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顺利进入环火星轨道,自发射以来,“天问一号”已累计飞行202天,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绕火星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不为0,且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B.“19时52分”和“202天”,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C.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表示位移,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表示路程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天问一号”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天问一号”看成质点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着路程的增大,其位移一定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一定变化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可能减小
D.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其加速度一定大
3.如图所示是小张运动过程的x-t图象,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6s的速度为
C.第30s的加速度为
D.距离出发点最远60m
4.如图所示为“迈耶”号在海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舰在0~6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m/s
B.美舰在66s末开始调头逃离
C.美舰在66~96s内运动了225m
D.美舰在96~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5.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由乙图中v2-x关系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s2
C.由丙图中 关系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由丁图中a-t关系可求出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6m/s
6.新情境扫地机器人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次清扫过程中,主人在A处启动扫地机器人,在B处完成清扫工作,其规划清扫路线如图所示,完成清扫任务用时180s。数据表明:机器人清扫路线的总长度为36m,A,B两点间的距离为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36m
B.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0.05
C.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5
D.机器人在B点的瞬时速率大小一定为0.2
7.某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开始刹车时初速度大小为,第2s内的位移为,则该车( )
A.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
C.刹车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D.第内与第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8.某次排球比赛中球员竖直向上起跳扣球,将该球员的运动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若通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则通过最后的时间为( )
A.B.
C.D.
9.如图所示,1、2、3、4、5为某悬索桥上五根竖直吊索,间距相等。两辆小汽车a、b车头在t=0 时刻分别对齐1、3绳,在两条平行车道上以相同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t1 时刻a、b两车头都对齐5绳,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2∶1
B.a、b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
C.a、b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之比为2∶1
D.a、b两车在t=t1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大于2∶1
10.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木板,其下端与斜面上A点距离为L。木板由静止释放,若木板长度为L,上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若木板长度为,上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则为( )
A.B.
C.D.
二、多选题
11.在距离地面15m高的位置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5m后回落,最后落至地面。从小球被抛出到落至地面,共历时3s,落地前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0m/s。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5m
B.从最高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20m
C.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平均速度为5m/s
D.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30m/s
12.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当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小球能穿过空心管
B.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空心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
D.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空心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
13.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小球沿长直斜面滚下,目的是使运动时间变长,方便更准确地观察与测量
B.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加速度,并且需要验证加速度是否恒定
C.实验中需要验证从静止开始滚下的小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是否成正比
D.实验发现,沿不同倾角的斜面运动,小球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此类推至斜面倾角为90°(即自由下落)时,小球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4.在同一公路上,B、C两辆汽车的vt图像b、c如图所示,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的加速度为m/s2,C车的加速度为m/s2
B.t=2 s时,C车在B车后
C.B、C两车在大约1.6 s时并排行驶
D.B、C两车并排行驶时离出发点的距离约为9.6 m
15.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O上滑到最高点D,用频闪仪记录的上滑过程如图所示,则( )
A.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两倍
B.滑块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两倍
C.AB和CD的距离之比为
D.AB和CD的距离之比为
16.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下落到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仿佛是固定在图中的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取重力加速度)( )
A.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
B.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C.水滴在点速度之比满足
D.根据条件可以求得水滴在点的速度
三、实验题
17.为测定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由静止释放后依次通过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A和B,用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的时间间隔为Δt。由此可得滑块经过光电门A的速度 ,滑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用d、及Δt表示)
18.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细线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甲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乙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
(1)小华利用家庭电源来做实验,因此应该选择 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
(2)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以速度大小v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图像 ;
(4)根据图像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计时起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如果当时电路中的交流电压为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19.冰壶在运动员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3s末撤掉推力,冰壶以大小为0.2m/s2的加速度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求冰壶:
(1)3s末的速度大小;
(2)运动的总时间。
20.一辆公共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行人横穿公路,立即刹车。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若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试求:
(1)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2)刹车后6s汽车位移的大小;
(3)汽车停止运动前最后1s的位移。
21.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2点和3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2.现有甲、乙两汽车均以v0=15m/s的速度驶向路口,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黄灯开始闪烁(3秒黄灯提示后转为红灯),且车头距警戒线L=30m,为避免闯红灯(越过警戒线)他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减速刹车后经短暂的反应时间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Δt2=0.4s,反应时间内车视为匀速运动)。已知甲车、乙车紧急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5m/s2、a2=6m/s2,问:
(1)为避免闯红灯,甲司机反应时间Δt1不能超过多少?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的距离x0至少多大,不计车长?
计数点
1
2
3
4
5
6
t/s
0.1
0.2
0.3
0.4
0.5
0.6
0.358
0.400
0.440
0.485
0.530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天问一号”绕火星飞行一圈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A错误;
B.“19时52分”和“202天”,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间隔”,故B正确;
C.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表示路程,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表示位移,故C错误;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天问一号”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天问一号”各部分的运动差异不能忽略,此时不可以将“天问一号”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着路程的增大,其位移不一定增大,如往返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速度与加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加速度增大,则速度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由图象可知,10-20s小张相对出发点的位移不变,则静止不动,故A错误;
B.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在第6s的速度:
v==3m/s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小张在2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0,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张距离出发点最远为30m,故D错误.
4.C
【详解】A.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若美舰在0~6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
根据图像可知美舰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大小大于7.5m/s,故A错误;
B.美舰在96s末速度开始反向,此时开始调头逃离,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则66~96s内内运动了
故C正确;
D.美舰在96~116s内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x-t2图像的斜率表示,由甲图得
解得
所以甲图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整理得
则v2-x图像的斜率为2a,由图像得
解得
故B错误;
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整理得
则图像的斜率为,由图像得
解得
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4m/s2,故C正确;
D.a-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像得,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
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9m,路程为36m,A错误;
B.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C正确;
D.题干未明确指出机器人在整个过程中瞬时速率大小不变,故不可认定机器人在B点的瞬时速率等于平均速率,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第2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第2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第1.5s的瞬时速度,设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
故B错误;
CD.刹车时间为
刹车后5s内,车已经停止,所以5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则有
根据逆向思维可知,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
所以第2s内与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3,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根据逆向思维法,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运动可以看作倒过来的从最高点出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把高度为平均分为5份,根据通过相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根据题意
解得
故选D。
9.C
【详解】A.设两绳间的间距为d,由题可知,a从1运动到5,则位移为;b从3运动到5,则有位移为,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2:1,故A正确;
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
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故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故B正确;
C.根据
可得
,
则有
变形得
可得
则有
故C错误;
D.根据
可得
,
则有
变形得
解得
可得
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0.D
【详解】木板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
解得
故选D。
11.BD
【详解】A.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5m,故A错误;
B.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落地点的坐标为-15m,从最高点到落地点,位移为
m-5m=-20m
故B正确;
C.从抛出点到落地点,位移为
m-0m=-15m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
D.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故D正确。
故选BD。
12.BC
【详解】A.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则在相同的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可知小球不能穿过空心管,选项A错误;
B.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设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根据
由于是在足够高的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会有,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选项B正确;
CD.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设此时小球的竖直速度为v0,有
可知小球相对管是以速度v0匀速下落,故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为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3.AD
【详解】A.让小球沿长直斜面滚下,可减小其加速度,使运动时间变长,方便更准确地观察与测量,故A正确;
BC.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验证从静止开始滚下的小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是否成正比,得出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BC错误;
D.实验发现,沿不同倾角的斜面运动,小球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此类推至斜面倾角为90°(即自由下落)时,小球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4.AD
【详解】A.根据图像信息可知
aB=m/s2=m/s2
aC=m/s2=-m/s2
A正确;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t=2 s时,B车位移
xB=aBt2=3.5m
C车位移
xC=v0t+aCt2= m
xC>xB
C车在B车前方,故B错误;
C.当B、C两车并排行驶时,两车位移相等,设经过时间t′,两车并排行驶,则有
x′B =x′C
由图像可知v0=4 m/s,解得
C错误;
D.B、C两车并排行驶时位移为
B、C两车并排行驶时离出发点的距离约为9.6 m, D正确。
故选AD。
15.AD
【详解】AB.滑块从O到D做匀减速运动,可看成从D到O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频闪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滑块的加速度为a,则
,,
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两倍,滑块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三倍,故A正确,B错误;
CD.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推论知AB和CD的距离之比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6.ACD
【详解】AB.由题意可知,闪光时间间隔与水滴在相邻两点间运动时间相等,设时间间隔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根据
可得
A正确,B错误;
C.根据
可知,水滴从点自由下落,根据
可知,水滴在点速度之比为
C正确;
D.根据
可求出水滴在点的速度,D正确。
故选ACD。
17.
【详解】[1][2] 根据题意,依据极短时间内中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遮光板通过A光电门的速度为:,遮光板通过B光电门的速度为:,故滑块的加速度为:
18.(1) 电火花 220V
(2)0.570m/s
(3)见解析
(4) 0.45 0.300
(5)偏小
【详解】(1)[1][2]小华利用家庭电源来做实验,电压为220V,因此应该选择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为220V。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s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3)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用一条直线将点迹连接起来,使点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所示
(4)[1]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上述图像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上述图像纵轴的截距表示计时起点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
(5)图像法求加速度的本质与逐差法相同,均是为了减小偶然误差,根据逐差法可知
如果当时电路中的交流电压为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处理数据时,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偏大,可知,加速度的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19.(1)3m/s;(2)18s
【详解】(1)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3s末的速度大小
(2)设减速阶段的时间为,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
可得运动的总时间
20.(1)1s;(2)25m;(3)1m
【详解】由刹车后t1=2s内知
刹车全程历时,由
解得
(1)在的过程,由
可得
(,舍去)
(2),故
(3)由,则有
故最后1s内的位移为
21.(1)3.2 m (2)0.2 s
【详解】法一:设屋檐离地面高为h,滴水间隔为T.
由位移公式h=gt2/2得,
第2滴水下落的位移h2=g(3T)2/2 ①
第3滴水下落的位移h3=g(2T)2/2 ②
且h2-h3=1 m ③
由①②③得T=0.2 s
则屋檐高h=g(4T)2/2=3.2 m.
法二:比例法
由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所以相邻两水滴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依次是1s、3s、5s、7s.
由题意知,窗高为5s,则5s=1 m,s=0.2 m,
屋檐高h=1s+3s+5s+7s=16s=3.2 m.
由h=gt2/2得滴水的时间间隔T为:.
法三:平均速度法
设滴水间隔为T,则雨滴经过窗户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其中h=1m
由于雨滴在2.5T时的速度v2.5=2.5gT,
由于v2.5=,所以1/T=2.5gT,
解得T=0.2 s,
屋檐高h=g(4T)2/2=3.2 m.
【点睛】此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解答;此题解题的方法很多,平时解题时要注意一题多解.
22.(1)Δt1=0.5s;(2)x0=2.4m
【详解】(1)对甲车
代入数据得
(2) 设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乙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则
解得
则两车速度相等时速度
速度相等前,甲车通过的距离
乙车通过的距离
刹车前的距离至少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C
D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D
BC
AD
AD
AD
A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 物理试题+答案,文件包含物理试题pdf、物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 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一上学期学科水平自我诊断物理试题 pdf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5 m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