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该中学可能位于,当该中学所在地太阳高度最大时,由图可知,该日该地日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字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黄赤交角变为22°,则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B.回归线的纬度数值变小
C.极圈与回归线的纬度差值变小D.极圈与极点的纬度差值变大
罗马尼亚当地时间3月4日14时07分,首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飞,并于北京时间3月5日5时41分抵达杭州。下图为布加勒斯特与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所在的时区是
A.东二时区B.东三时区C.东四时区D.东五时区
4.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
A.5小时20分B.7小时40分C.9小时30分D.12小时30分
2023年8月6日我国一科研团队从上海启程前往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于一个月后到达北极考察地点,经10天科考任务后开始启程返回上海,返回上海所需时间与前往北极地区时间相同。下图为该科研团队考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科研团队从上海启程前往北极地区考察途中
A.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大B.黄赤交角可能会逐渐变小
C.经过180°日期会增加一天D.南半球由冬季进入了春季
6.若北京时间17时该科研团队返程抵达上海,则下列地球光照图符合的是
A.B.
C.D.
7.该科研团队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任务期间,上海市
A.正午日影逐渐变短B.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路灯照明时间延长
我国东部一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夏至日测得当地最大太阳高度为80°,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中学可能位于
A.江苏省B.北京市C.福建省D.黑龙江省
9.当该中学所在地太阳高度最大时
A.乌鲁木齐太阳刚出地平线B.沈阳市太阳高度较当地大
C.伦敦居民已进入梦乡之中D.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日出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一竖立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示意图,其中细实线表示不同时刻竹竿的朝向及长短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由图可知,该日该地日落
A.正西B.西北C.西南D.东南
11.该地当日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出现极昼现象D.出现极夜现象
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物理风化作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下图为倒石堆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组成倒石堆的岩屑
A.磨圆度好B.棱角明显C.粒径均一D.易溶于水
13.倒石堆地貌
①坡度上缓下陡②颗粒上小下大③地表便于耕作④岩性较为单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4.倒石堆常出现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魔鬼塔高约264米,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东北部地区,是由一个个多棱形岩浆岩岩石柱构成的巨石景观,在塔基周围分布着由大量破碎的柱体形成的岩屑斜坡。图1为魔鬼塔景观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岩石或中间物质。据此完成15~16题。
图1 图2
15.魔鬼塔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6.图2中可以表示魔鬼塔周围岩屑斜坡形成过程的是
A.③B.①C.④D.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下图为某半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此图为以____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示日期为___________(填节气)。(4分)
(2)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时,该日E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6分)
(3)A、D、E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4分)
(4)若甲处有一物体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则其运动方向易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发生偏转。(2分)
18.下图为西半球示意图,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a为21°,C地经度为160°E。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计算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并说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6分)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6分)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地球公转速度及上海物体日影时长的变化。(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水面积2339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且东岸坡度大,多陡崖,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呼伦湖东南岸沙丘分布多,形成沙丘带,近年来沙丘带增长趋势较明显。下图为呼伦湖地理位置及沙丘带分布示意图。
(1)推测呼伦湖沙丘带的主要沙源地及沙丘带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2)简述呼伦湖沙丘带的形成过程。(6分)
(3)判断呼伦湖沙丘带增长最快的季节,并说明理由。(8分)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中①是黄赤交角。
2.B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若黄赤交角变为22°,黄赤交角变小,回归线的度数变小,热带范围变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小;极圈与极点的纬度差值变小,极圈与回归线的纬度差值变大。
3.A读图可知布加勒斯特大约位于30°E,通过计算可知位于东二时区。
4.C由上题可知,布加勒斯特位于东二时区,与杭州(东八时区)相差约6个小时,则此次航班起飞的北京时间为3月4日20时07分,故通过计算可知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30分。
5.D该科研团队8月6日从上海启程经一个月到达北极地区考察地点,到达时间为9月6日,8月为南半球冬季,9月南半球进入春季;科研团队出发线路由低纬向高纬,则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减小;黄赤交角为一恒值,短期不会发生变化;经过180°,即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减少一天。
6.C当北京时间为17时,12时经线为45°E,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45°E、夜半球中央经线为135°W,返程抵达上海日期为10月16日,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大于极昼范围,选项中C图与之相符。
7.D该科研团队在北极地区进行10天科考,日期为9月6日至9月1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动,上海市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推迟,街道上路灯照明时间延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8.A由图可知,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通过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26|可知,当地纬度为33°26',根据我国行政区划图可知,该中学可能位于江苏省。
9.C由上题可知,该中学所在地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大致为12时,伦敦位于中时区,伦敦当地时间大致在凌晨4时,此时伦敦居民已进入梦乡;乌鲁木齐大致晚于北京时间2小时,早已日出;沈阳市位于当地北方,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当地小;我国各地已经日出。
10.B由图可知,该地竹竿日影最长时朝向西南和东南,说明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11.A该地位于南半球,由上题可知该地日出东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该地当日有日出日落现象,说明没有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2.B由图可知,岩壁因受物理风化作用发生破碎、崩解,产生的岩屑经重力等作用在岩壁下堆积,其岩屑粗细不一、棱角明显、磨圆度差;由于崩解的岩屑难溶于水,故形成了由石块组成的倒石堆。
13.D倒石堆地貌一般形成在独立的山体或岩块底部,是一种较小区域的地貌单元,故组成倒石堆的岩屑大多来自同一山体或岩块,岩石性质较为单一;因受风化、重力等作用,岩壁上部最易崩解,岩屑继而滑动滚落至下部堆积,导致坡度上陡下缓,而质量越大、滚动越远,岩屑颗粒上小下大;倒石堆地貌多碎石,不利于耕作。
14.C物理风化对岩石的主要作用形式表现为膨胀与收缩,导致岩石破碎,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表现最为明显。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较大,且地表多裸露的花岗岩山体,多倒石堆地貌出现。
15.B由材料可知,魔鬼塔主要由岩浆岩构成。结合图2可知,甲应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物,丁为沉积岩,故魔鬼塔对应图2中的乙。
16.A结合图2可知,①应为冷却凝固,②地壳抬升,③为外力作用,④固结成岩,⑤为变质作用,⑥为重熔再生。魔鬼塔周围的岩屑斜坡主要是岩浆岩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的,故对应图2的③过程。
17.(1)南 冬至(4分)
(2)0(或24) 9 24(6分)
(3)A>D>E(23°26′S,90°W)(4分)
(4)左(2分)
18.(1)北京时间:21:20。(3分)地理坐标:(21°N,20°W)。(3分)
(2)分布规律:21°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21°N向南、北两侧递减。(3分)纬度范围:极昼现象出现在69°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现象出现在69°S及其以南地区。(3分)
(3)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2分)时长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昼变短,物体日影时长变短。(4分)
19.(1)沙源地:湖床(湖滩)。(2分)主要外力作用:风力堆积。(2分)
(2)呼伦湖盛行西北风,湖面开阔,风力较大;强劲的西北风携带湖床(湖滩)的沙子向东南方向移动;受地形阻挡,大量沙子堆积形成沙丘。(每条2分,共6分)
(3)季节:冬季。(2分)理由:冬季西北风风速更大,搬运能力更强;冬季呼伦湖水位低,湖床(湖滩)暴露多,提供沙源多;冬季呼伦湖结冰,冰面摩擦力更小,风速更大;冬季植被少,固沙能力弱,沙源更丰富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地理月考试卷2docx、高二地理月考试卷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