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史记·周本纪》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上1-11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关于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以下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
    A.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五六千年前,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这里的战争指的是( )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
    3.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和他的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水不同,这体现了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 B.严于律己 C.勇于创新 D.宽以待人
    4.2023年国庆假期,上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去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在这里小明可以了解的时代文明是(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良渚时期
    5.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巩固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最主要共同原因是( )
    A.少数民族袭扰 B.自然灾害严重
    C.国君统治残暴 D.诸侯犯上作乱
    7.对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所示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C.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
    8.要研究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应选择的第一手资料是( )
    A. B.
    C. D.
    9.《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出现这一动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周王室统治力减弱 D.诸侯国不听从王命
    10.下图是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可以得出战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是( )
    战国铜壶
    A.铜质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 B.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C.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 D.各诸侯国统治者生活奢侈
    1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战争具有( )
    A.正义性 B.合理性 C.残酷性 D.必然性
    12.在学完“百家争鸣”一课后,小明感叹道,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民贵君轻”的思想,小明所指的是下列谁的思想(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13.央视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说道:这部典籍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这一期节目介绍的典籍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诗经》 D.《离骚》
    14.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秦朝形势图》,从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秦始皇把都城定在镐京
    C.秦朝管理地方实行分封制 D.秦疆域在当时世界上最大
    15.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推行小篆 B.统一度量衡 C.车同轨 D.尊崇儒术
    16.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御史大夫
    17.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因为( )
    A.沉重的赋税和役 B.秦二世的残暴
    C.焚书坑儒 D.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18.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实质是( )
    A.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的战争 B.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战争
    C.刘邦反抗秦朝统治的农民战争 D.项羽反抗秦朝统治的贵族起义
    19.下图“汉并天下”瓦当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长安城遗址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
    A.分裂 B.战乱 C.统一 D.开放
    20.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发展
    C.优先发展商业 D.休养生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朝代更替,历史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公元前1046年的长平之战中,周武王大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长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4小题,共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译文:耕种的收入,一夫一妇分田百亩。百亩土地的施肥耕种,上等的农夫可以养活九个人,其次的养活八个人,中等的养活七个人,其次六个人,下等的五个人。)
    ——《孟子•万章下》
    材料三 都江堰的岷江分水灌溉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的蜀守李冰父子,为解决岷江水害与成都平原灌溉的难题,在今四川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排水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内江之水顺地势而下,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千亩良田,不仅彻底免除了岷江泛滥的水灾,同时还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华阳国志》卷三)的天府之国。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的水利设施,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图三:都江堰原理图
    ——摘编自于凯《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文物图,任选一图,说明其史料价值。(4分)
    (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点,谈谈从中得到的感悟。(8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23.思想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小题,共12分)
    材料一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之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6分)
    材料二 某班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搜集了以下材料: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荀子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
    (2)概括上述先秦诸子的共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要求:言之成理、论之有据)(6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4小题,共18分)
    【读图说史百万年人类史】
    材料一:
    (1)如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4分)
    【读图说史一万年文化史】
    材料二:
    (2)将图1、图2、图3考古发现与推论对应。(划线处填写推论中字母即可)(6分)
    考古发现 推论
    图1:___________;推论A:出现制陶业,改变先民生活方式,初具朴素的审美观念。
    图2:___________;推论B:先民过上定居生活,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
    图3:___________;推论C: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开始原始农业及原始农耕文明。
    【史料实证五千年文明史】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三处遗址考古发现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6分)
    (4)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提炼一个主题。(2分)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有权贵墓地,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高等级墓地,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大型墓葬,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等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解析版)(安徽专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解析版)(安徽专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流行词往往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2(原卷版)(安徽专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流行词往往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1(解析版)(安徽专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1(解析版)(安徽专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