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升空,8点54分与“天和”核心舱精准对接,它是 的;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后,一起绕地球飞行,飞船是 的。
2.(1分)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速度达到6m/s,中途的速度是8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3.(2分)数值测量是很多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 ,其测量值为 cm。
4.(2分)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 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5.(1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2.50cm、12.52cm、12.29cm、12.51cm,根据测量数据 cm。
6.(3分)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 也能够传声;“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表明 也能传声。
7.(3分)2022年春晚,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音的 高,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 ,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因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8-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6-17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8.(2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B.山C.流水D.河岸
9.(2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10.(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可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可减小误差
11.(2分)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需要测量窗框的尺寸,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 )
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0cm的直尺
B.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m的皮卷尺
C.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2m的钢卷尺
D.选用分度值为0.1mm,量程是0~20cm的游标卡尺
12.(2分)用手将敲响的鼓面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这是因为( )
A.鼓面停止了振动B.鼓的振动频率更低了
C.声波传到鼓内去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2分)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4.(2分)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15.(2分)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为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如果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 )
A.猎豹B.旗鱼C.褐海燕D.无法比较
(多选)16.(2分)放学后,小华骑着刚买的自行车沿花园路径直向南往家骑去,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 2s 的平均速度是1.5m/s
B.第 2s的平均速度是3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第 3s 的平均速度是1.33m/s
(多选)17.(2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18.(6分)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vAC= m/s。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的。(填“正确”或“错误”)。
19.(7分)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塑料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在这个实验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的 法。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
20.(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几种不同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 ,②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 (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
四、综合应用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共17分)。
21.(8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2.(9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升空,8点54分与“天和”核心舱精准对接,它是 运动 的;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后,一起绕地球飞行,飞船是 静止 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
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后,一起绕地球飞行,飞船与核心舱之间没有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2.(1分)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速度达到6m/s,中途的速度是8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0 m/s。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得出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3.(2分)数值测量是很多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 A ,其测量值为 2.40 cm。
【分析】(1)减小误差的方法: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为了读数更精确,要选择分度值小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是从0刻度量起,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故答案为:A;2.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选用和读数,属于基础题。
4.(2分)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解答】解:(1)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2)由于兔子中途轻敌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3)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5.(1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2.50cm、12.52cm、12.29cm、12.51cm,根据测量数据 12.51 cm。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2.29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且准确值不同。为了减小误差,即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12.51
【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要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6.(3分)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 液体 也能够传声;“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表明 固体 也能传声。
【分析】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解答】解: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液体;
鱼听见的声音是通过水(液体)传播的,“土电话”是通过绳子(固体)传播声音的。
故答案为:340m/s;液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速和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3分)2022年春晚,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音的 音调 高,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 响度 ,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因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 音色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解答】解: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带振动的快,频率大,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响度;
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因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音色。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区别,属于一道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8-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6-17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8.(2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B.山C.流水D.河岸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即山在“运动”,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故所选的参照物是船。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9.(2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0.(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可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可减小误差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因此误差不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CD、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但不能消除误差,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1.(2分)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需要测量窗框的尺寸,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 )
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0cm的直尺
B.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m的皮卷尺
C.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2m的钢卷尺
D.选用分度值为0.1mm,量程是0~20cm的游标卡尺
【分析】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测量,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包括量程,分度值);②测量中误差不可避免,但应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小误差;③长度测量中一定要做到估读。
【解答】解:
A、分度值是1mm,分度值大小合适,故A错误;
B、分度值是1cm,不合适用来测量玻璃的长;
C、分度值是6mm,故C正确;
D、分度值为0.1mm,所以游标卡尺不适合用来测量玻璃的长。
故选:C。
【点评】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是初中阶段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使用刻度尺测量前一定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12.(2分)用手将敲响的鼓面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这是因为( )
A.鼓面停止了振动B.鼓的振动频率更低了
C.声波传到鼓内去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解答】解: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所以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发声也就停止了。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3.(2分)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路程、时间改变。
【解答】解:
AB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时间改变、时间无关;
C.速度不变,由得,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一般。
14.(2分)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判定其物理原理。
【解答】解:
A、说话时,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可以感觉琴弦在振动;
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故C不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利用转换法动验证声音的振动,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15.(2分)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为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如果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 )
A.猎豹B.旗鱼C.褐海燕D.无法比较
【分析】通过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速度大的运动的快,速度小的运动的慢,此题还需要统一单位。
【解答】解:猎豹的速度是40m/s,40m/s=40×3.6km/h=144km/h;
旗鱼的速度是108km/h;
褐海燕的速度5km/min=5×60km/h=300km/h;
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
故选:C。
【点评】利用速度的大小可以直接比较运动的快慢,但速度单位需要统一,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多选)16.(2分)放学后,小华骑着刚买的自行车沿花园路径直向南往家骑去,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 2s 的平均速度是1.5m/s
B.第 2s的平均速度是3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第 3s 的平均速度是1.33m/s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就能解答此题。
【解答】解:根据v=可得:
A.小华骑自行车前2s的平均速度:;
B.小华骑自行车第5s的平均速度:;
C.小华骑自行车3s内的平均速度:;
D.小华骑自行车第3s的平均速度:。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属于基础考题。
(多选)17.(2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
(2)在s﹣t图象中,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
(4)根据v=可求平均速度。
【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故A正确;
B、由s﹣t图象可知,故B错误;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可知,故C错误;
D、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v==,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18.(6分)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选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40.0 cm,vAC= 0.3 m/s。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大于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错误 的。(填“正确”或“错误”)。
【分析】(1)由公式v=可知,分别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要较小;
(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AC段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得AC段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会越来越快,据此分析;
(4)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
(5)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在经过B点时速度不为0。而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此时B点小车的速度为0,因此由静止释放测得的时间不是下半程的时间。
【解答】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求值公式v=可知,以v=,设计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要较小。
(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100.0cm﹣60.0cm=40.4cm,
AC段的路程为:sAC=100.0cm﹣10.0cm=90.8cm,
AC段的时间:tAC=15h35min23s﹣15h35min20s=3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0.7m/s,
根据实验现象或物理常识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会越来越快,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所以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会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导致测量的AC段时间偏小可知。
(5)小车在斜面做加速运动,在B点时有速度,导致测出小车在BC段的时间不准,所以这样的做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v=;(2)小;0.3;(4)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由图中求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即可正确解题,同时要掌握实验中控制小车运动速度的方法。
19.(7分)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塑料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放大音叉的振动,便于观察 ;在这个实验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的 转换 法。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逐渐 减小 ,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科学推理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
【分析】(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转换法指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观察的现象;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科学推理出来的。
【解答】解:(1)如图甲,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乒乓球的运动方便观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这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因为月球是真空状态;
(3)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若内部抽成真空,即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转换;(3)减弱;科学推理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20.(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几种不同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B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C、E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 80 ,② 1.02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 同一根琴弦 (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
【分析】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材料、长度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
(3)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松紧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
【解答】解:(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控制材料,应选用A;
要研究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E的琴弦进行实验;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F的琴弦进行实验,②1.02mm2;
(3)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只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1)A、B;C、E;(2)①80;(3)同一根琴弦。
【点评】本题是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四、综合应用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共17分)。
21.(8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1=8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200km/h。
(2)火车匀速通过桥梁的速度v2=288km/h=80m/s,
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2t4=80m/s×1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800m=2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2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200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22.(9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
【分析】(1)根据v=求出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
(2)根据v=求出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3)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处(桥头)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桥头距山崖的距离。
【解答】解:(1)由v=可知,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3s=8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4s=1360m;
(3)桥头距山崖的距离:
s===720m。
答:(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8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1360m;
(3)桥头距山崖的距离720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0/15 10:49:54;用户:李佳琳;邮箱:19523779563;学号:55883986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1.89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铜
E
铜
100
0.76
F
钢
80
1.0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1.89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铜
E
铜
100
0.76
F
钢
80
1.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试卷(9月份)(有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