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归纳】必修4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观)-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备知识归纳(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必备知识归纳】必修4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观)-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备知识归纳(新高考通用),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怎么样/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静止、片面的。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课标要求:
1.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
2.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3.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考情分析:
1.联系的特征一直是高频考点。高考中既分别考查联系的某个特征,又综合考查联系观的知识,同时,常把联系观与规律、主观能动性、发展观等结合起来考查,其中,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应注意全面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频繁出现,学习时要多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等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非选择题基本上是放在发展观的综合题里,单独考查的题可能涉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内在关系的理解,非选择题既可单独考查二者关系,又可放在综合题中考查。
3.矛盾观的内容在高考中考查较多,试题难度较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主要考查对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呈现微观题为主的趋势,考查学生准确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选择题的考查会结合漫画、古诗词等内容。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点梳理: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概念: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
(1)从范围上看:联系既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系。即我们所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2)从内容上讲:联系包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3)从结果上看:联系会引起相关事物的变化、发展。
(4)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5)规律也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是规律。联系≠规律(规律是一种联系,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四者集一身的联系)
如何判断是否考查“联系”?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促进/阻碍/带来/制约/需要/调动/关系到/引起/导致/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统一/相关/处理…关系/…同时/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意识现象)
物质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改:物质是对具体物质形态概括和抽象,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非简单相加。
2.联系的特征:
⑴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
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表现:
①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侧重点:强调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辨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改: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是有条件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⑵客观性:
含义(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侧重点: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1.人为事物的联系(客观的,判断依据:事物的联系是否与实践有关系)≠主观联系(主观臆造的)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创造/改造出的≠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①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不能创造、消灭固有的本质联系)
②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尊重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
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条件和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启示:既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积极有益的联系,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比较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辨析:
1)联系是客观的,说明人们无法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改:人不能随意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人们可以根据主观的需要或者愿望等建立新的联系。改: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改: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联系有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之分。改:联系是客观的,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不存在的联系。
⑶多样性:
含义(原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①既要重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又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侧重点:强调联系具有不同形式
注意:(1)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建立有利于人的联系。
(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的重要性)
整体与部分关系:
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有三种情形: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
②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方法论】(和“整体部分”通用)
①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辨析:
1)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改: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功能就是部分功能之和。
改: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状态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大于小于部分功能是有条件的。
3)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改: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4)要立足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改: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从整体出发。
5)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改: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6)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改:部分变化影响整体的发展,这种影响可以是促进作用,也可以是阻碍作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7)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改: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着眼于整体。
8)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改:整体一定大于部分,整体的功能不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1+1>2。整体不是共性,部分不是个性,不能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作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总结:
1.大切口题目: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观)的有关知识:
⑴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⑵联系的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⑶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⑷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坚持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强调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强调部分: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⑸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2.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回答问题的答题模式:
(1)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材料××影响了(导致了)××。比如:“美国金融危机殃及中国”“欧债危机影响世界”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分析材料虽然承认××与××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比如:“吉祥数”; ——人力利用某种条件加深了联系,如网络、交通等。
(3)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注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分析材料——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
3.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回答问题的答题模式: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分析材料(材料强调整体)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分析材料——(材料强调部分)
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分析材料——材料有整体也有部分,既……又……,如结构调整、各个环节等
④(强调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点,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查,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根据材料取舍,不是必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知识手册】2025年高考政治必备知识清单(新高考通用),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手册】2025年高考政治必备知识清单(新高考通用),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4 《哲学与文化》-【知识汇总】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讲义(统编版),共7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哲学的起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