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鼍,下图为西周时期师衰簋的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
出题人:申彦岭审题人:胡晓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粉象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 )
A.已有祭祀观念B.具有审美观念
C.手工技艺高超D.过着集体生活
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这些演进的根本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发展
3.下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这说明半坡人( )
A.以捕鱼狩猎为生B.已从事农业生产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懂得人工种植水稻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华夏族的发祥地是在黄河流域B.华夏族是由多部族交融而成
C.华夏族是单一民族发展而来D.当时各地间交通非常的便利
5.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鼍(tuó)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中神权至上B.中原为引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C.礼制已初步形成D.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
6.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7.《史记》记载,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函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禹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描述的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8.下图为西周时期师衰簋的铭文。该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令师寰率领王室军队和齐、莱等国军队,成功平定淮夷叛乱的史事。该铭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武王伐纣B.分封制C.诸侯争霸D.郡县制
9.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0.春秋战国时期,由铜、锡等金属组成的各种形状的青铜铸币得到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
A.礼崩乐坏王室衰微B.井田制的瓦解
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D.国家动荡不安
11.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诸侯的崛起B.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
C.铁器的使用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12.《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楚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1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推动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的同化,这也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材料反映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是( )
A.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B.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唯一原因
C.战争能促进民族交融D.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1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15.“孝公即位之后,用了商鞅,定了变法之令,把全国的人,都驱到‘农战’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了。”由此可见秦国国势的强盛源于( )
A.建立县制B.严明法度
C.奖励耕战D.废除特权
16.秦孝公年间,秦国开启了空前绝后的“商鞅变法”,这使积贫积弱的秦国从此踏上振兴之路,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最终得以“大一统”。材料意在强调商鞅变法( )
A.使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B.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C.因损害旧贵族的利益而失败D.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变化需要
17.都江堰在修建过程中,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 )
A.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1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下列选项与题干观点相吻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兼爱非攻”D.“法者,大同之道也”
19.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重视文化知识教育B.因材施教
C.注重道德教育D.有教无类
20.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各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 )
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互爱互利,选贤任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21.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耕作方式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农业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所以新石器时代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及其考古发现
——整理自人教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陶器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这以前,人类处理食物一般采用烧或烤的方法。有了陶器后,人类增加了煮熟食物的方法,并且便利了饮用水的运送和储存,使人类比较能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陶器的制作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也构成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影响。(至少2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同之处。(至少2点,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陶器出现的意义。(至少2点,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搏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
材料二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下面是两位学者关于分封制影响的观点。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说明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是什么?(1分)
(3)材料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至少2点,2分)
(4)关于分封制,你赞成材料四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5)结合上述几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土地制度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张向东王多《“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变法采用战国时期哪家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秦国存在的问题。(至少3方面,3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分)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1分)
2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学术文化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子”的历史地位?(1分)
材料二: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3)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哪一学术繁荣局面?(1分)
(4)假如你是咱们村里社区的领导,你会采用诸子中的哪一家管理社区,让社区更好呢?并说出理由。(2分)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5)根据材料三,请写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2分)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
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遗址
考古发现
半坡遗址
炭化粟:磨制石器、骨器;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河姆渡遗址
人工栽培水稻遗址:磨制石器、骨器;干栏式建筑遗迹
观点一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控制,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观点二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交通的不便,再加上诸侯国与王室又相距太远,彼此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分两个部分,共2题;,九年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新一街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测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