实验三证明反应前后Fe2O4的质量保持不变,
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要想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证明Fe2O3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反应前后Fe2O4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反应前后Fe2O3是否转化为其他物质)
【深入探究】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双氧水浓度相同时,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三氧化二铁,加二氧化锰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速率快,
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MnO7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或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8O2浓度越大,产生氧气的速率越快.
24.【分析】(1)根据图示,写出实验现象,分析大烧杯外小烧杯的作用;
(2)根据图示,书写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3)从环保和温度的角度,分析改进实验的优点;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具体要求,作出答案。
【解答】解:(1)图Ⅰ的现象为:甲中酚酞溶液变红,乙中酚酞溶液不变色,可能是由于大烧杯内空气中的成分使酚酞变红,可以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分子不断运动 氨水具有挥发性,乙中酚酞溶液不变色,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Ⅱ的现象为:D中蘸有酚酞溶液的棉纱布先变红,B中蘸有酚酞溶液的棉纱布后变红,且温度越高;
故答案为:D中蘸有酚酞溶液的棉纱布先变红,B中蘸有酚酞溶液的棉纱布后变红,且温度越高;
(3)图Ⅱ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实验,所以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会逸散到空气中,并且还可以探究温度对于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环保;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浓氨水的量、酚酞溶液的量等;
故答案为:浓氨水的量;酚酞溶液的量。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该变化过程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
Na、Na+化学性质不同
二者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C
氧气、臭氧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二者分子的结构不同
D
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汞原子的体积很小
浓度
时间
催化剂
30% H2O2溶液
15% H2O2溶液
5% H2O2溶液
加入Wg MnO2
0.2
0.8
2.0
加入Wg Fe2O3
7.0
9.0
1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