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水体运动的影响(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特征(串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课件 0 次下载
- 考题猜想01 常考点巩固(24大考点+90题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考题猜想02 重难点攻关(24大考点+85题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25大易错点+90题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五章地表环境的特征(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展开第一节 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一: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性的形成
地域差异: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产生: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和海陆位置(水分)是地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们会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陆地自然带:自然景观地区差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呈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地域差异空间尺度: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微观尺度
【注意】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3.垂直地带性
产生: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
基本规律:
总结1: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由山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决定,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用于判断山体位置。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基带的类型决定了整个带谱的性质和一个完整带谱可能出现的结构。
总结2: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带变化相似。
总结3: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总结4:影响山地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同一海拔,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同一山体,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总结5:自然带倾斜的影响因素为热量,阳坡接受太阳辐射更多,热量更充足,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海拔更高,阴坡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自然带分布海拔更高,背风坡降水少,自然带海拔低。
[注意事项】:基带是山体上符合当地自然带的垂直带谱,并不是海拔最低的垂直带谱;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先考虑热量差异,如果两坡无明显热量差异,再考虑降水差异
雪线及其变化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它是永久性积雪与季节性积雪的界限。其大致与山地夏季0℃等温线一致。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积雪逐渐发育为冰川。
分布:
A全球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B我国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雪线变化影响因素:
林线及其变化
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影响因素:
A热量因素: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植物不能够很好地生长。
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山地林线分布则越低。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海拔 :同纬度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降水因素: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土壤因素:
森林出现在轻质的土壤上,比如沙土、沙壤土、砾石土,不出现在黏土、黏壤土上; (不利于根系发育);
有冻土层存在,森林不会出现;
排水不畅的盐碱地,森林难以生长;
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浅薄,保水能力差,森林难以生长;
风因素:
微风可以传播种子和花粉;
大风侵蚀土壤,土壤变薄,大风使,地表蒸发加强,土壤含水量降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
林线倒置:当森林出现下限,即低于该海拔就没有森林分布时,林线呈腰带状环绕在山地上
4.地方性分异规律
定义: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非地带性气候
非地带性: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
典型地区:
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等的热带雨林气候。理论地带性热带草原,实际热带雨林: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效应明显;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带来温暖湿润的水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东非高原。理论地带性热带雨林,实际热带草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南北半球副热带大陆西岸的热带荒漠带。理论地带性森林或草原,实际沿海岸热带荒漠呈狭长状分布: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地形阻挡少
南北半球副热带大陆西岸的热带荒漠带。理论地带性温带草原或落叶阔叶林,实际温带荒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同一自然带东岸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理论地带性纬度位置大致一致,实际西高东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寒流;大陆西岸:暖流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分布。理论地带性南北更替,东西延伸,实际南北延伸:沿岸洋流和地形的影响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缺失。理论地带性苔原或亚寒带针叶林,实际自然带缺失:海陆分布
昆仑山山麓尼罗河谷地:绿洲。理论地带性荒漠,实际自然带绿洲:水源分布
影响因素:
判读技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带;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带;南美洲南段安第斯山脉以东的温带荒漠带等。
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第二节 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二: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组成: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每种自然地理要素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全球角度:从全球尺度来看,相对于其他星球的环境,地表环境的一致性突出表现在:有液态水,有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具有生命系统以及自我调节功能等。
区域角度:从区城尺度来看,不同区域内的地表环境具有相对一性特征。例如,我国西北干早区,其环境的一致性就是于早,干旱抑制了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形成以草原、荒摸为主的景观特征。
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不仅仅影响本地区,也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水分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
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
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
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
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
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
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
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
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第四章水体运动的影响(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这是一份第四章水体运动的影响(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河流补给类型,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洋流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大气变化的效应(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这是一份第三章大气变化的效应(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锋面系统的比较,锋面系统的判断,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 这是一份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考点清单)(背记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层年代的识别,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